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吕允凤 《中国药事》2013,(8):902-904
目的 旨在阐述治疗药物监测类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要点.方法 结合体外诊断试剂现行法规和此类试剂自身特点,分析其临床研究的特殊要求.结果 对该类试剂的管理分类、研究方法、临床试验方案设置、临床试验样本选择、结果的统计学分析以及临床试验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结论 治疗药物监测类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应从试剂本身的临床预期用途出发,科学、合理、完整地对试剂进行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研究各国对于体外诊断试剂的分类管理模式,以及目前国内分类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全国目前有效注册产品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归纳,编制较为详细的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以指导试剂产品的分类,统一全国注册审查标准和审查尺度,有利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行业的规范发展.方法 课题组历时一年,对全国2011年6月之前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且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有效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信息进行了汇总整理,按照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微生物、血液等专业分为五个小组,在目录修订过程中充分借助专家力量、广泛征求意见,共组织召开12次专家讨论会,向11个省级药监部门及数十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征求了意见,确保了修订后目录的适用性.结果 课题组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药监局以及其余地方局审批有效的产品信息共1.58万余条进行了逐条梳理、整合和排列,并补充了管理类别、产品分类、产品分类名称、预期用途等内容.于2012年6月形成分类目录的报批稿并在国家食药监局网站公布以征求意见.结论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编制工作不单是产品的简单划分,还是开展监管工作的基础.该目录的出台为规范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分类、解决管理类别混乱的现象、统一全国的注册审查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编制背景、过程,并对目录中的一些要点问题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目录发布后,生产企业和监管人员能更好地理解目录内容,方便参照目录执行。最终指导试剂产品的分类,统一全国注册审查标准和审查尺度[1]。方法从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编制工作的背景入手,介绍了美国FDA、欧盟和我国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管理类别划分的现状。随后介绍了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工作的编制依据、编制过程。最后介绍了目录制定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并对这些问题的如何考虑和处理做了详细的说明。结果与结论体外诊断试剂的发布和实施必将对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监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子目录的出台为规范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分类、解决管理类别混乱的现象、统一全国的注册审查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接2月下)关于免疫组化类产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布过分类界定,明确免疫组化检测用首要抗体(一抗)按III类体外诊断试剂管理。考虑到该类产品中已批准的项目均为与肿瘤诊断相关,故将该类试剂列入III-7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的试剂中。3.6提取、纯化类前处理产品的管理类别  相似文献   

5.
传染病体外诊断试剂标准物质是指用于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质量评价的标准物质。为进一步规范该类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中检院制定了相关的研制技术规范。本文详细介绍该规范中对传染病体外诊断试剂标准物质的原材料、制备、标定、稳定性研究、包装、储存及供应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4家企业的19批次的甲胎蛋白(AFP)体外诊断试剂进行评价,考察我国该类试剂的质量。方法依据产品注册标准和自拟标准对所有试剂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 18批次试剂符合产品注册标准,自拟标准检测16批次试剂符合关于剂量反应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的要求,16批次试剂符合准确性的要求,15批次试剂检测4份临床质控血结果差别显著(P〈0.05)。各企业AFP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标准存在差异,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建议加强该类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对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检验实行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国内外体外生物诊断试剂参考物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和分析国内外文献、相关法规,对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体外生物诊断试剂参考物质的管理情况和目前主要的生物诊断试剂参考物质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可提供多种生物诊断试剂参考物质,但该类参考物质的研究和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体外诊断试剂的种类很多,影响试剂质量的凶素也很多,为保证试剂质量,须要设定合理的技术指标进行系统的实验室以及临床评价.灵敏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对试剂盒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极少量的分析物可能对界定疾病状态、疾病筛查或揭示是否存在有毒物质、污染物质、传染病原体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药库环节的管理是医院药品和体外诊断试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严格规范该环节的管理,提高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杜绝假、劣、不合格的试剂流入医院,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提供合格的化验依据。本文介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体外诊断试剂的采购、验收、储存等几个重要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研究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名称混乱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规范化的措施,促进行业内部相同产品的名称的协调统一,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方法本课题调研了14家国内外厂商的近千种产品的产品名称、预期用途和方法学,概况、分析了名称命名不一致的现状和原因。