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分层培训模式在提高骨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97名在骨科轮转的低年资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名采用常规培训教学方法,观察组49名接受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分层培训模式,比较2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骨科专科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与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分层培训模式能提高骨科低年资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基于能级进阶模式的护士分层培训路径,探讨分层培训模式对护理人员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N0~N4级(N0为新手护士,N1为初级护士,N2为称职护士,N3为精通护士,N4为专家护士)护理人员1 870名为研究对象,利用Delphi法建立护士分层培训路径,确定每层级的培训阶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方法,并利用分层培训路径对护士进行管理,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岗位胜任力和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结果:培训1年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岗位胜任力等观察指标均高于培训前,培训后临床综合能力的考核合格率也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能级进阶分层培训路径使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有助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提高和岗位胜任力的提高,促使护士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升整体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崔璀  郑显兰  喻婷 《中国护理管理》2014,(11):1164-1167
目的 :对基于能力进阶模式下的儿科护士岗位分层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为制定以人为本的分层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科护士岗位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我院810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儿科护士的岗位分层培训需求整体水平较高,其中"岗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需求水平最高,"护理管理"培训的需求较低,且不同级别的儿科护士对岗位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需求存在差异性;同时,随着儿科护士层级的提升,培训需求整体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当加强各级儿科护士的岗位培训,关注不同层级儿科护士培训需求的差异性。同时应结合儿科护士能级水平和培训意愿,提供系统的、形式多元的、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在职分层培训设计,以满足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需求,提高培训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科医院手术室护士的分层培训模式。[方法]根据护士岗位管理及能力训练要求进行定级、定岗、定责,制订相应层级的培训、考核方案,采用护士自我评价、指导护士评价、手术医生评价的方法评价培训效果。[结果]手术室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临床工作能力、沟通配合能力以及三方评价成绩均提高。[结论]采用分层培训模式有助于全面提升专科医院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并评价基于能级进阶的护士分层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成效,为各级医院开展护士分层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设置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要求及进阶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培训需求评估、确定分层培训内容、开展分层培训的具体实践,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参加培训的情况,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率及护士临床综合能力的考核情况。结果:护士参加培训人次由2012年的1674人次增加至2014年的3729人次,个人年平均参加培训次数由2012年的2.09次提高至2014年的4.66次;护士市级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率由2012年的89.56%提高至2014年的97.50%(P0.05);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得分由2012年的(74.46±7.62)分提高至2014年的(81.13±8.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能级进阶的护士培训模式能有效调动护士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提升护士核心能力,推动护士岗位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士在职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彦 《全科护理》2016,(1):73-75
[目的]探讨分层培训在心内科护士岗位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心内科护士各岗位任职资格、岗位标准、工作职责、技术能力等因素,设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内容。[结果]护理技能、病人满意度得到提高,科室护理不良事件逐年下降,科室被评为"优质护理示范岗"。[结论]在心内科护士岗位管理中应用分层培训可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病人满意度;同时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护士分层培训有助于护士明确目标,促进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属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人才培养的"摇篮工程",对加强我国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适时启动了护士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逐步完善护士毕业后教育模式,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本文介绍了以培养临床思维方式、提高护理实践能力为主导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为建立符合临床需求的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护士岗位培训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眼科32名护士进行分层级培训,探讨提高一线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方法。方法对眼科32名护士先后按照集体培训和分层培训两种方法进行培训管理,2011年1~12月实行集体培训,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进行分层培训,为观察组。然后对32名护士进行自身前后对照,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技术考核、对培训内容的认同感以及相应时期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对护士技术水平的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技术考核成绩、对培训内容的认同以及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的认同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患者对护士技术水平的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护士分层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并且能提高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韩惠奎  周兰芳 《当代护士》2014,(11):157-159
