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易误诊原因,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狂犬病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因触水后有汗毛竖起感、发作性步态不稳、视物成双、精神异常就诊.于外院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脑动脉供血不足,予相关治疗后无好转.转我院,经脑电图、痰涂片等医技检查诊断为:发热原因待查?病毒性脑炎.予对症治疗无缓解,追问病史有狗抓伤史并未注射狂犬疫苗,考虑狂犬病.转传染病院治疗,1d后因呼吸及循环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临床遇及狂犬病可疑病例时,要详细追问病史,并结合狂犬病特征性症状进行诊断,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股疝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腹股沟斜疝的儿童股疝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患儿因左侧腹股沟区发现可复性包块6年入院,经B超检查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手术探查确诊为股疝.术中回纳疝囊、修复股管.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对儿童股疝认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诊断思维局限是导致儿童股疝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腘窝血管脂肪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假性动脉瘤内血栓的腘窝血管脂肪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左腘窝肿物伴左小腿肿胀5 d入院。外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除外假性动脉瘤内血栓,诊断为假性动脉瘤内血栓,予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入我院。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考虑为腘窝脂肪瘤,予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腘窝血管脂肪瘤。予相应治疗,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是导致腘窝血管脂肪瘤误诊的重要原因。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全面综合分析,可减少腘窝血管脂肪瘤误诊,但其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脑膜瘤致三叉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膜瘤致三义神经麻痹性角膜炎误诊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因右眼反复视物模糊伴异物感就诊.曾多次在外院及我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右眼内斜视,予相应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本次入院行角膜刮片培养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考虑脑膜瘤,并术中探查确诊为脑膜瘤致三叉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结论 对有无相关神经症状反复发作的角膜炎患者应行三叉神经相关医技检查,如明确排除三叉神经病变且实验室检查阳性或抗病毒治疗有效,方可确诊为病毒性角膜炎,以尽可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误诊为AMI的AD 8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8例均为男性,有高血压病史6例,皆以胸痛为主要症状,D-二聚体明显升高,心电图有明显ST-T改变。5例误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例误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误诊时间平均11 h。8例经AMI相关治疗后效果均欠佳,皆经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AD,给予相应治疗。经治疗后好转3例,死亡5例。结论 AD以急性胸痛为主要症状并伴心电图ST-T改变时,易误诊为AMI。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注意上述2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详细问诊及仔细查体,并尽早采取有效影像学检查,以减少或避免AD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睫神经痛误诊的原因和诊治情况及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通过对98例鼻睫神经痛患者误诊病史、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确诊依据、治疗情况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结果:鼻睫神经痛未经详细的鼻腔检查为误诊的主要原因,鼻内镜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对头痛患者要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加强科间合作,详细的鼻腔检查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以期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 对以咯血为突出表现的COPD并IPA误诊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以咯血为突出表现,经相关医技检查拟诊为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症,予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且病情加重,3次痰培养提示曲霉菌感染,真菌葡聚糖及内毒素检查阴性,行抗真菌治疗后,临床治愈.确诊为COPD并IPA.结论 COPD并IPA临床诊断较困难,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多次行影像学、微生物学、血清学检查是提高该病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CSDH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分别表现为头晕伴颈肩部不适、头痛、行为异常伴幻觉,在外院误诊为颈椎病、脑供血不足、老年精神病,在我院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CSDH,给予手术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临床医师应强化对CSDH的早期诊断意识,对可疑病例积极行头颅CT、MRI等检查,以及时确诊、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报告8例TTP误诊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对TTP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进行探讨,研究其误诊原因。结果 8例患者初诊均误诊,死亡4例,存活3例,自动出院1例。确诊手段均为:外周血涂片检查,其中6例并行骨髓涂片检查。结论 TTP的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极易被误诊,血浆置换治疗应被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心肌梗死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原因,提高心肌梗死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表现为反复胸闷、气短,入院前加重,心电图检查提示频发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予相应治疗,病情加重,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例1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例2予保守治疗,2例均病情缓解后出院。