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57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27例,开腹手术30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3和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检测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的水平.结果 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第3、7天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较小,体现了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疗效及经济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和所耗费用.[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卵巢囊肿手术的110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分别对临床指标和费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问均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平均手术费用、麻醉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均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相对开腹手术而言.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虽然腹腔镜手术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开腹手术,但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考虑,因患者恢复较快故腹腔镜仍是治疗卵巢囊肿较为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及卵巢储备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D3+、CD4+、CD8+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8+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侧窦状卵泡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创伤小,痛苦少,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可以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C反应蛋白(CRP)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行52例直肠癌根治术,其中腹腔镜组25例,开腹组27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3 d、7 d、14 d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CRP、CD3+、CD4+、CD8+水平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 CRP、CD3+、CD4+、CD8+水平和NK细胞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3 d、7 d、14 d CRP、CD8+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3 d、7 d、14 d CD3+、CD4+、CD4+/CD8+水平及NK细胞活性均高于开腹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在免疫功能保护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免疫指标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随表法分成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IgG、CD4/CD8]及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IgM、IgG、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肿瘤患者,对机体创伤性较小,可减轻痛苦,降低对免疫功能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RhC抗原在输血后24h对急诊骨科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行急诊骨科手术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自体血液回收仪进行自体输血,观察组与自身RhC血型异型的血液进行异体输血,输注血液为与自身ABO及RhD血型同型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输血前后患者血清中IgG、IgM、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输血前后血液中CD3+、CD4+、CD8+和NK细胞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输血前,两组患者血清中IgA、IgG、IL-2和TNF-α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24h,两组患者血清中IgA、IgG、IL-2和TNF-α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24h,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均较输血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2.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4,P<0.05).[结论]输注不同RhC抗原血型24h后能够降低患者免疫功能,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不利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自体输血24h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感染发生风险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婴儿体外循环(CPB)术后实施抚触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对免疫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行CPB手术先心病患儿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76例,抚触组实施抚触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对照组实施心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4 d、8 d等时间点抽外周血,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IgG、IgM、IgA及补体C3的变化.结果:术后1 d、4 d两组NK、CD3+、CD4+/CD8+、IgG、IgM、IgA、C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8 d对照组NK、IgG、C3及两组Ig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 d、8 d NK、IgG及术后8 d C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心病婴儿于CPB术后实施抚触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可提高免疫功能,迅速恢复身体机能,改善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卵巢囊肿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比较两组术后免疫功能和卵巢储备功能。结果术后3 d,两组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促卵泡激素、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可减少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值表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则进行腹腔镜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分别测定手术前1天、术后第1天以及术后第3天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GR)、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C反应蛋白(CRP)含量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3~+/CD4~+比值)分布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一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gA、IgG和Ig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仅IgG含量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WBC、NGR、CRP在术后第1和3天均较术前有明显上升,而观察组仅CRP较术前呈现增高状态;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之间CD3~+、CD4~+和CD3~+/CD4~+比值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均出现下降,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16.28%。结论临床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能有效减少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妇产科诊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中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切开放液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前、术后6半年卵巢功能指标: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水平、基础卵泡数量、卵巢体积变化.比较两组复发率和月经、术后1年成功再妊娠情况.[结果]术后半年,两组LH和E2指标较术前显著下降,观察组LH和E2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两组FSH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基础卵泡数量和卵巢平均体积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经期时间和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术后短期内卵巢储备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在患者妊娠率、术后恢复及复发率方面仍然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病情评估及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PBC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其他免疫自身疾病分为PBC组46例,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39例。其中PBC合并干燥综合征(SS)8例、甲状腺炎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类风湿关节炎(RA)6例。并随机抽取健康对照组50例,检测三组免疫指标、补体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对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与肝功能指标(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BC组、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及对照组在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C3、C4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的IgG、IgM、IgA、CD4~+水平最高,CD8~+、NK、C3、C4水平均为最低。三组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与TBIL及PTA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IgG、IgM均与TBIL呈正相关(P0.05),C3、C4均与TBIL呈负相关(P0.05)。IgG、IgM、IgA、CD4~+均与PTA呈负相关(P0.05),CD8~+、NK、C3、C4均与PTA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指标(IgM、IgG、IgA、CD4~+、CD8~+、NK)和补体(C3、C4)水平在其病程中的变化体现了重要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免疫指标、补体,以及其与TBIL及PTA相关分析对于其病情评估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的免疫特点及血液指标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74例肺结核(A组),51例肺外结核(B组),100例非结核疾病组(C组)及255例健康体检者(D组)外周血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NK细胞、B细胞的百分比及CD3+CD4+/CD3+CD8+比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四组人群的血液学指标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和癌胚抗原(CEA)进行检测比较.