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线虫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温州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广州管圆线虫 (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成虫寄生于褐家鼠等鼠体内肺部血管 ,人体可因生吃含感染期幼虫的软体动物等而致广州管圆线虫病 ,临床上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此病在太平洋沿岸及太平洋岛屿不少地区 (包括我国台湾省等地 )有爆发或散发流行。 1997年 10~ 11月 ,温州地区各大医院出现一批不明原因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患者 ,该病来势凶猛 ,病因一时难于查明 ,新闻媒体称之为“怪病”。有关专家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流行病学指征 ,初步怀疑该病系由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引起。现…  相似文献   

3.
4.
粪类圆线虫病在广西的分布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粪类圆线虫寄生在肠道时,通常为无症状感染,但可因各种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激素而引起临床发作。我院曾收治一例因痛风,长期使用激素导致临床发作,现报道于下。 住院号223967,男性,42岁。自86年初开始有指趾及双踝关节红肿疼痛,按“类风湿性关节炎”用地塞米松连续治疗九个月。87年2月20日出现腹泻、粘液便20~30次/日。但无畏寒发热,腹痛和里急后重,抗生素治疗无效,3月2日转来我院。既往无心脏、肝、肾病史。体查:T37℃,Bp12/8KPa,满月脸、巩膜轻度黄染、耳廓、眼脸及双指、趾关节处有绿豆大小皮下结节。双手指关节呈梭状,左足背有一瘘管。心率58次/min,呈二联律,肺无异常发现。肝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质软,轻触痛。脾末扪及,右肾区轻叩击  相似文献   

6.
广州管圆线虫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24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4例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发病前均有生食淡水螺肉史,潜伏期2—30天。以头痛、颈部僵直感、皮肤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头痛剧烈而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周围血象、脑脊液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者分别为15例、17例。16例患者头颅磁共振(MRI)检查在软脑膜部位可见长条形或结节状异常信号。用阿苯达唑、地塞米松治疗7—10天,病情控制。结论广州管圆线虫病主要累计中枢神经系统,经系统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于1985年~1988年在浙江省平湖等5个县的部分农村,进行了钩虫等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定期选择人群化学治疗结合卫生宣教是防治上述寄生虫病的有力措施,其中以防治钩虫病的效果最为显著.应用丙硫咪唑每年治疗2次,连续2年,可使钩虫感染率从防治前的52.3%下降至3.2%,人群血红蛋白水平也逐年提高,表明目前在农村开展钩虫等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病人王某,女,33岁,因左眼持续瘙痒、异物感、微痛、发红3天,伴畏光、流泪半天,于1994年9月2日就诊,全身体检未见异常。视力右1.2,左1.0,眼部检查,右眼无异常,左眼睑、球结膜充血,尤以下穹窿部为甚,裂隙灯下见5~7点钟周边部角膜上皮有散在细小点状  相似文献   

9.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人兽寄生虫病,国内大陆极为罕见。现报道22例广州管圆线虫病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抗旋毛虫单克隆抗体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onoclonal antibody competitive ELISA was devised with a highly specific McAb (2G8) against T. spiralis. Among 20 rabbits infected with T. spiralis experimentally. 35% (7/20) were positive on the 17th day post infection (PI); 100% positive on the 31st day PI. No cross reaction was found with 29 sera of rabbits infected with other kinds of helminth. The dynamic antibody titer of five infected rabbits sera were studied with this method. The change may be helpful to judge the state of infection. In short, anti-T. spiralis McAb competitive ELISA can be regarded as 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immunological diagnostic method for T. spirali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5.
16.
24例广州管圆线虫病脑脊液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1 1月我院先后收治了 2 4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的病人[1] ,后经流行病学或免疫学等证实 ,系由广州管圆线虫病所致。广州管圆线虫病是国内大陆地区极为罕见的寄生虫性疾病[2 ] ,也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或脑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临床症状轻重不一 ,极易漏诊误诊。脑脊液改变是诊断本病的主要实验依据之一。现将 2 4例脑脊液改变的情况总结如下。1 资料1 1 脑脊液标本来源   2 4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的脑脊液 ,均系来自住院病人。其中男 1 4例 ,女 1 0例 ,年龄 2 7~ 53岁。1 2 方法 脑脊液常规检查 2 4例 ,TORCH…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巍  王小同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45-1346
目的总结国内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复习国内相关文献。结果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表现:①神经系统表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膜炎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膜)脊髓炎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膜神经根炎型、Guillain—Barre’s syndrome等;②神经系统以外表现:如肺部、眼部、鼻部受累表现。结论此病症状复杂,形式多变,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以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8.
例1,男,40岁。间断发热、头痛、头昏、记忆减退、贪食、贪睡、性欲及小便障碍8个月,于1990年4月26日入院。既往有食夹生猪肉史。检查:体温36.8~0.2℃,血压18.7/10.7kPa,神清,思维缓慢,情绪低落,言语动作减少,神经系统余无异常。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旋毛虫对流免疫电泳(+),余有关项目及脑脊液检查均正常。EEG  相似文献   

19.
20.
异尖线虫病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异尖线虫病是由异尖线虫科某些种的活的第三期幼虫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可引起人的急腹症、过敏性症状等。异尖线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已成为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病。本综述了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症状、诊断及其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