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全文  李桂华  刘珂  张婷  范晓  郭红艳 《中草药》2006,37(10):1462-1465
目的研究红藻多管藻Polysiphoniaurceo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反相HPLC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管藻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层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3,3′-四溴-4,4′,5,5′-四羟基二苯甲烷()、2,2′,3-三溴-3′,4,4′,5-四羟基-6′-乙氧甲基二苯甲烷()、双-(2,3-二溴-4,5-二羟卞基)-醚()、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5-甲氧甲基苯二酚()、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醇()、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甲醚()、3-溴-4-羟基苯甲酸()、2-溴-4,5-二羟基苯甲醛()、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醛()、3-溴-4,5-二羟基苯甲醛()。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发现。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0,(11)
目的:对荞麦七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荞麦七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β-胡萝卜苷(Ⅱ)、4′,5,5′,7-四羟基-3-甲氧基-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黄酮(Ⅲ),没食子酸(Ⅳ)、杨梅素(Ⅴ)、3-甲氧基杨梅素(Ⅵ)、5,5′,7-三羟基-2′,3-二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黄酮(Ⅶ)、2′,5,5′,7-四羟基-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黄酮(Ⅷ)、杨梅素-3-O-α-L-鼠李糖苷(Ⅸ)、3,4′-二甲氧基杨梅素(Ⅹ)。结论:化合物Ⅰ、Ⅱ、Ⅴ、Ⅷ和Ⅹ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枳壳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武亮  陈海芳  余宝金  张普照  严志宏  介磊  徐欢 《中药材》2008,31(12):1812-1815
目的:研究枳壳活性成分。方法:在药理活性跟踪下进行药材乙醇提取物的萃取、色谱分离,利用核磁、质谱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具有强促进正常小鼠胃肠运动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川陈皮素(Ⅰ)、红橘素(Ⅱ)、5-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Ⅲ)、3-羟基-5,6,7,8,3′,4′-六甲氧基黄酮(Ⅳ)、5,6-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Ⅴ)、伞形花内酯(Ⅵ)、葡萄内酯(Ⅶ)、eposyaurapten(Ⅷ)、Meranzin(Ⅸ)、Marmin(Ⅹ)、Marmin acetonide(Ⅺ)和β-谷甾醇(Ⅻ)。结论:化合物Ⅲ、Ⅴ、Ⅵ、Ⅶ、Ⅷ、Ⅸ、Ⅺ和Ⅻ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的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使用硅胶柱色谱对这两个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MS和NMR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从镰形棘豆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正二十九烷(n-nonacosane,Ⅰ)、花生酸(eicosanoic acid,Ⅱ)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从氯仿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pinostrobin,Ⅳ)、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2′,4′-dihydroxy dihydroch- alcone,Ⅴ)、2′,4′-二羟基查尔酮(2′,4′-dihydroxy chalcone,Ⅵ)、5,7-二羟基二氢黄酮(pinocembrin,Ⅶ)、豆甾醇(stigmasterol,Ⅷ)和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2′-hydroxy-4′-methoxy chalcone,Ⅸ)。结论化合物Ⅰ,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Ⅳ,Ⅶ为首次从棘豆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肖昌钱  翁林佳  张相宜  赵霞  周长新 《中草药》2008,39(10):1463-1465
目的研究水菖蒲Acorus calamus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MS、NMR等波谱技术解析结构。结果从水菖蒲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水菖蒲酮(ep ishyobunone,Ⅰ)、β-细辛醚(β-asarone,Ⅱ)、棕榈酸(palmiticacid,Ⅲ)、异水菖蒲酮(isoshyobunone,Ⅳ)、异水菖蒲二醇(isocalammendiol,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5-羟基-7,8,3′,4′-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7,8,3′,4′-tetram ethoxyflavone,Ⅶ)、5,4′-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4′-dihydroxy-7,8-dimethoxyflavone,Ⅷ)、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Ⅸ)。结论化合物Ⅶ和Ⅷ为首次从菖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褐藻小粘膜藻中的溴酚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褐藻小粘膜藻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 ,SephadexLH 2 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和IR ,MS及NMR等结构鉴定方法。结果 :从小粘膜藻中分离鉴定了 6个溴酚类化合物 ,分别为 2 ,2′ ,3,3′ 四溴 4 ,4′,5 ,5′ 四羟基二苯甲烷 (1) ,2 ,2′,3 三溴 3′ ,4 ,4′ ,5 四羟基 6′ 乙氧甲基二苯甲烷 (2 ) ,2 ,3 二溴 4 ,5 二羟基苯甲醇 (3) ,2 ,3 二溴 4 ,5 二羟基苯甲基甲醚 (4) ,3 溴 4 羟基苯甲酸 (5 )及 2 溴 4 ,5 二羟基苯甲醛 (6 )。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发现。  相似文献   

7.
