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及硅橡胶-环氧树脂扫描电镜复型技术观察汞合金、EB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粘固粉体外充填与釉质、牙骨/本质壁的边缘密合度。结果表明,与芽体组织呈化学性结合的玻璃离子粘固粉与釉质、牙骨/本质壁的密合度好,两壁之间无差别;EB复合树脂与釉质壁的边缘密合度与玻璃离子粘固粉相似,其缝隙明显小于牙骨/本质壁;银汞合金与釉质壁、牙骨/本质壁的边缘密合度差,且两壁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四种牙体充填物边缘密合度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离体牙,应用银汞合金、EB 复合树脂、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磷酸锌粘固粉充填窝洞,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充填物与洞璧的密合度.其实验结果表明,以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边缘密合度最佳,二者呈镶嵌状.银汞合金星线形面与面接触.EB 复合树脂充填物密合度最差.本文还对酸蚀,粘接技术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玻璃离子粘固粉用于银汞粘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观察电镜下有机粘结剂和玻璃离子粘固粉用于银汞粘结的形态学差异。方法取离体牙6颗,分两组,分别以SCOCH-BOND粘结剂及玻璃离子粘固粉作衬垫,充填银汞合金,48h结固后,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玻璃离子粘固粉的银汞合金面形成凹凸不平的接触面,与有机粘结剂组相当。结论玻璃离子粘固粉用于银汞粘结是可行的,它的临床实用性比有机粘结剂要好。  相似文献   

4.
笔者用玻璃离子粘固粉和复合树脂,分别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经3年临床观察,进行疗效比较。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无牙髓病变的牙颈部楔状缺损共1000颗牙;随机用化学固化玻璃离子粘固粉修复500颗牙,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500颗牙。1.2方法(1)...  相似文献   

5.
陈星  缪健  戴红卫 《四川医学》2000,21(8):737-738
楔状缺损是常见的牙体病之一。充填楔状缺损的常用材料有银汞合金、磷酸锌粘固粉、EB复合树脂、CO- 1粘合剂、可见光固化材料、玻璃离子粘固粉等。1994~ 1999年笔者应用京津釉质粘合剂充填浅型楔状缺损 196例收到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96例 ,男 85例 ,女 111例 ,年龄31~ 70岁。1.2 方法 :1材料 :京津釉质粘合剂。 2治疗方法 :a.除去牙本质面沉积物 ,酸蚀缺损边缘的牙釉质。b.清洗、隔湿、吹干。c.取 A、B釉质涂剂按 1∶ 1调匀 ,涂于缺损及边缘釉质上。d.取 A、B釉质糊剂按 1∶ 1调拌 ,用探针置于…  相似文献   

6.
髓室底穿通修复材料的密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筛选密合性最好的髓室底穿通修补用材料。方法:选择离体恒磨丁80只,将每只牙髓室底磨穿,再用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LCR)、玻璃离子(ASPC)、羧酸锌粘固粉(PCC)等4种材料分别修复后进行短期染料浸泡试验和扫描电镜(SEM)观察,比较材料渗漏及密合情况。结果:4种材料均有微渗漏及不密合情况,渗漏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加深,其中ASPC最好,银汞合金、LCR次之、PCC较差,材料与洞壁间隙大小  相似文献   

7.
玻璃离子粘固粉早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大类材料。它的应用也从起初的充填扩展到用于粘结、护髓、垫底。这使人们联想到对牙体组织能产生粘接作用的玻璃离子粘固粉是否同粘接剂具有同样功效 ,从而减少银汞充填体边缘的微漏 ,增加充填体对牙体的粘接力 ,使银汞充填技术得以改良。国内、国外都已有实验证明 ,玻璃离子粘固粉不仅能与银汞合金产生粘接作用 ,而且增加充填体的固位 ,以及充填后牙体的抗折力。现将笔者自 1998年至今将玻璃离子粘固粉与银汞合金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收集来我院门诊就…  相似文献   

8.
复合树脂修复后牙Ⅱ类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spectrum复合树脂修复后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应用spectrum复合树脂(观察组)和银汞合金(对照组)修复后牙Ⅱ类洞型,随访2年,对患者牙齿敏感、边缘密合度、形态及修复体折裂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修复后牙面或邻面形态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患者牙边缘密合度、修复体折裂、牙齿敏感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spectrum复合树脂的综合性能优于银汞合金,可作为银汞合金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
刘敏 《中外医疗》2013,(18):100-100,102
目的对比观察Poss等4种复合树脂材料与牙体间的边缘密合度,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即刻拔除的无龋离体牙80颗,随机分为4组,每组20颗,备牙制作标准V类洞,分别使用Poss、3MZ350、Durafill及Charisma4种复合树脂填充牙体,经品红染色后沿近远中径剖开牙体,使用显微镜观察充填体与牙体之间的边缘密合度。结果 4种树脂材料与牙体间的边缘密合度有明显差异,微渗漏程度从优到差(充填体边缘的间隙宽度从小到大)依次是Poss、3MZ350、Durafill、Charisma复合树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复合树脂材料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Poss复合树脂作为新型材料,与牙体边缘的密合度优于其他Z350等以往常用的树脂材料。  相似文献   

