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舌、面诊图像比对,客观评价糖尿病患者舌、面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行研制的DKF-Ⅱ型中医舌、面诊数字化检测仪采集210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的面诊与舌诊图像,并进行参数分析。结果:面诊参数比较,糖尿病人群的白色指数、黄色指数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舌诊参数比较,糖尿病人群舌色参数R值、G值、B值、腐腻值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舌色参数R值、G值、B值,厚薄特征值,以及面诊参数中面色W值、Y值、面色指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舌、面参数可作为该病中医诊断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分析比较早发与晚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舌象特征参数,以期为早发冠心病的中医诊治提供客观化舌象指标。方法:使用舌诊仪采集冠心病患者舌象,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舌象特征参数,分析比较早发(35例)及晚发(63例)冠心病患者之间的舌诊特征参数。结果:早发冠心病舌中、舌尖、舌左、舌右以及舌整体舌象颜色参数R、G、B、V值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舌根的舌色G、B值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整体舌苔的G、B、V值高于晚发冠心病,S值显著低于晚发冠心病(P<0.01,P<0.05)。结论:早、晚发冠心病舌象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为临床诊疗早、晚发冠心病提供一定的客观化的舌象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面诊图像颜色参数特征,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诊、面诊变化规律。方法 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行研制的Smart TCM-1型中医舌面一体仪,采集高血压患者舌面诊图像,提取特征参数,分析健康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与非H型高血压组患者舌面颜色参数特征。结果 ①在舌色各项参数中,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R值、B值、V值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非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B值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S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大(P < 0.05);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R、V值均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在舌苔各项参数中,H型高血压组舌中H值、V值均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5);非H型高血压组舌中V值、舌右V值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H型高血压组舌中H值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右侧舌苔S值明显大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②H型高血压组面色参数鼻G值、下颌G值、口唇R值、口唇V值均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5);非H型高血压组前额H值、目眶H值、脸颊H值、鼻H值、下颌H值、整体H值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 < 0.05);H型高血压组前额H值、目眶G值、目眶H值、脸颊H值、鼻G值、鼻H值、下颌R值、下颌G值、下颌H值、下颌V值、口唇R值、口唇G值、口唇V值、整体R值、整体G值、整体H值、整体V值均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苔色偏黄,以舌中部为主,且舌右侧黄苔积聚较明显;H型高血压患者面色为黄中带红,口唇、下颌部更为晦暗。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面诊特征参数的变化,与高血压病阳亢湿盛病机相符。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象的特征。方法应用"中医舌诊系统"观察了7例大肠癌临终患者和62例非临终患者舌象的改变,并进行了舌质、舌苔RGB(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值的量化观测。结果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质以淡红舌和红舌多见,舌苔以无苔和厚黄腻苔多见;非临终患者以红舌、厚黄腻苔多见。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质G、B值较非临终患者降低,R值相近,B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R/G、R/B增高,R/B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临终患者薄苔较非临终患者G、B值降低,R值相近,R/G、R/B增高,R/B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厚苔RGB值相近(P0.05)。结论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象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面诊特征促进其客观化研究。方法:应用中医面诊仪采集研究对象的面部图像获取并记录其面诊参数指标。结果:入院前第0天,3组研究对象的额部R、G、B值,鼻部G、B值,右颊G、B值,口唇R、G值,人中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组额部R值,鼻部R、G、B值,右颊G、B值,口唇R值以及人中长度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治疗10 d后较前比较,左颊G、B值,右颊R、G、B值均有显著下降,人中长度则较前明显增长。