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盐酸丙帕他莫(propacetamol)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镇痛药,于1995年由施贵宝公司研发并以商品名"普鲁百服宁"(Pro-Bufferin)在法国上市销售,至今已有超过1亿人次使用.2006年,盐酸丙帕他莫在中国通过安全性检测并正式生产上市[1],其通过静脉进入人体后被血浆胆碱酯酶水解成游离态对乙酰氨基酚而发挥作用,代谢途径与对乙酰氨基酚相似.盐酸丙帕他莫可以选择性地蓄积在血管损伤及炎症组织部位,使药物靶向聚集在手术伤口及炎症组织部位,从而更好地发挥镇痛作用,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不同的给药方法使盐酸丙帕他莫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价高和非依赖成瘾性等特点,可被用于中、重度疼痛的镇痛治疗[3].本研究就新型非甾体类镇痛药盐酸丙帕他莫的药理学特性和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左氧氟沙星又名左克,是新型喹诺酮类抗生素,具备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使用剂量小、血浆半衰期长达5~7 h等特点[1],目前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其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DNA促旋酶,阻断DNA复制,起到快速杀菌的作用[ 2].但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不良反应.本文总结某高校医务所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该医务所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患者共234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41.28±8.67)岁.  相似文献   

3.
红细胞(RBC)作为吗啡载体用于手术后镇痛已经成为术后镇痛的有效方法之一[1].将吗啡包蔽入红细胞制成红细胞包蔽吗啡溶液(RBC-M)可以使吗啡的作用时效延长,用药量减少[2].舒芬太尼(Suf)是μ阿片受体高选择性的激动剂,其镇痛活性和脂溶性均比吗啡强[3], 消除半衰期也长于吗啡[3].本研究拟在探讨红细胞包蔽Suf(RBC-S)的镇痛效应以及对胸科手术后镇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术后应用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具有在恒定低浓度静脉输注的同时根据需要间断追加镇痛药物从而调节药物剂量达到最佳镇痛效果的优点[1],但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常见,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剂量密切相关[2].本文旨在观察纳络酮与芬太尼伍用PCIA对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阿洛西林是一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因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疗效确切,同时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多轻微,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陆续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将临床报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淑霞  刘效群 《护理研究》2005,19(27):2486-2486
氧化亚氮是一种镇痛效果可靠且安全性较好的吸入性气体[1],广泛应用于腹腔镜、产科等手术[2].近几年氧化亚氮已应用于临床[3],在临床中,对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行人工流产术的病人进行了氧化亚氮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七位羟基被氯离子取代的半合成衍生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有关该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明显增加,其最严重不良反应是伪膜性肠炎,发生率为2%~20%[1].在此对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近2年来收治的克林霉素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泰勒宁是美国马林克罗制药公司生产的止痛药,为盐酸羟考酮与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麻醉性镇痛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具有双重镇痛机制[1].为观察其临床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于2003年11月~2005年3月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5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临床常见KPC基因亚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PC是一种近年新出现的碳青霉烯酶,可以水解包括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内的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且仅轻微或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1].目前已经公开报道的亚型有KPC-2至KPC-11,但临床中流行的主要是产KPC-2或KPC-3的肺炎克雷伯菌[2],在国内报道的均为KPC-2型[3-6],本研究拟建立一种经济、快速、高通量的检测临床常见KPC基因亚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体外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1].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且给药方便,所以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抗菌素之一.但随着临床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2010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连续7年居首位[2].鉴于此,本文就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1.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属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其药理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而达到抗菌的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临床应用广等特点[1].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胃肠疾病等,由于药物稳定性的问题,易引起不良反应[2].  相似文献   

12.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可减轻和缓解手术后患者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临床上由于PCA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时间较长,涉及的环节众多,容易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出现问题[2],从而影响患者对PCA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迄今多发性骨髓瘤(MM)仍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中位生存期3~5年[1].硼替佐米(商品名万珂)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能够有效治疗MM [2,3],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依次是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失眠.  相似文献   

14.
对于术后疼痛以前通过间断肌肉注射镇痛药进行镇痛,然而,由于惟恐镇痛药过量成瘾,以及间断肌肉注射药物本身的弊端[1], 限制了它们有临床中的使用.目前,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法(PCEA)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硬膜外镇痛方法中,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在产生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可降低两种药物用量、减少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目前所用的镇痛药物配伍方案众多,如何合理使用、发挥其优点、避免不良反应,需要临床不断研究.本研究旨在比较舒芬太尼和吗啡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0年,WHO将身体活动和健康效益运动列入《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中,提出需要在临床运动治疗剂量作深入研究[1].在英国、瑞典、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治疗项目中的运动项目已被国民接受并在基层医疗实践中实施[2].世界各地医疗工作者,包括内科医生、物理治疗师、护士和营养学家等,均呼吁将运动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目标设定[3].各国运动生理学家、物理治疗师正在努力将运动疗法深入临床各科从而发挥其优势.目前运动疗法已在心血管系统、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镇痛研究中显示其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防止组织粘连[4-5],从而影响体内疼痛处理系统,并可进一步改善心理行为效果[6].借鉴运动疗法应用于其他疾病的镇痛机制及特点,其同样适用于手术后镇痛,调节患者术后恐惧心理,促进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本文通过介绍运动疗法概念、术后镇痛特点、运动处方选择、镇痛机制和疗效,分析运动疗法在术后镇痛的运用的优势和问题,以便在临床各科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左氧氟沙星属于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耐药性低、不良反应轻微等优点[1]。适用于G 菌和G-菌  相似文献   

17.
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作用。头孢哌酮抗菌谱广、作用强 ,并且不良反应轻微 ,很少发生过敏反应。临床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胆道感染以及败血症等。我们报道1例应用头孢哌酮而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 ,以引起临床用  相似文献   

18.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的辅助治疗.近年来,其不良反应也常有报道.我院输液室应用左氧氟沙星120例出现不良反应1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输液室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使用左氧氟沙星120例,发生不良反应10例.其中7例患者出现不规则红斑,瘙痒,注射部位发红;2例注射部位出现静脉炎;1例出现失眠症状.以上病例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更换输液管及液体,报告医生,进行抗过敏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左氧氟沙星属喹诺酮类药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其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临床常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治疗.其不良反应是用药期间出现皮疹、瘙痒、红斑及注射部位发红、静脉炎等症状,疗程结束多可消失.对喹诺酮类药过敏者禁用,临床上未见本品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过敏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病急,病情凶险,常威胁到病人的生命[1].本科2011年10月成功救治左氧氟沙星致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患者1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由于使用广谱抗生素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肠道菌群失调症.据文献报道[1],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引起腹泻,其概率大小取决于抗生素抗菌谱、肠腔内抗菌浓度、使用剂量与疗程、重复的抗菌治疗、配伍使用等因素.据临床观察,入住ICU的危重患者发生腹泻的比例较高[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