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膜肺切除术在结核性毁损肺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37例结核性毁损肺患者实施胸膜肺切除术的治疗及转归.结果 术后发生较严重并发症4例:呼吸衰竭2例,其中死亡1例;脓胸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采用带蒂大网膜胸腔移植修补治愈.结论 胸膜全肺切除术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是肺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结核性毁损肺、抗药性结核病肺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可达5%~10%。术后多表现为体温异常、呼吸急促、胸痛、  相似文献   

3.
王尊乔  潘宴青  邵丰  杨溯  杨如松 《广西医学》2013,(12):1666-1667
目的观察全肺切除治疗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48例,采用全肺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抗结核药物。观察术后肺结核转阴情况、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肺功能情况。结果术前48例患者痰培养均为阳性,术后痰茵转阴率、治愈率均为95.8%(46/48)。术后3、6个月,患者FEVl及MVV显著高于术前(P〈0.05)。而PaCO:显著低于术前(P〈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进行全肺切除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痰茵阴转率,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结核外科治疗的指征与时机。方法:对95例肺结核分别施行楔型、肺段、肺叶、肺叶+楔型、左全肺、右全肺、支气管袖状、胸膜肺叶切除术各20、10、38、1、18、4、2、2例次。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率,术前痰菌阳性30例全部转阴,术后胸片复查未见有活动性结核灶。右全肺切除1例合并肺癌,支气管切缘内膜结核,术后发生残端漏,经引流治愈。随访1、3、5年,1例合并肺癌存活1年半,余94例全部存活。结论:肺结核外科治疗不仅适合于结核瘤,更适合于痰菌阳性、正规抗结核治疗无效的空洞病例,以及肺结核所致的毁损肺、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脓胸等重症患。对一叶或一侧毁损肺的术前肺功能要求可酌情放宽。外科治疗的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洪征  白连启 《北京医学》2012,34(9):811-813
目的评价结核性毁损肺(毁损肺)行全肺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10年9月122例行全肺切除治疗毁损肺的临床疗效,左毁损肺86例,右毁损肺36例。结果全肺切除术82例,胸膜全肺切除术33例,全肺切除+支气管胸膜瘘(BPF)修补术2例,胸膜全肺切除+BPF修补术2例,全肺切除+胸廓成形术1例,全肺切除+气管成形术2例。临床治愈率为86.9%(106/122),痰菌阴转率为91.0%(111/122),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3%(4/12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0%(11/122)。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前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行全肺切除术治疗毁损肺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单侧结核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治疗单侧毁损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5例毁损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麻醉和手术方法进行总结。结果:25例患者术后拔除胸腔调压管时间为4~9 d,平均5 d;其中术前8例痰菌阳性者术后痰菌全部阴转。术后3个月内发生脓胸1例,3个月后发生1例脓胸支气管残端瘘,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例发生术后出血,经2次开胸止血后治愈;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全肺切除治疗单侧毁损肺安全可行、疗效可靠,但应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评估全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48例全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病例资料。结果:101例全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48例(47.5%),其中死亡4例;呼吸循环衰竭4例,2例死亡;心律失常27例;支气管胸膜瘘合并脓胸2例,1例死亡,肺不张伴感染7例;血胸4例;急性肺水肿4例,1例死亡。结论:病人的年龄、心肺疾病史、围手术期的输液管理、感染是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监护、机械辅助呼吸、呼吸功能锻炼能减少此类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结核毁损肺患者接受单侧胸膜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为术前准备及围术期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52例结核毁损肺患者接受单侧胸膜全肺切除术患者,术后心律失常32例为观察组,无心律失常20例为对照组,分析导致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原因.单因素分析进行x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结核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990~2006年应用全肺切除治疗单侧结核性毁损肺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无死亡病例;并发呼吸衰竭2例,脓胸2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均采用相应治疗痊愈。结论:外科治疗结核性毁损肺临床效果满意,但要严格掌格手术指征,做好术中循环监护,积极预防残腔感染及支气管胸膜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接受支气管袖状切除与全肺切除的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78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支气管袖状切除手术55例(袖状切除组),接受全肺切除手术23例(全肺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与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袖状切除组患者术后气管镜吸痰次数显著多于全肺切除组(P<0.0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呼吸道和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式的选择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术前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是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结论对于高龄肺癌患者,支气管袖状切除与全肺切除两种术式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术后更需重视气道管理;术前肺功能差是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高龄肺癌患者袖状与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接受支气管袖状切除与全肺切除的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78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支气管袖状切除手术55例(袖状切除组),接受全肺切除手术23例(全肺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与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袖状切除组患者术后气管镜吸痰次数显著多于全肺切除组(P<0.0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呼吸道和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式的选择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术前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是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结论对于高龄肺癌患者,支气管袖状切除与全肺切除两种术式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术后更需重视气道管理;术前肺功能差是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先切断主支气管的全肺切除术用于治疗肺门肿块型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46例肺门肿块型肺癌开胸后先解剖肺门背侧胸膜,游离、结扎、切断主支气管,以爱力斯钳夹住主支气管远断端并提起,显露出肺动脉鞘后壁,然后打开肺动脉鞘,在鞘内钝性分离肺动脉下壁,结扎切断肺动脉,行病肺切除.结果 46例患者中术后并发呼吸衰竭1例,死亡1例.无支气管胸膜瘘,无脓胸.结论 先切断主支气管全肺切除术式较为安全、简便、省时,使一些用常规方法不易切除的肺癌得以轻松切除,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3.
