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microRNA(miR)-126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miR-126的表达情况。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miR-126稳定过表达细胞系,并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研究miR-126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iR-126在结肠癌细胞中表达率(5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87.5%(P0.05);miR-126的表达与患者是否发生转移及结肠癌临床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的miR-126过表达SW480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显示miR-126可以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12 h、24 h、48 h吸光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6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Transwell实验中,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迁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26可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影响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miR-613在结肠癌组织和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以及miR-613靶向KrüPPel样因子4(KLF4)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5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R-613和KLF4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qRT-PCR检测miR-613在结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HCT116,DLD1,LOVO,NCM460,RKO)中的表达。在HCT116和SW480中分别转染miR-613模拟物和抑制剂。CCK8及EDU实验用于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量miR-613与KLF4的相互作用关系。功能回复实验用于确定miR-613靶向KLF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结果]miR-613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P0.05);KLF4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其癌旁组织(P0.05);miR-613与KLF4表达呈负相关(R~2=0.74,P0.001)。在结肠癌细胞系中,HCT116中miR-613的表达水平最低,SW480中miR-613的表达水平最高。在HCT116中,miR-613的表达上调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于阴性对照组(P0.05);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升高(P0.05);KLF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W480细胞中,抑制miR-613表达后,增殖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KLF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HCT116细胞中,miR-613模拟物与KLF4 3'UTR野生型质粒共转染,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613抑制剂和si-KLF4共转染至结肠癌细胞后,si-KLF4可挽救由于miR-613低表达导致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降低。[结论]miR-613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miR-613通过靶向KLF4基因调控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iR-9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收集108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原位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93的表达水平,分析miR-93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反义miR-93转染降低结肠癌细胞SW480和LoVo中miR-93的表达,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变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原位杂交检测显示,结肠癌组织miR-93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61.11%(66/108)的结肠癌组织miR-93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随着结肠癌临床分期的进展,miR-93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临床Ⅲ/Ⅳ期、Ⅰ/Ⅱ期结肠癌miR-93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都显著增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的miR-93的表达比无淋巴结转移者显著增加(P<0.05);反义miR-93转染结肠癌细胞SW480和LoVo后,miR-93的表达明显降低,SW480和LoVo结肠癌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生长主要停滞在G0/G1期,而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下降。结论 miR-93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中G1/S期的转换而影响结肠癌细胞的生长,为结肠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细胞中miR-346及人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FRP4)的表达,观察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30例经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cm),另选取结肠癌细胞株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及细胞中的miR-346、SFRP4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Pearson rank检验miR-346与SFRP4的相关性,采用Target Scan及Find Tar软件预测两者的靶向调节作用。转染miR-346拟似物(mimics)或抑制物(inhibitor)以上调或下调miR-346的表达,MTT法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增殖,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FRP4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34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12.871,P0.001)。SFRP4mRNA及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t=8.609,P0.001;t=20.892,P0.001)。miR-346在结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HCT116、CaCo-2、LoVo、HT29)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FHC(F=10.17,P0.001)。SFRP4mRNA及蛋白在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F=39.01,P0.001;F=16.25,P0.001)。结肠癌组织中miR-346与SFRP4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55,95%CI:-0.757~-0.230,P=0.001 8)。与miRNA阴性对照(miR-NC)组比较,给予miR-346mimics后,MTT显示在72h、96h时间点miR-346组细胞存活率升高(t=3.484,P0.05;t=5.868,P0.001),SFRP4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t=2.267,P0.05;t=5.889,P0.01);给予miR-346inhibitor后,MTT显示在72h、96h时间点miR-346组细胞存活率下降(t=4.400,P0.001;t=3.591,P0.001),SFRP4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t=4.495,P0.01;t=7.130,P0.01)。结论 miR-346在结肠癌中高表达,SFRP4低表达,miR-346通过靶向作用于SFRP4来调控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iR-223-3p在老年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8例初诊为老年结肠癌患者,经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标本,癌旁组织标本(距结肠癌组织边缘至少5 cm)作为对照标本。购置人结肠癌细胞(SW480)和人结肠癌细胞(SW62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SW480及SW620细胞中miR-223-3p表达水平,通过敲低或增加SW480及SW620细胞中miR-223-3p表达观察miR-223-3p对细胞增殖、运动、侵袭、凋亡及凋亡蛋白的影响。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SW620细胞中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W480细胞(P<0.05);SW480细胞中,转染组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组(P<0.001);SW620细胞中,转染组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转染组(P<0.001);转染24、48、72 h后SW480细胞转染组细胞计数显著多于未转染组(P<...  相似文献   

6.
