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洋  王冲  韩毅  刘树库  杨磊 《中国医刊》2023,(8):848-852
目的 探讨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FR)阳性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对早期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入院治疗的疑似肺癌的肺结节患者550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数据及FR阳性CTC(FR+CTC)检测结果,分析FR+CTC对早期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550例患者术后病理确诊肺癌406例,肺良性病变144例,其中肺癌的FR+CTC水平为9.35(7.40,12.00)FU/3ml,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患者的7.40(5.90,9.50)FU/3ml,差异有显著性(P<0.01)。FR+CTC诊断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06(95%CI 0.656~0.757),截断值为6.24FU/3ml,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32.6%,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后,AUC提高至0.739,但与FR+CTC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368)。结论 FR+CTC检测对早...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围手术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存在情况,并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对围手术期CTCs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3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VATS组(n=33)和传统开胸组(n=30),分别于术前第3日、术中及术后第3日采集8 mL外周血标本,经CD326(EpCAM)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富集CTCs后,再行CK-PE、CD45-FITC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CTCs进行定量检测。同时,以10例肺良性疾病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63例NSCLC患者术前CTCs检测37例(58.73%)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NSCLC患者术中CTCs水平显著高于术前,术后又高于术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VATS组与传统开胸组患者术前及术中的外周血CTC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ATS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TCs水平显著低于传统开胸组,且VATS组术前至术后时段CTCs水平增幅显著小于传统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胸手术,VATS肺叶切除术后CTCs水平增高幅度更小,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早期外周血中因手术播散的肿瘤细胞的存活率,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外泌体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87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采用Cell search系统检测外周血中CTCs,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croRNA-1246(miR-1246)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为(4.36±1.08)个/ml,高于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iR-1246相对表达水平为(102.94±43.28),高于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 miR-1246(P?<0.05)。外周血中CTCs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68.9%,miR-1246的诊断符合率为63.2%;CTCs 联合miR-1246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81.6%,3组间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外周血CTCs和miR-1246单独诊断乳腺癌的κ值均<0.4(一致性较差);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 κ值为0.46(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外周血中CTCs与miR-1246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为乳腺癌的个性化检测和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TC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膜联蛋白A2(ANXA2)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与NSCLC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NSCLC患者115例作为癌症组,10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组,收集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3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CTCs、PCNA、ANXA2在3组研究对象间表达的差异,通过每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NSCLC患者50个月的生存情况。利用Cox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癌症组患者CTCs、PCNA、ANXA2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良性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肺癌的病理切片结果为金标准,CTCs、PCNA、ANXA2诊断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是0.958,灵敏度92.0%,特异度94.6%。根据不同病理特征进行单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和开放食管癌切除术(OE)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动态变 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73例食管癌患者并随机分为MIE组(38例)和OE组(35例),同时 以10例食管良性疾病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CanPatrolTMCTCs检测技术检测两组食管癌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液 中CTCs数量的分布情况。结果(1)在73例食管癌患者中,术前CTCs检测44例(60.3%)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2)73例食 管癌患者术中外周血CTCs水平高于术前,术后CTCs水平高于术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MIE组和OE组患者 术前及术中外周血CTC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IE组术后外周血CTCs水平显著低于OE组,且从术前至术 后CTCs增幅水平在MIE组显著低于O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MIE组术后(2周)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9%(11/ 38),明显低于OE组的54.3%(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而且在MIE组和OE组均有并发症的患者中CTCs水平明 显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P=0.001;P=0.005)。结论MIE有助于降低术后早期外周血中因手术播散的CTCs数量,并且动态监测 CTCs水平可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CTCs可以成为监测食管癌患者预后一个较好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四藤方对胃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的表达影响,探讨其解毒功效的现代细胞生物学内涵。 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五科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Ⅰ/Ⅱ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四藤方组予以四藤方+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抽取两组患者外周血并分离和富集CTCs,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法,对CTCs进行检测并计数,进行四藤方干预分析。 结果 在60例患者中CTCs检测阳性率达81.67%(CTCs>=1个/3.2ml, 49/60),对照组阳性率90.00%(CTCs>=1个/3.2ml, 27/30),四藤方组阳性率73.33%(CTC>=1个/3.2ml, 22/30);四藤方能显著降低早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循环肿瘤细胞计数(P < 0.001)。 结论 四藤方能够降低CTCs数目,而CTCs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四藤方可能通过作用于CTCs从而产生抑制作用,达到抗胃癌抗转移作用,对临床准确选择个体化中医诊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程柳  余芃  吴孟航  王浩  李蕊利 《西部医学》2020,32(7):1012-1015
