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坦索罗辛与索利那新两药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2例因患良性前列腺增生来我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排尿困难,随机选择28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坦索罗辛、索利那新联合治疗;余2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单药治疗.以10周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各项测定指标差异,同时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测定指标的差异结果 用药10周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储尿期刺激症状评分、残余尿量、24h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及夜尿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最大尿流率和24h平均尿量较治疗前也有较明显的上升(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储尿期刺激症状评分、24h尿失禁次数和夜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坦索罗辛和索利那新两药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可明显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障碍,降低梗阻,显著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动症的疗效及神经阻滞机制。方法随机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07—2018-07间收治的80例BPH合并膀胱过动症的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给予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自我评价量表(OABSS)评分、排尿期症状(VSS)评分、后储尿期症状(US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尿量(VV)、平均尿流率(Qave)、残余尿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IPSS、OABSS、VSS、USPSS、Qmax、VV、Qave及残余尿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BPH合并膀胱过动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西地那非联合坦索罗辛及单独应用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所致下尿路症状(LUT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2分的本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BPH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口服西地那非25mg,每日一次+坦索罗辛0.2mg,每日两次;对照组服用坦索罗辛0.2mg,每日两次,疗程8周.治疗后组间比较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生活质量(QOL)和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5),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PSS明显下降,IIEF-5明显改善,QOL明显改善(P<0.05),两组Qmax和PV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西地那非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所致下尿路症状优于单独应用坦索罗辛,并可以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坦索罗辛单药与非那雄胺联合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将101例BPH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对照组54例)和联合治疗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予坦索罗辛胶囊0.2mg qd口服,治疗组予同时联合保列治5 mg qd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MFR)、经腹B超测膀胱残余尿量(PRV)、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MFR及PRV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前列腺体积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PSS明显较低,而MFR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单药及与非那雄胺联合治疗均能改善BPH患者病情,但两药联合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前列腺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TURP术后前列腺炎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前列舒通胶囊治疗。观察患者症状、炎症反应改善、总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中排尿症状、疼痛、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8、10.527、14.889、12.510,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前列腺液IL-6、IL-8、IL-10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8、10.634、7.686、8.137,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SA、NGF、TGF-β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18、7.849、14.957,均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相比对照组的70.00%显著更高(χ~2=5.455,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33%、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1,P0.05)。结论:TURP术后前列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前列舒通胶囊,可明显提高患者症状改善、炎症反应控制效果,降低血清PSA、NGF、TGF-β水平,获得更理想的临床疗效,且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联合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效果。方法将50例III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应用坦索罗辛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23/25)明显优于对照组(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与对照组(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定,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米拉贝隆治疗轻中度前列腺增生(BPH)伴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断为BPH合并OAB的患者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后得到研究对象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坦索罗辛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35例。坦索罗辛组单用坦索罗辛(0.2 mg/d);联合用药组同时服用坦索罗辛(0.2 mg/d)和米拉贝隆(50 mg/d)。在基线和治疗12周后,对患者进行复诊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USPSS)、排尿期症状评分(VSS)、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尿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情况[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共获得65例(92.86%)BPH合并OAB患者的可靠随访数据,平均年龄62(50~80)岁。