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TTVDNA在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 ,证实TTV是一种新型肝炎病毒。用地高辛标记TTVDNA探针 ,以原位杂交技术对血清PCR检测为单一TTV感染者 13例 ,TTV、HBV混合感染者 4例和非甲~庚型、非TTV感染的肝炎患者 6例的肝组织进行检测 ,同时进行肝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肝功能和临床特点等分析。结果表明 ,2 3例肝组织中TTVDNA阳性 15例 ( 65.2 % ) ,其中单一TTV感染者11例 ( 84 .6% ) ,TTV、HBV混合感染者 3例 ( 75.0 % ) ,非甲~庚型、非TTV型肝炎 1例 ( 16.7% )。按肝炎临床分型 ,急性肝炎…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隐匿型感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苏勤 《肝脏》2002,7(3):197-198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多数感染是没有症状的 ,而且病毒标志很快转阴。幼儿期间感染HBV容易演变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危险性 >5 0 % ) ,而成人型感染慢性化的危险性较低 (3 %~ 8% )。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持续达 6个月者为HBV慢性感染。HBV慢性感染可分为早期的高复制期和以后的低复制期 ,可能还有非复制期。这种慢性感染可在某些患者引起持续性的肝实质损伤 ,即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 ;也可能不引起明显肝损害 ,称为无症状携带者。但两者都能使肝细胞癌 (HCC)发生危险性显…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的若干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世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超过 3 5亿人 ,而我国超过 1 2亿人 ,其中 10 %将死于HBV持续感染后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HBV持续复制和宿主免疫功能异常是引起HBV感染后慢性化以及慢性乙型肝炎 (CHB)急性发作的主要因素 ,其中CHB急性发作者极易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癌。抗病毒治疗和免疫疗法能减少及缓解CHB的急性发作 ,可明显降低CHB的严重并发症。CHB的治疗目的是 ,持续抑制HBV复制 ,使血清HBeAg阴转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复常 ,以及改善肝脏组织学病变 ,最终清除HBV ,阻止向肝硬化、肝…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单项抗 HBc阳性无症状HBV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 ,对 4 6例单项抗 HBc阳性、HBVDNA阳性和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做了肝组织学检查 ,并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肝组织中的HBsAg和HBcAg。结果显示 ,肝组织正常者 8例 ( 17.4 % ) ,轻度慢性肝炎 35例 ( 76.1% ) ,中度慢性肝炎 3例 ( 6.5% ) ;肝组织中HBsAg阳性 19例 ( 4 1.3% ) ,HBcAg阳性 11例 ( 2 3.9% ) ,提示单项抗 HBc阳性、HBVDNA阳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组织学损伤 ,给予动态的医学观察是必要的。单项抗-HBc阳性无症状HBV携带…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型肝炎病毒 (HBV)诱导的免疫反应既有抗病毒作用 ,又可引起宿主免疫病理反应。HBV持续感染的原因很多。本文就HBV持续感染的可能机制作简要综述。1 宿主免疫功能与HBV持续感染成人、儿童和幼儿感染HBV后 ,分别有 5%、30 %和 95%的患者成为慢性HBV感染者 ,表明机体免疫成熟程度是决定HBV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有多种抗原特异性CD 4 T、CD 8T淋巴细胞反应和抗体反应。CD 4 淋巴细胞主要通过“T细胞受体 (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 (APCs)膜上与HLA -Ⅱ结合的HBV外源性抗…  相似文献   

6.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的肝移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继东 《肝脏》2001,6(2):122-122
一、乙型肝炎病人的肝移植问题由于存在肝外HBV复制 (例如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骨髓 ) ,再加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乙型肝炎病人接受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的发生率高达 80 %。肝移植后 3年内HBV的再感染率与术前病毒复制水平有关 :术前HBeAg阳性、HBVDNA阳性 (杂交法 )的患者再感染率最高为 83 % ,术前HBeAg阴性、HBVDNA阴性 (杂交法 )肝硬化者为 5 8% ,术前同时合并HDV感染者为 32 % (HDV可干扰HBV的复制 )。但是 ,暴发性乙型肝炎病人虽然术前病毒复制活跃且肝损害严重 ,但其复发率最低 (16 % )。肝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前已有许多实验研究表明Bax可促进细胞凋亡 ,Bcl2可抑制细胞凋亡[1] 。本研究以HDV/HBV感染树为研究对象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树肝组织中HDAg、Bcl2 和Bax表达 ;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肝细胞凋亡 ,并应用连续切片和双重染色分析丁型肝炎病毒抗原和Bcl2 /Bax表达以及其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所有标本取自我科采用HDV/HBV同时和重叠感染的 8只经血清和肝组织检测HDV标志物阳性、伴ALT升高的树 ,选取感染后 4~ 10周肝组织标本 (每周取肝组织 1次 )共 45份 ,每…  相似文献   

