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目的观察喜疗妥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方法护理基础上于置管后4h局部外涂喜疗妥乳膏。并对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实验组为4%,对照组为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喜疗妥乳膏外涂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护理工时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喜疗妥软膏和茶黄膏联合中医封包法在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PICC置管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用我院自制茶黄膏联合封包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喜疗妥软膏治疗。结果: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两种方法,治疗一天和三天后静脉炎的显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茶黄膏联合封包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33%硫酸镁湿敷与喜疗妥交替外涂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 50例行PICC置管后致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分成2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33%硫酸镁湿敷与喜疗妥交替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 33%硫酸镁溶液湿敷的方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3%硫酸镁湿敷与喜疗妥交替外涂治疗机械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外敷医用兵兵贴和外涂喜疗妥乳膏在治疗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ICC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医用兵兵贴外敷,对照组采用喜疗妥乳膏涂于患处,比较两组疗效起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早;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敷兵兵贴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具有较好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中心静脉导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70例PICC置管后出现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导管护理加喜疗妥外涂。实验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外,取如意金黄散5 g,用过滤后的茶叶水10 ml调成糊状,从穿刺点上方3 cm左右,沿PICC置管方向敷于皮肤表面,并用纱布覆盖。结果:实验组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如意金黄散治疗中心静脉导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向亚娟  罗蕾  郭琴 《护理研究》2011,25(32):2971-2972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发生无菌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318例PICC置管术后出现无菌性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各106例,治疗1组采用喜疗妥外敷配合和合治疗仪照射,治疗2组采用喜疗妥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仪照射,对照组仅给予喜疗妥外敷。观察3组治愈率及治愈时间。[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7.2%、95.3%和62.3%,治愈时间分别为(3.68±2.19)d、(3.81±2.64)d和(6.55±3.72)d。治疗1组与治疗2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喜疗妥外敷结合和合治疗仪照射治疗PICC置管术后无菌性静脉炎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金秋桂 《护理学报》2010,17(18):45-46
目的探讨予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早期实施护理干预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40例PICC置管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在PICC置管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PICC置管术后增加喜疗妥外涂及湿热敷,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结束或出院拔管时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置管期间发生静脉炎1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8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PICC置管早期喜疗妥外涂及湿热敷能有效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机械性静脉炎,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湿热敷加喜辽妥按摩治疗新生儿PICC术后机械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新生儿PICC术后机械静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采用湿热敷加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辽妥)按摩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喜疗妥按摩治疗.评价两组静脉炎治愈时间、PICC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机械静脉炎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PICC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热敷加喜辽妥按摩治疗新生儿PICC术后机械静脉炎疗效显著,可缩短治愈时间,安全可靠、舒适、经济,可减轻患儿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我科行化疗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8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盲穿标准操作程序置入PICC,对照组采用微波理疗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理疗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入术后7 d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理疗照射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京万红和喜辽妥联合TDP理疗外敷治疗小儿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P1CC术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血液肿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京万红加喜辽妥外敷联合TDP神灯理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喜辽妥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结论 京万红加喜辽妥外敷联合TDP神灯理疗能有效治疗小儿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喜辽妥对PICC置管患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40例PICC置管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置管成功后给予喜辽妥外涂;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发生时间及其他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严重程度小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喜辽妥在预防PICC置管患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上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早期实施护理干预降低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将50例PICC置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PICC置管后予常规护理外增加喜辽妥外涂及湿热敷,对照组在PiCC置管后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对照组患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6例(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置管早期给予喜辽妥外涂联合湿热敷能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喜辽妥对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导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留置PICC导管早产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喜辽妥涂抹,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出现静脉炎时间及留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总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导管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出现静脉炎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PICC置管使用喜辽妥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进行研究,探讨机械性静脉炎的诱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38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诱因及护理措施。[结果]穿刺困难导致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8例,肢体过度活动致8例,过敏致4例,导管漂移致4例,导管型号不当致1例,血管选择不当致3例,38例通过局部湿热敷、喜辽妥外涂等措施治愈。[结论]导管置入困难、肢体过度活动、过敏体质、导管漂移是机械性静脉炎的诱发因素,早期湿热敷,透明贴外敷加喜辽妥局部涂擦是预防和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杭燕  邰红武 《全科护理》2008,(30):1826-1827
[目的]通过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进行研究,探讨机械性静脉炎的诱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38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诱因及护理措施。[结果]穿刺困难导致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8例,肢体过度活动致8例,过敏致4例,导管漂移致4例,导管型号不当致1例,血管选择不当致3例,38例通过局部湿热敷、喜辽妥外涂等措施治愈。[结论]导管置入困难、肢体过度活动、过敏体质、导管漂移是机械性静脉炎的诱发因素,早期湿热敷,透明贴外敷加喜辽妥局部涂擦是预防和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虎力散外敷联合手臂运动治疗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43例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给予虎力散外敷联合手臂运动法;对照组患者静脉炎给予喜辽妥药膏外敷法。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虎力散外敷联合手臂运动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方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8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氢化可的松外敷联合神灯照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实验组在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外敷联合神灯照射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其操作方法简单,疗效肯定,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汪华萍  洪金花  刘蓉  王瑛  邓淑琴  曾小燕 《全科护理》2012,10(27):2499-2500
[目的]探索上臂穿刺置管对减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4月—2010年9月实施PICC置管病人采取手臂肘上区域穿刺。[结果]与2009年4月—2009年9月行PICC置管的病人进行比较,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上臂穿刺置管能明显减少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地奈德乳膏外涂治疗PICC置管后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用地奈德乳膏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治愈时间和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治愈机械性静脉炎的平均时间比对照组短,而且治愈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结论 地奈德乳膏治疗PICC置管后所致机械性静脉炎,可以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法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肿瘤科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留置PICC导管病人60例,随机分为喜辽妥软膏外擦组(A组)、红花乙醇湿敷组(B组)和常规护理组(C组),各20例。对3组病人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穿刺点疼痛程度、PICC留置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B组病人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20.0%,10.0%)均低于C组(40.0%)(P0.05),而B组病人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A组(P0.05);A组、B组病人穿刺点疼痛程度轻于C组(P0.05),PICC留置时间均长于C组(P0.05)。[结论]红花乙醇湿敷用于预防PICC导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优于喜辽妥软膏外擦、常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