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H2 O2 预处理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及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 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关系。 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BDNF的表达。结果 PC12细胞经 10 μmol·L-1H2 O2 预处理 90min后 ,2 0~ 6 0 μmol·L-1H2 O2 对PC12细胞生长的抑制程度明显下降 ,H2 O2 (2 0、30μmol·L-1)对PC1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明显受到抑制 ,BD NF的表达强度增强。结论 H2 O2 预处理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H_2O_2预处理对多巴胺损伤PC12细胞的适应性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H2O2预处理对多巴胺(dopamine,DA)损伤PC12细胞的适应性保护作用。方法透射电镜、Hoechst染色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观测细胞凋亡,MTT代谢率法观察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状态,Rh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结果50μmol·L-1DA作用PC12细胞24h后,电镜可观察到PC12细胞体积缩小,核染色质浓缩、边集,核碎裂等细胞凋亡征象。Hoechst33258染色显示,DA(50μmol·L-1)作用24h后,经H2O2预处理的PC12细胞的凋亡量较未预处理的明显减少。50、100和200μmol·L-1DA作用24h后,PC1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9±1.8)%、(40.5±6.4)%、(88.1±3.9)%,而经H2O2预处理的PC1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下降至(4.9±2.9)%、(12.0±1.4)%、(61.5±3.4)%(P<0.01)。20、40、80μmol·L-1DA作用细胞24h后,细胞MTT代谢率明显下降,而H2O2预处理抑制20、40、80μmol·L-1DA引起的PC12细胞MTT代谢率的下降(P<0.01)。50μmol·L-1DA作用24h后,PC12细胞的平均Rh123荧光强度由正常对照的(46.87±0.33)下降至(4.39±2.93),而经H2O2预处理的PC12细胞,其平均Rh123荧光强度仅下降到(10.50±0.28),下降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H2O2预处理对DA损伤PC12细胞具有适应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没药甾酮对H2O2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宏彬  李玲  刘国卿 《药学学报》2008,43(12):1190-1197
探讨没药甾酮(guggulsterone)对氧化应激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以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 维生素E为对照,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e-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 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释放; DCFH法和Fura 2-AM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Ca2+的含量;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 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 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rotential,MMP)。结果表明, 没药甾酮(0.1~10 μmol·L-1)可使200 μmol·L-1 H2O2作用24 h后的PC12细胞生长抑制率下降; 细胞外LDH和NO, 细胞内ROS和Ca2+含量降低; 明显抑制200 μmol·L-1 H2O2作用12 h后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作用,没药甾酮(0.1~10 μmol·L-1)使细胞凋亡率由24.3%下降至18.4%、 15.9%、 11.8%。实验结果表明, 没药甾酮对氧化应激损伤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为降低细胞内ROS含量, 进而抑制LDH和NO释放, 降低细胞内Ca2+含量, 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硫化氢通过抑制p38 MAPK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是否通过抑制p38MAPK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诱导的损伤。方法应用化学性低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处理PC1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chest33258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像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罗丹明123(RH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应用600μmol·L-1CoCl2处理PC12细胞2h可使磷酸化(p)p38明显增多;在应用600μmol·L-1CoCl2处理PC12细胞前30min,应用400μmol·L-1硫氢化钠(NaHS,H2S的供体)预处理细胞不仅可明显的抑制CoCl2诱导的p-p38MAPK表达的增多,还能保护PC12细胞对抗600μmol·L-1CoCl2引起的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细胞和胞内ROS水平明显降低,MMP丢失减小;在CoCl2损伤PC12细胞前60min应用p38抑制剂SB302580(20μmol·L-1)预处理也能产生类似NaHS预处理的细胞保护作用。结论 p38MAPK介导CoCl2引起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H2S通过抑制p38MAPK的表达及氧化应激反应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引起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黄连苷-Ⅱ在体外对PC12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考察胡黄连苷 Ⅱ对PC12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 ,建立PC12神经细胞双氧水 (H2 O2 )损伤模型。通过观察细胞形态 ,测定细胞存活率 (MTT法 ) ,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 ,细胞内氧化活性物质 (ROS)水平 ,检测胡黄连苷 Ⅱ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同造模组比较 ,胡黄连苷 Ⅱ 0 .5、5 .0mmol·L-1能减轻H2 O2 引起的对PC12神经细胞的损伤 ,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减少LDH的释放量 ,降低细胞内ROS水平。结论 :胡黄连苷 Ⅱ对PC12神经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rolipram)对H2O2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H2O2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以及培养上清液中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内硫氧还蛋白(Trx)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咯利普兰能明显提高H2O2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恢复细胞增殖;提高细胞清除·OH和O2·的能力;降低MDA和NO含量,提高GSH含量和SOD活性;使Trx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同时下调iNOS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咯利普兰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PC12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7.