赶山鞭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赶山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MS,NMR等波谱鉴定结构。结果从赶山鞭中分到了11个黄酮化合物,分别为5,7,3′,4′-四羟基黄烷醇(Ⅰ)、山萘酚(Ⅱ)、C-3/C-8″双芹菜素(Ⅲ)、槲皮素(Ⅳ)、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Ⅴ)、槲皮素-3′-O-L-鼠李糖苷(Ⅵ)、金丝桃苷(Ⅶ)、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3-O-鼠李糖苷(Ⅷ)、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Ⅸ)、异槲皮苷(X)、槲皮苷(Ⅺ)。结论黄酮类化合物是赶山鞭主要的化学成分,其中化合物Ⅱ,Ⅲ,Ⅴ,Ⅵ,Ⅷ,Ⅸ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8.
文冠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研究文冠木化学成分,为进一步阐明其抗炎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MCI柱等方法分离文冠木的化学成分,通过LC-MS-MS、1H-NMR、13C-NMR、CD等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得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2R,3R)-双氢杨梅树皮素(Ⅰ)、杨梅树皮素(Ⅱ)、槲皮素(Ⅲ)、儿茶精(Ⅳ)、没食子儿茶精(Ⅴ)、(2R,3R)-3,3′,5,5′,7-五羟基二氢黄酮(Ⅵ)、(2S)-3′,4′,5,5′,7-五羟基二氢黄酮(Ⅶ)、(-)表没食子儿茶精(Ⅷ)、proanthocyanidin A2(Ⅸ).结论:化合物Ⅰ、Ⅳ、Ⅵ、Ⅶ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白花银背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小龙  李军  吴立军  屠鹏飞 《中草药》2006,37(2):178-181
目的研究白花银背藤A rgy reia segu in 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光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花银背藤地上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豆甾醇(Ⅱ)、胡萝卜苷(Ⅲ)、东莨菪亭(Ⅳ)、邻羟基苯甲酸(Ⅴ)、3,4-二羟基苯甲醛(Ⅵ),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香豆酰胺(N-trans-p-hydroxyphenethy l coum aram ine,Ⅶ)、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阿魏酰胺(N-trans-p-hy-droxyphenethy l fero lam ine,Ⅷ)、3,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3,5-d i-O-caffeoy lqu in ic ac id m ethy l ester,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3,4-d i-O-caffeoy lqu in ic ac id m ethy l ester,Ⅹ)、4,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4,5-d i-O-caffeoy lqu in icac id m ethy l ester,Ⅺ)。结论化合物Ⅰ~Ⅺ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滨蒿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 :各种色谱法分离纯化 ,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干燥花蕾中分离得到 4个黄酮类化合物 ,鉴定为金丝桃苷 (Ⅴ ) ;泽兰黄酮 (Ⅵ ) ;胡麻素 (Ⅶ ) ;5 ,7,2′,4′-四羟基-6 ,5′- 二甲氧基黄酮 (Ⅷ )。结论 :化合物Ⅴ ,Ⅵ ,Ⅶ ,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