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友病性骨假瘤是由于血友病血友病出血形成血肿,引起的骨骼溶骨性破坏,酷似骨肿瘤。临床上很容易发生误诊,笔者所见几例,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童乙型血友病并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郑本平姚仁福⒇(大理医学院楚雄教学医院神经外科楚雄675000)关键词儿童;血友病;出血中图分类号R554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曾因划破手指出血不止,于5岁时确诊为乙型血友病(APTT70秒,IX因子活性14.5...  相似文献   

3.
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血友病A(hemophilia A,HA)又称遗传性Ⅷ因子缺乏症,临床最为多见,而亚临床型HA仅在严重创伤或手术后出血,症状隐蔽,更易漏诊。作者15年中收治2例合并脑外伤的亚临床型HA患者,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间期出血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间期出血是中医妇科月经病中的常见病证,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临床上多从肾虚、血瘀、肝郁、湿热等方面论治,采用补肾、化瘀、疏肝、清利湿热等治法,取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 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是一组遗传性的血液系统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由于先天性凝血障碍而引起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出血。现将我科1956年至1978年住院治疗的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44例的临床资料做一整理,(凡缺乏抗血友病球蛋白伴出血时间延长者均未列入)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友病84例临床分析儿科学院儿内科徐酉华,宪莹中图分类号R725.5血友病是一组先天遗传性疾病,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常可引起各部位出血,尤其是骨、关节、软组织出血致残,脾破裂、颅内出血而死亡。严重危害小儿生命与健康。发病率为5~10/10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血友病A和B患者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相关传染病进行分析。方法92例血友病患者,74例血友病A,18例血友病B,从发病年龄、出血部位、家族史、测其血小板数、PT、aPTT、TF、FⅧ:C、FIX:C、因子抑制物、乙肝二对半、HCV、HIV。结果血友病A和B以及关节出血,皮下血肿发生,多自家族史,aPTT明显延长,88.34±42.84和79.90.4±31.68S,血友病AFⅧ:CF17.25.4±8.24%,血友病B3.83.4±3.64%,FⅧ抑制物4.1%,血友病B未见HIV出现。结论血友病A发病率大于血友病B为4.1:1;血友病A较血友病B易产生抑制物;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相关传染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河南医学研究》2023,(8):1345-1350
由于缺乏凝血因子,血友病患者关节及肌肉组织易反复出血,导致血友病性关节病。血友病性关节病康复治疗旨在通过不同阶段的评估及治疗,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预防严重并发症及残疾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血友病性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康复评估及康复治疗等内容,结合当前血友病性关节病康复治疗实际情况和临床经验,最后达成共识,整理成文,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小儿血友病22例31次进行分析,其中血友病甲17例,血友病乙5例。此病初次发生出血年龄早,婴儿期9例,幼儿期10例,幼儿期以后3例。11例患儿无明确家族史,婴幼儿期首次发生出血19例,初次出血得以确诊11例,误诊误治数月至14年11年,血友病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并应做好血友病的遗传资源,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友病患者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溶解抑制物活性(TAFIa)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血友病患者(血友病A15例,血友病B5例)及15例正常人对照以发色底物法检测TAFIa水平,对比二者的差异。按临床出血程度将年出血次数≤2次,无关节畸形者列为临床轻型组(n=8),年出血次数〉2次,且有严重关节畸形者列为临床重型组(n=12),比较二组的TAFIa水平。结果血友病组和正常对照组TAFIa均值分别为86.00±15.67%及107.00±9.63%,二组比较P〈0.001,差异有显著性。血友病A和血友病BTAFIa均值分别为87.73±15.50%及80.80±16.72%,二组之间P〉0.05,差异无显著性。二组与正常对照P值均〈0.001,有显著差异。TAFIa值与临床出血关系:8例轻型组者均值为81.38±15.85%,12例重型组者为87.41±16.04%,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友病患者TAFI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表明其下调纤溶机制显著减弱,导致纤溶活性增强,促进了血友病患者的出血倾向。提示抗纤溶治疗在血友病出血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未证明血友病患者临床出血严重程度与TAFIa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传统中医血瘀证与出血证辨证施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血瘀证和出血证相互关系及辨治特点。血瘀证多由血寒、气滞所致,治疗多用辛温活血药;出血证则以血热、气逆为多,治疗常用凉润苦涩之止血药。然血瘀证与出血证二者常累及对方而相互兼见,如"瘀血出血"和"出血瘀血",故治疗中应活血与止血兼顾,选用化瘀止血药物,其内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出血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血疾病在临床上相当常见,约占血液病患者的1/3。除血液科外,临床各科也都有出血问题。引起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为血小板量或质的异常和凝血障碍,先天性或获得性血管异常、纤溶亢进以及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因素也可导致出血。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常可提示出血的原因和诊断。如皮肤与黏膜的瘀点瘀斑以及月经过多常提示为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血管性血友病与其他血管病变。深部组织与关节血肿多见于血友病。但这些临床特点仅有相对的意义,大多数出血性疾病都需要经过实验室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3.
瘀热型血证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瘀热型血证病机探析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主题词血证/中医病机,血热(中医)十血瘀血证是指血不循经,自九窍排出体外,或渗溢体表肌肤的一类出血性疾病,临床实践证明,不少血证患者,具有血热和血瘀同时并见的病理表现,提示瘀热引起出血是临床客观存...  相似文献   

