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佳  沈杨  罗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504-1505,150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时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本院84例应用替罗非班静脉滴注治疗的老年ACS患者出血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1例(13.10%)ACS患者发生出血,其中2例严重出血,9例轻度出血.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龄(≥65岁)、吸烟史≥5.2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肌酐清除率≤70 mL/min、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73 m2)是替罗非班治疗ACS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体重与出血并发症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替罗非班临床应用较为安全,高龄、吸烟、急诊PCI、肌酐清除率降低、肾功能不全为老年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时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实施全肺切除术5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发生低氧血症21例,非低氧血症29例,分析导致全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65岁、术前心电图异常、麻醉时间≥4 h、吸烟、术后白蛋白34 g/L是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5岁、麻醉时间≥4 h是全肺切除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年龄≥65岁、麻醉时间≥4 h的全肺切除术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高龄与麻醉时间过长患者的监护,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及相关危险因素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诊治且病历资料较完整的160例EH患者,按血压水平由高至低分为三组:高血压1级50例,高血压2级52例,高血压3级58例.另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血生化指标、PWV及踝/臂血压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的结果.[结果]高血压各组的PWV增大及ABI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血压等级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男性、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PWV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脂蛋白(a)、尿酸、肌酐与PWV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WV增大,其程度和ABI异常的发生率均随血压分级增高而增加;增龄、男性、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PWV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相关性。方法对2 500例年龄≥60岁老年人进行认知障碍调查,疑似MCI者共203例为MCI组,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203例非MCI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MS各组分对MCI的影响。结果 MCI组体力活动≥60min/d比率(11.8%)、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17.6±2.2)低于对照组(29.1%、24.9±2.6),合并MS(42.9%)、腹型肥胖(58.6%)、高甘油三酯血症(34.5%)、高血糖(28.6%)比率高于对照组(18.7%、41.9%、18.7%、17.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MS、体力活动≥60min/d是MCI的影响因素(P<0.05),高血压、MS、体力活动≥60 min/d者MCI患病风险分别是未合并高血压、未合并MS和体力活动<60min/d的2.138倍(95%CI:1.034~4.422,P=0.040)、4.065倍(95%CI:1.845~8.954,P=0.001)、0.308倍(95%CI:0.174~0.540,P=0.000)。结论高血压、MS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力活动≥60min/d为MCI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发病24 h内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316例,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其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 176例与对照组(Hcy 10μmol/L) 140例,收集患者病史、化验检查、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住院资料,分析2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心脏破裂和联合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型高血压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不良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城市中心社区在档60岁以上居民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整理某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健康档案,对2010年参加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居民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5名60岁以上体检人群的高脂血症总患病率为57.1%,以高三酰甘油血症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脂血症与性别、高血压、超重/肥胖相关(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该社区在档老年人群高脂血症受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水平影响,应加强时老年女性、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管理,充分利用社区健康档案相关信息,全面评价相关危险因素,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发生及进展的危险因素,探讨肥胖、血脂及脂蛋白等因素与前列腺癌的关系,为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行"经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前列腺癌危险因素。结果 (1)总计428例患者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确诊为非前列腺癌患者255例(59.6%)。前列腺癌组中,肥胖人群(BMI≥25kg/m~2)、有吸烟史、高血压病史、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前列腺癌组(P0.05)。两组患者中有饮酒史、糖尿病史、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等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高血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肥胖是穿刺阳性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前列腺癌高危组和非高危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和PSA是高危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载脂蛋白A1(Apo A1)是高危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吸烟和肥胖是前列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是高危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Apo A1是高危前列腺癌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尿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72例行PCNL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33例术后发生尿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和临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572例患者中,术后有33例发生尿毒血症(5.77%);经单因素分析,尿毒血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结石直径、有无糖尿病史、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术中灌注生理盐水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0岁、患有糖尿病及术中灌注生理盐水量≥30L是影响PCNL后发生尿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女性、糖尿病、术中灌注生理盐水量≥30L均为PCNL后发生尿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需于围手术期采取各项预防感染措施,降低尿毒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病相关因素。方法本院住院患者1 50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查监测及问卷调查,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归为斑块组(n=809),未发现斑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n=691),比较2组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酗酒、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的变量进入回归统计,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组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烟、酗酒差异不明显(P均>0.05)。将上述变量进入回归统计,显示年龄、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可能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9 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有无发生SAP将其分为SAP组(n=35)和非SAP(n=124)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胃黏膜保护剂、脑卒中后吞咽困难(DAS)、卒中史、卒中类型、低蛋白血症、意识障碍、鼻饲、吸烟等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59 例脑卒中患者SAP发生率为2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 岁(P<0.01)、胃黏膜保护剂(P<0.01)、DAS(P<0.01)、低蛋白血症(P<0.05)、意识障碍(P<0.05)、鼻饲(P<0.001),吸烟(P<0.01)均与SAP发生有关。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 岁、DAS、鼻饲、吸烟是SAP发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其他因素,鼻饲饮食患者发生SAP风险最高,是非鼻饲患者的5.119倍。结论SAP的发病率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鼻饲饮食患者发生SAP的可能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杨帆  徐冰馨  郭平  陆怡德 《检验医学》2013,(12):1069-1072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其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相关资料,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行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iGFR)判断是否存在靶器官损伤(若患者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靶器官损伤,则归人各组分别统计),将106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4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18例)、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组(46例)及高血压伴iGFR下降组(27例)。