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奥司他韦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司他韦(达菲)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47例疑似甲型H1NI流感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奥司他韦75mg,每天2次口服,疗程5d;对照组给予常规流感对症治疗(感冒灵冲剂),疗程5~7d。结果治疗组发热缓解时间与流感样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应用抗生素的比例为25.1%低于对照组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司他韦作为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4):105-108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96例,对患儿年龄、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及病程转归进行重点分析。结果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以婴幼儿多见(85.4%),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及流涕等呼吸道表现为主,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阳性;9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7.0±1.2)d;早期口服奥司他韦治疗组较晚期口服治疗组住院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型流感流行季节,对于外周血白细胞不高的发热患者,早期口服奥司他韦治疗可以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避免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熟悉、掌握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某定点医院收治的2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相关资料。结果:输入性病例74例,其中境外输入57例;周边地区转诊病例15例,本土病例131例;男109例,女111例;平均年龄19.4&#177;9.3岁;学生183例,占83.2%,以在校集中居住的初高中学生及大学生为多的聚集性群体发病为主,84.1%的患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人接触及感冒病人有明确接触史,潜伏期2.22&#177;0.92d。结论:甲型H1N1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个环节控制难度大。  相似文献   

4.
高大为  姚爱静  白耀武  李素荣 《河北医药》2012,34(14):2154-2155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果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可并发严重肺炎,甚至死亡[1].高危人群包括妊娠期妇女.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 例妊娠期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表现,以进一步探讨该类患者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汕头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征,预测流行趋势,研讨防控对策。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汕头市2009年至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不同流行阶段的防控措施,提出后流行期防控策略。结果 2009至2010年汕头市共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240例,疫情按时间分布可分为输入散发期、社区扩散期、社区流行期、快速下降期和后流行期五个阶段。病例分布在除南澳县之外的6个区县,报告病例集中在主城区。人群分布以6~20岁年龄组(76.25%)和学生(83.02%)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55∶1。暴发疫情3起,1起发生在中学,2起发生在小学。死亡病例3例,其中1例为幼童,1例伴有基础性疾病。结论根据甲型H1N1流感疫情不同阶段的流行特点,采取不同防控策略,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传播,汕头市已经进入后流感流行阶段。未来应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抗原基因的重组与变异情况,建立健全各类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的甲型H1N1流感预警机制,提高对低高龄或有基础性疾病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加强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减少危重病例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527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的住院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2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普通型376例,重症76例,危重症75例,与发病48h后比较,48h内使用奥司他韦治疗的普通型及重症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和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明显减少,危重症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都明显减少,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不同治疗时间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普通型、重症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危重症患者48h内与48h后治疗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527例患者中不良反应20例,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结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安全有效,发病48h内使用,能有效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今日药学》2009,19(12):12-12
在近日卫生部召开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新闻通气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通报了卫生部要求做好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工作并加强达菲储备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强重症患者的救治,对重症患者要及早发现、及早救治,要特别关注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尽早使用有效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死率。为此,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8.