两组患者的IPSS、USPSS、VSS评分及Qmax在治疗结束(12周)时相比其对应基线水平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OABSS治疗前后比较,坦索罗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用药组OABSS降低程度(ΔOABSS)显著优于坦索罗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后,联合用药组在IPSS、USPSS、OABSS评分方面相比坦索罗辛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VSS、Qmax、RUV方面,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较坦索罗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共10例(15.38%)患者出现≥1次不良事件。结论 坦索罗辛联合米拉贝隆治疗BPH轻中度梗阻症状合并OAB有明显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用坦索罗辛,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评估地奥司明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Ⅲ_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方法:将162例Ⅲ_B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奥司明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包括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NIH-CPSI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总体显效率及总体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Ⅲ_B型前列腺炎较坦索罗辛单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I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于门诊就诊的BPH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每次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2 mg.每晚1次,连续服用12周的方案给药;对照组以每次口服盐酸特拉唑嗪2 mg,每晚1次,连续服用12周的方案给药,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I.)、最大尿流率(MFR),剩余尿量、血压等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PSS,Q(OL,MFR,剩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服药前后血压无显著变化.对照组血压有显著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7%,对照组为22.8%.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可有效改善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治疗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非那雄胺、坦索罗欣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非那雄胺和坦索罗欣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大小、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需手术治疗、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随访6个月后的前列腺大小、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的前列腺大小、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比率及发生急性尿潴留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x2=5.02、6.63,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预防能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降低了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风险,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本组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82例。年龄50~75岁,平均57岁。入选标准:平均每天排尿次数≥8次,夜间≥2次,每次尿量<200 ml;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第3项评分>2分,总分>3分。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44例)。2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口服坦索罗辛0.2 mg,每日1次,共12周;实验组口服坦索罗辛0.2 mg,每日1次,索利那新5 mg,每日1次,共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OABSS、尿常规检查、不良事件登记等。 结果 ①对照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19.5±2.2 vs 15.6±2.4)、排尿期症状评分(15.6±2.4 vs3.4±1.7)、Qmax(13.7±3.8 vs16.6±4.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实验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19.7±2.3 vs9.7±3.0)、储尿期症状评分(13.8±1.9 vs5.6±1.6)、OABSS( 10.3±1.8 vs5.3±1.3)、Qmax(14.1±4.1 vs 17.2±3.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IPSS评分(9.7±3.0 vs15.6±2.4)、储尿期症状评分(5.6±1.6 vs 12.0±1.6,)、OABSS(5.3±1.3 vs9.7±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排尿期症状评分(3.4±1.1 vs3.4±1.7)、Qmax (17.2±3.5 vs 16.6±4.1)、残余尿量(36.7±17.1 vs 35.7±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均无急性尿潴留发生,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 3/38),实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 (9/44)。 结论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过度活动症有效、安全,疗效优于单用坦索罗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坦索罗辛和非那甾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例,平均年龄64.5岁,随机分为两研究组,两组患者治疗前I-PSS、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和前列腺体积的基线值差异比较无显著性意义,观察记录治疗12周前后I-PSS、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和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结果坦索罗辛组治疗后I-PSS、Qmax和剩余尿最均有明显改善(P<0.05),非那甾安组治疗后剩余尿量有明显改善(P<0.05),坦索罗辛组比非那甾安组在改善I-PSS和Qmax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坦索罗辛较非那甾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起效快,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特别是在Qmax和IPSS方面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1例BPH患者,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成中度组和重度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0.2mg口服,每晚一次,连续服用3个月。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V)、剩余尿量(Ru)的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血压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服药1个月后,两组患者IPSS、QOL、Qmax、Ru均改善明显(P〈0.001)。服药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PSS、QOL、Qmax、Ru与服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服药1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各指标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坦索罗辛是治疗我国BPH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且无明显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托特罗定和坦索罗辛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下尿路症状,常伴有膀胱活动过度。