结论:面诊信息可作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临床辨证及疗效评价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舌诊图像参数特征,为其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采用Smart TSM-I舌面信息采集分析仪拍摄糖尿病高危足3种常见中医分型(寒凝瘀阻证、热毒伤阴证、气血两虚证)患者的舌象照片,利用分析软件识别并提取舌质、舌苔的图像参数,并据此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特征参数。结果 (1)舌质图像参数:与气血两虚证比较,寒凝瘀阻证患者舌质整体、舌中部及舌尖部H值升高(P0.05),舌尖部B值降低(P0.05),热毒伤阴证患者舌尖部R值、B值、V值降低(P0.05);与热毒伤阴证比较,寒凝瘀阻证患者舌根部、舌中部H值升高(P0.05)。(2)舌苔图像参数:与气血两虚证比较,寒凝瘀阻证患者舌苔整体颜色B值、H值,以及舌根部苔色H值升高(P0.05),热毒伤阴证患者舌尖部苔色G值降低(P0.05)。结论不同证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舌诊图像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可反映不同证型糖尿病高危足的中医病机,为其整体辨证、脏腑辨证提供部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使用TD-Ⅲ型智能脉象信息检测仪器进行收集分析临床数据,提供中医脉诊的量化指标,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脉象的改变进行观察。经统计结果表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U角增大并趋于正常值,press增大,t1减小,t5减小,h1值增大。根据其统计结果并进行探讨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并且在中医客观化诊疗疾病评价临床疗效方面进行初步试探,为今后中医诊疗的客观化进一步发展做铺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及不同证候的舌诊客观特征的变化特点。方法: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行研制的DKF-Ⅱ型中医舌诊数字化检测仪检测493例大肠癌患者的舌诊客观参数。统计方法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1)大肠癌组与正常人群组舌诊参数比较:舌象颜色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大肠癌组的舌色参数R、G、B值比正常组高(P0.05),而苔色参数R、G、B比正常组低(P0.05);大肠癌组与正常人群组舌质分析参数比较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的齿痕指数、点刺指数、瘀斑指数比正常组高(P0.05);大肠癌组与正常人群组舌苔分析参数比较结果显示,舌苔厚薄指数、润燥指数和腐腻指数比正常组高(P0.05),可能与肠癌患者的脾虚湿热体质相关。(2)大肠癌五证型舌象颜色参数结果比较:气血两虚组舌色参数G比其他组高,与脾肾阳虚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湿热蕴结组的苔色R、G、B值均比其他组高,且均与肾精亏虚组有显著差异(P0.05),湿热蕴结组的苔色R值与脾虚气滞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舌质分析参数结果比较:脾肾阳虚组瘀斑指数比其他组高,与脾虚气滞组有显著差异(P0.05);舌苔分析参数结果比较:肾精亏虚组的腐腻指数比其他组低,与脾虚气滞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舌诊参数与正常人组有显著差异,不同证候类型的大肠癌患者舌诊信息特征也有所不同。这表明舌诊参数可以作为为辅助大肠癌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脉象参数的变化,探讨将脉象参数作为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参考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ZBOX-1型中医脉象仪收集43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压力脉图,对压力脉图进行时域特征参数h1、h3、h4、h5、h3/h1、h4/h1、w、w/t、t1、t4、t5、t、Ad和As分析,并采集其应用西药治疗后(选择ACEI/ARB和或钙离子拮抗剂)的脉图,比较治疗前后脉图时域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脉图时域参数的比较:h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3、h4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s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其余各参数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降压治疗的作用只是近期效果,表现在降低了外周阻力,扩张了外周小动脉,降低了后负荷,使心脏每搏输出量趋向于正常,减少了对动脉壁的机械损伤,脉图参数作为评价高血压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的舌象特征。方法:应用中医舌、面诊检测仪(型号:DKF-Ⅱ)采集慢性肾衰患者的舌诊信息,分析并比较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与其余各组舌象客观化参数的差异。结果:(1)舌苔参数: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与正常组比较,苔色R值、B值明显降低(P0.05);与纯虚证组比较,苔色R值、G值和B值都明显升高(P0.05)。(2)舌体参数: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与正常组比较,舌色R值、G值明显升高(P0.05),与虚兼其他证组(湿热、瘀血)比较,舌色G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医舌、面诊检测仪可以客观地描述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的舌诊特征,舌诊客观化参数可作为临床判别慢性肾衰虚兼湿浊证的中医诊断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比较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舌诊特征参数,以期为冠心病临床中医诊疗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客观指标。方法使用舌诊仪采集冠心病患者舌象,利用计算机对舌像图像进行自动识别,提取特征参数,分析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舌诊特征参数。