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观察敏定偶用于人工流产术后、药物人流术后、不全流产残留、诊刮术后、月经不调及避孕的效果。恢复正常月经及防止宫腔粘连。方法:观察2006年12月~2007年10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00例妇女。其中人工流产术后121例,药物人流术后24例,诊刮术后24例,月经不调25例,避孕6例。药物人流术后第28天开始服用,其余都在术后第1天,或在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28天为1个周期。定期复查和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月经周期正常,未发生宫腔粘连,不良反应少,服药期间体检、妇科检查及6个疗程以上肝功检查均正常。结论:对于人工流产术后、药物人流术后及不全流产残留及要求避孕的妇女,敏定偶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立春胶囊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7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立春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立春胶囊。1个月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以改良Kupperman评分法评判治疗前后症状改变。结果:74例患者服用立春胶囊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总积分服药前为(28.59±15.12)分,服药后30d为(11.03±12.31)分(下降61.4%);服药后60d为(5.42±8.94)分(下降81.1%).临床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立春胶囊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苓汤加减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尿道综合征疗效。方法:服用柴苓汤加减方治疗28例女性围绝经期尿道综合征患者,28日为1疗程,服用1~2个疗程,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8例痊愈,7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无效。有效率92.9%。结论:柴苓汤对改善女性围绝经期尿道综合征症状,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虽然激素替代疗法能有效缓解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各种症状,但长期服用性激素可使妇女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的风险升高[1-2].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其它非药物方法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本研究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步行训练和广场舞训练,探讨了有氧运动对妇女围绝经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补充性激素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围绝经期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及自然绝经,并且无雌激素使用禁忌症之妇女78例,给予尼尔雌醇(维尼安)2mg,每月1次或2次口服,观察用药后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尼尔雌醇对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绝经后妇女各种症状,尤其是潮热、泌尿生殖道等症状有明显疗效,长期服用3年以上对子宫内膜、乳腺无明显影响。结论:维尼安比其他雌激素制剂具有价廉、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对提高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择有围绝经症状伴子宫异常出血或月经周期改变的122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A组(54例):月经过多、异常出血,经诊刮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给予炔诺酮6~8 mg/d×22 d×2个周期,之后于月经第16天服用安宫黄体酮6~8mg/d×10 d×1个周期。B组(68例):月经周期改变,稀发或不规律,月经量正常、轻度增加或减少者。月经周期第16天给予安宫黄体酮6~8 mg/d×10 d×3个周期。用药前后2组计有85例进行了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测定,有围绝经综合征的94例进行G reene评分。2组用药前后均用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2组用药前及用药后比较,FSH值明显下降(P<0.01),E2值明显上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LH值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例患者中有围绝经期症状的计有94例(77%)。用孕激素治疗3月后G reene评分明显降低,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之间FSH、LH、E2、G reene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变薄(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应用孕激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围绝经症状,调整月经周期,并对子宫内膜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乌鸡白凤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乌鸡白凤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从2002~2004年来本院就诊的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口服乌鸡白凤丸进行治疗,同时予以心理治疗,并随访1a。结果 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口服乌鸡白凤丸3个月后以潮热出汗、烦躁易怒症状改善最为显著,Kupperman评分明显下降,服药前与服药后比较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胃肠道反应度阴道大量流血。结论 乌鸡白凤丸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药物避孕     
011143敏定偶用于35岁以上妇女的疗效、安全性和周期控制/Andrade RP//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一2001,9(2)一121一122 35岁以上具有生育能力且月经正常的妇女每人连续21天每天服用敏定偶l片,然后停药7天为一周期,自身对照为期6个疗程研究,139位妇女中131位完成了.6个疗程。一共评估了809个月经周期,受试者顺应性良’好,在%.4%的周期中按规定服了药,漏服仅占3.6%。研究过程中没有出现怀孕,Pead指标为0。仅5位妇女因不良反应退出本研究。对月经周期的控制非常良好。在所有809个月经周期中,%.0%出血正常,没有点滴或突破性出血。无点滴出血的月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醋酸环丙孕酮片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更年期症状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年期专病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在排除雌激素应用禁忌症后,使用戊酸雌二醇/醋酸环丙孕酮片治疗围绝经期症状,每日1片,连续服用21d停药,于停药出血后第5天开始第二周期服药,共3个月经周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周期后患者更年期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评估更年期症状的改善程度、采用MRS评分法评估更年期症状对更年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135例围绝经期接受戊酸雌二醇/醋酸环丙孕酮片的HRT方案妇女中有101例坚持治疗,依从性为74.8%,其中纳入研究的34例均能按医嘱定期服药、随访者,另有33例因各种原因未定期随访但坚持HRT。34例纳入研究患者的平均年龄47.3±3.76岁。经过3个周期戊酸雌二醇/醋酸环丙孕酮片治疗后,kuppeman总分由治疗前18.5±3.2降至11.9±5.2(P<0.01),感觉异常,眩晕、头痛心悸及泌尿生殖道症状外其余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MRS评分由治疗前10.9±4.2降至6.7±3.5(P<0.01)。结论戊酸雌二醇/醋酸环丙孕酮片能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测指标,寻找方便快捷无创伤的检测方法,早期应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方法:观察70例40岁以上门诊患者,采集病史,体格检查,B超,检验等,判断患者是否处在围绝经期,统计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症状比率。结果:本组患者中主诉出汗、潮热43例(61.43%);月经紊乱51例(72.86%);外阴、阴道不适34例(48.57%);检验尿促卵泡刺激素弱阳性44例(62.86%)。结论:检测尿促卵泡刺激素对诊断围绝经期可能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为早期预防和控制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体检的40~60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5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出现第1次月经紊乱的平均年龄是(46±3.63)岁,出现第一次围绝经症状的平均年龄是(47.0±3.99)岁。本次调查的围绝经期妇女中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260人,发生率为64.2%,文化程度高、专业技术人员、居住于城市、健康状况自评差是围绝经期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围绝经期症状晚于月经改变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与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健康状况自评有关。  相似文献   

12.