本研究旨在评价托特罗定和坦索罗辛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活动过度的疗效。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未经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3例,分成两组,25例患者单用坦索罗辛(0.2mg,口服,每晚1次);28例服用坦索罗辛(0.2mg,口服,每晚1次)和托特罗定(2mg,每天2次)。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最大尿流率(Qmax)测定,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53例患者均完成了12周的治疗。坦索罗辛单药治疗组IPSS、QOL分别由治疗前的(21.50±5.42)、(4.58±0.94)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4.80±4.21)、(2.78±0.91)分(P均<0.05);而Qmax治疗后显著提高[(12.20±6.60)ml/svs(16.40±5.13)ml/s,(P<0.05)]。储尿期症状评分由治疗前的(9.87±2.38)分下降到治疗后的(6.45±0.63)分(P<0.05)。坦索罗辛+托特罗定联合治疗组IPSS、QOL分别由治疗前的(20.9±5.15)、(4.61±0.86)分降到治疗后的(14.90±5.32)、(2.12±0.87)分(P均<0.05);Qmax由治疗前的(13.30±7.80)ml/s提高到治疗后的(16.70±6.32)ml/s(P<0.05)。储尿期症状评分由治疗前的(10.12±3.10)分下降到治疗后的(4.77±0.75)分(P<0.05)。结论:坦索罗辛能迅速缓解BPH所引起的下尿路症状,而坦索罗辛+托特罗定联合治疗可以更好的减轻BPH所导致的储尿期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单独服用度他雄胺和联合度他雄胺及坦索罗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2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度他雄胺0.5 mg,每日1次,B组口服度他雄胺0.5 mg,每日1次,坦索罗辛0.2 mg,每晚1次,均服用6个月。然后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以及前列腺体积来综合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IPSS、Qmax、前列腺体积均已有显著改善(P0.05)。但A组在治疗1个月后残余尿改善尚不明显(P0.05)。治疗1个月后IPSS、RUV、Qmax,B组较A组有显著改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间差异缩小至不显著(P0.05)。两组间前列腺体积减少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能改善临床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增加最大尿流率,是目前药物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盐酸坦索罗辛联合抗感染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α1A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与机制。方法:6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及左旋氧氟沙星,对照组仅口服左旋氧氟沙星,均治疗6周。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P<0.05)及最大尿流率方面(P<0.01)均有较大改善。前列腺液中WBC下降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可松弛前列腺部尿道平滑肌,降低后尿道压力,缓解尿液前列腺反流,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金片联合坦索罗辛、环丙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分类标准选取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联合治疗。治疗组服用三金片、坦索罗辛、环丙沙星;对照组仅服用坦索罗辛、环丙沙星;比较两组治疗1月前后的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EPS)白细胞计数及卵磷脂小体数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生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且持续时间较短。结论三金片联合坦索罗辛、环丙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BPH伴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6月期间收集BPH伴有OAB患者26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134例)和对照组(128例)。试验组患者口服坦索罗辛0.2mg,每天一次,同时口服索利那新5mg,每天一次;对照组患者仅口服坦索罗辛,用量用法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药物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观指标IPSS评分、OABSS评分及QOL评分和客观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24h排尿次数、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每次排尿量的变化,评估治疗后BPH患者OAB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变化值与对照组相比,除Qmax和每次排尿量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Qmax和每次排尿量治疗前后的变化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低,分别为4.58%和2.47%,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BPH伴有OAB患者的疗效,较单用坦索罗辛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坦索罗辛对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176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接受坦索罗辛治疗8周,对照组不接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患者IPSS、QOL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PSS、QOL均得到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坦索罗辛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下尿路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治疗轻中度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轻中度良性BPH合并OAB患者166例,分为轻度梗阻症状组(88例)(联合用药组48例及坦索罗辛组40例)和中度梗阻症状组(78例)(联合用药组36例及坦索罗辛组42例)。坦索罗辛组均服用坦索罗辛0.2mg,每日1次。联合用药组均口服坦索罗辛0.2mg,每日1次,索利那新5mg,每日1次,共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尿常规检查、不良事件等。结果:在轻度梗阻症状组中,联合用药组治疗后在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而残余尿无明显变化(P0.05),坦索罗辛组治疗后仅IPSS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而其他方面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后联合用药组IPSS[(9.7±3.0)分vs(15.8±3.3)分]、储尿期症状评分[(8.1±1.7)分vs(12.3±3.1)分]、Qmax[(18.6±4.1)ml/s vs(14.2±2.3)ml/s]、OABSS[(5.3±1.3)分vs(9.7±2.7)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坦索罗辛组(P均0.05),而残余尿、尿常规检查及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异(P0.05);在中度梗阻症状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明显优于治疗前,而残余尿无明显差异;坦索罗辛组治疗后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及残余尿较治疗前改善明显;联合用药组的OABSS优于坦索罗辛组[(4.8±1.5)分vs(6.5±2.5)分,P0.05],而在IPSS、Qmax、排尿期症状评分、尿常规检查及不良事件等方面与坦索罗辛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治疗BPH轻中度梗阻症状合并OAB均有明显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用坦索罗辛,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