结果冠心病患者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舌根、舌中、舌左、舌右、舌尖以及舌整体颜色参数,痰阻心脉证和其余证型的G值、B值、H值、S值参数均具有显著差异(P 0. 05); G值、B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三证,H值、S值明显低于其它三证,说明痰阻心脉证舌象偏于暗紫,暗红。不同证型舌苔颜色比较,痰阻心脉证和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的S值具有显著差异(P 0. 05),且痰阻心脉证S值最小。结论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舌诊参数特征有差异,可为冠心病诊疗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Framingham心血管不同风险等级人群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舌色特征。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240例,体检者286例,根据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将体检者分为10年冠心病风险低危组(n=216例)、中危组(n=55例)和高危组(n=15例),应用中医舌诊仪采集冠心病患者及体检者的舌象,基于RGB、HSV颜色空间对舌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低危组舌质颜色G、B、S值与冠心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舌质颜色G、B值高于低危组(P0.05),S值低于低危组(P0.05);中危组舌质颜色G、S值与低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舌质颜色G值高于低危组(P0.05),S值低于低危组(P0.05)。低危组舌尖颜色G、B、S值与冠心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舌尖颜色G、B值高于低危组(P0.05),S值低于低危组(P0.05);中危组舌尖颜色R、V值低于低危组(P0.05);冠心病组舌尖颜色R值高于中危组(P0.05)。结论 Framingham风险评分10年冠心病风险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与冠心病患者的舌色特征参数存在差异,提示中医舌诊客观信息在冠心病发病风险预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比较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血瘀证舌诊图像参数的特征。方法纳入冠心病患者108例,根据辨证标准分为痰瘀互结组48例和血瘀组60例。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ZBOX-I型舌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两组患者舌诊图像并提取包括舌色(舌质整体、根部、中部、尖部、左部、右部)、舌体形态及苔色(舌苔整体、根部、中部、尖部、左部、右部)、苔质在内的特征参数。舌色包括RGB色彩空间的红色分量R值、绿色分量G值、蓝色分量B值,以及HSV颜色空间的色调H值、饱和度S值、明度V值;舌体形态主要包括胖瘦、裂纹指数;苔色包括RGB色彩空间的R、G、B值,以及HSV颜色空间的H、S、V值;苔质主要包括厚薄、腐腻、剥苔指数。结果痰瘀互结组患者舌质整体及各部的舌色分量G、B值均大于血瘀组,S值均小于血瘀组,且舌质整体H值小于血瘀组,舌质根部R、V值大于血瘀组,舌质尖部H值小于血瘀组(P 0. 05)。痰瘀互结组患者舌苔整体及各部的苔色分量G、B值均大于血瘀组,S值小于血瘀组(P 0. 05),且舌苔根部苔色的R、H、V值均大于血瘀组,舌苔中部H值大于血瘀组(P 0. 05)。痰瘀互结组患者舌体胖瘦指数高于血瘀组(P 0. 01),其余舌体形态及苔质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舌色较血瘀证患者青紫程度更甚但颜色更浅,苔色较偏青黄而更为浅淡光亮,舌诊图像参数中的绿色分量G值、蓝色分量B值、饱和度S值可作为冠心病辨别痰瘀互结证和血瘀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肿瘤患者舌象特征参数特点,以期为消化道肿瘤的中医诊察提供舌象客观化参数依据。方法 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行研制中医舌诊数字化检测仪,采集46例胃肿瘤患者舌象图像,计算客观化参数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比较胃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舌色、胖瘦、齿痕点刺、裂纹、瘀斑苔色、厚薄、腐腻等参数差异。结果 胃肿瘤组的厚薄指数、胖瘦指数、齿痕指数、裂纹指数、瘀斑指数、舌色R值、G值、B值、H值、V值(RGB_R、RGB_G、RGB_B、HSV_H、HSV_V)、苔色R值、G值、B值、H值、V值(RGB_RT、RGB_GT、RGB_BT、HSV_HT、HSV_VT)高于正常组(P < 0.05),胃肿瘤组的腐腻指数、剥苔指数、点刺指数、舌色S值(HSV_S)、苔色H值(HSV_HT)低于正常组(P < 0.05)。结论 胃肿瘤患者舌象特征参数与自然人群舌象特征参数存在差异,舌象特征参数可为中医临床诊察肿瘤病情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血瘀证患者面诊图像特征参数的差异。方法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ZBOX-I型舌面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并分析冠心病患者面诊图像特征参数。结果冠心病组患者R值、G值、B值、V值均小于正常组患者,S值大于正常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组患者整体面色S值小于血瘀证组,具有统计学差异,R值、G值、B值、H值、V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组患者前额、面颊、鼻部、下颌、口唇的S值均小于血瘀证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颜色饱和度较血瘀证更低,面色更偏浅而灰色;面诊图像特征参数可以作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和血瘀证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脉图特征与其病理变化的关系,寻找与脉图参数可能相关的病理生理指标。方法:(1)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冠心病患者的脉图,采用时域方法提取患者的脉图参数;并采用Megas多谱勒彩色超声仪检测其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按Judkin方法进行造影,检测冠脉狭窄程度。