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装检勤务人员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 36 4例从事装检勤务人员实施健康教育 ,分两组进行 ,研究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 ,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干预 ,并在出院时和 1年后分别对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 )护理干预后健康教育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健康教育依从性有效率研究组为 96 2 %、90 .1 % ,对照组为 85 .2 %、75 .3% ,遵医比例明显增高 (P <0 .0 1 )。结论 在健康教育中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 ,可使体检人员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 ,提高了遵医行为比例 ,增强了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住院产妇产后健康教育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为保证产妇出院后能科学地自我护理和照顾孩子 ,提高住院产妇产后健康教育效果 ,对住院产妇的产后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将 10 0名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采用单独讲解和集体讲座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产妇进行产后健康教育 ,教育后采用知识题考核和反示教的方法进行评价 ,比较两种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结果两种方式均可以提高产妇的产后健康知识水平 ,且在总体效果上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对于不同类型和内容的知识的教育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 (P <0 .0 1)。结论对住院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要保证良好的环境 ,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 ,并结合教育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 ,使产后健康教育达到有效和科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穆欣  张春宇  祝海波 《护理研究》2009,23(1):141-142
[目的]了解按病人需要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10例住院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按病人需要和传统方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主动参与率及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按病人需要进行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流程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流程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对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意义。 [方法 ]将 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流程对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 ,对照组按常规随机健康教育。 [结果 ]观察组心理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健康知识缺乏相关并发症发生减少 (P <0 .0 5 ) ,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显著提高 (P <0 .0 1)。 [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 ,应用健康教育流程进行健康教育 ,能缓解病人焦虑情绪 ,减少并发症发生 ,增强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69,自引:4,他引:165  
为考察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 ,我们将 2 0 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量化健康教育组 (实验组 )和随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 ) ,分别按两种模式对患者实施教育。结果表明 :实验组对宣教内容的掌握、主动参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自身条件如年龄和文化程度也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文化程度越高 ,理解掌握的知识越多 ,获取的信息量也越多 ,效果越好 ;年龄越大 ,掌握的知识越少。调查结果对促进建立完善的临床健康教育制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随机对1999年4-10月200例呼吸内科住院病人,根据健康教育表7大项的掌握情况及责任护士对健康教育意义、做法、及效果认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W民患年龄、化程度有关。年龄大、化低健康教育效果差(P<0.01);不同层次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意义。效果认识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健康做法有明显差异(P<0.05),大专毕业护士优于中专毕业护士,大多数护理人员缺乏按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结论要因人而异地实施健康教育,同时必须多渠道培养和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7.
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3 3 5例腹部择期手术病人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 ,实验组参照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实施健康教育 ,对两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χ2 =3 75 .5 7,P <0 .0 0 1) ;健康教育满意度实验组 (97.65 % )也高于对照组(88.2 5 % )。 [结论 ]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健康教育的质量评价指标 ,为临床护士开展高效率的健康教育提供了可参照的工作方法 ,也提高了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VCD在腰椎管狭窄症后路内固定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制VCD进行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自制VCD对腰椎管狭窄症后路内固定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流程图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96例病人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对100例病人遵照流程图实施健康教育。结果病人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应用流程图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临床健康教育方法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和应注意的环节 ,以寻求科学的临床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临床健康教育模式内容、健康教育评价表 ,按“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实施步骤对 2 0 8例住院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 ,并进行评价。结果 健康教育效果优良率 10 0 % ,其中优 180例 (86 .5 % ) ,良 2 8例 (13.5 % ) ;病人有主动咨询记录的 2 0 0例 (96 .2 % ) ;病人满意率 96 .2 %。结论 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充分体现了住院病人的共性和特异性 ,减少了盲目性 ;科学了临床健康教育程序。  相似文献   

11.