【摘要】目的 探讨胰腺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与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行胰腺癌根治术的患者98例,选择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3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75 mL,用免疫磁珠负性富集和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TCs水平。分析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TCs水平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比较外周血CTCs阳性、阴性患者的生存时间,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采取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的阳性检出率为6327%(62/98),检测数量0~27个,平均201个/ mL,对照组未检出CTCs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侵犯被膜是外周血CTC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TCs阳性患者1年生存率为16133%,中位生存时间为245 d,CTCs阴性患者1年生存率为4722%,中位生存时间为35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Cs阳性、淋巴结转移是导致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检出率较高,其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相关,对预后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检测外周血CTCs对胰腺癌的治疗有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的水平,评估其在鉴别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肺GGO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恶性GGO的患者为研究组,40例良性GGO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的水平,比较各指标在两组中的差异并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的B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而NK细胞水平却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ROC曲线得到CD4+/CD8+比值最佳截断点(CD4+/CD8+<2.12)诊断恶性GGO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为90.0%、50.0%、74.0%,而B淋巴细胞(<11.48)和NK细胞(>16.18)诊断恶性GGO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71.7%、72.5%、72.0%和63.3%、85.0%、72.0%。结论:早期肺癌的发生与细胞免疫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而外周血B淋巴细胞、NK细胞的水平和CD4+/CD8+比值可作为临床鉴别良恶性GGO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D-二聚体(D-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阐明其对NSCLC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NSCLC患者200例(NSCLC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198例(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体检者196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静脉血血清中SCC-Ag、CEA、CYERA21-1和D-D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肿瘤标志物、D-D水平以及联合指标在NSCL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NSCLC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1);肺腺癌患者CEA水平高于肺鳞癌患者(P=0.005),肺鳞癌患者SCC-Ag和CYFRA21-1水平高于肺腺癌患者(P=0.008,P=0.004);Ⅲ-Ⅳ期NSCLC患者CEA、CYFRA21-1和D-D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NSCLC患者(P<0.05)。ROC曲线,单项检测中,SCC-Ag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80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42%和64.21%,联合指标的诊断效能优于各单项指标(AUC=0.933),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6%和88.42%。结论:肿瘤标志物SCC-Ag、CEA、CYFRA21-1和D-D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NSCLC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对NSCLC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CD4+T 细胞表面T 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 子3(Tim3)的表达, 及其与NSCLC 临床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 年9 月-2014 年9 月 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内科诊断的69 例NSCLC 患者作为NSCLC 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 65 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 细胞表面Tim3 表达水平。以NSCLC 组Tim3 水 平的中位数为截点分为Tim3 高表达组和Tim3 低表达组,进而分析CD4+T 细胞Tim3 水平与患者临床病 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NSCLC 组患者外周血CD4+T 细胞表面Tim3 水平升高 (P <0.05)。Tim3 高表达与TNM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 <0.05)。Tim3 低表达患者较高表达患者具 有更长的总生存期(P <0.05)。CD4+T 细胞表面Tim3 高表达是NSCLC 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5)。 结论 外周血CD4+T 细胞Tim3 高表达与NSCLC 生存期相关,其可能是NSCLC 预后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提示预后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在肝细胞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 月期间南方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296例为肝细胞癌组,并同时收集39例非肿瘤或肝脏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采 用广州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CanPatrolTM CTCs检测技术检测肝细胞癌组及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TCs的分布情 况,并分析外周血CTCs阳性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CTCs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关 系。结果在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未检测到CTCs,在肝细胞癌组中,191例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CTCs,阳性率为64.5%,显著高 于对照组(P<0.05);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阳性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肿瘤数量、TNM分期、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 及转移等显著相关(P<0.05);在127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中,CTCs阳性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 显著缩短(P<0.05)。结论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CTCs阳性提示预后不良,CTCs可以成为监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一个较好的 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 PC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分别于确诊后1 d、7 d、14 d测定外周血PCT水平,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好转组与恶化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 PCT 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截断值。结果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42例患者病情好转(好转组),占52.5%;38例病情恶化或死亡(恶化组),占47.5%。各个时间点,恶化组的PCT水平高于好转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恶化组的PCT水平逐渐升高,好转组的PCT水平逐渐降低(P<0.05)。在诊断后7 d,PCT评估治疗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8,截断值为3.45 ng/ml,灵敏度73.7%,特异度为71.4%;在诊断后14 d, ROC曲线下面积为0.710,截断值为1.05 ng/ml,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88.1%。结论 PCT水平可用于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变化,在诊断后14 d PCT在较低的水平即可较好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ERBB2和核内原癌基因(c-MYC)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β2-actin为内对照,采用RT-PCR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79例乳腺癌、66例良性乳腺疾病和51例其它肿瘤患者外周血CTCs中C-ERBB2和MYC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外周血CTCs中C-ERBB2和MYC在乳腺癌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乳腺癌组和其它肿瘤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良性乳腺疾病组和其它肿瘤组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RBB2和MYC联合检测,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一致率。