10.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GD复合树脂与牙齿的粘结及密合度。结果表明GD复合树脂能渗入经酸处理的牙釉质孔隙内形成树脂垂下物,产生了有效的物理性粘结:粘结剂对增强复合树脂与牙齿的粘结及密合度有重要的作用;GD复合树脂与洞壁牙本质的密合度明显不加与牙釉质的密合度;GD复合树脂与其他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粘结及密合度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髓腔内压条件对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拔除的人无龋第三磨牙30颗分成2组,去除咬合面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选取剩余牙本质厚度为0.5~2.5 mm的牙本质试样,在有染料的髓腔内压条件下,观察牙本质表面与牙面处理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固化后表面在即刻、5 min、30 min、2 h的染料渗透情况。保持最小剩余牙本质厚度为(1.0±0.1) mm,分别在有或无髓腔内压条件(15或0 cmH2O,1 cmH2O=0.098 kPa)下维持30 min,使用SBU并光照固化,然后使用模具在牙本质表面堆塑RelyX Ultimate(RLX)树脂水门汀(直径10 mm,高4 mm),制备牙本质-树脂水门汀粘接试样。试样在37 ℃蒸馏水中储存24 h后,将牙本质-树脂水门汀试样垂直于粘接界面切割形成横截面积为0.9 mm×0.9 mm条状试样,使用微拉伸测试仪测试计算其粘接强度(两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检验水平α=0.05),用扫描电镜观察统计试样断裂类型(Fisher精确检验,双侧检验水平α=0.05)。将牙本质-树脂水门汀试样垂直粘接界面做切片,厚度0.8 mm,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形貌。结果: 在髓腔内压条件下,随时间延长,粘接表面染料渗出增加。有髓腔内压时和无髓腔内压时RLX与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26.26±9.78) MPa和(28.70±9.09) MPa,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样断裂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都以混合断裂为主。两组试样粘接界面可见4~8 μm指状树脂突,分布及长短较均匀,形貌无明显差异。结论: SBU预处理牙本质后,髓腔内压不影响树脂水门汀RLX的即刻牙本质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单组份自酸蚀黏结剂是最新一代牙科黏结剂,操作简便。为研究其对牙本质和牙釉质的黏结性能,文中将S3BOND与ibond用于Ⅴ类洞树脂充填,对其边缘封闭性进行比较。方法 10颗新拔除的磨牙随机分为2组,在颊舌面分别制备Ⅴ类洞,龈壁位于釉牙本质界下方,A组用S3BOND自酸蚀黏结剂,B组用ibond自酸蚀黏结剂,2组均用维纳斯前后牙通用型纳米树脂充填,2%甲苯胺蓝染色,从充填体正中剖开牙齿,观察每个充填体龈壁和颌壁边缘微渗漏情况。结果2组龈壁存在不同程度微渗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颌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龈壁与颌壁染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龈壁与颌壁染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黏结剂S3BOND在牙本质的边缘封闭性优于ibond,在牙釉质的边缘封闭性虽低于ibond,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全酸蚀树脂水门汀NX3、自酸蚀树脂水门汀Panavia F、新型自粘接树脂水门汀RelyX U200对牙釉质/牙本质与Vita MarkⅡ瓷块的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 预备60个Vita MarkⅡ瓷块,随机分为6组;预备30个牙釉质试件和30个牙本质试件,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按NX3、Pan-avia F、RelyX U200使用说明将瓷块与牙釉质试件和牙本质试件进行粘接.37℃恒温水浴24 h后进行剪切强度测试,并观察断裂界面.结果 NX3、Panavia F的断裂界面以混合断裂为主,RelyX U200以界面断裂为主.NX3、Panavia F对牙釉质/牙本质与瓷块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高于RelyX U200(P<0.05).结论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操作简便,但粘接强度较低.建议使用全酸蚀树脂水门汀和自酸蚀树脂水门汀对全瓷修复体进行粘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4种不同粘接材料粘接树脂嵌体的边缘微渗漏。方法将制作的24个树脂嵌体分为4组,分别用不同粘接材料粘接在第三磨牙后,然后将样本浸入2%品红溶液24h,用体视显微镜观测牙-树脂嵌体界面边缘微渗漏状况。结果 4种树脂水门汀系统沿着粘接界面表现出低的微渗漏,在粘接嵌体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具有与传统树脂水门汀一样的抗边缘微渗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牙本质黏结剂的不同固化方式及不同复合树脂修复牙本质窝洞的边缘封闭性的影响。[方法]选用48颗成人离体磨牙,去除邻面牙釉质,在暴露出的牙本质平面上预备直径3mm、深1.5mm的柱状窝洞后随机分成8组,用光/化学双重固化型牙本质黏结剂Clearfil Liner Bond 2∑(CLB2∑,Kuraray Co.)按照单一化学固化及光/化学双重固化两种方式分别与4种桩核修复用复合树脂Clearfil Core(CC,Kuraray Co.),Palfique Core(PC,Tokuyama Co.),Clearfil DC Core(DC,Kuraray Co.)和Unifil Core(UC,GC Co.)对各组窝洞进行充填。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测定各组用复合树脂修复的牙本质窝洞洞缘处的最大收缩裂隙值。[结果]无论牙本质黏结剂采用单一化学固化方式还是光/化学双重固化方式,4种复合树脂材料中均表现为UC组的收缩裂隙值最小,为0.095±0.079(单一化学固化组)及0.087±0.054(光/化学双重固化组),PC组最大,为0.292±0.102(单一化学固化组)及0.286±0.064(光/化学双重固化组)。而且除CC与D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余每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黏结剂不同固化方式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用4种复合树脂修复牙本质窝洞均未能避免窝洞洞缘收缩裂隙的产生,但UC的边缘封闭性最好;另外,牙本质黏结剂的固化方式未影响4种复合树脂修复牙本质窝洞的边缘封闭性。  相似文献   