临床健康教育组长工作手册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强化健康教育工作督导落实,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设计临床健康教育组长工作手册,聘任临床健康教育组长,各科室按要求对健康教育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并记录;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检查、评估并反馈,实行统一评分管理。结果通过临床实践,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普及率、知晓率及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结论临床健康教育组长工作手册的应用促进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管理,提高了临床健康教育组长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制约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的因素,以便采取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125名护士为调查对象.结果制约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的因素有(1)护士缺乏整体护理理念,仅有21.6%的护士选择"程序化健康教育"施教;(2)护士方面的综合因素;(3)病人文化层次因素;(4)当前凸现的社会因素等.结论护理部要将健康教育纳入护理质控目标,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标准,定期监督检查,护理人员渴望并亟待得到领导层和相关部门的有效支持,在护士培训、购置设备、宣传手段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条件,保障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首次血液透析患者所需要的健康教育模式,以便改进、优化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方法对125例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模式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认为最佳的健康教育时机和方法。结果93.6%的患者认为最佳教育时机在透析当天;97.6%要求在内瘘术前;100.0%患者要求在内瘘术后进行宣教。希望医护人员进行讲解的占96.8%;阅读派发宣教资料的占80.0%;希望通过影像宣教的占67.2%:由病友现身说法与言传身教的占59.2%;要求分次讲解的占89.6%;要求重复宣教内容的占97.6%;要求评价学习效果的占88.8%;要求一对一讲解的占87.2%,采取小组形式宣教的占30.4%。结论优化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模式,能使患者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中医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近年来,通过对我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做法和实践进行总结,并对2005、2006年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效果评估,从健康教育方法评估效果、教育对象对教育形式的认可率、教育对象相关知识知晓率3个方面进行评价。在今后工作中,应高度重视中医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和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预见性,实现健康教育模式由"宣传教育型"向"教育、参与、行为改变型"转变,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中医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健康教育小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小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9~11月在本科室住院的孕产妇399例为观察组;选择2006年9~11月在本科室住院的孕产妇38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观察组在责任护士完成孕产妇的资料收集、评估、计划和实施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教育小组成员与责任护士协作共同完成孕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组孕产妇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2组孕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小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有效保证产科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运动医学科住院患者对不同方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运动医学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确立最为适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60例运动医学科住院患者对7种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可接受性、易理解性、实用性、生动形象性、指导性、内容满意度等10个方面的效果.调查采用0~10级量化评分,应用SPSSl 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7种健康教育方式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VD情景剧的健康教育得分最高;其次为个别讲解;广播的评分最低.不同健康教育方式评分结果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健康教育方式的互动性、生动形象性、记忆的保持性上,而教育方式的实用性和指导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方式多种多样且各有裨益,只有将各种健康教育方式结合在一起,针对运动医学病房特点,开展以DVD为主,个别讲解、集体讲解、多媒体授课教育为辅的健康教育方式,才能获得更为满意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综述我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现状,分析当前评价体系薄弱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方法查阅维普和万方数据库2000年至2007年关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相关文章,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结果现行的健康教育重视普及率,而不重视效果评价,不能使病人真正受益。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缺乏有效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的能力;重视病人知识掌握程度,缺乏评价病人态度转变、健康行为形成的指标;评价时间重视终末评价;评价方法多以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评价表进行量化评价;以护理人员评价为主。结论我国现行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无法真正反映健康教育的效果,缺乏统一的效果评价标准,为确保健康教育的质量,应着手建立科学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模型的应用对体外震波碎石(ESWL)患者排石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78例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2例和实验组136例.实验组患者根据研究者制订的健康教育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评价2组患者碎石后第1周、第2周及1个月的排石情况,比较其治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碎石后第1周治愈率为5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2%;第2周及1个月的治愈率分别为58.2%和8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0%和70.4%.结论 健康教育模型的应用可提高体外震波碎石的排石效果,尽早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影响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对131例住院肿瘤患者、120名护理人员发放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对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作答.结果 患者认为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认为护理人员少、工作忙,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对教育内容听不懂、记不住、不理解;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低;自身病情及心理因素.护理人员认为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有教育时间不足、专业知识缺乏、沟通能力较差、教育形式老套、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和缺乏效果评价等.结论 根据影响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和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措施;把握时机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建立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加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不同健康教育法对佛山某单位职工体检异常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某院体检中心两种健康教育法的效果,为进一步调整方法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针对公务员体检健康状况,接受健康教育的条件,结合中医药保健优势,制定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对象来自同一地区的2个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均接受体检连续3年以上,筛选体检套餐及人数基本一致。选择全程接受健康教育的某单位体检人群为观察组;因多种原因未能接受全程健康教育,只接受常规教育的另一单位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3年前后体检异常结果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脂、血尿酸指标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人群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较好,血脂、血尿酸指标显著下降。结论对体检人群健康教育有效实施在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防治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