结合国内外法规、标准和其他权威文献,组织专家和企业讨论会。结果提出了规范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名称的方法,并依据该方法给出了最常见100种产品的名称命名实例。在此基础上,起草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的发布将为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命名提供依据。结论标准命名原则和产品命名实例的制定为更好地规范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产品的名称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便于不同生产企业对试剂盒进行命名,促进行业内部相同产品名称的协调统一,进而监管和临床使用,最终促进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邢怀阳  赵仁  沈蔡月 《安徽医药》2014,18(4):621-623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齐多夫定中有关物质B和有关物质C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Cosmosil ODS C18(4.6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20∶80),检测波长:265nm,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 μL.结果 有关物质B(3'-氯-3'-脱氧胸腺嘧啶)、有关物质C(胸腺嘧啶)分别在0.792 ~9.9 mg·L-1(r =0.999 9),0.979 ~12.24 mg· L-1(r=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36%,88.41%;RSD为6.57%,2.0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齐多夫定中有关物质B(3'-氯-3'-脱氧胸腺嘧啶)和有关物质C(胸腺嘧啶)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孙国祥  杨婷婷 《中南药学》2010,8(2):148-154
目的建立4种剂型六味地黄丸(Liuweidihuang Pill,LWDHP)HPLC指纹图谱,以系统指纹定量法(SQFM)综合鉴定其质量和考察不同剂型的工艺情况。方法采用RP—HPLC法以Century SIL C18 BDS柱(250mm×4.6mm,5μ),流动相为1%HAc溶液和1%HAc甲醇溶液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65nm,柱温(30.00±20.15)℃,进样量10μL。以29批传统剂型LWDHPs建立代表传统剂型LWDHPs药效物质基础特点的对照指纹图谱(RFP),以其评价39批LWDHPs质量。结果以j羟甲基糠醛为参照峰,确定33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以宏定性相似度Sm和校正宏定量相似度为指标按SQFM鉴定4种不同剂型LWDHPs整体质量。结果LWDHP胶囊的整体化学成分数量和分布比例以及化学成分含量显著低于传统剂型,而浓缩丸与RFP相当;以SQFM分别评价4类LWDHPs批间质量差异的结果表明浓缩丸剂型的工艺稳定性较好,样品化学成分数量和分布比例及含量的差别显著低于其他3个剂型。水蜜丸工艺稳定性最差,胶囊的工艺稳定较好但化学物质基础与传统剂型差异太大。结论采用SQFM可迅速、准确地评价不同剂型和不同批次的中成药质量。该法可实现控制和解决我国中成药药效物质基础极不稳定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韩四忠 《安徽医药》2013,17(12):2033-2036
目的 建立测定器官移植患者血浆中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与其代谢物(霉酚酸葡萄糖苷,MPAG和霉酚酸酰基葡萄糖苷,AcMPAG)的一种新颖简单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方法.方法 以10%的偏磷酸为沉淀剂采用蛋白沉淀的方法提取血浆中的待测物,MPA的类似物(the carboxybutoxy ether of MPA,MPAC)被用作内标物质.色谱分析条件是以乙腈和磷酸缓冲液(pH2.7)作为流动相的梯度洗脱,流速1.2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所有待测物基线分离好,在待测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方法精密(日间和日内变异度均≤6.02%)且准确(日间和日内准确度均在92.17% ~104.78%之间).MPA、MPAG和AcMPAG在血浆中的回收率分别超过83.11%、98.62% 和93.94%,最低检测限则分别为0.1、0.2、0.1 mg·L-1.三种物质的在酸化过的血浆中,室温放置6 h、4℃条件下放置12 h、-40℃条件下放置4周及反复冻融三次均稳定无明显降解.提取后的三种物质在进样盘中放置至12 h同样稳定无降解.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且准确,可应用于MPA与其代谢物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钠(VPA)血药浓度的方法学。方法血清酸化后用环戊烷提取,选择环己烷羧酸为内标,以α-溴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采用Symmetry C18(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检测波长为248nm,流速1mL·min-1,柱温3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结果内标环己烷羧酸和VPA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0.0min,15.0min,分离效果良好,丙戊酸钠(VPA)血药浓度在6.25~200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2),平均回收率98.2%,日间RSD〈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合临床常规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用HPLC指纹图谱对复方甘草片实施全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孙国祥  智雪枝 《中南药学》2008,6(3):349-355
目的采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复方甘草片(CLTs)HPLC指纹图谱的全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以Century SIL C18BDS柱(200mm×4.6mm,5μm);以色谱指纹图谱相对指数Fr为指标优化选择指纹图谱检测条件,确定流动相为1%醋酸水-1%醋酸乙腈低压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00±0.15)℃,进样量:5μL。以双定性相似度为参量通过对21批CLTs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确定用其中13批CLTs对照指纹图谱(RFP),以此RFP为基础对总计26批CLTs采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以甘草酸峰为参照物峰,确定35个指纹峰,建立了复方甘草片HPLC指纹图谱。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出11批质量完全合格,3批含量明显偏高,6批含量明显偏低,1批化学成分分布比例不合格,有劣质品(伪品)5批。结论所建立HPLC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适用于复方甘草片的质量控制。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是宏观定性定量评价中药制剂质量的最合理、最客观的指纹图谱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6.
