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严重程度、预后。方法回顾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对照分析其年龄、基础病、1年内因肺炎住院史、病原学特点、严重程度、预后等。结果1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男性120例,女性65例。大于60岁老年肺炎129例(占70%),非老年组56例(占30%)。老年组中均存在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非老年组中基础疾病少;老年组预后较差,且预后与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多少相关。老年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结论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预后较非老年组差,慢性基础疾病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多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性炎症.老年性CAP是指年龄超过65岁的CAP.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在老年人所患常见病中有26%为肺炎.尤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多见.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本院2003年8月~2006年8月3年共收治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36例,其中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真菌性肺炎30例(占4.7%),较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为低。男19例,女11例,年龄66—86岁,平均76岁,均有原发基础疾病,慢支一肺气肿患者且病史超过20年25例,糖尿病患者3例,脑卒中行气管切开2例,30例患者均有吸烟或吸二手烟的病史。有典型的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8月30日到2017年1月30日收治患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患者降钙素原、红细胞分布宽度。结果 PCT与RDW水平在死亡组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RDW均可作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群  李为民  高属生  颜浩 《西部医学》2006,18(3):272-274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社区成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肺炎的分布及临床和治疗转归情况,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地区273例≥15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取急性期合格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同时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结果273例患者中50例确定为支原体肺炎,其中33例为单纯的肺炎支原体感染,17例合并其它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性别无关,多见于50岁以下尤其是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与一般的细菌性肺炎相比,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相似,但以干咳为主,肺部体征少。按照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提示经验性单用新氟喹诺酮或β内酰胺抗生素 大环内酯或新氟喹诺酮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较好。结论四川地区支原体肺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18.32%,为常见病原菌之一。经验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应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相似文献   

6.
胡强  汪宏云  杨勇刚 《西部医学》2008,20(3):529-53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另加痰热清注射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3次。结果治疗组在发热消退、咳嗽咯痰消失、肺部X线片炎症吸收所需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83.3%)、总有效率(96.6%)均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60.0%)和总有效率(80.0%,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为临床提供了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新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500例肺炎病原菌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500例肺炎病原菌构成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l0月,500例肺炎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500例患者共分离出细菌334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73株: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265株。老年肺炎患者(〉60岁)共分离出细菌258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分离菌株56株,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202株,有23例患者出现≥二重病原菌感染。结论 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之一。医院获得性肺炎排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呈上升趋势;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等,已成为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高龄、严重的基础疾病、抗菌素的反复使用是引起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自状 《吉林医学》2010,31(15):2214-2214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用莫西沙星400mg/次,1次/d,疗程为7~14d。结果:64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中途失访,余60例患者,50例痊愈,4例显效,有效4例,余2例因中途合并其他疾病,追加其他抗生素治疗视无效,6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为社区内获得性肺炎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其致病菌和耐药性变迁。方法选择我院自1998年1月 ̄2003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2876例老年患者(≥60岁)中获得性肺炎49例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人医院感染率为5.2%,其中肺部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2.2%,因肺部感染而死亡者2例,病死率为肺部感染的4.1%,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应重视老年人医院感染的防治,特别是感染源的严格管理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谭英强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255-256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30例和对照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3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73.3%,经Х^2、t检验P〈0.05,疗程缩短,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满意,疗程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肖亮 《中外医疗》2014,(26):104-105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相较于青壮年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该研究从该院收治的社区性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选取老年患者和青壮年患者各30例,分为老年组和青壮年组,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病原体分布:细菌20例(66.7%)、支原体或者衣原体3例(10.0%)、病毒感染7例(23.3%);青壮年组病原体分布:细菌23例(76.7%)、病毒感染7例(23.3%)。老年组患者合并用抗生素的情况比青壮年组普遍。结论与青壮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相比,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分布和临床特点有所不同,掌握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林宇  李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436-437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情况及其致病菌和耐药性变迁。方法选择我院自1998年1月 ̄2003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2876例老年患者(≥60岁)中获得性肺炎49例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人医院感染率为5.2%、其中肺部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2.2%,因肺部感染而死亡者2例,病死率为肺部感染的4.1%,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应重视老年人医院感染的防治,特别是感染源的严格管理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社区获得性肺炎定义为在非医院或者长期保健单位获得的肺炎,估计美国每年约560万人患社区获得性肺炎,每年医疗保健耗资为84亿美元。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临床表现、病因和患病的危险因素见表1。循证医学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建议见表2。  相似文献   

14.
袁红娟  杨文杰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10):1036-1037,1064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09年7月-2010年11月确诊的32例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胸CT结果显示以实变影表现81.2%,磨玻璃影表现53.1%,胸腔积液15.7%。均治愈后出院。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较高比例,其起病急骤,但重症病例少,胸部影像学表现呈实变影改变者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似,治疗组患者予莫西沙星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共6d;对照组30例,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点滴,每天1次,共6d。6d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抗生素治疗。分别给予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及痰培养等。结果治疗组疗效(80%)明显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轻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轻症患者按就诊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按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清瘟败毒饮加味联合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温、症状、肺部啰音、血常规及胸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6.67%)(P<0.05)。在改善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和促进炎症吸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瘟败毒饮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轻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临床确认的14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其临床资料、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年龄>60岁者占85%;患各种严重基础疾病者占100%;分离出的184株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0.22%,其中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占45.53%,且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病原菌在不同的基础疾病中分布有差异。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群,其耐药率高,加之混合菌株感染增多,难治性强。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高危因素是降低其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选择178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进行痰液培养,对阳性菌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178例样本中共检出病原菌74株,阳性检出率41.5%,G-性菌占52.7%,G+性菌占13.5%。结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以G-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氏菌为主要致病菌,积极痰培养进行病原检测和药敏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138例,分为〉60岁组及〈60岁组,比较两组基本情况及症状、体征。结果〉60岁组咳痰、胸痛症状的发生低于〈60岁组,而肺部哕音却较〈60岁组多(P=0.00)。结论老年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我院2012年呼吸科住院部953例患者血清。结果:我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26.23%,感染患者无性别差异,30岁以下患者是高发人群,春季及夏季是高发季节。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针对高发人群及高发季节适当增加检测频率,发现感染后应选用合适的治疗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