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世清 《河南中医》2013,33(8):1350-1351
目的:通过对25批次农村基本药物冬凌草片的含量测定的结果比较,考察冬凌草片中冬凌草甲素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对冬凌草片中的冬凌草甲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25批次冬凌草片中24批次含量合格,1批不合格.结论:冬凌草片中冬凌草甲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冬凌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进行了含量测定。采用C18柱,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nm。结果:冬凌草甲素的浓度在0.152~1.52μg/ml,冬凌草乙素的浓度在0.2~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冬凌草甲素r=0.9998,n=5;冬凌草乙素r=0.9992,n=5),平均回收率冬凌草甲素为99.1%,RSD为0.4%;冬凌草乙素为98.0%,RSD为0.6%。结论:该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冬凌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冬凌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冬凌草近30年来在化学、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1997年以前医药中文资料和美国CA资料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冬凌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含量测定法、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结果:主要成分为贝壳杉烯类二萜,不同产地的冬凌草含有不同的二萜成分,冬凌草甲素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结论:冬凌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可望开发成新的抗癌药,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4.
冬凌草植株再生过程中冬凌草甲素的积累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冬凌草植株再生过程中培养物的生理特性与冬凌草甲素积累之间的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时期培养物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酮酸、冬凌草甲素的含量。结果:培养物内叶绿素、丙酮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冬凌草甲素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1,0.897,0.866;而可溶性糖含量与冬凌草甲素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15。结论:冬凌草培养物内叶绿素、丙酮酸的含量、可溶性蛋白与冬凌草甲素积累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而可溶性糖变化主要与培养物细胞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冬凌草药材中冬凌草甲素和迷迭香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坤  张振秋 《中药材》2007,30(11):1396-1398
目的:建立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冬凌草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冬凌草及不同部位中冬凌草甲素和迷迭香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Phen-omsil C18(150 mm×4.6 mm,5μm)柱;甲醇-0.3%磷酸水溶液(40∶60)为流动相;冬凌草甲素、迷迭香酸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38 nm、329 nm。结果:冬凌草甲素、迷迭香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99.3%,RSD分别为2.8%、2.9%。结论:本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良好,可用于测定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和迷迭香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冬凌草化学成分积累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冬凌草化学成分的积累动态。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方法进行水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的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冬凌草中水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冬凌草甲素、迷迭香酸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结论:冬凌草中化学成分动态积累的变化规律,将为研究冬凌草生物特性的形成及冬凌草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冬凌草甲素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和次数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5%乙醇8倍,回流3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为冬凌草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冬凌草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健  宋洁  沈彩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277-2278
通过对近期文献的查阅,对冬凌草治疗食管癌、贲门癌、乳腺癌、直肠癌、白血病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及讨论分析,指出冬凌草是一种很好的抗肿瘤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冬凌草无菌苗生长及其中冬凌草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冬凌草的种子在不同光质的培养箱中培养出无菌苗,观察无菌苗生长情况,并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结果无菌苗在白光下长势最好,叶片较多;在红光下无菌苗长势其次,株高增长最快;在黄光、绿光、蓝光条件下长势较差;黑暗条件下长势最差,植株发黄。不同光质下冬凌草甲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白光(0.155%)>红光(0.145%)>黄光(0.117%)>蓝光(0.035%)>黑暗(0.031%)>绿光(0.027%)。在白光和红光下培养的冬凌草无菌苗中冬凌草甲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光质下培养的冬凌草无菌苗。结论不同光质对冬凌草无菌苗的生长状况和冬凌草甲素的含量有很大影响,白光和红光有利于冬凌草无菌苗的生长和冬凌草甲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陈莹  吕惠生  张敏华 《中草药》2010,41(2):232-234
目的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冬凌草中萃取冬凌草甲素。方法以冬凌草甲素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工艺条件,得到冬凌草甲素的超临界CO2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采用HPLC法对萃取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冬凌草甲素的超临界CO2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为:压力35 MPa,温度328.15 K,夹带剂流量4 mL/min,CO2流量25 g/min,各影响因素对萃取收率的影响程度:夹带剂流量压力温度CO2流量。冬凌草甲素的提取率为0.402%,优于文献中报道的0.39%的提取率。结论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冬凌草中萃取冬凌草甲素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冬凌草化学成分的积累动态。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方法进行水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的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冬凌草中水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冬凌草甲素、迷迭香酸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结论:冬凌草中化学成分动态积累的变化规律,将为研究冬凌草生物特性的形成及冬凌草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冬凌草滴丸和复方冬凌草含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观察组予以冬凌草滴丸口服治疗,同时服用复方冬凌草含片模拟剂;而对照组则口服复方冬凌草含片,同时服用冬凌草滴丸模拟剂。治疗6 d后,对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的量化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 d后,两组患者的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总积分的改善程度虽相对对照组稍为明显,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5%,稍高于对照组的87.5%,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凌草滴丸和复方冬凌草含片均能有效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各项症状,且疗效接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瓮安产冬凌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及与标准品对照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冬凌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结论:从冬凌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的5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1),β-谷甾醇(2),贵州冬凌草甲素(3),卢氏冬凌草甲素(4),卢氏冬凌草乙素(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瓮安产冬凌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及与标准品对照等方法鉴定化舍物的结构.结果:从冬凌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结论:从冬凌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的5个化舍物,分别为熊果酸(1),β-谷甾醇(2),贵州冬凌草甲素(3),卢氏冬凌草甲素(4),卢氏冬凌草乙素(5).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冬凌草药材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冬凌草甲素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检测波长239 nm,柱温35℃,流速1 mL/min。结果:冬凌草甲素在124~1 240 n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97),平均回收率为100.28%,RSD为3.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冬凌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凌草糖浆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冬凌草糖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等疾病。药理实验表明冬凌草甲素是冬凌草中主要抗炎抗癌有效成分[1~3 ] 。该药品标准仅有一项理化鉴别方法,专属性不强,没有含量控制方法。笔者未见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凌草糖浆含量的报道,仅见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凌草茎和叶冬凌草甲素含量的报道[4 ] 。本文建立了RP HPLC法测定冬凌草糖浆中冬....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产于河南济源地区不同品种冬凌草资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冬凌草甲素为对照,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239nm,柱温25℃,流速1 mL· min-1,对收集到的34个不同品种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回归方程为Y=1006X+9.046(r =0.9999),线性范围在0.488 ~4.88 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 2.17%.结果:不同品种的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最低含量是0.63%,最高含量是1.98%,均符合药典标准.结论:冬凌草甲素是冬凌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可以作为冬凌草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且分离度高,为评价冬凌草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冀春茹  袁珂 《中成药》1999,21(12):620-622
目的:对复方冬凌草含片的原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方法:采用HPLC法对新、旧工艺产品中主要有效成分冬凌草甲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新工艺产品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较高。结论:改进的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9.
薄层扫描法测定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珂  胡润淮 《中药材》1997,20(5):242-243
利用CS-9301双波长薄层扫描仪对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进行了含量测定。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回收率为98.03%。  相似文献   

20.
王宁  谢国祥  史晓浩  倪力军  赵军  凌峰 《中草药》2003,34(10):901-902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对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柱色谱法分离冬凌草甲素,应用NIR技术寻找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此工艺所得冬凌草甲素纯度较高,且样品与对照品的HPLC峰保留时间相同,NMR和IR图谱相同。结论 本法洗脱速度快,安全、成本低、方便,并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