药物避孕     
010380对第三代口服避孕药敏定偶的多中心开放性研究/A guia:LF…//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一2000,8(11)一524一526 主要评价了敏定偶(30拜g炔雌醇十75拼g孕二烯酮)的避孕可靠性、周期控制情况和安全性,通过对285名门诊妇女进行的多中心研究,分析了1666个周期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坚持服药率高,有96 .6%的周期未发生漏服情况,在研究期间未发生怀孕,Porl指数为0。月经周期控制良好,在97%的月经周期中月经正常,没有发生闭经,突破性出血和点滴出血的发生率稳步下降,到第6个周期后前述两种情况未再发生。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低,仅有两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激素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有明显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40例病人,给予每日口服小剂量激素治疗,共6个月,比较用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比较除失眠症状一项为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症状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小剂量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能有效缓解和消除围绝经期妇女综合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妇科养荣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妇科养荣胶囊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48例,服用妇科养荣胶囊1~2个疗程,选用改良Kuppermen评分法和放射免疫RIA法评定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平均积分为(23.81±5.29),治疗后积分降至(12.73±2.0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E2降低,FSH、LH升高,治疗后E2升高,FSH、LH降低。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科养荣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围绝经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围绝经综合征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采用前入路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canglion block,SGB),1次/d,左右交替进行,每10 d为1疗程,休息5 d,行第2疗程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36例每天服用安慰剂,疗程6个月.于用药前、后对围绝经期症状进行综合评分,观察血雌二醇(estradiol,E2)及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运用SGB法治疗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明显改善,血中E2水平显著升高,FSH下降(P<0.05),对照组用药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2组间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B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使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激素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51例有明显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给予口服激素治疗6个月,比较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临床表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激素疗法治疗围绝经期能有效缓解和消除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征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妈富隆对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女性患者的临床价值,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i年2月-2013年1月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于诊刮后第6d服用妈富隆,每晚睡前服1片,连续服用21d为1个治疗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则仅行诊刮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j3%,对照组有效率4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阴道不再出现不规律流血现象,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观察治疗组和对照度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轻度恶心、头晕症状;对照组1例患者也出现相同症状。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富隆在诊刮后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症鞍.调理月终周期目害今可靠僖得腑康榷广府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以及长疗程、小剂量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1例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0mg,日服1次,连续服用12个月.分别予服药前、服药3、6、9、12个月测定血色素、肝肾功能、CA125、性激素六项、血糖及血脂的变化;B超动态观察腺肌瘤大小、子宫体积的变化;观察体重及临床症状、毒副作用发生的情况。结果:服药后子宫腺肌瘤的体积和子宫体积均缩小,贫血者全部纠正,性激素中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下降,睾酮(T)上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血脂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A125全部降至正常。服药12个月后,有7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结论:长疗程、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子宫及腺肌瘤明显缩小、痛经消失以至绝经,但长期服用血脂有升高趋势,部分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故长期用药需注意肝功能的影响及对血脂代谢的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蚌埠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分析其围绝经期综合征、盆底功能障碍等疾病发生水平及影响因素,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健康需求。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组群抽样方法,选取蚌埠市40~60岁妇女957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及健康状况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人群中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42.11%(403/957)。不同年龄、文化水平、体质量指数、婚姻状况、伴侣健康状况、与子女关系、睡眠质量、运动习惯、痛经史、顺产分娩次数、近1年月经状况妇女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轻、中度围绝经期综合征人群中,以停经1年者为对照,月经正常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更低(P<0.05和P<0.01);中度围绝经期综合征人群中,40~44岁较55~60岁、有痛经史相对于无痛经史妇女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均更高(P<0.05~P<0.01),而睡眠质量良好相对于睡眠质量差、无顺产分娩经历或顺产分娩1次相对于顺产分娩次数≥3次妇女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均更低(P<0.05~P<0.01);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人群中,睡眠质量良好相对于睡眠质量差妇女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更低(P<0.01),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妇女较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均更高(P<0.01)。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水平、婚姻质量、与子女关系、睡眠质量、痛经史、近1年月经状况围绝经期妇女的盆底功能障碍量表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文化水平高、良好的家庭关系、无痛经史均为围绝经期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消瘦、分娩、月经紊乱则均为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蚌埠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他不适症状检出率较高,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和了解程度难以维持平衡,应重视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克龄蒙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门诊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间就诊的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克龄蒙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前、治疗3个月,分别采用根据更年期症状(kupperman)改良评分法自制的围绝经期临床症状评定表判定疗效,记录相关数据,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37.5%)(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现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治疗期间观察组阴道点滴出血2例,对照组1例,乳房胀痛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经继续规律服药后,均可自行缓解,不影响用药治疗.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有2例用药3个月检测为5 ~6.5cm,经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活组织病检未发现内膜病变,用药前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克龄蒙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显著;短期内克龄蒙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