16.
顾新华  郦芳  黄建萍 《浙江医学》2006,28(2):98-99,102
目的探讨不同粘固剂对全冠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制作32个离体人类上颌第3磨牙铸造全冠修复标本。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8个标本。分别用树脂粘接系统、玻璃离子粘固剂、聚羧酸粘固剂及磷酸锌粘固剂粘固。粘固前后,应用体视显微镜测量铸造全冠的边缘适合性并进行比较。结果粘固前后各组间边缘适合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粘接系统具有与玻璃离子粘固剂、聚羧酸粘固剂及磷酸锌粘固剂相同的良好的全冠粘固后边缘适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5种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及1种牙本质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界面的超微形态学特点。方法选择无龋人离体磨牙,片切冠部牙釉质,暴露牙本质,按说明书要求分别使用5种牙本质自酸蚀剂(FL-Bond、Adper Prompt、Cleaxfil SEBond、Xena、One-UP Bond F)和1种牙本质全酸蚀剂(Frime&Bond NT),表面充填树脂,厚2 mm。光固化后平行牙长轴方向将其片切,制备扫描电镜试样,观察各种粘接剂粘接界面的超微形态。结果自酸蚀粘接系统形成的混合层较薄,但均匀一致,树脂突与管周牙本质结合紧密,无裂隙出现;全酸蚀粘接系统形成的混合层较厚,其下方有裂隙及断裂的树脂突出现。结论自酸蚀组牙本质小管口封闭良好;全酸蚀Prime&Bond NT组,可见树脂突的断裂,牙本质小管暴露,封闭不严密。自酸蚀粘接系统在引起术后敏感方面优于全酸蚀粘接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髓腔内治疗无髓变色前牙,去除牙冠唇侧大部着色的牙本质,使用30%双氧水漂白,再用较白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变色牙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此法能保持牙冠完整的生理外形与牙釉质的硬度和光泽。电镜观察证明在髓腔内侧壁复合树脂与釉质粘结紧密,连成一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树脂基覆膜材料和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对牙根面保护作用的耐久性。方法:制备人离体后牙牙根试样和牙本质盘试样,表面分别使用PRG Barrier Coat (PRG)和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3 Bond (CS3)处理,去离子水中静置24 h备用。对牙根和牙本质盘试样分别进行:(1)水老化及抗酸脱矿实验:人离体牙牙根试样水老化处理14 d后,在脱矿缓冲液(pH 4.5)中脱矿4 d,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横断面;(2)牙刷磨损实验:对已覆盖PRG和CS3后的人离体后牙牙本质盘表面进行牙刷磨损,表面粗糙度仪测量磨损深度(Ry, μm), One-Way ANVOA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RG和CS3覆膜厚度分别为(47.1±27.3) μm和(5.7±2.1) μm,水老化实验后二者覆膜形态无明显改变,下方牙本质无脱矿。PRG和CS3的磨损深度随牙刷磨损次数增加而加深,PRG组磨损深度小于CS3组(P<0.05)。结论:PRG水老化实验后抗酸蚀脱矿作用和CS3相似,耐牙刷磨损性能优于CS3。  相似文献   

20.
扫描电镜观察漂白剂对牙釉质和牙本质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漂白剂治疗牙釉质,牙本质后超策结构的变化,方法:分别用30%过氧化氢(1)组,16%过氧化脲(3)组对离体牙牙釉 质及牙本质进行6d治疗,SEM下观察,结果:(1)组牙釉质脱矿明显,牙本质因脱矿见有胶原纤维网架显露。(2_组釉质因脱矿晶体微细结构不清晰,牙本质内见有局灶性钙化减低灶。(3)组釉柱排列整齐无脱矿,牙本质内有局灶性钙化减低区,结论:高浓度过氧化氢可龠上釉质及牙本质表层脱矿部分结构遭到破坏,提示临床应用低浓度漂白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