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需求。方法 2013年3月采集0~40岁健康人群500人份血样品,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Ig 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00%、71.20%和60.4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465.58 m IU/m L、32.89 IU/m L和107.06 IU/m L。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抗体阳性率和GMT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进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GMT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抗体水平均较低。麻腮风联合疫苗(MMR)纳入免疫规划既有助于消除麻疹,也有利于控制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宁波市鄞州区健康人群麻疹和风疹血清抗体水平,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区8个年龄组的部分健康人群,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和风疹血清Ig G抗体水平,同时开展麻疹、风疹抗体水平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监测290人,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1.72%,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50.0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575.24 m IU/ml;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3.45%,GMC为38.92 IU/ml。不同性别、户籍间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麻疹患病史间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免疫剂次、不同年龄组间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波市鄞州区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尚不足以形成有效免疫屏障,存在着局部地区、小范围暴发的可能性,要提高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对3岁~19岁组人群建议加强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同时加强麻疹和风疹疫情监测与处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天津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需求。方法2007年3月采集0~57岁健康人群608人份血样品,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运用直线相关分析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C与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分别为70.39%、16.78%和12.34%;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78%,65.79%和73.5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2 488.10 IU/L、200.4 IU/ml和759.91 U/ml。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与发病率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1),而GMC与麻疹发病率没有显著性相关;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GMC与发病率无相关关系。结论本次调查显示2007年天津市麻疹人群抗体GMC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和抗体水平较低,2剂次的麻腮风疫苗(MMR)纳入免疫规划既有助于消除麻疹,也有利于控制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5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抗体水平,为确定新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河南省3个县(区)8个年龄组共420名健康人群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麻疹、风疹、流腮的Ig G抗体。结果在420名观察对象中,麻疹、风疹、流腮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05%、77.14%、77.86%,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866.16m IU/ml、52.64IU/ml、411.15IU/ml。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GMC在各年龄组之间、各地区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流腮抗体阳性率、GMC在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地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河南省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腮抗体水平相对较低,存在年龄和地区差异,必须加强弱势区域和重点年龄组含麻疹、风疹、流腮成分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宁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的抗体水平,评估免疫规划接种效果。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健康人群麻疹IgG、风疹IgG和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结果检测标本322份,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71%、78.88%、65.84%,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657.64 mIU/ml、40.90 IU/ml、138.28 IU/ml。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和GMC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在不同监测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疹IgG抗体水平较高,已经达到消除麻疹的规划接种目标;风疹IgG和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相对较低,出现暴发的可能性较高。结合近期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流行情况,建议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第二剂流行性腮腺炎强化免疫,对12岁以上易感人群进行风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6.
研究学龄前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合肥市427名学龄前儿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和抗体滴度.结果 427名学龄前儿童中麻疹抗体阳性401人,阳性率为93.9%;风疹抗体阳性为385人,阳性率为90.2%;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332人,阳性率为77.8%.全市各县区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547,25.059,F值分别为3.989,12.319,P值均<0.05).城市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均低于农村儿童(x2/t值分别为5.966,4.151,P<0.05).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加而增加,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加而增加(P值均<0.05).结论 合肥市麻疹有出现散发和小范围流行的可能,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学龄组出现暴发的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肇庆市全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为控制相应疾病、改善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原则抽取肇庆市三个县区2012年全人群血清标本共319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Ig G抗体水平。结果肇庆市2012年全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8.4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167.95m IU/ml;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8.06%、GMC为146.10IU/ml;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74.92%,GMC为447.96U/ml。人群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县区、年龄段、性别、城乡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在城乡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县区、不同年龄段、性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2=9.760,P0.05;X~2=36.509,P0.05;X~2=5.575,P0.05);低龄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和GMC偏低,20~29岁年龄段人群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C不高。