(2)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等分析冠心病患者脉图参数和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脉图参数h3/h1、w1/t、h3、t5/t4呈正相关;尤其w1/t与冠脉狭窄程度最密切。②心脏超声指标中主A瓣口径、二尖瓣E峰的变化与脉图h1、h5、h5/h1最密切相关,且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脉图参数与冠脉狭窄程度、超声心动图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冠状动脉及心脏形态的病理改变可能是冠心病患脉图特征变化的病理基础之一,也为脉诊无创检测手段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脉图特征与冠脉狭窄程度、超声心动图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脉图特征与其病理变化的关系,寻找与脉图参数可能相关的病理生理指标。方法:(1)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冠心病患者的脉图,采用时域方法提取患者的脉图参数;并采用Megas多谱勒彩色超声仪检测其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按Judkin方法进行造影,检测冠脉狭窄程度。(2)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等分析冠心病患者脉图参数和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脉图参数h3/h1、w1/t、h3、t5/t4呈正相关;尤其w1/t与冠脉狭窄程度最密切。②心脏超声指标中主A瓣口径、二尖瓣E峰的变化与脉图h1、h5、h5/h1最密切相关,且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脉图参数与冠脉狭窄程度、超声心动图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冠状动脉及心脏形态的病理改变可能是冠心病患脉图特征变化的病理基础之一,也为脉诊无创检测手段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脉图参数的变化。方法 52例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脉诊仪采集左手关部脉象,治疗采用中药逍遥散加减。观察治疗前后HAMD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主波波幅(h1),重搏波波幅(h5),w/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HAMD积分和SDS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h1和w/t治疗后明显下降,h5治疗后明显上升,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脉诊仪可作为临床脉象检测的工具,脉图参数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舌质颜色的聚类分析,建立舌象(RGB值)与病理诊断的有效联系,探讨舌诊客观化图像识别与肝炎患者肝脏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25例急性、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于肝脏病理活检当日清晨,空腹采集舌象照片,使用"中医舌象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软件(天津大学与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研制)进行计算机处理,通过舌质颜色RGB值判定,结合同期肝穿病理结果,以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不同分级分期进行分组,分析2组RGB值均数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不同肝脏病理炎症纤维化舌象(RGB值)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肝脏纤维化S2S4组舌质B值较纤维化S0S4组舌质B值较纤维化S0S1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R值与G值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B值反应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轻重。肝脏炎症G2S1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R值与G值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B值反应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轻重。肝脏炎症G2G4组舌质G值较肝脏炎症G0G4组舌质G值较肝脏炎症G0G1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R值与B值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G值反应患者肝组织炎症轻重的程度。结论肝脏病理的炎症纤维化分级分期与客观化舌象存在着一定联系,可为中医舌诊诊断的客观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IgA肾病(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治疗前后寸关尺三部脉图参数变化,结合各项实验室指标,探讨脉图作为中医辨证客观指标之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60例及健康成年人30例,采用ZBOX-I型脉象仪对两组进行寸关尺三部脉图测定,分析各组脉图的参数变化,并采集肾病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疗效评价指标,分析其与脉图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肾病组尺部脉图参数h1、h3/h1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脉象参数h3/h1、h5、h1、w/t和24 h尿蛋白有明显相关性,其中与h3/h1、w/t呈负相关,与h1、h5呈正相关。结论:①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尺部脉象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气的强弱,各组脉图参数均存在一定差异,且与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所表现的趋势一致,表明脉图可以作为IgAN脾肾气虚型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②24 h尿蛋白与脉图参数h3/h1、h5、h1、w/t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