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职业性镉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以职业接触镉工人144人为接触组和未接触镉且体检未见异常的员工114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尿中镉(Cd)、α,-微球蛋白(α-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KP)、Υ-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含量,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镉作业工人尿镉含量在各接触组中均增高,尿α1-MG、β2-MG、RBP在接触2、3组中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各接触组尿GGT、NAG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镉、α1-MG、β2-MG、RBP、GGT、NAG可作为慢性职业性镉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2):89-92,99
目的利用基准剂量法了解职业性镉暴露对作业工人尿中β_2微球蛋白(Uβ_2-MG)含量和酸性鞘磷脂酶(UASMase)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金属冶炼厂作业工人233人为研究对象,按照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健康检查,测定尿中Uβ_2-MG含量和UASMase活力,以尿镉为暴露标志,以Uβ_2-MG含量和UASMase活力为效应标志,利用基准剂量法评估接触低剂量镉作业工人的肾脏损伤程度。结果镉接触组和对照组作业工人尿镉浓度分别为(4.96±4.26)和(1.73±1.32)μg/g Cr(微克/克肌酐),接触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Linear为最优模型,估算尿镉基准剂量,当以UASMase含量为效应标志时,尿镉BMDL值为14.42 μg/g Cr,以Uβ_2-MG活力为效应标志时,尿镉BMDL值为15.54 μg/g Cr。结论职业性镉暴露可造成作业工人肾脏受损,Uβ_2-MG含量在反映肾脏功能损害的敏感性方面优于UASMase活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镉观察对象停止镉作业后进行跟踪调查,探讨镉超标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自2005年7月—2011年7月,对惠州市某镍镉电池厂371名工人停止镉作业的镉观察对象跟踪观察7年,分析尿镉、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规律。结果镉观察对象停止镉作业后,2005—2011年尿镉均值与2004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镉观察对象停止镉作业7 a后,体内镉负荷明显下降,但仍超标,停止镉作业后一般不会造成肾脏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镉中毒患者诊断时和停止镉作业3~5a后的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职业性镉中毒对患者肾功能损害的长期影响.方法 对广东省多家镍镉电池厂43名停止镉作业的中毒患者跟踪调查3~5a,对比分析患者前后两次尿镉、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变化.结果 停止镉作业后镉中毒患者尿镉有所下降,但仍较高;尿β2-MG和RBP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慢性轻度镉中毒患者经过积极的驱镉治疗后,尿镉、尿β2-MG、尿RBP下降更明显(P<0.01),但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镉能引起职业工人的持久性的慢性肾损害,即使停止镉作业3~5a,中毒患者体内镉水平仍较高,对肾脏的损害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5.
对193名二硫化碳(CS_2)作业工人和50名不接触CS_2及其他毒物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发现CS_2作业工人尿β_2-MG、Alb含量及尿AKP、LDH、γ-GT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随接触CS_2浓度增高、工龄延长而升高明显,呈剂量-反应关系。若以超过对照组95%上限值为阳性标准,则尿β_3-MG、AKP、LDH阳性率增高有显著意义。表明长期接触CS_2可引起作业工人肾小管和肾小球的混合性损伤。提示尿β_2-MG、AKP、LDH可作为慢性CS_2肾损伤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经张士灌区镉的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多年研究,提出:1.尿镉是内暴露的良好反应指标,是判断肾皮质镉累积水平和肾小管损害程度的指标;2.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低分子蛋白是肾小管机能早期受损的敏感生化效应指标;3.各种生化指标推荐的“临界值”是:尿镉10μg/g肌酐(10μg/gcre)尿β_2-MG500μg/g肌酐(500μg/gcre);4.各生化指标超“临界值”频率的确定应以5%为宜;5.列入监测人群的年龄以30~59岁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镉观察对象停止镉作业后进行跟踪调查,探讨职业性镉接触与肾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深圳市某镍镉电池厂28名停止镉作业的镉观察对象跟踪观察5年,分析尿镉、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规律。结果镉观察对象停止接触镉后,尿镉有所下降,但仍较高;尿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逐年下降。对各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他2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镉观察对象停止镉接触多年后,体内镉负荷仍保持较高水平,若接触镉作业者在停止镉作业时尚未出现肾功能指标异常,则停止镉作业后一般不会造成肾脏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8.
镉作业工人健康损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镉作业工人的职业病危害情况。方法对某企业熔炼车间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33名镉作业工人进行尿镉与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结果工作场所18个检测样品中12个超标,浇注岗位镉的8h时间加权浓度超标77.2倍,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226倍。33名镉作业工人尿镉连续两次以上超过5μmol/mol肌酐者共有27例,且同时伴有尿β2-微球蛋白超过9.4μmol/mol肌酐7例。27名尿镉超标的工人两年后复查尿镉、尿β2-微球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镉在人体内代谢周期长,因此,尿镉水平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及可逆性仍需进一步跟踪研究更长时间。对镉作业者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9.
氧化镉对作业工人尿镉、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空气中氧化镉粉尘对作业工人尿镉、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某电池厂氧化镉作业工人493人及对照组283人进行尿镉、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分析,结果氧化镉接触组尿镉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接触工龄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接触组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工龄≥3年时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镉的暴露与尿镉呈正相关关系,尿β2-微球蛋白是肾损害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0.
尿溶菌酶测定对镉毒性肾损害早期检测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49例镉作业工人进行了尿溶菌酶、β_2-MG、蛋白质总量及尿镉含量测定,发现尿镉是反映体内镉负荷的重要指标,但与镉损害、包括肾损害的程度无显著性相关.尿β_(?)-MG 及(?)菌酶异常升高是镉毒性肾损害早期的表现较蛋白质总量敏(?)。特异。β_2-MG 与溶菌酶呈显著正相关,而且尿溶菌酶与其他肾损害指标的符合率似较β_(?)-MG 更高。故尿溶菌酶升高对镉中毒性肾损害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