结论肇庆市全人群对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疾病已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但应加强对低龄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及时为8~11月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1.5岁以上儿童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建议为20~29岁育龄期妇女接种MR或MMR,进一步提高全人群防病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麻疹、风疹免疫预防工作,有效控制麻疹、风疹的发生和流行,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0~60岁健康人群1 056人份血样,采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麻疹抗体、风疹抗体。结果 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7.54%、风疹抗体阳性率87.2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 麻疹、风疹分别为:1 220.10 mIU/ml、68.23 IU/ml,不同人群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麻疹χ2=20.170,风疹χ2=17.090,P均<0.05);不同地区麻疹抗体阳性率在95%以上、保护率在65%~75%之间,风疹抗体阳性率在75%~94%之间,不同地区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106;P<0.001);不同免疫史风疹抗体阳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54,P<0.001)。结论 克拉玛依市麻疹人群抗体阳性率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风疹抗体阳性率水平略低,乌尔禾区和部分年龄组风疹阳性率较低。应重点加强地区及重点人群疫苗预防接种管理,必要时开展人群查漏补种免疫。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现状,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江苏省13个省辖市监测点的健康人群,分<8月龄、8月龄~、1.5~岁、5~岁、15~岁、25~40岁和流动人口15~岁组等7个年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计算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共采集合格标本6 926份,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1.85%,GMC为596.44IU/L。麻疹IgG抗体阳性率、GMC均以1.5~<5岁年龄组最高(96.47%,1 544.10IU/L),<8月龄组最低(36.24%,64.74IU/L),不同年龄组人群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gG抗体阳性率以无锡市最高(94.94%),GMC以连云港市最高(1 294.41IU/L),两者均以扬州市最低(65.50%,154.10IU/L),不同地区人群间IgG抗体阳性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除<8月龄组外均较高,发生大范围麻疹暴发或流行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金华市健康人群麻疹Ig G抗体水平。方法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1 17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定量检测麻疹Ig G抗体。结果人群血清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9.02%,几何平均浓度(GMC)为399.27 m IU/ml。不同性别和不同户籍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个年龄组中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90,P=0.000);13个年龄组中GMC最低的为8月龄(77.21 m IU/ml),最高的为2岁~组(978.99 m IU/ml),不同年龄组之间GM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22,P=0.000)。结论预测金华市近期不会发生麻疹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涪陵区儿童少年麻疹抗体监测,分析儿童少年麻疹免疫水平,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15岁儿童少年,采集全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麻疹病毒Ig G抗体并进行分析。判定标准以麻疹病毒抗体最低保护滴度200m IU/m L为临界值,200m IU/m L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结果共检测3 230人,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1.30%,5个监测点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42%、92.21%、90.68%、90.97%、93.14%,不同监测点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14,P0.05);城区、乡镇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2.06%、90.79%,城乡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6,P0.05);2~5岁、6~10岁、11~15岁分别为93.34%、90.30%、90.33%,不同年龄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8,P0.05);男性、女性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06%、92.59%,不同性别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7,P0.05)。结论重庆市涪陵区儿童少年含麻疹病毒成分疫苗接种成功或体内麻疹病毒Ig G抗体量高于最低保护滴度的比例达到91.30%,显示出已建立良好的免疫屏障。但仍应加强儿童少年含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和完善麻疹疫情的监测系统,进一步巩固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开封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探寻免疫预防重点人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开封市健康人群进行麻疹Ig G抗体水平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878名调查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5.99%(1 427/1 878);抗体达保护性水平的比率为42.39%(796/1878),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330.31IU/L。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8.59,P0.001;F=127.61,P0.01)。其中,1岁以下婴儿抗体阳性率和GMC分别为45.00%(333/740)、103.02IU/L;20~29岁青年为93.79%(166/177)、645.43IU/L;1~4岁儿童GMC最高,为982.01IU/L;而40岁以上人群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8.48%。城镇人群麻疹抗体GMC(364.51IU/L)高于农村人群(293.37IU/L)。患过麻疹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C分别为99.39%、998.96IU/L均高于未患人群(67.68%、222.73IU/L)。既往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C分别为89.23%、591.07IU/L均高于未种人群(66.58%、218.14IU/L)。结论开封市患过麻疹、接种含麻疫苗的人群抗体水平高,而1岁婴儿和20~29岁人群抗体水平较低,为麻疹防控重点人群,需通过综合性免疫策略来进一步提高其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山东省大中专院校学生麻疹、风疹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麻疹、风疹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0月按照分阶段整群抽样原则,在山东省东、中、西部地区采集1 599名15~24岁大中专院校健康学生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单孔定量方法检测麻疹和风疹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中专院校学生麻疹、风疹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06%、83.8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940.59国际单位/升(IU/L)、50.94 IU/ml;本省学生麻疹抗体阳性率(95.50%)高于来自外省学生(90.85%)(χ~2=6.38,P=0.01);中部地区、20~24岁学生风疹抗体阳性率及GMC均分别高于其他地区和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山东省大中专学生麻疹抗体阳性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GMC相对较低;风疹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麻疹。现阶段对大中专入学新生常规开展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补充免疫,有助于消除麻疹和控制风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长葛市麻疹、风疹IgG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情况,为制定免疫规划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 600名儿童检测麻疹、风疹IgG抗体。