康倩  东振彩 《河北医药》2013,35(3):421-422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病情轻重不一,多数为发热、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也可发生致死病例.自2009年9月,我院开始收治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本文将其中8例重症病例的临床治疗情况予以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9年西藏拉萨140例甲型H1N1流感住院病例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为早期诊断、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西藏拉萨2009年9月至10月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 140例甲型流感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达100%。结论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时期,如能做到消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本病病程有自限性,未发生合并症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并经市疾控中心检测确诊的22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救治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乏力,未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等症状,经一般抗病毒对症支持及中药治疗,2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甲型H1N1流感轻型病例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痊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对人群中甲型H1N1与2008-2009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株A/Brisbane/59/2007(H1N1)的血清抗体水平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应用常规微量血凝抑制试验(micro-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HI)对上海地区不同年龄组(0~5月龄、6月龄~4岁、5~24岁、25~59岁和≥60岁)人群进行甲型H1N1流感抗体检测.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 上海地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9.2%(37/404).不同年龄组中以老年人组(≥60岁)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5.0%(21/84);其次是成年人组(25~59岁),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8/80);其他年龄组血清抗体阳性率较低.Pearson X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2008-2009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株A/Brisbane/59/2007(H1N1)抗体阳性的329份血清中有31份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季节性疫苗株抗体阴性的75份血清中有6份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经Pearson X2检验分析,这两层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地区人群血清中甲犁H1N1流感抗体水平普遍偏低,其中老年人组抗体水平最高,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高度易感;季节性疫苗株A/Brisbane/59/2007(H1N1)HI抗体阳性人群血清不能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产生交叉保护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观察该医院375名医务工作者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后的ADR,统计分析ADR发生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转归等。结果:375例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接种者中发生ADR10例,发生率2.7%。均为一般ADR,所有的ADR经对症治疗后均可治愈。结论: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总体ADR以轻度ADR为主,均可治愈,疫苗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在校中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前后的抗体水平;观察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该人群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应用常规微量血凝抑制试验(micro-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 HIT)对上海地区在校中学生分3个时间段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血清学监测,3个时间段的抗体阳性率比较采用Pearson χ2 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上海地区在校中学生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仅为1.3%。经过一段时间流行后,血清抗体阳性率升至8.5%。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血清抗体阳性率升至87.3%。经Pearson χ2 检验分析,3个时间段在校中学生的血清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P<0.05)。 结论  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上海地区在校中学生对其几乎没有免疫力,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为该人群提供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WB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住院患者不同临床类型、不同疾病阶段CRP与WBC的关系。结果:①甲型H1N1流感患者感染初期CRP升高常见,且升高程度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更明显。②轻症患者CRP升高幅度<3倍正常值上限(ULN),重症患者CRP升高幅度达10倍ULN,危重症患者CRP升高幅度达20倍ULN。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感染初期CRP与年龄、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GR%)均呈正相关。当校正了年龄因素后,偏相关分析发现CRP仍与WBC呈正相关,与GR%的相关性消失。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CRP升高常见,轻度升高(<3倍ULN)与病毒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有关,明显升高(≥10倍ULN)提示合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我院医务人员接种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1-12月接种H1N1流感疫苗的249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接种人员一般情况、注射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转归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9例接种者中发生不良反应64例,发生率为25.70%。不良反应表现以全身反应为主,主要有发热、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男女接种者发生率分别为17.31%(9/52)和27.92%(55/197)(χ2=2.4303,P〉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6563,P〉0.05)。不良反应症状普遍较轻或中等,大多数患者均能自愈(59/64),少数经过对症治疗痊愈(5/64)。结论:H1N1流感疫苗总体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司他韦对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40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用奥司他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第3天观察患儿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和肺部哕音。根据患儿临床表现,按显效、有效、进步、无效4个等级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0例患者中,12例(占30.0%)显效,23例(占57.5%)有效,3例(占7.5%)进步,2例(占5.0%)无效。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奥司他韦对甲型H1N1流感有较好的疗效,患者依从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人群应及时给予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管理经验。方法加强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做好患者管理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强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结果收治全国内地首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1例,排查疑似患者35例。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和医务人员未发生感染,及时有效地阻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结论健全的应急管理和完善的应急预案及工作流程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季节性流感疫苗与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部在前后两个阶段分别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离退休老干部及家属106例为观察对象,对观察对象分别在接种时、接种后30min、1h、2h、24h、48h、1周、2周、1个月进行不良反应观察,并统计比较观察结果。结果:季节性流感疫苗组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性流感疫苗组发生常见不良反应4例(3.8%),甲型H1N1流感疫苗组发生常见不良反应5例(4.7%),两组均无少见、罕见及极为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季节性流感疫苗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人发热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门诊发热的甲型H1N1流感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方剂,观察两组病人体温降到正常时所需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时所需的平均时间为(21.0±5.1)小时,对照组体温降至正常时所需的平均时间为(79.9±9.2)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中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人发热有良好的作用,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