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使用实验动物对流行性出血热(EHF)几个可能的传播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ID_(50)/ml的EHFV悬液即可通过破损的表皮使实验鼠感染;从EHF疫区采集的革螨和恙螨均能自然感染、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EHFV;感染EHFV的实验动物排出的EHFV可经气溶胶的形式传播给正常实验动物;EHFV可经破损的消化道粘膜感染实验鼠。这些结果提示:经皮肤伤口传播是鼠间和鼠人间EHFV的主要传播途径;螨媒传播对鼠间EHFV传播和保持疫源地起了重要作用;以气溶胶的形式经呼吸道传播是特定条件下实验动物型EHF的主要传播途径;EHFV在一般条件下难以通过消化道使实验鼠感染。这些研究结果为EHF的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蕲春县1970 ̄1996年EHF流行的季节特点为单峰型,高发月为12月。疫源地特点为一过性,间发性疫区发病较低,持发性疫区相对集中发病较高。总鼠密度为8.06%。鼠类总带毒率为10.89%。各种鼠密度与HEF发病呈正相关意义显著。流行主要以室内感染为主,Aa是动物间EHFV的主要宿主,而Rn是鼠→人间疫情的主要媒介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家猪自然感染EHF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以来我们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对家猪作为EHF传染源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家猪不但可自然感染EHFV;感染后EHFV还可随血行播及多个脏器,并可随尿、粪排出感染性EHFV污染外环境,有作为EHF传染源的条件,对传播EHF和维持疫源地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的调查辽宁省卫生防疫站(沈阳110005)孙宝业沈阳市于洪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主要发生在沙岑乡,约占病例总数的60%。所以我们于1992年4~12月对该乡HFRS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革螨...  相似文献   

5.
1992年12月作者从一位EHF患者的早产儿脐带血中分离出EHFV,证实EHFV沿母、婴垂直途径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韶关市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报告曹飞虎,刘甜来,吴建荣,于顺平,叶蟠德,邓明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已被证实。[1,2]为了摸清韶关市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鼠类的传播动态,我们于1985年进行一次EHF宿主动...  相似文献   

7.
江汉平原鼠间流行性出血热感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湖北省江汉平原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鼠间感染状况,采用挖洞法捕鼠,鉴定鼠种、性别和年龄,检查有无皮肤破伤,检测EHFV抗原抗体。结果,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占所捕鼠的69.7%和23.6%,其EHFV感染率分别为21.8%和30.9%。鼠间EHFV感染,成年鼠显著高于亚成年鼠和幼年鼠,感染率分别为40.8%、17.0%和12.4%;皮肤破伤鼠感染率45.9%,显著高于非皮肤破伤鼠的13.9%。感染鼠以窝为单位具有明显的窝聚集性,而感染鼠窝在地理空间上则随机分布。感染鼠血清分型,黑线姬鼠以野鼠型为主,少数为未定型;褐家鼠以家鼠型为主,亦有少数未定型。这表明,江汉平原EHF疫区是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野混合型疫区;年龄、皮肤破伤和密切接触是该疫区鼠间EHFV传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宋干 《预防医学论坛》2002,8(1):120-128
1 概述1 1 疾病性质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 (Hantavirus ,HV)引起 ,伴有肾损综合征的一组出血热的综合名称 ,包括主要流行于亚洲的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hemor rhagicfever,EHF)和流行于欧洲的流行性肾病(Nephrpathiaepidemica ,NE)。HFRS是由鼠类主要携带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按宿主鼠种不同 ,EHF分姬鼠型 (由黑线姬鼠等传播 )和家鼠型 (由褐家鼠等传播 ) ,而NE由欧…  相似文献   

9.
1982~1987年在省内进行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和传染源调查,证实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分别是农耕区和住宅区优势种和主要宿主动物。为证实原始森林中是否存在HFRS疫源地,1991和1993年选择高发疫区绥阳县宽阔水原始森林进行了调查。1选点...  相似文献   

10.
logistic回归分析在处理家鼠型EHF微小疫源地范围中的应用济南市卫生防疫站(250013)孙延斌谢忠元王建敏朱福林本文用logistic曲线拟合法,探讨了济南市家鼠型EHF微小疫源地处理范围问题,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资料与方法所用资料系...  相似文献   