耐多药肺结核的肺切除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肺切除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重要性,对38 例耐多药肺结核实施不同术式肺切除术,并进行抗结核治疗。所有病例痰菌均转阴,无支气管胸膜瘘、脓胸等并发症。结果表明肺切除术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胸膜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肺毁损的麻醉处理方法,以期提高其麻醉技术水平.方法:对18例结核性肺毁损肺行胸膜全肺切除术患者实施麻醉,并详细记录术前准备、麻醉诱导、术中呼吸、循环管理、术后复苏等经过.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安全完成手术,术后平稳转入ICU,无1例出现麻醉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良好的双肺隔离通气,平稳的麻醉是结核性肺毁损行胸膜全肺切除手术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84-06~2005-04手术治疗各类慢性脓胸520例,现将术后并发症及术中术后死亡原因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20例病人,男325例,女195例,年龄4~56岁,结核性脓胸361例,化脓性脓胸159例,胆固醇性脓胸2例,局限性脓胸345例,全脓胸76例,脓气胸82例,其中外穿性脓胸48例,脓胸合并毁损肺6例,脓胸合并肺内结核及空洞33例,胸椎结合椎旁脓肿致脓胸2例,脓胸合并支扩4例。术式:纤维板剥脱加肺内病灶清除瘘修补术30例,胸廓成形术51例,胸膜肺叶及楔形切除18例,胸膜全肺切除术6例,大网膜充填术1例,胸推结合灶清除加纤维板剥脱术3例。死亡病例及主要并发症:呼吸衰竭10例,围术期死亡2例,术中术后大出血12例,其中1例术中上腔静脉撕破,术中死亡,5例2次进胸止血。术后不同程度残腔积液35例,心律失常27例,胸膜全肺切除术后残端疾1例,术后不死亡,病灶播散,顽固性窦道各3例,切口不愈3例。2讨论2.1呼吸衰竭及心律失常纤维板剥脱术日趋成为各类脓胸的首选术式[1,2]。我们采用该术式术后并发呼吸衰竭者4例。分析原因为:此术式能很大程度改善肺功能,因而对限制性通气障碍的低肺功能病人选择放宽,加之术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1998年3月~2009年2月我科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58.6±5.7)岁;12例均无脓性胸液,支气管胸膜瘘确诊时间为术后4~17 d.本组病例均在确诊后72 h内再次手术,术中采用器械闭合支气管近端,术后配合胸腔冲洗使之无菌化.结果 10例痊愈出院,1例开放引流后出院,长期换药,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二次手术后住院时间18~49d,平均31 d.结论 全肺切除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如无脓性胸液,心肺功能良好,应早期积极手术,配合术后胸腔持续冲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Gong CF  Bai LQ  Duan Y  Xu SF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5):2501-2503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治疗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总结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1992年1月至2008年12月全肺切除的174例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全组包括结核性毁损肺106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27例、肺结核性空洞合并曲菌球5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16例、支气管胸膜瘘5例、肺结核合并脓胸4例、大咯血11例.结果 全肺切除术146例、胸膜全肺切除21例、余肺切除3例、全肺切除+胸廓成形术1例、全肺切除+气管成形3例.全组临床治愈率93.0%,手术并发症率为11.5%,手术病死率为2.3%.半年内与手术有关的死亡3例.结论 虽然临床上肺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结核药物治疗,仍有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可提高重症和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科收治结核性脓胸中3例实施一侧胸膜外全肺切除术,慢性脓胸伴有广泛而严重肺内组织病变,如空洞结核、支气管高度狭窄或支气管扩张症等,根治需行胸膜全肺切除术。手术技术复杂,创面大、出血多,危险性大。因此术前术后精心观察护理方能取得良好疗效,将主要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报道单侧毁损肺 17例 ,其中肺结核 12例。均在插管全麻下行一侧全肺切除术。结果 发生支气管胸膜瘘 3例 (18% ) ,是最主要的并发症 ,其中死亡 1例 (6 % )。重点探讨手术适应症、支气管残端的处理 ,以及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1 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支气管胸膜瘘者(BPF)18例,其中肺癌14例(77.8%),肺结核2例(11.1%),肺毁损2例(11.1%);行左肺叶切除2例(11.1%),左全肺切除6例(33.3%),右肺叶切除2例(11.1%),右全肺切除8例(44.4%).术式:手工缝合12例(66.7%),闭合器缝合6例(33.3%).结果并发患者管胸膜瘘18例中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治愈,5例行保守治疗,6例行二次开胸瘘口修补,1例患者带胸腔引流管出院,3例患者因并发呼吸衰竭、全身衰竭死亡.结论支气管胸膜瘘是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预后不佳,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