14.
血友病甲(以下简称血友病)及血管性假血友病是二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很久以来已经明确血友病是由于缺乏抗血友病球蛋白(AHG)或因子VIII所致,而血管性假血友病则是由于缺乏Von Willebrand因子(VWF)所引起的。但对因子VIII的本质,这二种遗传性出血疾病的临床变异,实验室检查方法尤其是携带者的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缩宫素联合益母草颗粒对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106例产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母草颗粒治疗。治疗5d,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总有效率较高,产时、产后2h、产后24h、产后72h出血量较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较高(P<0.05)。结论 缩宫素联合益母草颗粒治疗产后阴道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出血情况,调节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口腔出血并不一定由口腔疾病引起,血友病引起拔牙后出血、牙龈出血的报道较多,鲜见有以舌部出血于口腔科首诊而发现出血性疾病的报道,笔者于1997-2004年接诊了八名患者,分别为血友病甲、血友病乙、血管性血友病、肝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引起的舌出血,首诊于口腔科,对不同的出血性疾病予以归纳、分析,引起口腔科医生的高度重视。避免误诊和漏诊,合理施治,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7.
张洪霞  杨淑平  郑惠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35-535,554,584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具有周期性发病、容易反复等特点。属于中医“胃脘痛”、“痞证”、“反胃”、“吐酸”范畴。溃疡性出血是其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占消化性溃疡的7%~30%,溃疡性出血经内科治疗后,5年内再出血率为10%~15%,病死率为2%~9%,因此,该病的治疗是临床的重点。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有时会有其局限性,本文主要探讨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出血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临床证治系列讲座第12讲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李建,宋文芳,宋祚民北京中医医院(100010)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血证”范畴,又可称之为“肌衄”。本病为儿科常见病,临床以皮肤、粘膜及内脏等部位的出血为症状特征,实验室常规检查中,血小板常在100x...  相似文献   

19.
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Ⅷ或Ⅸ缺乏而引起的全身出血性疾病。患者常因关节内反复出血引起关节内滑膜增生,铁质沉积,软骨破坏导致关节慢性病变。临床上如忽视血友病存在,而对患者行关节疾病手术治疗,往往会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情况,危及患者生命。本例因患者蓄意隐瞒病史而行全膝置换术,术后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经多方努力,终于使患者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甲型血友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概况黄蓓佩(基础部医用生物教研室)关键词甲型血友病,分子遗传学,综述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通常在没有明显创伤时,病人会发生肌肉和关节内出血,也可能由于大量的内出血而死亡。甲型血友病中男性发病率为1/5000~1/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