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医护合作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医护人员合作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订的中文版医生-护士合作量表(NPCS)对苏州市30所医院神经外科的171名医生和50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医生护士NPCS总分为85.41±13.29,医生NPC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护士(P0.05,P0.01),其中护士和医生能够互相帮助条目医生护士得分均排第1;护士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医院等级NPC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神经外科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医护合作现状较好,医生医护合作感知优于护士;医护管理者应进一步健全医护共同参与机制,加强培训,使医护合作更深入更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进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专科化管理方法对手术室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4月对传统的手术室护士专科化管理方法进行改良,包括采取绝对专科化和相对专科化相结合方式,优化重组护理人力资源;改变专科培训模式,采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和专科组内分层级培训;合理搭建值班人员梯队,确保值班期间所有急诊手术的配合质量。比较改进前后手术医生、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改进后,手术医生对护士仪器设备使用、体位摆放和手术配合方面的满意率较改进前显著提高(P0.05,P0.01),手术护士对其他专科手术配合能力、全科理论知识、预见性思维、应急反应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改进前(均P0.01),手术患者对访视宣教内容认知度和手术体位安置舒适度的满意率显著高于改进前(P0.05,P0.01)。结论改进手术室护士专科化管理能满足综合性医院多专科发展需求,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急诊科医护合作小组的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方法 根据资历、值班时间将急诊科36名护士和12名医生划分为12个医护合作小组,每组3名护士及1名医生,按团队抢救配合流程进行3个月培训与实践.结果 实施后,医护人员抢救配合度评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医疗差错、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医护合作小组工作模式能增加急诊科医护工作配合度,有效防范医疗差错及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团队资源管理(TRM)在急诊医护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团队资源管理相关知识培训,交接班中引入ISBAR沟通工具,制定医护共同交接班制度及规范,推动团队资源管理精神,实施医护一体交接班等措施。结果实施团队资源管理后,护士交接班时间显著缩短,交接班质量显著提高(均P0.01)。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感、对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满意体验度评价均有所提高。结论团队资源管理应用于急诊医护人员交接班,通过建立医护交班的标准与沟通的平台,加强团队合作,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脊柱一科32例脊髓损伤患者设为对照组,按医生开医嘱护士执行的常规医疗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诊疗及护理;将脊柱二科33例脊髓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医护合作模式,即分别由1名医生2名责任护士组成医护合作小组管理诊疗患者,共同决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h及干预后第4周、第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以及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第4周、第3个月MBI、WHOQOL-BREF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医护合作模式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三级综合医院医护合作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在重庆市6所三级综合医院中抽取1 019名医护人员,运用中文版医护合作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合作量表得分总分78.42±15.16,条目均分3.73±0.72,医生医护合作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护士(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医生中职业兴趣、医护合作意愿及外科、急诊科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调整R2=0.246);护士中职业兴趣、医护合作意愿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调整R2=0.251)。结论三级综合医院医护合作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需进一步加强;医护双方应关注影响医护合作的因素,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共同决策,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加强重点患者管理在保障患者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医护合作加强重点患者和不良事件报告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重点患者;完善总值班与护理应急班制度,临床科室设立科主任代理与病区助理来保障夜间节假日重点患者管理。结果实施重点患者管理1年后,重点患者管理数较管理前显著增多,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医护合作加强对重点患者管理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患者安全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患者安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安全态度量表(SAQ)对山东省5所医院123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患者安全态度总体得分为66.95±11.11,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对工作的满意、团队合作、单位安全风气、对管理的感受、对压力的认知、工作状况。不同级别医院、年龄、工龄、职称、编制的手术室医护人员SAQ总体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性别、工作类别医护人员SAQ总体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患者安全态度属正向态度,其受医院级别、年龄、工龄、职称和编制的影响。提示医疗机构及卫生管理部门应重点关注低龄、低年资、低职称及合同制医护人员的患者安全态度,反思医疗卫生的管理体制,为医护人员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合作内涵,提高治疗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方法结合胸外科的工作特点构建医护一体化的合作内容,从单病种诊疗护理路径化、护理康复合作化、专科发展帮带化、医护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同质化等形式开展医护一体化工作。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后,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实施前,医护合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实现了提升服务品质的目的,提高护士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医护合作的满意度,培育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三级甲等医院医护合作关系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医生与护士感知的医护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护人员合作意识和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合作行为相关因素问卷和临床实务合作量表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144名临床医生和1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临床合作行为量表得分为3.96±0.69,医生为3.83±0.69,两者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合作得分最高的前三项是与医生沟通医嘱、明确责任、与医生有共同理念;医生合作得分最高的前三项分别为明确责任、站在护理角度看问题、主动沟通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在共同讨论医疗护理知识条目得分均最低。科室、管理者重视程度、医护配置、合作意愿是护士临床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职称、科室、角色期望、文化程度、合作意愿是医生临床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重视双方沟通,关注影响合作的因素,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屈晓玲  王颖  杨婷 《护理学杂志》2021,36(18):10-13
