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共12周。结果治疗组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廖冬平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63-163
目的研究左旋肉碱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11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rHuEPO)和治疗组(常规治疗+rHuEPO+左旋肉碱)各55例,比较组别间HCT、Hb、rHuEPO用量及并发血压升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CT、Hb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rHuEPO用量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并发血压升高上,治疗组9.1%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9.1%(P〈0.05)。结论左旋肉碱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能够显著纠正贫血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左旋肉碱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合并肾性贫血的终末期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补充铁剂、叶酸及复合维生素B,予血透后皮下注射rHuEPO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旋肉碱,即每次血透后静脉注射1.0 g,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rHuEPO的用量以及两组血压升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Hb、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rHuEPO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血压升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旋肉碱可以提高rHu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减少rHuEPO用量,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东港市中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2月诊治的尿毒症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均伴有肾性贫血,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n=53)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n=5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4周后、8周后、12周后的Hb、HCT和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内的EPO总使用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的心功能指标LVEF和C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且血清CT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疗效肯定,可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和铁蛋白水平,且有利于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已得到确认 ,但由于肾性贫血原因的复杂性 ,并不是所有的病人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都出现红细胞生成反应[1] 。我院肾内科采用左旋肉碱促红细胞生成素并用治疗单纯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疗效不佳的尿毒症血透患者肾性贫血 2 9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9例患者均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在我院住院或门诊行血液透析 1个月以上严重并发症得到纠正或基本得到控制 ,病情基本稳定 ,经完成 8周单纯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口服补充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不佳的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入本院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并伴有肾性贫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透析后均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50U/k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左卡尼汀1.0g,静脉注射,每周3次,2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 )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两组疗效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后,H b、H C T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升高趋势,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且试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两组患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试验组CRP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加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其联合应用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永珍 《中外医疗》2011,30(14):60-61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35例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2、4、8周患者的Hb、RBC、H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各指标测试值有显著上升的趋势。结论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对提高肾性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学谦  郝丽 《海南医学》2011,22(1):16-17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12月收治的56例肾性贫血患者,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改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肌酐(Scr)及红细胞计数(RBC)水平。结果 (1)本组56例患者经12个月治疗后,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2)本组56例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从Hb、HCT、Scr及RBC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尤其以治疗6个月后明显。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可以明显改善Hb、HCT、Scr及RBC水平,且可以辅助降低Scr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收治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及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共8周。结果:治疗组Hb、HCT水平显著提高。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规律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组每周给予0.9%生理盐水100 mL+铁剂(科莫非)100mg静脉滴入,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Hb、HCT、RBC、SF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有效地改善贫血症状,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1.
薛海燕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11-161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N)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影响。方法:46例老年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IL-6、hs-CRP、Alb、PAB、Hb、HCT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b、PAB、Hb、HCT显著上升,对照组Hb、HCT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IL-6、hs-CR及Alb、PAB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普遍存在L-CN缺乏,L-CN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2.
苏丹  卢亚芳 《中外医疗》2016,(14):154-156
目的:研究肌松药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80例2012年10月—2015年11月在该院接受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顺式阿曲库铵进行手术,对照组保留自主呼吸,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12.5±3.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5.8±12.1)(t=5.78,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30.1±13.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1±18.2)(t=3.62,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合理运用肌松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65岁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房(LA)和心耳(LAA)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的208例非瓣膜性AF患者,根据食管超声(TEE)结果分为两组:LA和LAA血栓组(23例)和无血栓组(185例).对患者既往病史、烟酒嗜好、临床检验指标和超声影像学指标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左心房内径为(42.2±6.5)mm比(34.9±4.4)mm,P=0.000);左室舒张未内径为(48.5±5.7)mm比(45.7±4.1)mm,P=0.000;左室射血分数为(59.3±1.3)mm比(65.1±6.6)mm,P=0.050;纤维蛋白原为(3.5±1.0)g/L比(3.0±0.7)g/L,P=0.000;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史分别为6/23、7/185,P=0.000;胸片心胸比增大分别为20/23、60/185(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左心房内径(OR=1.211,95%C/1.062~1.381),胸片心胸比(OR=5.242,95%CI 1.138~24.144),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5.881,95%CI 1.152~30.008)和纤维蛋白原量(OR=2.242,95%CI 1.152~4.805)是LA和LAA内血栓形成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当≤65岁非瓣膜性AF患者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时应该加强抗凝治疗,以预防左心房血栓.  相似文献   

14.