孙国祥  史香芬 《中南药学》2009,7(8):618-622
目的建立玄参HPLC指纹图谱,以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RP—HPLC法,以CenturySILC18BDS(200mm×4.6mm,5μm)色谱柱,1%乙酸-水和1%乙酸-乙腈为流动相,低压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0.15)℃,进样量5μL,紫外检测波长280nm。结果以哈巴俄苷为参照物峰,确定29个共有峰,建立了玄参HPLC指纹图谱。以10批玄参HPLC指纹图谱按平均值法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RFP)为标准,用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不同产地玄参质量,采用SPSS软件以Sm和Pm为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10批玄参药材被分为四类。第1类含量偏低,第Ⅲ类含量偏高,第Ⅱ类质量最好,第Ⅳ类为不合格药材。结论系统指纹定量法以整体定性分析和整体定量分析密切结合,适用于玄参药材系统化学指纹的整体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崔国贺  董方言  张英华  王藜  王威 《中国药房》2010,(35):3316-3318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东北铁线莲含量测定的三萜皂苷对照品。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结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纯度。结果:制备了符合含量测定用要求的三萜皂苷对照品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核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东北铁线莲质量评价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尿素乳膏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素的含量,色谱柱为 Ultimate XB - NH2柱(200 mm ×4.6 mm,5μm),乙腈-甲醇-10%磷酸调 pH 至3.6的水溶液(90: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0 nm,柱温为30℃,流速为0.8 mL / 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尿素进样量在2~4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 =0.99995),平均回收率为98.83%,RSD =0.65%( n =9)。结论该方法定量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尿素乳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徐彦  苏曼  夏彩霞 《齐鲁药事》2012,(10):592-59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R,2R)-(-)-1,2-环己二胺中S,S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方法。方法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间甲基苯甲酰氯为衍生化试剂,采用Chiral-AGP(4.0 mm×150 mm)色谱柱,以异丙醇-磷酸盐缓冲液(pH值=6.1)(15∶85)为流动相、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为214 nm。结果 1,2-环己二胺的R,R与S,S对映异构体衍生物达到基线分离;S,S-对映异构体的定量限为30.1 ng、检测限12.4 ng;S,S-对映异构体在0.015~0.09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RSD(n=9)为9.36%。结论建立的间甲基苯甲酰氯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1R,2R)-(-)-1,2-环己二胺中S,S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指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和解救方案,保证用药合理、有效、安全。方法①将30例次HD—MTX化疗的ALL患者按甲氨蝶呤剂量不同分组,每组15例次,Ⅰ组3g/m^2,Ⅱ组5g/m^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化疗结束后0、20、44h(必要时追加68h、92h采血点)所测得的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亚叶酸钙(Cr)解救,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和Ⅰ组、Ⅱ组两组化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②按照①中HPLC法所测得的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将30例ALL患者分为排泄延迟组和非排泄延迟组,并分析甲氨蝶呤排泄延迟与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结果①于0、20和44h时,高剂量Ⅱ组的血药浓度均比低剂量Ⅰ组血药浓度高。相应的是,高剂量Ⅱ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剂量Ⅰ组高;②排泄延迟组肝肾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比非排泄延迟组高。结论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可提高治疗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对CF个体化解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