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在心肌梗死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避免临床表现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误诊原因,并提出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2012年2月收治7例误诊的CV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例因意识障碍、癫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3例;因头痛、呕吐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误诊为脑梗死2例,脑出血1例;因胸闷、呕吐误诊为冠心病1例。误诊时间1~30 d。均经CT静脉造影(CTV)检查确诊,予脱水、抗凝、溶栓等治疗,6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CVST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疑诊患者及时行头颅CT及CTV等检查,可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大疱性类天疱疮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67.6%。23例中误诊为湿疹14例,误诊为天疱疮5例,误诊为多形红斑2例,误诊为丘疹性荨麻疹和脐周炎各1例。误诊时间为3 d~2个月。患者行皮肤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检查后,均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外用药膏治疗,除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大疱性类天疱疮早期临床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必须熟悉掌握其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尽早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荧光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瘤误诊肺癌的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胸主动脉瘤误诊肺癌1例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因左侧胸痛、痰中带血、气促就诊,行胸部CT检查后诊断为左侧中央型肺癌.行相关手术治疗,结合术后胸部CT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初步排除恶性肿瘤可能,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1年复查胸部CT明确诊断为胸主动脉瘤.结论 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胸主动脉瘤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并及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以减少误诊;对于与胸主动脉关系密切的肺部肿块应注意胸主动脉瘤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误诊为冠心病的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占同期收治PTE 25.3%。误诊为心绞痛11例、心肌梗死7例、缺血性心肌病3例。误诊时间3~15 h。按误诊疾病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后结合临床表现,血浆D-二聚体测定、血气分析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等综合分析后确诊PTE,予相应治疗,20例症状明显改善后出院,1例死亡,平均住院(32.1±9.6)d。结论提高对PE的认识、发散诊断思维、重视鉴别诊断及全面系统分析病情,可降低PE的早期误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低血糖症误诊为脑卒中的原因,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32例误诊为脑卒中的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年龄(61±5)岁,表现为单纯偏瘫19例,偏瘫伴失语8例,单纯失语5例。误诊为脑梗死23例,脑出血9例。测血糖后确诊低血糖症。本组治愈31例,死亡1例。结论临床医生对表现为脑卒中患者要常规测血糖,警惕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误诊原因,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一2011年7月收治并误诊的强直性脊柱炎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同期收治AS121例,63例曾在外院及本院误诊,误诊率52.1%。本组因腰骶部疼痛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腰肌劳损8例;因四肢外周关节肿痛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14例,类风湿关节炎7例,跟腱炎6例,跟骨骨刺4例,化脓性关节炎2例;因虹膜炎误诊为单纯性虹膜炎1例;5例未明确诊断。结论加强对As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认真查体,及时行骶髂关节CT检查、HLA.B27检测是早期诊断AS、降低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出现误诊的2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误诊率为58.1%,以乳房肿块伴局部皮肤红肿和压痛为主要表现17例,以乳房肿块不伴皮肤病变为主要表现8例.入院后依据病史、临床体征和辅助检查,误诊为乳腺癌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ESS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12例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频谱多普勒检查发现子宫或盆腔占位,肿瘤直径2.3~11.2 cm,收缩期流速峰值为(29±13.4)cm/s,阻力指数为(0.41±0.04)。超声检查均误诊,误诊为子宫肌瘤5例,子宫肉瘤、子宫内膜癌各2例,子宫腺肌症、子宫黏膜下肌瘤、盆腔肿块各1例。12例均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ESS。结论应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相结合,有助于提高ESS的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大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大脑胶质瘤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因头痛、反应迟钝、步态不稳为首发表现,在多家医院就诊,先后误诊为多发性硬化、颅内感染,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6个月后经头颅MRI检查提示多发性异常信号,立体定向下行左侧额叶活检术病理确诊为大脑胶质瘤(弥漫星形细胞瘤)。予放疗及化疗等治疗,病情未进一步进展,目前随访中。结论临床医生对弥漫性脑病变者,应考虑到大脑胶质瘤病,立体定向下活检术是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影像学误诊原因,并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20年11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3例PAP影像学表现,并分析14例误诊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中,有吸烟史13例,长期粉尘接触史3例,肺癌家族史1例,余6例无明确既往史;其中误诊14例,误诊率60.87%,误诊为肺纤维化5例、肺炎5例、尘肺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另9例症状较轻或无明显症状者均未误诊。胸部X线可见典型的“蝶翼征”改变,CT表现为双肺片状磨玻璃影,呈“铺路石”样及“地图”样改变。本组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PAP,其中18例行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例行胸腔镜下肺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2例行肺泡灌洗术治疗,除3例失访,余病例预后较好。结论PAP临床表现不典型,其中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明显,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确诊需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