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本文总结就地抢救急性心肌梗塞(AMI)9例的体会,认为及时而恰当的就地抢救对减少AMI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都至关重要,围绕就地抢救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的病人中,约50%猝死于送到医院之前。尽管近年来AMI住院死亡率有所降低。但住院前死亡数有增无减。AMI的预后取决于有无严重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是主要死因。尽快应用抗凝溶栓等措施,对缩小梗塞面积,改善远期预后极为重要。为防治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必须重视AMI起病后的短暂时机,积极开展及时而恰当的就地抢救。本文总结就地抢救急性心肌梗塞9例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 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国外报告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其死亡率可以高达80%,因此,研究用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或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具有现实意义。现将1982年以来有关中医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综述如下。一、临床研究(一)有关舌象和脉象的变化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舌质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约70%病人舌质紫暗或隐青或有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死因分析,探讨降低其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32例SAH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SAH主要死因为脑水肿、脑疝,再出血,神经原性肺水肿,脑血管痉挛,急性心肌梗塞;死亡时间主要在4周以内。结论:急性期SAH死亡率高,应尽早积极对其可能导致死亡的原因进行干预治疗,预防再出血,可以降低SAH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系持续而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特征是病情危重而变化快,死亡率高,这些病人如果在出现梗塞“先兆”时被识别出来,并给予适当处理,可大大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和冠心病的死亡率。近年来在急性心肌梗塞前驱症状的研究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评价急性心肌梗塞合并QRS波低电压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25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QRS波低电压患者与其他随机选取的25例无合并QRS波低电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合并QRS波低电压患者的并发症、死亡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QRS波低电压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早识别,早治疗,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钱立平  曾雅儒 《新中医》1990,22(11):16-17
急性心肌梗塞是死亡率高,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严重疾患,其死亡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据文献报导年过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7.
女性急性心肌梗塞71例临床分析吉林铁路中心医院循环内科(132001)杨波[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老年女性,心电图分析女性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上发病较男性为低,但住院死亡率高于男性.故分析女性AMI特点,提醒临床医师重视,降低死亡率有一定临床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广州市花都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对策。方法对花都区2002—2011年50例孕产妇死亡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2—2011年花都区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43.99/10万,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直接产科死因占52%,前3位为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异位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间接产科死因占48%,排在第1位的是妊娠合并心脏病,排在第2位的是脑出血,第3是重症肺炎。结论该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多样,直接原因以羊水栓塞为最,间接死因以妊娠合并心脏病为第1位。应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我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医疗水平,本项目通过对我院2005年2月--2010年的20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治疗和死亡率情况的调查,发现2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平均患病年龄为(59±9.5)岁。中医辨证标实证中最多的是血瘀、痰阻患者。本虚证中气虚患者最多,阴虚其次。静脉中药治疗中血栓通注射液使用最多,其次是参脉注射液。通过以上调查发现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中医证候以血瘀、痰阻、气虚、阴虚证为主。大部分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时,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可以使闭塞的冠状动脉早期再通,从而达到血液的再灌注。笔者通过对20例急性心肌梗塞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的观察,介绍溶栓疗法的适应证和急性心肌梗塞再通指标以及如何观察护理。1 应用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简介溶栓疗法主要是用溶栓酶类药物,溶解血栓内纤维蛋白,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得以再通。使用溶栓药物能抢救缺血的心肌,缩小梗塞范围,降低死亡率,这是急性心肌梗塞治疗方法的重要发展。2 临床资料我科自1995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1年至2011年惠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主要死因和儿童死前保健服务状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惠州市2001年至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11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84‰,其中新生儿死亡率为2.92‰,婴儿死亡率为3.43‰.②5岁以下儿童年龄死亡构成为:早期新生儿死亡占56.45%,新生儿死亡占75.97%,婴儿死亡占89.11%.③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为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先天畸形、意外和肺炎.结论:降低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需进一步提高两个系统管理率,提高婚前检查率,做好产前疾病筛查和诊断工作,预防出生缺陷,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住院分娩的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及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的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1987~1992年出生缺陷监测网监测的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资料,分析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及性别差异。结果:全国住院分娩的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男性为5.9‰~9. 5‰,女性为 4.2‰~7.6‰,其性别比为 1: 1.2~1.5。住院分娩的早期新生儿前 5位死因为新生儿窒息、先天畸形、肺炎、颅内出血、肺透明膜变,占总死亡的57.0%。主要死因别死亡率乡村明显高于城镇。很低出生体质量儿、不足月妊娠儿的死亡率明显升高。结论:我国住院分娩的早期新生儿的主要死因仍为可避免死亡原因,早期新生儿的大多数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归纳总结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实施恰当的临床护理。结果:3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全部有所改善,无1例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细心观察与有效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内科急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我科自2004年以来应用镁盐治疗本症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全区2008—2009年居民死亡原因调查,以了解居民死因普现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于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2008—2009年遵义市红花岗区死亡率为507.07/十万,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病、肿瘤病和意外死亡列居民死亡的前四位,占全死因的85.16%。结论:居民死亡原因主要集中在几种致死疾病和伤害上,采取针对性死亡预防干与措施,能有效降低居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血流中断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或冠状动脉闭塞使血流中断,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早期死亡率最高,据统计有2/3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死于院外,因此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家庭急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血流中断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或冠状动脉闭塞使血流中断,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早期死亡率最高,据统计有2/3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死于院外,因此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家庭急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心血管病中医药的临床研究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可冀 《中医杂志》1990,31(9):48-49
根据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统计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病是当前我国人口的主要死因构成(约占50%),其中不少是由高血压和冠心病所引起。加强这方面的临床研究,仍是我们面临的严峻任务。一、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七十年代中期,国内不少地区和医院根据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气虚血瘀或气阴两虚夹血瘀等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因以制定相应的的干预措施。方法:对保山市隆阳区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孕产妇死亡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隆阳区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前3位死因分别为妊娠合并心脏病、产科出血、羊水栓塞。评审结果为不可避免死亡7例,占53.85%,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6例,占46.15%。结论: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力度,增加妇幼保健资金投入,加强产科和乡镇保健人员的培训、提高危重症应急处理能力,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胆道感染为外科常见急腹症,目前死亡率尚高,我院自1972年~1983年共收治本病1,433例,死亡57例,占3.9%,其中重症急性胆道感染死亡44例,本文着重回顾和分析其死因,以利今后改进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