目的 降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膀胱癌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2019年6~11月收治的168例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2020年6~11月收治的17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分级预防方案,即成立医护联合防治小组,将Caprini评估量表嵌入信息系统形成预警系统,根据风险分级实施分级预防.比较两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术后第3天D二聚体浓度、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术后第3天D-二聚体检测值、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分级预防可显著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基于5G网络的复合型糖尿病AI管理平台,观察在糖尿病患者管理及基层医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3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院外管理,观察组基于5G网络的复合型糖尿病AI管理平台实施院外管理,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观察患者血糖控制相关指标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变化。另在基层医院内选取护理人员60名,通过平台进行培训。比较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基层护士综合能力评分。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项目开展6个月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及护理团队建设评分显著高于开展前(均P<0.05)。结论 基于5G网络的数字医疗平台的应用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且促进基层护士的能力提升,有利于区域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共享平台在儿科护理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住呼吸消化病房及外科病房的患儿400例按病区床号分组,将病区1~25床分为对照组200例,26~50床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由护士对所负责的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并填写评估结果,根据护理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医护共享平台的护理评估。结果观察组压疮、跌倒/坠床风险护理评估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非难免性压疮、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风险防范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医护共享平台,有利于促进医护沟通合作,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保障患儿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生与护士感知的医护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护人员合作意识和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合作行为相关因素问卷和临床实务合作量表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144名临床医生和1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临床合作行为量表得分为3.96&#177;0.69,医生为3.83&#177;0.69,两者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合作得分最高的前三项是与医生沟通医嘱、明确责任、与医生有共同理念;医生合作得分最高的前三项分别为明确责任、站在护理角度看问题、主动沟通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在共同讨论医疗护理知识条目得分均最低。科室、管理者重视程度、医护配置、合作意愿是护士临床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职称、科室、角色期望、文化程度、合作意愿是医生临床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重视双方沟通,关注影响合作的因素,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应用临床路径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同期住院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工作,即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治疗性接触中随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医护合作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对照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晓程度、满意度、视力恢复、复发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需要医护人员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在穿支皮瓣修复慢性创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6月-2020年5月随机选择88例穿支皮瓣修复慢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创面恢复情况、医嘱依从性、焦虑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肉芽覆盖、肉芽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定期复查3个方面的医嘱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其中,观察组SDS、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操作技能和医护配合度3个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有利于加快穿支皮瓣修复慢性创面患者的伤口恢复,安抚其焦虑情绪,医嘱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临床护理人员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201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护理人员生活质量自评分显著低于普通人群(P<0.05,P<0.01),护理人员的年龄、工龄、职称主要对其躯体健康造成影响,而学历、收入、环境、社会支持及慢性病不仅影响护理人员的躯体健康,更影响其精神健康,学历对护理人员的社会功能产生影响.结论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值得关注.护理管理部门、护理教育机构和护理人员自身都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方法将21 541例手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0 624例、观察组10 91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协作责任制护理,包括手术室护士专项培训,护士参加病房医生大查房和术前讨论,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手术间相对固定。连续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工作效率及医护患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手术室实施医护协作责任制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的多维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住院时间将2017年4~9月接受含有中度或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的106例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护理;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接受含有中度或者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的58例肿瘤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基于信息化的、医护患共同参与的多维管理模式进行全程管理。结果干预组第1~5个化疗周期恶心程度及第3~5个化疗周期呕吐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P0.01),且第2~5个化疗周期生活功能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信息化的、医护患共同参与的多维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专科小组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在手术室护理人员77人中选出50人组合成先心病、冠心病、风心病及大血管组4个专科小组,实施专科小组管理,包括手术配合、学习与培训、器械、仪器管理、手术间管理及人员考核.比较实施前后同期护士专科探作合格率.结果 专科护士手术物品准备、无菌单铺置、体位摆放、皮肤保护考核合格率显著高于专科小组管理前(均P<0.05);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率达98.8%.结论 专科小组管理能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改善医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