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方法从治病求本的角度,探讨塞因塞用法治疗慢性便秘的理法方药。结果:塞因塞用法是治疗慢性便秘的常用方法。结论本文从塞因塞用的角度总结林禾禧主任塞因塞用治慢性便秘的临床经验,对临床治疗便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余天泰 《北京中医》1998,17(3):30-30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二法者均属反治法范畴。由于它们均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并不同于常规的治疗方法,“从者反治”,故称反治法。究其实质,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笔者临证中灵活运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治疗男科疾病,收到...  相似文献   

3.
孙波 《天津中医药》2002,19(4):70-70
"塞因塞用"意指应用补虚类药物,治疗因脾虚阳气不足而导致的胀满痞塞等证候,属于反治法之一.今择验案3则,将应用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癃闭”、“便秘”、“腹胀”等一些证型的治疗举例,论述临证时仔细辨证,透过疾病的一些假象认识其本质,分清虚实,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指出:“塞因塞用”其本质即“辨证施治,治病求本”。  相似文献   

5.
李友林教授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因塞用"法是中医反治法之一,阐述了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理论基础,并附医案加以说明,揭示李友林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辨证及用药特点,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治病求本,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治病必求于本”。告诫医者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宜针对疾病根本原因确定正确的治本方法。这是几千年来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一直遵循着的基本准则。在临证实践中,可以看到多数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是一致的,然而有时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不一致,出现了假象。为此,确定治疗原则时就不应受假象的影响,要始终抓住对本质的治疗,于是便产生了“正治”与“反治”的法则。塞因塞用属于“反治”法的范畴,即临床虽然见到胀满痞塞等症候,看似实证,而医者通过辨证仍以填补扶正之…  相似文献   

7.
塞因塞用法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奇 《山西中医》1995,11(2):42-43
塞因塞用法临床应用体会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030600)王中奇关键词塞因塞用,闭经,尿潴留,肠梗阻塞因塞用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以补治塞,实质上是疾病在特殊情况下临床表现和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时,透过其假象,抓住其本质,进行治疗的方法。兹举笔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炳辉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1009-1009
塞因塞用是祖国医学治则之一 ,是治病求本的具体应用。笔者在临床中治疗老年人脾胃病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取得了满意疗效。刘某 ,男 ,75岁。 1993年 12月 5日初诊。 1个月前因庆寿 ,饮食过量 ,当日又复感寒 ,次日即出现脘腹胀满伴恶寒发热、纳呆、口不渴 ,小便频数。先后服用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等加减治疗 ,不但未见奏效 ,反致病势加剧。笔者辨其证为脾胃气虚 ,升降失调。治以升清降浊 ,益气和中 ,拟补中益气汤加减 ,药用 :台参 12 g ,白术 10g ,黄芪 12 g ,陈皮、香附各10 g ,木香 6g ,金石斛、白芍、当归各 10 g ,升麻 3g ,干姜、甘…  相似文献   

9.
塞因塞用治便秘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261041)王泽颖张春景关键词便秘塞因塞用补肾纳气谭某,男,68岁,1996年12月20日初诊。大便困难1月余,每3~5日一行,并非干硬,但艰涩难出。近10余日来逐渐加重,并出现胸闷喘憋,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夜间...  相似文献   

10.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塞用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闭塞不通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以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腹泻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及瘀血所致的崩漏...  相似文献   

11.
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称为反治法,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应用得当,效如浮鼓,详细辨证,究其实质,透过现象看本质。使用反治法——塞因塞用治疗便秘和鼓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介绍朱生樑教授基于“塞因塞用”理论,运用“以补开塞”法治疗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证经验。认为治疗本病应紧紧把握中医学“治病不忘人”的重要观点,人虚为本,病实为标,应宗“塞因塞用”之旨,从“以补开塞”立法,着眼于“脾”,以健运中焦、调畅气机为治疗大法,再视证情不同,或益气,或补血,或滋阴,或温阳,攻补兼施,使气血复充、运化复健、气机复畅,则疾病自除。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3.
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治法属于反治法。罗陆一教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中医理论深厚,笔者有幸跟师罗教授,现将其在临床中应用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治法验案数例报道如下,供同道借鉴参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温肾益精、滋阴增液、温肾助阳、滋阴补肾、补血调血、益气健脾等方面,论述方剂配伍中的塞因塞用方法及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5.
金晓飞  陈利芳 《新中医》2024,56(4):185-188
塞因塞用法即采用补益的方法治疗闭塞不通之假象的疾病。中医认为妊娠早期尿潴留主要的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气机升降失司,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应注重谨察整体,治病求本。针对膀胱气化失司造成的小便不利,采用补中益气汤合猪苓汤加减治疗,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塞因塞用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塞因塞用"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用济川煎加味方,对照组36例用福松,2、3月后分别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对照组总有效率73.4%,两组比较,P<0.01。[结论]济川煎加味的"塞因塞用"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塞因塞用法治疗泻药性便秘42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塞因塞用法治疗泻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遵循塞因塞用之法则,采用益气养血温阳健脾的药物治疗泻药性便秘患者42例,药物选用生白术30g,肉苁蓉20g,黄芪20g,当归15g,生地15g,胡桃仁15g。水煎服,每日2次,疗程2周。结果:临床控制14例,占33.3%;显效18例,占42.8%;有效6例,占14.2%;无效4例,占9.7%。结论:塞因塞用法治疗泻药性便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朱良春教授认为,小儿便秘致病多因气机升降逆乱,运传失常,糟粕不能顺降而滞于肠道所致,其病因的根本在于脾胃虚弱,脾不升,胃不降,故主张治疗小儿便秘用塞因塞用之法,即用补法,可选用局方四君子汤加味。若反用攻伐,则气机逆乱,运化无权,病程更糟。  相似文献   

19.
塞因塞用即用补涩法治疗因机体正气亏损而导致的各种闭塞症状 ,属反治法之一。实质上这种治法恰是辨证论治的精华体现 ,现举三案说明此法在妇科病中的应用。室女闭经闭经有虚有实 ,虚性闭经多由肝肾不足 ,气血虚弱而致 ,常见面色无华 ,眩晕气短 ,神疲乏力 ,舌淡 ,脉弱等症。遵“虚者补之”的原则 ,治当用八珍、圣愈之辈。若一味通利活血 ,则愈通愈闭。陈某 ,女性 ,2 3岁 ,未婚 ,初诊日期 1 999年 4月 1 3日。月事 2个月未下 ,少腹坠胀甚 ,纳呆便溏 ,倦怠乏力 ,带下绵绵 ,舌质淡 ,苔白 ,脉细弱无力。曾用桃仁四物汤无效。观其脉症 ,此为气血…  相似文献   

20.
塞因塞用法在耳鼻咽喉科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凤鸣 《新中医》2002,34(1):59-59
塞因塞用法,是临床常见的反治法之一,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笔者以塞因塞用法治疗耳鼻咽喉诸疾,取得满意疗效,现举案例3则,介绍如下。1 耳闭 李某,女,53岁。右耳内胀闷堵塞,如有物阻,耳鸣如蝉,食欲欠佳,大便时溏,胸闷,体倦乏力。有反复感冒病史。检查:右耳鼓膜内陷、增厚,光锥消失,活动度差。音叉试验AC<BC,w偏右,ST延长。听力检查示右耳传导性耳聋。鼓膜穿刺吸出稀白色液体少许、舌淡、苔薄白,脉缓。证属脾气虚弱,气血不畅。治宜健脾益气通窍。方选补中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