8.
探讨肝硬化肝组织HBVDNA对胰岛素受体 (IR)和酪氨酸蛋白激酶 (TPK)的影响。应用地高辛素标记HBVDNAS 577bp探针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 12例血清HBV标志阳性的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胰组织内的HBVDNA ;应用图象分析系统对该 12例肝组织IR和TPK进行抗胰岛素受体和酪氨酸蛋白激酶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定量测定。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HBsAg和IR。结果表明 ,肝组织内 11例HBVDNA阳性 ( 11/ 12 ) ,糖耐量试验 (GTT)异常的 7例 ,HBVDNA均阳性 ,GTT正常…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的现代治疗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病[1]。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每年发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者分别占2%和1%。治疗HBV感染,阻抑其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9年9月~11日在山东烟台举行的第11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病学术年会上,与会专家对CHB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达成了以下共识。自然病程和治疗策略慢性HBV感染的治疗策略基于对其自然病程的共识[2]。典型的围产期或婴儿感染可分为三期[3]:初期为病毒复制-免疫耐受期,其特征为高水平HBV-DNA,但肝损害缺乏或轻微。此期约持续10~30…  相似文献   

10.
肝炎感染数字惊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健康报 2 0 0 2年 5月 9日第 1版报道 ,北京大学医学部微生物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日前报告了全球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现状 ,其中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的形势仍不容乐观 ,丙型肝炎 (以下简称丙肝 )紧居其后 ,丁型肝炎 (以下简称丁肝 )感染下降。据介绍 ,全世界现有 3 .5亿慢性HBV携带者 ,占世界人口的 5 %。亚洲和非洲HBV携带率为 8%~ 1 5 % ,HBV携带者中50 %~ 70 %病毒复制活跃 ,为慢性乙肝。 5年的随访研究表明 ,慢性乙肝病人肝硬化发生率为 2 %~ 2 0 % ,代偿性肝硬化发展成失代偿性肝硬化为 2 0 %~ 2 3 % ,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3月 ,我科应用拉米夫啶 (商品名贺普丁 ,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生产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 0例 ,对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观察 ,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系我科门诊患者。临床诊断标准参照 1995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治疗组 :男16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3 3岁 (16~ 5 8岁 ) ,感染HBV平均年限为 6年 (4~ 15年 ) ,HBVDNA、HBsAg、HBeAg、HBc均阳性 ,ALT79u/L(4 0~ 10 0u/L) ;对照组 ,男 15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3 1岁(15~ 5 3岁 ) ,感染HBV平…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世界人口大约三分之一有过急性乙肝病毒(HBV)感染 ,1%以下的急性感染病人会发生暴发性肝炎[1] ;大约有 3 5亿人成为HBV慢性携带者 ,每年仅1%~ 2 %会自发清除HBsAg ;半数以上的HBsAg阳性病人将死于肝细胞癌或肝衰竭。病毒和宿主因素如年龄、免疫抑制和性别与病人的预后有关。过去十年间 ,变异HBV株与急性或慢性感染临床过程的关系越来越引人注目。变异的HBV可能扩大了病毒毒力和增强HBV复制的水平、增大了抗病毒治疗的抵抗力 (例如干扰素α或核苷类似物 )、促进病毒附着 /穿透细胞、或引起宿主免疫反应方面重要…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HBV)初期感染可以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使HBV得以清除,但HBV也可以持续存在,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无症状携带状态。应用同种骨髓移植(BMT)法使病人HBsAg得以清除尚无报告。本文报告1例男性,29岁,因患急性髓性白血病于第2次完全缓解期行BMT,骨髓供者是与其HLA匹配的妹妹。BMT前病人系无症状HBV携带者(HBsAg、抗HBc和抗HBe阳性,抗HBs和HBeAg阴性),巢式PCR法检出其正常肝组织中有HBVDNA,但血清HBVDNA阴性。其妹妹为HBsAg、…  相似文献   