结论 RT-PCR联合检测外周血CTCs的C-ERBB2和MYC基因表达水平,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和标本来源容易等优点,可有效辅助诊断乳腺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差相富集-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subtraction enrichment and immunostaining-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SE-iFISH)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并探究该检测结果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6年4~6月收治入院的16例膀胱癌患者(实验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66.88±8.97)岁。另取10例非肿瘤患者为对照(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61.90±9.13)岁。取外周静脉血各6 mL,差相富集法收集外周血CTCs, 肿瘤细胞标志物-iFISH检测6 mL血中所有CTCs的数量及相关生物学特性,比较CTCs的数量与膀胱癌临床特征(有无血尿、肿瘤大小、数目、是否侵及肌层、原发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级别、肿瘤病理学类型等)的关系。 结果实验组CTCs阳性检出率为43.75%(7/16),对照组CTCs阳性检出率为0%(0/10),两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 7)。实验组CTCs含量为0~29个,中位数为0个,对照组CTCs含量为0个,两组CTCs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 3)。实验组中,有无血尿、肿瘤大小、数目、是否侵及肌层、原发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级别、肿瘤病理学类型等亚组之间,CTCs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SE-iFISH检测膀胱癌外周血CTCs可行性好。关于CTCs含量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尚不肯定,需更大样本量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存在于肿瘤患者血液中有活性的肿瘤细胞,与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关系密切。随着多种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发展,对CTCs的认识不断深入。CTCs检测对获取肿瘤细胞信息较组织活检更方便,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将其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以患者少量外周血为标本检测CTCs作为液体活检的方式之一,可实现对肿瘤的病理诊断;CTCs数与肿瘤分期、抗肿瘤治疗疗效、复发风险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对CTCs进行分子和基因水平分析可评估病情发展、指导临床精准治疗,并最终改善患者总生存时间(OS),是新一代的肿瘤标志物。现就CTCs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评判依靠肺部CT病灶前后对比,缺乏有效的短期疗效考核手段。如果某项检测指标能动态实时监测化疗疗效以指导肺癌的个体化治疗,该检测指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 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晚期NSCLC化疗疗效监测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0例为肺癌组,同时选择同时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磁珠富集技术结合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SCLC患者化疗前后及对照者CTCs表达情况,随访截至2018年12月,统计其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CTCs表达情况与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CTCs阳性率为78.0%(39/50),对照组CTCs阳性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34,P<0.001)。CTCs阳性与CTCs阴性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患者远处转移率高于CTCs阴性患者,临床分期晚于CTCs阴性患者(P<0.05)。化疗第1周期结束后CTCs阳性率低于化疗前〔36.0%(18/50)与78.0%(39/50),χ2=4.432,P=0.035〕。化疗第1周期结束后CTCs动态变化情况与化疗第2周期结束后RECIST 1.1评价对晚期NSCLC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一致性(Kappa=0.528,P<0.001)。影像学评估为疾病进展的18例患者,CTCs阳性14例,远处转移12例;CTCs阴性4例,均无远处转移,两者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6,P=0.001)。CTCs阳性患者PFS和OS均短于CTCs阴性患者(P<0.05)。结论 应用免疫磁珠富集技术结合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CTCs具有可行性。CTCs阳性表达与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CTCs与晚期NSCLC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敏感的化疗疗效监测及预后预测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 CTCs )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T2~4 N0~3 M0可手术乳腺癌患者126例。抽取入组患者7.5 mL外周血,使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CTCs。分析CTCs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126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检测到CTCs,检出率为7.1%。 CTCs阳性组的Ki67为(51±20)%,CTCs阴性组的Ki67为(33±23)%( P=0.04)。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检出CTCs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淋巴结状态、AJCC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学分级、ER、PR、HER2状态以及分子分型无关。结论7.1%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检测到CTCs,CTCs与Ki67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中期因子(S-MK)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NSCLC患者120例(观察组),同期因肺部良性肿瘤住院的患者62例(肺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64例,采用ELISA法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S-MK)水平,以及肺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MK水平。结果NSCLC组(术前)S-MK水平为(285.70±20.52)pg/ml,高于肺良性肿瘤组(211.88±15.69)pg/ml和健康对照组(189.06±12.92)pg/ml(t=2.402、3.257,均P<0.01)。NSCLC组(术后1个月时)S-MK水平(218.26±10.77)pg/ml,低于术前(285.70±20.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3,P<0.01)。结论NSCLC患者S-MK水平升高,且术后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S-MK水平可作为一种临床肿瘤标志物,为NSCLC的诊断、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胰腺癌外周血肿瘤循环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磁珠负性富集结合免疫荧光方法分离和鉴定CTCs,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就诊的69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和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TCs水平,分析单独应用CTCs检测胰腺癌的临床价值及CTCs与CA19-9联合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胰腺癌组CTCs的检出率为88.41%,对照组均未检测出CTCs,CTCs的检出情况和血清CA19-9升高水平具有相关性(r=0.23,P=0.012);CA19-9与CTCs联合可提高胰腺癌诊断的灵敏性,阳性似然比>10,阴性似然比<0.2。结论 CTCs是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指标,联合CA19-9与CTCs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检测外周血Lunx mRNA表达用于诊断肺癌微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Lunx mRNA表达对于诊断肿瘤微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42例NSCLC患者及18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外周血Lunx mRNA进行检测。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Lunx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40.5%(17/42),Ⅰ-Ⅱ期NSCLC患者的阳性率为18.8%(3/16),Ⅲ期患者的阳性率为47.1%(8/17),Ⅳ期患者阳性率为66.7%(6/9),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无1例阳性表达。结论:检测外周血Lunx mRNA表达可作为诊断早期NSCLC患者微转移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