龙玉 《中外医疗》2016,(29):19-21
目的:探讨透析液中钠浓度的不同对尿毒症患者的血压和心脏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8例合并高血压的尿毒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钠离子浓度分别为135 mol/L、143 mol/L其与成分相同,3次/周,4 h/次。两个月后,观察相关指标,研究钠离子浓度对患者血压及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透析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收缩压(169.5±11.6)mmHg;舒张压(92.7±6.1)mmHg]、体重(52.4±5.1)kg、LAD (41.3±2.8)mm、LVDd (42.6±4.1)mm、LVDs (33.8±2.5)mm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LVEF (55.2±4.8)%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血红蛋白(85.4±10.3)g/L、血前白蛋白(37.9±6.2)g/L、BUN(25.4±4.2)mmol/L、SCr(823.3±82.6)umol/L、Kt/V(1.47±0.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出现,其中低血压和透析失衡发生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血压和透析失衡发生率分别为4.26%和4.36%,对照组分别为1.81%和3.51%。结论钠离子浓度直接影响尿毒症患者的血压和心脏功能,低钠更有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但加大了低血压和透析失衡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左旋肉毒碱和蔗糖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MHD合并贫血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给予左旋肉毒碱+蔗糖铁+促红素,对照组给予蔗糖铁+促红素.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及4个月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 2组治疗4个月后贫血指标(Hb、Hct、SF、TSAT)均有明显改善,治疗4个月后对照组MD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SOD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4个月后MDA与治疗前比较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明显上升(P<0.05).结论 左旋肉毒碱和蔗糖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有明显治疗作用,左旋肉毒碱可缓解蔗糖铁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肺动脉压变化及其与心脏形态、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新诊断非透析CKD患者397例(CK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肺动脉压(PAP)、血浆脑钠肽(BNP)及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参数的差异,探讨非透析CKD患者肺动脉压变化及其与心脏形态、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非透析CKD组肺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33.13±9.00)mm Hg比(29.43±3.71)mm Hg,P〈0.01],CKD组总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18.9%。CKD(4~5期)组肺动脉压较CKD(1~3期)组显著增高[(35.90±9.34)mm Hg比(32.08±8.62)mm Hg,P〈0.01)],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明显升高(21.60%比13.47%,P〈0.01)。与对照组比较,CKD组BNP的自然对数值(lnBNP)[(3.59±1.63)pg/mL比(2.88±1.51)pg/mL,P〈0.01]、LA[(40.42±6.77)mm比(36.75±4.94)mm,P〈0.01)]、左室后壁厚度(LVPW)[(9.55±1.96)mm比(8.54±0.88)mm,P〈0.01)]、IVST[(9.76±1.75)mm比(8.71±0.90)mm,P〈0.01)]、LVMI[(105.61±36.47)g/m2比(87.41±17.08)g/m2,P〈0.01)]均显著升高。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PAP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r=-0.461,P〈0.01),与LA(r=0.491,P〈0.01)、LVPW(r=0.298,P〈0.01)、IVST(r=0.613,P〈0.01)、lnBNP(r=0.536,P〈0.01)、LVMI(r=0.382,P〈0.01)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MI和lnBNP是PAP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回归方程为:y=16.447+0.105x1+1.724x2(F=23.482,P=0.000),y代表PAP(mm Hg),x1为LVMI(g/m2),x2为lnBNP(pg/mL)。结论非透析CKD患者普遍存在肺动脉高压,并随肾功能恶化而加剧。肺动脉压与lnBNP、LVMI、LA、LVPW、IVST等心脏功能和形态指标有关,lnBNP和LVMI是影响肺动脉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透病人左心窒肥厚的影响。方法:将5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于血透后予以左旋卡尼汀2.0g静脉推注共6月;对照组26例不用。其它治疗两组相同。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PWT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正常值或处于正常值高限,治疗组3月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其中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显著下降(P〈0.05),治疗6月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3月、6月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左旋卡尼汀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此作用可能与其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补铁方式对维持性血透(MHD) 患者贫血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MHD 患者58 例,随机分为3 组,小剂量多频次静脉补铁组(蔗糖铁25 mg,每周2 次,共8 周,n=19)、常规剂量少频次静脉补铁组(蔗糖铁100 mg,每两周1 次,共8 周,n=19) 及不补铁组(n=20),另设健康对照组(n=20)。观察各组用药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AST) 等疗效指标以及血清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 等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静脉补铁组患者Hb,HCT,SF,TSAT 水平均比用药前升高(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补铁组比较,静脉补铁组单次血透后血清MDA,MPO 值明显增高(P<0.01),SOD 值明显降低(P<0.01);常规剂量少频次补铁组较小剂量多频次补铁组单次血透后MDA[(6.37±1.67) nmol/mL vs (5.37±0.73) nmol/mL] 和MPO[(96.75±16.97) U/L vs (81.41±7.60) U/L] 值增高更明显(P<0.01),SOD[(68.23±4.90) U/mL vs (84.77±14.02) U/mL] 值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8 周后,静脉补铁组间MDA,MPO,SOD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频次静脉补铁可有效改善MHD 患者贫血,增加铁储备,单次诱导的急性氧化应激水平低于常规剂量静脉铁剂,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静脉补铁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六合丹外敷腹部与空肠营养管联合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综合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其中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入院患者20例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入院患者2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胃管注入中药水,观察组采用六合丹外敷腹部、经空肠营养管注入中药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ICU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0 d后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g/L)、并发感染例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缓解时间[(4.75±1.48) d]、腹痛缓解时间[(4.15±0.93) d]、首次排便时间[(3.30±1.03) 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5.45±0.71) d]、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6.36±0.45) d]均比对照组[(分别为(8.35±1.09) d、(7.35±1.18) d、(6.35±1.18) d、(6.25±0.85) d、(7.82±0.82) d]快,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1.60±2.30) d和(8.55±2.1)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5±2.80) d和(12.06±2.90)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MI指数[(23.89±0.33) vs (21.21±0.71)]、血清白蛋白值[(37.42±5.43) g/L vs (34.53±2.64) g/L]、并发感染例数(1例vs 4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合丹外敷腹部与空肠营养管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使患者肠道迅速通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