14.
肝炎病毒肝外感染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炎病毒曾被认为是一种专一的嗜肝病毒。近几年 ,人们已经在许多肝外脏器或组织中发现了肝炎病毒的存在 ,证明该病毒具有泛嗜性 ,它不仅能造成肝外相应脏器的损害 ,而且是肝炎复发或慢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容易造成病毒性肝炎慢性化的乙型肝炎病毒 (HBV)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 ) ,人们研究的较多 ,现将近几年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 胃、十二指肠HBV和HCV不仅能感染肝脏 ,而且也能感染胃十二指肠。徐俊等采用PCR技术对乙型肝炎阳性组 2 1例胃粘膜检测HBVDNA ,结果 :胃窦、胃底、胃体部阳性率分别为 52 3%、66 6%、…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血清HBV DNA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丽  王顺安 《肝脏》1999,4(1):40-42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HBsAg携带率高达10%,在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是HBV感染和复制的特异性标志[1],本研究用PCR法比较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结合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以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BVDNA复制情况及肝组织HBVDNA在HBV低水平感染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实验材料本研究共收集65例我科1993~1997住院患者肝穿刺肝组织及对应血清标本。其中急性肝炎1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3例,慢性肝炎36例,慢性重型肝炎9例,肝炎后肝硬化和/或肝…  相似文献   

16.
马元铮 《肝脏》2002,7(2):105-106
我们应用拉米夫定治疗 3~ 17周岁慢性HBV感染的患儿2 0例 ,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2 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 3~ 17周岁 ,平均年龄 8.1岁。全部病例HBVDNA均为阳性 ,其中 18例HB sAg、抗 HBc和H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傅青春  陈成伟 《肝脏》2000,5(3):165-167
慢性HBV感染的治疗策略主要是在出现不可逆性肝损害前抑制HBV复制。近 5年已有许多新的抗病毒药和免疫调节疗法进入临床试验 ,其中拉米夫定已被许多国家批准使用。一、抗病毒药和cccDNA在HBV持续感染中的作用许多新的抗病毒药可迅速降低血清HBVDNA水平 ,但短期 (3~ 6个月 )治疗后的HBeAg清除率很低 ,其原因是肝细胞核中存在共价闭合环状HBVDNA(cccDNA) ,它是前基因RNA和HBVmRNA的转录模板 ,由于大多数抗病毒药对cccDNA不起作用 ,所以停药后血清HBVDNA很快复现。理论上 ,药物…  相似文献   

18.
混合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 ,庚型肝炎病毒 (HGV )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混合感染的现象常见。然而混合HGV感染对HBV复制影响的研究 ,报道较少。我们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对 2 2 3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血清进行了HGVRNA检测 ,并采用定性、定量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技术等对HGVRNA阳性与阴性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 2 3例CHB均为 1997~ 1999年间收治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 16 9例 ,女 5 4例 ,平均年龄 33.3岁 ,其中HGVRNA阳性患者 37例、阴性患者 186例 ,两…  相似文献   

19.
抗-HBs阳性肝炎HBV DNA检测和肝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般认为抗 HBs是HBsAg刺激机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 ,是HBV感染后出现免疫力的标志 ,但在临床上偶见抗 HBs阳性但肝功能反复异常者。为了明确诊断 ,我们对 5 8例抗 HBs阳性患者进行系列观察 ,除测定血清HBVDNA外 ,还对其中 14例行肝穿刺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双标志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照与方法一、对象5 8例均为我院 1994年 2月~ 2 0 0 0年 4月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性 41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7~ 5 8岁 ,平均年龄 (36± 12 )岁 ,全部患者均有反复肝功能异常病史 ,HBV标志示单项抗 HBs阳性 ,除 2例尚…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HCV感染的组织病毒学表现,以狄高辛素标记HCVcDNAC亚基因探针,对34例血清学诊断的非甲非乙肝炎病人的石蜡包埋肝组织进行原位杂交。检出乙型肝炎4例,丙型肝炎14例,乙型和丙型混合13例。乙型肝炎均HBsAg(—)。HCV(+)细胞多肿胀变性,常有淋巴细胞包绕,其分布邻近汇管区或炎症病灶。提示HCV感染同时致细胞病变和免疫介递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