[结果]A组和B组患者的CD3+、CD4+T淋巴细胞数量百分比和CD4+/CD8+比值较C组和D组均明显降低(P<0.05);B组患者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百分比和CD4+/CD8+比值较A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A组和B组患者的CD8+的T淋巴细胞数量百分比较C组和D组均明显升高(P<0.05);B患者的CD8+细胞百分比较A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与B组患者的B淋巴细胞数量百分比较A,C组和D组明显升高(P<0.05).与A组和B组患者的NK细胞数量百分比相比较,C组和D组明显升高(P<0.05);A组和B组患者的NK细胞自然杀伤率较C组和D组明显降低(P<0.05).A和B组患者的ADA和CRP水平较C组和D组明显升高(P<0.05);B组患者的CRP水平较A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紊乱和血液学指标的异常,其可为临床免疫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5例,分别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分析手术前后血清IL-6、CRP、CD3+、CD4+/CD8+的水平.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淋巴结清扫的数目与开腹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恢复期间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1 d两组IL-6、ClIP升高,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12 d两组IL-6、CRP下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两组CD3+、CD4+/CD8+下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12 d两组CD3+、CD4+/CD8+回升,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损伤小,患者恢复快,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两组不同手术方式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术前及术后免疫功能的比较,探讨OSAHS患儿最适合的手术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而不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方法选取3~6岁患儿120例,行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HS,随机分为腭咽成形术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测定所有入选患儿术前、术后1月、术后3个月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NK值,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监测相同的指标,将2个试验组患儿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数据与对照组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时,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与腭咽成形术组的患儿IgA、IgG、IgM及补体C3、C4均较术前1d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接近术前水平。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与腭咽成形术组比较,术后1个月时,腭咽成形术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腭咽成形术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咽成形术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OSAHS患儿,患儿术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前相比略有下降,但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腭咽成形术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对患儿同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开腹组患者给予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腹腔镜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2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HHB)、窦卵泡计数(AFC)、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CD3~+、CD4~+、CD8~+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的FSH与LH水平均低于开腹组,E2、AMH与IHHB水平均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后AFC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的PI与RI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SV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不同营养方式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应亮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6):1765-1768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方式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1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术后分别接受肠内营养(EN)和胃肠外营养(PN),并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8天测定C3、IgA、IgM、IgG和CD3+、CD4+、CD8+、CD4+/CD8+、NK细胞百分率,并观察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感染率。结果:7d后EN组补体C3、IgA、IgG、CD4+、CD4+/CD8+、NK细胞的恢复程度与PN组差异有显著性;EN组住院时间缩短,感染率较PN组低。结论:与PN对比,EN能改善免疫功能、促进肠蠕动恢复,降低病人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的优势.方法:将2006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术前判断可行根治手术的远端胃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记录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于术前1 d、术后第2天、术后第6天和术后第12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结果:58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60例行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6 d CD4+/CD8+及NK细胞活性可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而开腹组需术后12d才能恢复接近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机体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均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8.
和钢  李锦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1153-1155
目的:检测原发性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primaryextranodallymphoma,PEN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免疫球蛋白(Ig)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免疫球蛋白(Ig)以及补体C3、C4含量。结果:PENL组CD3+、CD4+和CD8+明显降低(P<0.01),原发性结性恶性淋巴瘤(结性组)CD4+/CD8+比值和NK细胞比较其他两组有显著意义(P<0.01);提示PENL组、结性组中CD3+、CD4+和NK细胞与IgA、IgG、C3比较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结外恶性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以作为病情进展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与传统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该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入组的患者75例,将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35例接受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组),30例接受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传统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 d、术毕、术后1、3及7 d时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ELISA方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M及IgG,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NK细胞含量。结果①术毕、术后1~3 d,传统组IgA、IgM及IgG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7 d时略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毕、术后1 d,VATS组IgA、IgM及IgG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时开始升高,7 d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各检测指标之间比较,术后3~7 d,VATS组IgA、IgM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②术毕、术后1、3 d时,传统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 d时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有所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毕、术后1 d时,VATS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也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之后逐渐升高,术后7 d时已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两组各检测指标之间比较,术后1~7 d,VATS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免疫功能与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组,对照组44例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45例给予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机体免疫功能、卵巢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59.01±10.22)min、术中出血量(48.02±8.33)ml、住院时间(4.11±0.75)d均低于对照组(69.34±11.33)min、(73.61±12.03)ml、(8.31±1.04)d(P0.05);观察组术后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补体C4、CD4、CD8及CD4/CD8降低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12个月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提升幅度及雌二醇、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降低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对免疫功能与卵巢功能的影响,促进术后免疫功能与卵巢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