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配合外治烫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运用中药内服配合烫疗;对照组内服西药;两组均配合腹、腰背部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2%、92%、总有效率分别为10%、7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烫疗可以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或缓解,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燕飞式"功能锻炼配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经针灸、推拿、中药溻渍治疗15次后,观察组患者行"燕飞式"功能锻炼,对照组不进行功能锻炼,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评定标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OD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和OD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燕飞式"功能锻炼法能够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背部核心肌群的肌肉力量,能够长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并于治疗后6、12个月开展随访工作,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77例,总有效率90.59%,观察组治疗有效84例,总有效率98.8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后复发率为10.87%,12个月后复发率为15.25%;观察组6个月后复发率为4.17%,12个月后复发率为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能活血止痛、疏通经络,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腰背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腰腹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腰腹肌锻炼,对照组不用腰肌锻炼,采用下腰痛评价表(JOA)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JOA评分均有提高,治疗组JOA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腰腹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太极拳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予以普通针刺配合练习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6个月后分别运用JOA下腰痛评分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28例,无效2例;对照组有效23例,无效7例。2个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缓解患者症状,普通针刺配合练习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普通针刺组,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发挥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临床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过程中,实施腰背肌功能锻炼,并观察疗效及远期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非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法:观察组,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接受临床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41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常规临床保守治疗方法.结果: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2个月治疗效果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观察出院1年后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0.05).结论:综合治疗配合主动腰背肌功能训练能有效降低LDH的复发率,可获得显著可靠的远期疗效,凸显腰背肌功能锻炼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臭氧并胶原酶消融术后残留症状(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问盘突出症经皮臭氧+胶原酶消融术后残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补阳还五汤配合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两组临床总疗效及Oswestry功能评分进行评价;在治疗后1、2、4、6、8、12周对患者疼痛、麻木等临床疗效分别进行评价.结果 临床总疗效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优良率为73.3%,优于对照组33.3%(P<0.01);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优良率为86.7%,优于对照组53.3%(p<0.05).单项症状体征比较,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Oswestry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臭氧并胶原酶消融术后残留症状(气滞血瘀)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商强强 《中外医疗》2014,(29):151-152
目的探讨常规推拿结合八段锦功法锻炼治疗并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复发率。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八段锦组(30例以上):采用常规治疗方案配合习练八段锦功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以上):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VAS)、腰痛评定量表(JOA score)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两组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治疗组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VAS)、腰痛评定量表(JOA score)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推拿结合八段锦功法锻炼能够有效的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和体征等方面,并且有助于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服祛风除湿类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牵引治疗,7天为一疗程,共4疗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4个疗程后的疼痛VA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显著减小,分别为3.1±1.8和4.4±1.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阶段性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法,观察组在常规锻炼的基础上接受阶段性功能锻炼。结果与干预3个月时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6个月的残留腰痛腿痛、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和肌力、皮肤感觉及神经反射等术后功能恢复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阶段性功能锻炼能明显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于荣静 《黑龙江医学》2011,35(8):600-601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合并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fions,RRTI)的疗效.方法 将6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转移因子共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实施预防便秘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活动干预、情志调节、针灸按摩、耳穴压豆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便秘的干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病机制,辨证施护,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便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112-11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门诊的高血压高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西药治疗+六味地黄汤加减)及对照组(单纯实施西药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疗效、血压控制情况、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疗效较常规西药治疗好,患者临床症状能得到更好更快的缓解,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且无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不同病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8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3组:3个月以内为Ⅰ组,3个月至2年以内为Ⅱ组,2年以上为Ⅲ组。均采用牵引并推拿、中药熏蒸、外敷和内服加TDP灯照射、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疗程为21—35d。结果:总有效率为93.4%,不同组之间有明显差异,病程短的患者疗效较好。结论:综合疗法对病程短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朱海彬  初中  岑曦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0):1377-1382
目的探讨生脉地黄汤加减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N)Ⅲ~Ⅳ期病人的疗效及对病人肾血管内皮功能、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Ⅲ~Ⅳ期DN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34例,对照A组33例,对照B组33例。3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A组予以生脉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B组予以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观察组予以生脉地黄汤加减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观察对比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肾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清TIMP-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A组75.76%、B组69.70%(P < 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A、B组(P < 0.05);治疗1、3个月后,FBG、2hPG、HbAlc、BUN、UAER、SCr、ET-1、sICAM-1、FMD、TIMP-1、TGF-β1水平: 观察组 < 对照A组 < 对照B组(P < 0.05)。结论DNⅢ~Ⅳ期病人予以生脉地黄汤加减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可显著改善病人症状、体征,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肾功能及肾血管内皮功能恢复,调节血清TIMP-1、TGF-β1水平,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9年1—6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120例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六味地黄丸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1年。检测治疗前后骨转换标志物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表达水平和腰髋部骨密度。应用SF-36量表评估,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P1NP、β-CTX及腰椎、髋部骨密度均较入组时明显改变,2组组间血清P1NP、β-CTX及腰椎、髋部骨密度的平均百分比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NP:t=-12.902,P<0.001;β-CTX:t=-3.646,P<0.001;腰椎:t=13.814,P<0.001;髋部:t=21.606,P<0.001),六味地黄丸组优于对照组。入组时,六味地黄丸组和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01),六味地黄丸组SF-36量表评分[(122.60±3.25)分]高于对照组[(115.62±2.96)分,t=11.743,P<0.001]。  结论  六味地黄丸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提升腰髋部骨密度,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汤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运动能力影响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同时给予六味地黄汤治疗,6周后以全面观察六味地黄汤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六味地黄汤能有效延长衰老小鼠的游泳力竭时间、提高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不同程度提高衰老小鼠心、脑、骨骼肌中的SOD、Na^+-K^+-ATP、Ca^2+-Mg^2+-ATP酶活性,降低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内Ca^2+、MDA含量。结论:六味地黄汤能有效肪止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运动能力下降.学习记忆障碍等多项衰老体征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地黄汤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加味地黄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乳房肿块、硬度、缓解疼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1个疗程后,观察组愈显率为40.00%,有效率为88.33%,停药2个月后复发率13.33%;对照组愈显率23.07%,有效率为66.67%,停药2个月后复发率34.6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睾酮、泌乳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地黄汤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基于肌电变化评估肾着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群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患者按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行骨盆牵引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行骨盆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肾着汤。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测量患者的峰力矩和患者患侧的肌电图,并统计NRS、ODI及JOA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经χ2检验,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峰力矩及患侧腰部竖脊肌及多裂肌电图中位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峰力矩及患侧肌电图中位频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RS、ODI及JOA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肾着汤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改善患者的峰力矩及患侧肌电图中位频率,优化患者的功能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将回顾分析确诊的9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2组,手术组54例确诊后1周进行手术治疗,术后1周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非手术组42例采用卧床休息、非激素类抗炎药物治疗、理疗、银质针、腰背肌锻炼、推拿以及护腰带护腰。平均随访2.5年。结果手术组治愈率为94.2%,非手术组治愈率为90.5%,两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非所有的腰椎管狭窄症都需要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