结果在采集的12 600份血样中,麻疹、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是98.17%和94.93%。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葛市8个月至14岁儿童麻疹IgG抗体和风疹IgG抗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形成了很好的免疫屏障。麻疹、风疹抗体保护率有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提示应加强疫情监测,提高中学生及大年龄组人群麻疹、风疹强化免疫接种率,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安市2~5岁儿童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西安市抽取2~5岁儿童进行麻疹、风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儿童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免疫史等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Ig G抗体浓度。结果共调查505名2~5岁儿童,麻疹、风疹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8%、83.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 258.9 mI U/ml、45.1 IU/ml。年龄与麻疹抗体滴度间呈负相关(rs=-0.119,P=0.008);0、1、≥2剂次MCV免疫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0%、100.0%、96.1%(!2=8.134,P=0.027)。郊县、城乡结合区、中心城区儿童的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6%、82.7%、88.4%(!2=7.058,P=0.029)。农村儿童风疹抗体阳性率(80.3%)低于城镇学龄前儿童(87.5%)(!2=4.439,P=0.035);农村儿童风疹抗体GMC(39.9 IU/ml)低于城镇(54.6 IU/ml)(Z=2.001,P=0.045)。结论西安市2~5岁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高,但风疹抗体水平较低。建议对2~5岁儿童加强常规免疫与查漏补种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新生儿脐带血麻疹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浓度的检测,为制定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相关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对2014年湖南和甘肃省1044份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 G抗体进行了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 G抗体总阳性率为90.13%,平均抗体浓度为762.5毫国际单位/毫升(m IU/ml);湖南和甘肃省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浓度分别90.00%,747m IU/ml和90.26%,777m 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05)。具有完全保护能力的高滴度(≥1000m IU/ml)麻疹Ig G抗体个体占43.01%。随产妇年龄增加,新生儿脐带血麻疹抗体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Spearman秩相关系数=-0.943,P0.05)。乡村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和高浓度抗体比例均显著高于城镇新生儿(χ2=10.77,χ2=32.3;P均0.05)。结论麻疹病例中1岁婴儿构成比增加可能与出生后无麻疹抗体、抗体衰减较快和产妇生育年龄后移导致母传麻疹抗体滴度降低等因素有关,而≥15岁成人病例增加可能是由于MCV免疫后抗体水平衰减较快导致易感人群累积。应常规开展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提高8月龄首剂MCV接种的及时性,适时对高危成年人群开展MCV补充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如东县有生育意愿育龄妇女的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及疫苗接种意愿,为预防初免前婴儿麻疹、风疹及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提供科学的免疫策略。方法将2017年1~12月前往如东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38名育龄妇女纳入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麻疹和风疹IgG抗体水平,应用问卷调查所纳入育龄妇女的疫苗接种意愿。结果 638名育龄妇女平均年龄(28.25±4.03)岁,本地居民占71.16%。育龄妇女的麻疹抗体GMT为(2.58±0.54) mIU/mL,抗体阳性率82.13%,抗体保护率42.32%。风疹抗体GMT为(1.49±0.46) IU/mL,抗体阳性率58.46%,抗体保护率20.06%。不同人口学特征育龄妇女的风疹和麻疹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38名育龄妇女的疫苗接种意愿率为57.37%,年龄大、学历低、外来人口育龄妇女,其疫苗的接种意愿率较低。结论如东县育龄妇女的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较低,尤其是保护率水平低。同时育龄妇女接种疫苗的整体意愿率不高,年龄大、学历低、外来人口是主要影响因素。今后需加强宣传,提高育龄妇女的疫苗接种意识,强化母体的抗体水平,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方法 2012年在北京市城区和郊区选择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0个年龄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2125名.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麻疹患病史、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并采集静脉血5 ml.使用ELISA检测研究对象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调查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4.71%(1800/2125),标化阳性率为88.07%,抗体水平中位数为960.46 IU/L.不同年龄组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41.60,P<0.01;H=216.27,P <0.01),其中,1岁以下婴儿最低,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分别为43.06% (90/209)、185.80 IU/L;1 ~4岁和5~9岁儿童较高,分别为97.31%(181/186)、96.46%(218/226)和2448.81、1910.72 IU/L;15岁及以上人群抗体阳性率在81.98% ~90.14%之间,抗体水平在744.38 ~ 1474.84 IU/L之间.本市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分别为82.45%(883/1071)、899.82 IU/L,低于流动人口的87.00%(917/1054)和1166.19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1,P<0.01;U =538 704.00,P<0.01).既往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分别为91.95%(891/969) 、1443.11 IU/L,高于既往未接种疫苗和免疫史不详的人群[分别为32.95(57/173)和127.33 IU/L,86.67%(852/983)和923.73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92,P<0.01;H=202.11,P <0.01).结论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1~9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发生大范围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风险较小,<1岁婴儿和15 ~ 40岁本市和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芜湖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抗体水平,提高麻疹和风疹诊断水平。方法采集2010~2015年疑似麻疹病例1 204份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标本进行Ig M抗体检测。结果 6年共检测标本1204份,其中麻疹Ig M抗体阳性267份,总阳性率为22.18%;风疹Ig M抗体258份,总阳性率检为21.43%。不同年份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抗体阳性率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份麻疹、风疹病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发病高峰主要在3~6月份,0~1岁婴幼儿与16岁及以上人群是主要感染者;风疹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份,6~25岁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16岁以上人群已成为本地区麻疹发病主要人群,风疹发病以青少年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石景山区244名健康人群进行血标本采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275 IU/L)率为82.79%,平均抗体浓度为1 647.02 IU/L;男女性别间抗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38,P=0.004);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抗体阳性率均在92%以上,其中接种过3~5剂次者,阳性率达到100%。结论石景山区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但个别地区个别年龄组仍有阳性率偏低现象,应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提高麻疹及时接种率,做好一定人群的加强、强化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