人结肠癌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将导致肿瘤的发生,并直接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survivin是一种新的凋亡抑制基因,在大多数肿瘤中显著高表达。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基因的表达和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检测33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中survivinmRNA和p53mRNA的表达,分析survivinmRNA的表达与p53mRNA的表达和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69.7%的结肠癌组织中有survivinmRNA表达,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42.4%和21.2%,P<0.01);survivin表达阴性癌组织的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无一例有survivinmRNA表达。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mRNA的表达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P<0.01)。33例结肠癌组织中仅2例p53mRNA表达缺失,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中均有p53mRNA表达。结肠癌组织中p53mRNA的表达值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无显著差异;survivin表达阳性癌组织中p53mRNA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值与survivin表达阴性组无显著差异。survivinmRNA和p53mRNA的表达与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无显著相关性。结论:survivin基因在人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结肠癌细胞凋亡,在结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cro RNA-34a(mi R-34a)在结肠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30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结肠癌细胞株(HT29、SW620、Lovo)中mi R-34a的表达水平,分析mi R-34a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i R-34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681±0.327)较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1.313±0.546)显著降低(P0.01);mi R-34a在结肠癌细胞株Lovo中的表达(0.275±0.035)明显低于其在结肠癌细胞株HT29、SW620中的表达(0.757±0.044、0.614±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i R-34a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显著相关(均P0.05).而mi R-34a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结论:mi R-34a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miR-596在老年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对比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iR-596表达水平,对比分析miR-596高表达水平与低表达水平患者的临床特征,利用CCK-8实验与Transwell穿孔实验分析AGS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结果患者胃癌组织中的miR-596平均表达水平为(1.31±0.14),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2.21±0.44,P0.05)。90例患者中miR-596高表达水平患者42例,低表达水平患者4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胃癌患者的miR-596表达水平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及肿瘤直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正常胃癌细胞的相对OD值为(1.01±0.08),显著低于转染miR-596胃癌细胞(0.57±0.04,P0.05),miR-596具有显著的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Transwell穿孔实验中,正常胃癌细胞的相对细胞数为(1.02±0.17),显著低于转染miR-596胃癌细胞(0.59±0.10,P0.05),miR-596对于胃癌细胞的侵袭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老年胃癌组织中的miR-596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具有显著差异,并且与患者的病情病症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miR-596表达水平能够对老年胃癌进行科学监测分析,并且miR-596具有显著的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丹  鄢文海  李国栋 《胃肠病学》2012,17(9):562-563
Brgl是一种抑癌基因,参与染色质重塑过程,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rgl参与了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目的:检测Brgl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Brgl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结肠癌、30例结肠腺瘤、20例癌旁组织中Brgl的表达情况。结果:Brgl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结肠腺瘤和癌旁组织(P〈0.05),结肠腺瘤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gl在结肠癌、结肠腺瘤、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60.0%、25.0%,结肠癌和结肠腺瘤组织Brgl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Brgl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肠腺瘤组织(P〈0.05)。结论:Brgl可作为判断结肠肿瘤分化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iR-346/DKK3信号轴在结肠癌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 RT-PCR实验检测miR-346在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随后检测其在结肠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MTT实验检测miR-346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周期检测miR-346对结肠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6和DKK3之间的结合关系.利用siR NA和pcD NA-DKK3转染结肠癌细胞研究DKK3对结肠癌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miR-346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过表达miR-346后,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强, G1期细胞比例降低, 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346能够和DKK3直接结合.转染siRNA抑制DKK3的表达后,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变强, G1期细胞比例降低, 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过表达DKK3后,能够部分抵消miR-346对结肠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miR-346通过靶向结合并抑制DKK3进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micro RNA-143(mi R-143)的表达,探讨mi R-143在HCC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45例HCC组织和对应的癌旁肝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mi R-14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HBV的关系。结果 癌旁肝组织中无mi R-143表达的病例,HCC组织中mi R-143的阳性表达率为88.89%(40/45)。mi R-143的表达与肿瘤数目、肿瘤包膜、门静脉癌栓、癌细胞分化、远处转移和肿瘤分期呈显著相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和HBV感染无关(P均〉0.05);mi R-143表达阳性与阴性的HCC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9.12%、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mi R-143表达可能与HCC的侵袭转移有关,mi R-143可作为预测HCC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肺癌细胞及组织中miR-181a、miR-200a、miR-200c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癌细胞及组织中 miR-181a、miR-200a、miR-200c 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人肺癌细胞系NCI-H1299、NCI-H358、H460、A549及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HBE,10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细胞系及组织中的miR-181a、miR-200a、miR-200c,并分析miRNA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NCI-H1299、NCI-H358、A549细胞中miR-181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HBE细胞,NCI-H1299、NCI-H358、H460、A549细胞中miR-200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HBE细胞,NCI-H358、H460细胞中miR-200c相对表达量均高于HBE细胞,P均<0.05。