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戴耳机听音乐与播放背景音乐对减轻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戴耳机听音乐组、听背景音乐组和对照组各60例.戴耳机听音乐组患者在测量生命体征后即戴上耳机听放松音乐,听背景音乐组患者在测量生命体征后即开始听用CD机播放的放松音乐,对照组患者不听音乐.应用疼痛数字分级法评价3组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疼痛程度,进镜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及前2组对音乐的评价.结果 戴耳机听音乐组和听背景音乐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耳机听音乐组疼痛评分较听背景音乐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后心率比检查前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音乐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听背景音乐是一种实施方便、经济的缓解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减轻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程度的作用。方法:将278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对患者音乐背景和喜好进行调查及评估,制定个体化音乐干预方案。检查前15min实验组通过耳机欣赏选定音乐到检查结束,对照组则不戴耳机不听音乐。结果:两组音乐背景无统计学差异,较喜欢的音乐类型有流行歌曲(35.34%)和轻音乐(31.20%),实验组干预后疼痛程度、紧张程度、收缩压、心率、进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舒张压和检查前15min的收缩压、心率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据患者喜好进行个体化音乐干预,可增强患者聆听音乐的专注性,更好地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消除紧张心理,保持生理指标平衡,缩短检查时间,提升患者受检意愿,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各50例,音乐组检查中播放背景音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检查前和检查中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对检查中不适的耐受性。结果音乐组患者检查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波动小,不适程度减轻,耐受性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景音乐可有效缓解患者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减轻不适感,提高其耐受性,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减轻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程度的作用.方法:将278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对患者音乐背景和喜好进行调查及评估,制定个体化音乐干预方案.检查前15 min实验组通过耳机欣赏选定音乐到检查结束,对照组则不戴耳机不听音乐.结果:两组音乐背景无统计学差异,较喜欢的音乐类型有流行歌曲(35.34%)和轻音乐(31.20%), 实验组干预后疼痛程度、紧张程度、收缩压、心率、进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舒张压和检查前15 min的收缩压、心率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据患者喜好进行个体化音乐干预,可增强患者聆听音乐的专注性,更好地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消除紧张心理,保持生理指标平衡,缩短检查时间,提升患者受检意愿,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音乐播放方式对疑似乳腺癌患者活检后等待病理报告期间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疑似乳腺癌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活检后等待病理报告期间实验组采用耳机播放音乐,对照组采用室内播放音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及等待结果15min和30min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差异。结果术前1d及等待结果15min时间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待结果30min时间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耳机给患者播放音乐,隔绝了手术室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使患者产生安宁、愉悦的心情,从而在应激状态下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背景音乐在普通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背景音乐在普通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6年9~11月来该中心进行普通肠镜检查并且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132例随机分成音乐组62例和对照组70例,音乐组患者给予全程播放背景音乐;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程序进行.监测两组患者在候诊时、检查前、检查后10 min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和检查时的疼痛指数、焦虑指数、检查时间和配合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检查前血压波动、检查后心率和血压平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检查前心率波动、焦虑指数,检查时的疼痛指数、操作时间、配合程度,检查后焦虑指数与检查结果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背景音乐的播放能平稳普通肠镜检查患者的心率和血压,而对缓解焦虑和疼痛作用不显著,应用价值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疗法联合呼吸放松对LC术后患者焦虑、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根据单月、双月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音乐放松疗法联合呼吸放松。结果两组在术后1 h 内和24 h 后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在术后2 h、4 h、6 h、8 h、12 h的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干预组疼痛持续时间及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指标数值低于对照组;术前,两组在焦虑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放松疗法联合呼吸放松可缓解术后的疼痛,降低生命体征的波动性,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让患者平稳地渡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8.
