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与常规持续重力滴注肠内营养疗法的疗效。方法将5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术后6~24h经鼻肠营养管用复尔凯800型肠内营养泵输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照组术后6~24h经鼻肠营养管持续重力滴注法手控输注EN,对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吻合口瘘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吻合口瘘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余比较的各项目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有利于肠功能恢复并有效减少肠内营养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陈坚  黄坚雄  周家德 《海南医学》2007,18(10):58-5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肠道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30例胃肠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两组,各15例.EN组术后24小时内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TPN组经中心静脉进行,共8天.结果 EN组均完成肠内营养计划,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短于TPN组.两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无差异.平均住院费用/药用费用EN组低于TPN组.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24小时内)提供肠内营养是安全、经济、方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和探讨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方法 40例胃肠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两组,各20例.EN组术后24小时内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TPN组经中心静脉进行,共7天.结果 EN组均完成肠内营养计划,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短于TPN组(P<0.01).两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无差异(P>0.05).平均住院费用/药用费用EN组低于TPN组(P<0.05).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24小时内)提供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与TPN相比,EN促进肠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随机分配80例胃癌患者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术前放置鼻肠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B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48~72 h肛门恢复排气,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0~12 d出院.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能迅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评价其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治疗作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共30例)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共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EN组术后24~48h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液共7d,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术后8d进行人体相关指标测量,进行支持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营养状态、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EN组除1例因腹胀明显不耐受外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治愈出院,EN组和对照组在并发症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E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但两组排便功能的恢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8d两组体重均明显减轻(P<0.01),而术前、术后白蛋白的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EN组住院时间及营养费用少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简便、经济,优于肠外营养。与TPN支持相比,EN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恢复,胃癌根治术后EEN支持是安全可行的,是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患者营养状态恢复快、对肝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近7年来,将2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10例和对照组(B组)10例,均行食管癌根治术,A组在吻合口瘘后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术(EN);B组吻合口瘘后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PN)。观察两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效果,平均费用、平均住院费用等。结果 A组平均治愈率高于B组,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EN)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营养状况,双胃管在加强引流的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双胃管形成一种循环的引流作用,既能够起到引流作用,又能够为肠道提高营养,是治疗吻合口瘘一种完美的结合,是目前实施营养治疗比较理想的方法,利于患者康复以及改善生存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缩短并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23例肠内营养(EN)组和20例肠外营养(TPN)组。EN组手术后48 h内经鼻空肠营养管输注肠内营养乳剂(TPF-D)(商品名:瑞代),TPN组经颈内静脉置深静脉导管静滴,共8 d。结果EN组术后10 d体质量损失较TPN组明显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血糖波动值降低,肛门排气时间短,相关并发症以及营养相关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EN支持营养疗效好,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血糖波动小,住院费用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外营养在胃癌切除术后早期应用,探讨肠内外营养应用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近2年来胃癌患者80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回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EN组均较PN组减少(P<0.01).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病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合理方法,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 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90例.分别于术后24h开始进行EN与PN,比较两组术后腹胀、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术后EN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较PN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EN支持,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90例分两组,肠外营养组手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肠内营养组则在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就两组患者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术前术后营养相关指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手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腹痛、静脉炎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手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腹痛、静脉炎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显著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可有效加速肠功能的改善,促进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