二氢石蒜碱对过氧化氢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氢石蒜碱(DL)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H2O2(200μmol.L-1)处理PC1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并加入二氢石蒜碱预处理作为保护。噻唑蓝(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细胞损伤程度,利用荧光探针DCFH-DA和JC-1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H2O2作用于PC12细胞后,细胞存活率下降,LDH活性和ROS含量增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10-7~10-5mol.L-1DL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提高,LDH和ROS变低,线粒体膜电位回升,且在一定范围呈剂量依赖性。结论:DL对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ROS产生和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行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 pyridine,MPP+)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铁死亡(Ferroptosis)的研究.方法 采用噻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筛选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的最佳作用浓度;倒置显微镜观察Ferrostatin-1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MDC染色检测细胞自噬;ELISA法检测caspase-3的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结果 1 mmol·L-1 MPP+对PC12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5 μmol·L-1 Ferrostatin-1能够明显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Ferrostatin-1预保护后,PC12细胞损伤明显减少;MDC染色检测细胞自噬和ELISA法检测caspase-3的酶活性结果显示Ferrostatin-1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保护作用不明显;ROS活性氧检测结果显示ROS在胞内增加,可能发生氧化应激,加Ferrostatin-1后ROS荧光强度减弱.结论 Ferroptosis能够显著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且Ferrostatin-1对细胞的自噬和凋亡作用不明显,推测出MPP+诱导PC12细胞的损伤可能有Ferroptosis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研究菲口罗啉对 2种氧化剂和抗癌药多柔比星诱发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菲口罗啉预处理CHL细胞 30min ,再分别加入 3种不同染毒受试物 ,共同培养一定时间 (0 .3mmol·L- 1重铬酸钾 :10 5min ;0 .5μmol·L- 1多柔比星 :75min ;0 .4mmol·L- 1过氧化氢(H2 O2 ) :2 5min)后 ,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 (AS CGE)测定DNA链断裂情况 ,并同时以菲口罗啉与二甲亚砜 (DMSO ,0 .33mol·L- 1)比较对H2 O2 致DNA损伤中·OH的产生和清除。结果  3种染毒受试物均可明显引起CHL细胞DNA链断裂 ;而当 3μmol·L- 1菲口罗啉预处理后 ,可使重铬酸钾、H2 O2 所致DNA迁移长度和细胞拖尾率明显降低 ,并超过DMSO降低H2 O2 的损伤作用 ,当菲口罗林浓度升至 12 μmol·L- 1时 ,可完全消除这两种因素所致的DNA链断裂损伤 ;10 μmol·L- 1菲口罗啉可抑制多柔比星所致DNA损伤 ,但浓度直至 60 μmol·L- 1仍不能完全消除多柔比星的损伤作用。结论 菲口罗啉对 2种氧化剂和多柔比星所致DNA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 ,同时提示重铬酸钾和H2 O2 所致的DNA损伤主要与需过渡金属离子参与的·OH产生有关 ,而多柔比星所致损伤仅部分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α-硫辛酸注射液(抗氧化剂)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0 μmol·L-1H2O2与细胞共同孵育4 h,建立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培养介质中的LDH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3个剂量(10,1 μmol·L-1)α-硫辛酸注射液能提高H2O2损伤的PC12细胞的存活率,减少LDH的漏出,降低细胞凋亡率,抑制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P<0.05,P<0.01).结论 α-硫辛酸注射液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2O2预处理对PC12细胞iNOS与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在PC12细胞建立H2O2预处理对抗H2O2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采用甲氮甲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FCM)检测iNOS与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用10μmol.L-1H2O2预处理PC12细胞90min可明显地抑制20~100μmol.L-1H2O2作用24h后引起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并可明显地促进PC12细胞iNOS与COX-2蛋白表达;选择性iNOS抑制剂AG和COX-2抑制剂NS-398分别阻断H2O2预处理诱导的抗细胞凋亡作用。结论H2O2预处理可诱导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促进PC12细胞的iNOS与COX-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2O2预处理能否激活ERK1/2及ERK1/2在H2O2预处理引起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在PC12细胞,建立H2O2预处理对抗高浓度H2O2诱导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应用甲氮甲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ERK1/2蛋白的表达及procaspase-3的表达。