肺癌及癌旁组织中miR-181a和miR-200a相对表达量比较,P均>0.05;肺癌组织中miR-200c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miR-200a相对表达量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其余miRNA相对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均>0.05。结论 miR-181a、miR-200a在肺癌细胞株中表达普遍降低,而miR-200c在肺癌细胞及组织中表达普遍升高,可能与肺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胰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DNMT3B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DNMT3B mRNA表达量分别为9.4±5.9、1.02±0.71和0,相差非常显著(P〈0.05);DNMT3B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14.3%和10.0%,相差也非常显著(P〈0.01)。DNMT3B 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DNMT3B蛋白表达与肿瘤的部位、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或P〈0.05);DNMT3B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与年龄、性别、神经浸润、肿瘤大小、血CEA和CA19—9浓度无关。结论胰腺癌DNMT3B mRNA和蛋白高表达提示胰腺癌已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Rho—GDI2)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胰腺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Rho—GDI2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胰腺癌Rho-GDI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ho-GDI2mRNA表达量分别为0.661±0.021和0.199±0.023;Rho—GDI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44/60)和41.7%(25/60),癌组织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胰腺癌组织Rho-GDI2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相关性,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等相关(P值均〈0.05)。结论Rho-GDI2在胰腺癌组织中过表达,且与胰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及caspase-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HCC患者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肝组织中Fas、FasL及caspase-3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 H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Fas、FasL及caspase-3在 HCC、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 分期(Ⅲ~Ⅳ期)、有门静脉癌栓、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Fas 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在病理分级(Ⅲ~Ⅳ级)、TNM分期(Ⅲ~Ⅳ期)、有门静脉癌栓、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FasL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在病理分级(Ⅲ~Ⅳ级)、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 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80例 HCC患者肝癌组织中Fas、FasL与caspase-3的表达,两两之间并无明显关联性(狉=0.057,P>0.05)。结论 Fas/FasL系统的失衡及caspase-3低表达导致肝癌细胞凋亡障碍,在 HCC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和D2-40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喉癌淋巴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喉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40份,同期选择正常喉组织标本19份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标本中VEGF-C、VEGFR-3和D240的表达.结果 VEGF-C、VEGFR-3及D2-40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强度呈下降趋势(H分别为38.400、32.502,P均<0.01);在喉癌组织中,VEGF-C、VEGFR-3及D2-40的表达与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及临床分型有关(P均<0.05),与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关(P均>0.05).喉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d的表达呈正相关(r=0.882,P<0.01).结论 VEGF-C、VEGFR-3及D2-40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组织,其高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以及高度增殖能力的肿瘤细胞。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EGF)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增殖。目的:探讨EGF及其受体(EGFR)在结肠癌干细胞增殖调控中的作用。方法:结肠癌细胞株HT29、HCTll6培养于无血清培养基中,以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分别干预细胞。MTT11法检测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对结肠癌细胞球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体外实验检测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PDl53035对细胞球形成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体内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球和细胞株的成瘤能力,real、timePCR检测两者干细胞标记LGR5、Musashi-1和分化标记CK20表达。结果:EGF组HCT116细胞形成的细胞球数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bFGF、IGF组(P〈0.05)。吉非替尼能抑制HCT116细胞球细胞增殖和细胞球形成,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呈浓度依赖性。HCT116细胞球成瘤时间较细胞株显著缩短,移植瘤体积显著增大(P〈0.05)。LGR5、Musashi-1在细胞球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细胞株,而CK20在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细胞球(P〈0.05)。结论:EGF对结肠癌细胞株HCTll6、HT29形成细胞球具有促进作用。EGFR抑制剂可抑制结肠痛细胞球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相关作用可能与调控LGR5、Musashi-1和CK20表i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探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9份结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良性组织、23份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zrin蛋白、Ki-67蛋白表达,分析Ezrin蛋白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Ezrin、Ki-67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有关(P均〈0.01);Ezrin蛋白与Ki-67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r=0.317)。结论Ezrin蛋白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为结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在人大肠癌、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5例人大肠癌、32例人大肠腺瘤及29例正常人大肠组织中SPARC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PARC在人大肠腺癌细胞及间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组织三者之间比较,SPARC在组织腺管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间质细胞中的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另外,在人大肠癌间质细胞中,SPARC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呈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SPARC有可能作为评估大肠肿瘤浸润转移及其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为进一步研究大肠肿瘤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淋巴管密度(LVD)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59例胃癌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D表达,用VEGFR-3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淋巴管,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LVD。结果VEGF—D、VEGFR-3在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9.32%、67.80%,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癌周组织的LVD表达为(21.29±8.21),明显高于周边正常组织(P〈0.05)。VEGF—D表达阳性组35例与阴性组24例的LVD分别为(23.15±7.58)和(11.93±5.3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D、LVD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直径、淋巴结分期、浸润深度、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VEGF.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