音乐干预对减轻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减轻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作用。方法:将9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音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音乐干预组进行音乐背景调查,麻醉前1h通过耳机欣赏选定音乐,对照组戴耳机不听音乐,两组各持续30min。观察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心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音乐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生理、心理测量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心理测量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可明显降低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0年4~8月由同一位内镜医师进行结肠镜检查的196例患者,分为流行音乐组65例、古典音乐组63例和对照组68例,分别记录其进镜时间和痛苦评分。结果流行音乐组和古典音乐组的进镜时间、痛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流行音乐组的进镜时间、痛苦评分均稍低于古典音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应用背景音乐可以缩短进镜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听觉分散对手外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方法 采用信封抽取随机分组方法,将120例准备换药的手外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换药时戴耳机听音乐,对照组换药时只戴耳机不听音乐,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操作者使用相同的换药方法,在安静、一致的环境中完成换药及3次换药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换药的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换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换药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听觉分散可有效控制手外伤患者换药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
音乐疗法对臂丛阻滞麻醉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断指再植术中臂丛阻滞麻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臂丛阻滞麻醉下行断指再植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观察两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焦虑程度、镇痛效果、改用全身麻醉例数、麻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血压、焦虑程度、疼痛指数、改用全身麻醉例数、麻醉并发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减轻病人术中紧张情绪,稳定病人血压,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眼部注射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80例结膜下注射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60例,常规组注射药物为地塞米松2.5mg,2%盐酸利多卡因0.2ml;实验1组注射药物为地塞米松2.5mg,2%盐酸利多卡因0.2ml,注射同时为患者播放音乐;实验2组注射药物为地塞米松2.5mg,不加2%盐酸利多卡因0.2ml,注射同时为患者播放音乐。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比较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结膜下注射后的疼痛评分常规组为(4.51±0.25)分,实验1组(3.50±0.30)分,实验2组(3.54±0.30)分,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08,-24.46;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膜下注射患者采用音乐疗法不加麻醉药的方法进行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紧张心理,缓解疼痛,减少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增加个体化音乐干预,从术后24h开始,至术后7天转出ICU结束。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转出ICU当日采用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定;采用BPI量表于术后24h、48h、72h、96h、120h、144h、168 h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并于干预前(术后24 h)及干预后(术后168 h)评估两组患者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组睡眠障碍发生率(42.1%)明显低于对照组(56.3%),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干预组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发PSQI总分方面均有所改善(P0.05);在入睡时间方面无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48 h、72h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96h、120h、144h、168h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8h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日常生活、情绪、活动能力、人际关系、睡眠、兴趣)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音乐干预可以改善肺癌患者术后入住ICU期间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探讨音乐干预在不孕痘病人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过程中缓解病人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不孕症病人随机分为音乐干预组和对照组,音乐干预组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过程中播放病人喜爱的音乐,对照组不播放音乐;测量并比较两组病人的血压、心率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用焦虑自测量表(SAS)评估焦虑程度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音乐干预组病人的收缩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干预组病人的SAS评分和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下降,且音乐干预组病人干预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应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可有效缓解病人紧张、焦虑心理,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高位复杂肛瘘术后患者换药切口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12例在我科行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换药法,观察组患者在换药时播放音乐,在换药时和换药结束后10 min,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并在5 d后调查观察组患者对音乐疗法的满意度。结果:换药结束后10 min观察组疼痛程度从术后第2 d起较对照组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换药时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适度减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换药后疼痛,增加舒适度,提高患者在换药时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音乐疗法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舒适度的作用。方法将160例首次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焦虑问卷进行焦虑状况测定,直观模拟量表评定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碎石中痛苦行为表现和辅助用药情况,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得到改善(P〈0.05),疼痛程度明显降低(P〈0.01),循环系统较稳定,波动少(P〈0.05)。观察组痛苦行为表现和辅助药物使用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疗法有利于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在肛肠疾病术后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2012年6~11月肛肠疾病手术后换药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背景音乐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背景音乐组患者在每日1次的术后换药过程中连续播放节奏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对照组无背景音乐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前5次换药的平均时间和疼痛评分.结果:背景音乐组患者的换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肠疾病术后换药过程中应用背景音乐可以有效缩短换药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笑氧混合气体吸人镇痛在结肠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928例须行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66例(其中行结肠镜检查436例、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30例)、B组462例(其中行结肠镜检查434例、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28例)。A组行结肠镜检查或治疗时采用笑氧混合气体吸入镇痛;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观察2组操作期间患者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血压(BP)的变化以及镇痛效果、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A组操作中、操作后患者HR、BP较B组明显降低(均P〈0.05);在操作过程中A组患者出现腹胀、恶心症状的例数及操作时间明显少于B组(均P〈0.05);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且患者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均P〈0.05)。结论笑氧混合气体吸入镇痛在结肠镜的诊疗应用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起效快的特点,总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体温、血压、心率、口腔疼痛主观感受及口腔黏膜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4-10月接受治疗的76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音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音乐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音乐干预,共持续15d。干预前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测量疼痛程度,运用RTOG/EORTC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评估口腔黏膜状况,同时记录体温、血压、心率。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音乐治疗组干预后收缩压、心率显著降低(P〈0.01),口腔疼痛主观感受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口腔黏膜状况音乐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缓解放射治疗引起的口腔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