结果100μmol.L-1H2O2预处理PC12细胞90min能明显地保护PC12细胞对抗300μmol.L-1H2O2引起的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及procaspase-3增多。H2O2预处理对ERK1/2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诱导胞质ERK1/2磷酸化及促进其核转移。在H2O2预处理前30min应用ERK1/2抑制剂UO126(10μmol.L-1)可明显地阻断H2O2预处理的抗细胞毒性及抗细胞凋亡作用。结论H2O2预处理能激活ERK1/2,ERK1/2介导H2O2预处理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对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缺氧、H2 O2 和谷氨酸损伤模型 ,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缺氧前后 ,单个海马神经元内Ca2 + 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 (△Ψm)的变化。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异丙酚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6~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神经元缺氧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作用程度均呈剂量相关 (r =0 89,P <0 0 5 ) ;2 4~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H2 O2 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12~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谷氨酸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3~ 4 8mg·L-1异丙酚对缺氧诱发的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有抑制作用(P <0 0 5 ) ;12、4 8mg·L-1异丙酚能减缓缺氧引起的△Ψm降低 (P <0 0 1)。 12、4 8mg·L-1异丙酚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 17 1%和 2 1 1% ,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无清除作用。结论 异丙酚对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部分与异丙酚抑制缺氧引起的 [Ca2 + ]i 异常升高、抑制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栀子苷抗H_2O_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氧化应激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栀子苷药物预处理24h后,加入终浓度为500μmol·L-1H2O2氧化损伤12h。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内DNA损伤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酶免法测定caspase-3蛋白酶的活性,Real-time PCR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栀子苷(12.5、25、50mg·L-1)可以明显改善H2O2对细胞内的DNA氧化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下调Bax蛋白表达,逐步恢复Bcl-2/Bax表达比例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降低caspase-3蛋白酶活性,上调细胞内Mn-SOD和GPx的表达,但对Bcl-2的表达无影响。结论栀子苷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线粒体应激途径和发挥抗氧化损伤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透射电镜,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仪(FCM)观察PC12细胞凋亡,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bcl2的表达。结果PC12细胞自然凋亡率为(15±01)%,05mmol·L-1、1mmol·L-1和2mmol·L-1MPP+作用24h后,PC1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41±38)%、(549±21)%和(822±26)%;20μmol·L-1和40μmol·L-1姜黄素对PC12细胞作用24h后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但可分别使05mmol·L-1MP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由(441±38)%下降到(341±38)%和(179±15)%(P<001);PC12细胞经20μmol·L-1姜黄素处理24h后,其bcl2表达率由正常对照的(3643±790)%增加到(7673±860)%(P<001)。结论姜黄素可以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促进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 in,Cur)对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peptide-(25-35),Aβ25-35]诱导体外血清饥饿培养的PC12细胞周期异常与凋亡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5μmol.L-1Cur预处理同步于G0期的PC12细胞,加入终浓度为25μmol.L-1Aβ25-35处理0~20h,用RT-PCR和Western blot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p21、CDK4、E2F1、bax的表达。结果与Aβ25-35诱导组比较,Cur保护组p21mRNA和p21蛋白的表达增加;CDK4、E2F1、baxmRNA和CDK4、Bax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Cur可能通过上调p21的表达,下调CDK4、E2F1、bax的表达,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异常与凋亡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