11.
紫貂作为EHF宿主动物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IFAT技术及HRP-SPA法,检测养貂区不同人群血EHFV IgG、IgM抗体及紫貂血EHF IgG抗体、肺EHFV抗原。结果表明,养貂者与非养貂者的EHFV IgG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非养貂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HFV TgM的阳性率也以养貂者为高(6.12%),非养貂者仅1.56%。提示养貂者为好发EHF的危险人群。同时检测52份紫貂血,EHFV IgG阳性4份;252只紫貂肺标本,EHFV抗原阳性10只;肝脏68只,抗原阳性1只。笔者认为,紫貂不仅是EHF的宿主动物,且可能是潜在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将感染性柏氏禽刺螨进行冰冻切片,以IFAT检测,结果首次证明革螨的肠组织及生殖器官(卵巢、及子宫孕卵)等部位的细胞内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特异性荧光颗粒,而对照组则阴性。两个感染后的柏氏禽刺螨群体,一个是在第一若螨期感染的,另一个是感染成螨后,挑出其第2代若螨,均在适宜条件下饲养,不仅在饲养15天、25天叮刺乳鼠获阳性结果,而且在158天时将螨洗涤、研磨制成悬液接种乳鼠后,经IFAT检测鼠肺,也均获阳性结果。首次证明此螨群体能维持EHFV158天(约5个月)以上。以上的试验从螨体组织切片上和感染后进行繁殖的螨群体中证明EHFV的存在和维持,都说明此螨确系EHFV的适宜媒介和贮存宿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砀山县肾综合征出血热(EHF)的宿主动物,明确主要传染源种类,为预防和控制EHF的发生与流行,给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地理景观特点选择近几年疫情较重的黄楼、关帝庙为调查点,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种类调查,对捕获的鼠检测EHF抗原、抗体,同时对健康人群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EHF抗体。结果:室内外平均鼠密度为4.14%(63/1520),室内以小家鼠(占60.0%)、室外黑线姬鼠(占70.8%)为优势鼠种;鼠肺EHF带毒率为1.59%(1/63)、鼠血EHF抗体阳性率为7.94%(5/63),健康人群EHF抗体阳性率为3.7%(2/54)。结论:鼠类有1目2科6种鼠,另有食虫目鼠句鼠青科的臭鼠句鼠青;黑线姬鼠为砀山县EHF的主要宿主动物,健康人群血清学调查证实有隐性感染存在。  相似文献   

14.
凤台县是流行性出血热老疫区和高发区,我们检测健康人血清2378份,阳性112份,阳性率为4.7%,提示高发区健康人群隐性感染高于其它地区。其中农民人群隐性感染率较高为6.4%,显著高于其它人群。  相似文献   

15.
1984~1985年,我们经实验研究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有EHFV的自然感染,可通过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EHFV。这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EHF鼠间的传播媒介,并可能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对在野鼠间传播EHF和维持疫源地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还可能是鼠-人间EHF传播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阳县山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概况。方法 分析基础资料 ,同时调查鼠密度和鼠种构成 ,用IFA法检测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情况和鼠血EHF·VIg、鼠肺组织中EHF·V抗原以及EHF·V分离。结果 山区野外鼠密度为 1 3 .6 % ,居民区鼠密度为 1 0 .7% ,山顶野外中华姬鼠为优势种 ,居民区黄胸鼠为优势种 ;山脚野外黑线姬鼠为绝对优势种 ,居民区褐家鼠为优势种。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 3 .7%。山顶野外鼠带毒率为 2 .3 % ,总感染率为 9.3 % ,山脚野外鼠带毒率为 7.4% ,总感染率为 7.4% ,居民区鼠带毒率为 6 .3 % ,总感染率为 8.3 % ,并在大足鼠阳性鼠肺中分离出一株EHF·V。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证实青阳县山区存在EHF疫源地 ,黑线姬鼠、社鼠、褐家鼠是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7.
革螨与流行性出血热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EHF的传播途径,我所对革螨与EHF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是黑线姬鼠(EHF的主要储存宿主)鼠窝中的优势螨种,其季节消长与发病相关,可通过鼠和人的正常皮肤叮刺吸血,有EHFV的自然感染,能通过叮刺在鼠间传播和在螨体内经卵传递EHFV。且与从鼠和螨所分离EHFV的抗原性一致。表明这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EHF鼠间的传播媒介,并可能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997年8月~2003年5月六安市2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规律,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个案调查表中的发病季节、年龄、性别、传播途径和职业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在春夏间和秋冬间均有发病,分别占发病人数的61.9%和38.1%。年龄以30~49岁所占比例最大,为85.7%。涉及的人群主要是男性青壮年农民,也有极少数为经商和机关工作人员。结论家鼠型和野鼠型出血热在本地区均有病例发生,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接触传播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鼠间传播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12月和1989年5月在江苏省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进行EHF鼠间传播因素调查,发现EHF鼠间传播因素中,以皮肤破损为主要因素;鼠间密切接触和革螨叮咬为次要因素;而与食入EHF抗原污染的食物关系不密切。并提示在今后控制和消灭EHF疫源地时,除大面积和重点地区反复灭鼠外,还应加强消毒和杀虫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查明小盾纤恙螨在传播流行性出血热(EHF)上的媒介意义,我们于1988年10~11月,在陕西EHF疫区捕鼠,取459份鼠肺用IFAT检测EHFV抗原,阳性26份,阳性率为5.7%,并从鼠体采集的小盾纤恙螨分离到EHFV6株。1989年10月,将捕自非疫区的黑线姬鼠28只置放于疫区草地上,所有的鼠均诱集到游离的小盾纤恙螨幼虫,并从鼠分离到EHFV3株。以上结果证明小盾纤恙螨能自然感染和叮刺传播EHFV,并提示有经卵传递EHFV的能力,表明小盾纤恙螨具有作为EHF传播媒介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