目的探讨分层级培训对提升低年资护士(毕业1~3年)的岗位技能水平及综合服务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于一体的护士分层次培训模式,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对三基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和综合服务能力。结果实施分层级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的三基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和综合服务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对低年资护士采用分层级培训,可优化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结构,提高护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实施分层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科室将护士按层级划分,确定各层级护士的履职条件,对科室N1级、N2级、N3级别护士按照各层级人员培训重点实施分层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比较分层培训实施前后N1级、N2级、N3级别护士的护理理论、操作成绩、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各层级人员的分层级培训后,科室各层级护士护理理论、操作成绩较培训前均显著提高,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显著下降,护理满意度提升,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士分层培训取得一定的成效,方法可行,满足产科护理的专业需求;护士分层培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护理模式的转变为背景,对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现状进行分析,为完善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培训体系提供依据。结果发现,目前我国护士分层培训现状已不能满足当今护理事业发展需求,相关部门须规范护士分层培训方案和评价体系,以提高我国护理队伍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手术室护士分层级培训的方法。方法将系统型培训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分层级培训中,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评价其效果。2011年12月以前采用每月一次业务学习的传统培训,2012年1月后按照系统型培训模式的步骤,即分析护士培训需求,设计与编制培训手册,实施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实施系统型培训模式前后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以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采用系统型培训模式对护士进行分层级培训,护士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手术医生满意度较培训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型培训模式进行分层级培训,使手术室护士得到循序渐进的培养,有利于手术室护士的梯队建设,提升了手术室专科护士护理业务水平和核心能力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蔡婷婷  曹梅娟   《护理与康复》2018,17(2):35-37
正《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指出,要加强新护士培训,建立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对新护士的发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1]。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而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尚未形成,各医院的培训效果存在较大差距[2]。国外对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做出了一些探索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训模式。鉴于新护士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护士分层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护士分层标准不统一、职称体系与岗位系统分离、分层培训与分层评估体系有待完善、护理分层管理信息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提出可通过融合职称与岗位体系,建立统一的分层标准;构建新型多层次培养模式,完善分层培训与评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护理分层管理信息系统,以健全护士分层管理体系,有利于促进护理专业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岗位护士分层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按目标分层法,将护理人员划分为5个层级,即N0、N1、N2、N3、N4级,根据护理部制定2013年护士岗位培训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分层培训。将2012年1~6月培训前与2013年1~6月培训后N0和N1级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季度理论考核合格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分层培训后,季度理论考试合格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教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加强了护士的岗位管理,充分调动各层级护士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各层级护士的作用,提高优质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法天锷 《天津护理》2013,(5):451-452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基本策略中明确指出:"对护理人员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岗前培训、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分层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形成适合护理工作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护士培训的目的是促使护士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4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我国自开展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以来,分层机制逐步完善,现就分层培训的概况,分层培训的实施和重要意义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沈玫玉  吴晶  余沉 《护理研究》2015,(10):1237-1239
[目的]评估能级进阶护士分层培训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能级进阶护士分层培训与传统护士培训的认可度、效果和病人满意度。[结果]护士对能级进阶分层培训认可程度较高,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护理工作质量、护理科研能力和病人满意度及护理安全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模式。[结论]能级进阶模式的护士分层培训护士认可程度高,病人满意度及安全有保障,护士能力提升快,还能有效地帮助护理管理者建设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18.
郝英 《当代护士》2021,28(3):14-17
本文从新入职护士培训的角度出发,从规范化培训现况及分层规范化培训建议两个方面,建议包括做好对新入职护士的分层规范化培训定位、建立专门新入职护士分层培训监督机构、借鉴国外对新入职护士分层培训经验等三个方面.探究分层规范化培训对新入职护士临床护理效果提升的作用,以期为我国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书梅 《当代护士》2016,(5):178-180
目的探讨对NICU护士实施分层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5月针对NICU25名护士先制定培训目标再实施分层培训,对培训前后护士的专业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NICU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及工作满意度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实施分层培训,提高了护士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水平;提高了NICU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患儿家属、医生及护士三方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升了护士职业价值感。结论护理人员的分层培训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在今后的培训中充分考虑不同护士的学习背景、培训需求等综合因素,建立和完善最适合护士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的分层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护士分层级培训,促进心胸外科护士熟悉和适应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方法:将护士根据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进行分层级,制定各层级培训目标,按层级目标分层进行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理论、技能等培训并定期考核。结果:各层级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患者和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提高,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结论:加强对护士的分层培训,促进护士尽快适应现代护理工作模式,提高心胸外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