同时检测血浆Hcy、血糖(FPG)、血脂、血肌酐(Cr)等,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Hcy与各靶器官损害呈明显正相关(P〈0,05),且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吸烟、收缩压(SBP)、FPG、Cr]明显相关(P〈0.05)。单纯高血压组血浆Hcy水平[(12.184-3.30)p~mol/L]明显低于高血压伴iGFR下降组[(19.05±8.58)~mol/L]、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18.63±7.99)Ixmol/L]、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组[(16.80±6.34)~mol/L](P均〈0.05)。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组年龄、Hcy、血糖、iGFR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因变量,年龄、血糖、iGFR和Hcy为自变量,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有年龄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Hcy异常临界值标准(〉15μmol/L)将Hcy区分为正常和升高,高血压伴Hcy升高者罹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比Hcy正常者高出2.74倍。结论年龄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Hcy升高与高血压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且罹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早期(EDN)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66例T2DM患者按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DN早期组(DN组,尿白蛋白30~300 mg/24 h)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尿白蛋白<30 mg/24 h),比较两组在高血压病史、脂肪肝病病史、吸烟史及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半小时C肽(0.5 hPCP)、2 hC肽(2 hPCP)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N组和 DM组病程、合并高血压比例、吸烟比例、BMI、HDL-C、TG、UA水平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肝发生率、HBA1C、FCP、0.5 hPCP、2hPCP、LDL-C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N组的病程、BMI、TG、UA水平较高,HDL-C水平较低。Logistical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高 BMI 及高 LDL-C 是 DN 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长、合并高血压、高 BMI及高 LDL-C是早期 DN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病人应戒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体质量,定期监测尿酸、血脂,积极纠正脂代谢紊乱,可预防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三种常见脑小血管病(CSVD) MRI标记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CSVD的危险因素,并推测其发病机制以及预测其发展和演变.[方法]选择在MRI上拥有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tensity,WMH)、腔隙、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PVS)这三种常见CSVD的MRI标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测定分析其空腹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CSVD组中:年龄、吸烟史、Hcy为其危险因素;WMH组中:性别(男)、年龄、糖尿病史、Hcy为其危险因素,HDDC为其保护因素;腔隙组中:年龄、吸烟、LDL-C为其危险因素,HDL-C为保护因素;PVS组中:年龄、吸烟、Hcy、TG为其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男性、吸烟史、Hcy、糖尿病史、高LDL-C、高TG是CSVD的危险因素,吸烟史作为CSVD的危险因素风险强度较高,而HDL-C为CSVD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本院治疗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白内障确诊患者37例作为病例组,45例双眼无视力损伤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人群年龄、职业、性别、生活行为、既往阳光照射时间、既往病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白内障患病率越高;女性白内障患病率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方面,小学、初中、高中及其以上白内障患病率低于文盲组;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吸烟白内障患病率高于非高血压、非糖尿病、不吸烟人群;既往阳光照射时间3~4 h、4~5 h、≥5 h白内障发生率高于既往阳光照射时间<3 h人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低、既往阳光照射时间长、既往吸烟、患有糖尿病、女性、高龄仍是白内障的危险因素.[结论]受教育程度低、既往阳光照射时间长、既往吸烟、患有糖尿病、女性、高龄是白内障的危险因素;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避免过度阳光照射等是预防白内障最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的关系。方法顺序入选217例老年患者,根据踝臂指数(ABI)分为下肢动脉正常组和LEAD组,采集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史,分别检测Hcy、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以及血压(BP)、体质量指数(BMI)、腹围,并对各组化验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腹围、BMI、舒张压(DBP)、Cr、Cys-C、FBG、TC、TG、LDL-C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AD组Hcy、UA、收缩压、脉压以及吸烟、冠心病、脑卒中史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ABI、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cy与LEAD正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8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未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对照组)38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观察组)46例。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检测并比较住院期间两组患者血清 Hcy 及 IL-6水平与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应用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Hcy、IL-6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较高(P <0.05),而血糖及其他血脂各指标无差异(P >0.05)。应用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 Hcy 及 IL-6水平为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清 Hcy 及 IL-6水平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赵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4):1101-1102,110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间体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所有测量记录患者血脂水平、baPWV以及其他心脑血管风险因素。结果在校正年龄及性别后,血清HDL-c与baPWV负相关(r=-0.124,P<0.01)。多远线性回归分析证实年龄、吸烟、体重指数、收缩压、HDL-c、空腹血糖以及白细胞计数皆与baPWV独立相关(P<0.01)。在经过多步校正后,最高四分位个体发生高动脉僵硬度是最低四分位个体的0.443(95%CI:0.257~0.825)倍。这种关联关系在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LDL-c以及血白细胞计数等心脑血管风险因素后仍然显著。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低血清HDL-c水平是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人冠心病(CHD)危险因素的分布状况。[方法]160例患者来自本院老年CHD住院患者,非CHD住院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高血压、吸烟史、体重指数、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血清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传统危险因素对老年患CHD的相对危险度。【结果】单因素显示吸烟史、体重指数、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TC、TG、HDL-C和LDL-C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吸烟史、血清胆固醇、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是老年患者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老年人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血清胆固醇、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和糖尿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早期防治老年冠心病。  相似文献   

19.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多项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选择8项相关指标,结合患者术后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性别、年龄、BMI、原发病、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手术因素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原发病包括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骨肿瘤,合并症包括糖尿病及高血压.[结果]9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29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22%.发生高血压及糖尿病合并症的回归系数为r=4.184,P=0.041,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合并症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病变特点,并对其临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118例,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分析其脑梗死特点。所有病例均统计年龄、性别、腹围、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其进行分析,及两组比较。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以再发性、多灶性腔隙性脑梗死及大面积脑梗死多见。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餐后高血糖与脑梗死显著相关。结论高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吸烟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对血糖、收缩压、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等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及良好控制,以减少和延缓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