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细胞系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研究汉黄芩素对酪氨酸3/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Ywhaz)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T116和HT29细胞系,设空白组、汉黄芩素不同浓度组(浓度分别为5,10,20,40μmol·L-1)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汉黄芩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Annexin V-FITC/PI双标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率;穿透小室(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处理24 h后细胞侵袭和迁移力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检测不同浓度汉黄芩素作用24 h后Ywhaz mRNA的水平,并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汉黄芩素可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系的增殖,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促进结肠癌细胞系的凋亡率,其中20和40μmol·L-1的汉黄芩素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显著(P0.01),且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10,20,40μmol·L-1)作用于结肠癌细胞后,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穿膜数(P0.05,P0.01),汉黄芩素可下调Ywhaz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降低Ywhaz的磷酸化水平(P0.05,P0.01)。结论:汉黄芩素可显著抑制HCT116和HT29细胞系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下调Ywhaz的蛋白水平及其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来检测黄芩素对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研究黄芩素对A549细胞中Twis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黄芩素处理A549细胞后,可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速度,黄芩素能有效抑制Twist蛋白的表达。结论:黄芩素可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Twis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21,(8)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及SW620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筛选出的结肠癌HT29及SW620细胞,分别予不同质量浓度汉黄芩素(0、20、40、80、160μg/mL)及5-FU(12.5μg/mL)干预后,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因子BAX、Bcl-2及EMT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RT-PCR检测BLVRA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汉黄芩素能抑制结肠癌HT29及SW620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P0.01);促进细胞凋亡,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BAX蛋白的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呈浓度依赖性(P0.01);汉黄芩素能够增加E-Cadherin的表达,降低Vimentin及snail蛋白的表达,抑制EMT进程,呈浓度依赖性(P0.05,P0.01);不同浓度汉黄芩素均能降低两种CRC细胞中BLVRA的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汉黄芩素能够抑制结肠癌HT29及SW620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EMT进程,且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呈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胆绿素还原酶A(BLVRA)的表达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定性定量角度探讨蜂毒素诱导骨肉瘤U2OS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蜂毒素对骨肉瘤U20S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Annexin V/PI双标记法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等检测方法对细胞凋亡作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蜂毒素能显著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显的凋亡细胞;蜂毒素浓度为2μg/ml、4μg/ml、8μg/ml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U2OS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0211±0.3135、8.1111±1.0208和10.8933±1.7411,与对照组(1.7489±0.928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结果显示蜂毒素处理组的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蜂毒素能够抑制U2OS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芹菜素诱导人膀胱癌5637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5~100μmol/L芹菜素处理膀胱癌5637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信号分子Bax、Bcl-2和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芹菜素处理使细胞Bcl-2蛋白表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并使Bax的表达增加和导致PARP蛋白发生切割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芹菜素能够抑制人膀胱癌563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并上调Bax表达,导致Bcl-2/Bax比值下降,PARP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褐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luteus)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异牛肝菌素(iso-suillin),研究其诱导人胃癌细胞BGC-823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异牛肝菌素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的抑制作用;用光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经异牛肝菌素处理后BGC-823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及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8、-9表达的变化。结果:MTT分析表明,异牛肝菌素可明显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7μg/ml;形态学的观察结果:BGC-823细胞在异牛肝菌素诱导下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及3.5、7、14μg/ml异牛肝菌素处理组凋亡率分别是:(0.97±0.12)%、(14.18±0.42)%、(36.29±0.64)%、(50.72±0.57)%;Western印迹显示:在异牛肝菌素的诱导下Caspase-3、-8、-9蛋白表达增高。结论:研究表明,异牛肝菌素对BGC-82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异牛肝菌素通过上调Caspase-3、-8、-9表达促进BGC-82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细胞毒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紫草素处理HaCaT细胞,MTT法检测紫草素对HaCa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其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紫草素对HaCaT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对Caspase-3以及Bcl-2蛋白的影响;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释放量、同时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结果紫草素可明显抑制HaCaT细胞增殖,24h和48h其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43μg/ml和0.80μg/ml;紫草素可明显促进HaCaT细胞凋亡,且剂量越大,凋亡率越明显,紫草素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作用与诱导Caspase-3以及抑制Bcl-2蛋白表达有关。紫草素直接作用于HaCaT细胞后,细胞培养上清中NO和LDH释放量明显增加。结论紫草素直接抑制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但也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Fas/Fas L信号转导途径在17-羟-岩大戟内酯B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5-氟尿嘧啶(浓度为10μg/ml)为阳性对照。各组样品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值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的相对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Fas和Fas L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μg/ml的17-羟-岩大戟内酯B对U251细胞的增殖没有显著性改变,但20μg/ml和40μg/ml的17-羟-岩大戟内酯B对U251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但40μg/ml的17-羟-岩大戟内酯B对U251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没有进一步改变,故应用20μg/ml 17-羟-岩大戟内酯B做后续试验。与单独应用20μg/ml 17-羟-岩大戟内酯B组相比,经0.1μg/ml、0.5μg/ml或1μg/ml抗Fas单克隆抗体预处理后,再加入20μg/ml17-羟-岩大戟内酯B时,U251细胞增值抑制率明显减弱,并选用0.5μg/ml抗Fas单克隆抗体进行后续实验。单独应用20μg/ml17-羟-岩大戟内酯B,细胞早期凋亡率、Caspase-3及Caspase-8相对活性较空白组明显升高,Fas及Fas 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强;而经0.5μg/ml抗Fas单克隆抗体预处理后再加入20μg/ml17-羟-岩大戟内酯B,可使细胞早期凋亡率、Caspase-3及Caspase-8的相对活性较单独应用20μg/ml17-羟-岩大戟内酯B明显下降,Fas及Fas L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17-羟-岩大戟内酯B可抑制U25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Fas/Fas L信号通路介导了17-羟-岩大戟内酯B诱导的凋亡;Fas/Fas L通路活化导致了下游caspase途径的活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alubrinal对毒胡萝卜素内酯(Thapsigargin,Tg)诱导的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HT2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Salubrinal(1、10、50μg/mL)预处理,30 min后加入Tg(1μmol/L),继续培养24 h后通过流式细胞和TUNEL检测方法对HT29细胞凋亡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12的表达变化。结果: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HT29细胞早期凋亡率为(9.67±1.03)%,经1μmol/L Tg诱导24 h后HT29细胞凋亡率为(35.64±1.62),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用Salubrinal(1、10、50μg/mL)干预后,随着剂量的增加,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Salubrinal(50μg/mL)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Salubrinal(10μg/mL)。TUNEL检测正常空白组细胞凋亡率为(6.94±0.97)%,经1μmol/L Tg诱导24 h后HT29细胞凋亡率为(34.56±1.45)%(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用Salubrinal(1、10、50μg/mL)干预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Salubrinal(50μg/mL)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Salubrinal(10μg/mL)(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12在正常空白组表达较低,HT29细胞经药物干预24后,在1μmol/L Tg诱导模型组表达增高(P0.05);通过不同浓度Salubrinal干预后,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12表达逐渐降低(P0.05)。结论:Salubrinal对毒胡萝卜素内酯诱导的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杨素联合顺铂对肝癌细胞Hep G2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以不同浓度白杨素(10,20,40μmol/L)单独或联合顺铂(5μg/ml)处理Hep G2细胞后,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Hoechst 33342染色后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标志蛋白caspase家族及PARP、凋亡抑制蛋白Bcl-2以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变化情况;分离提取细胞质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促进蛋白Bax与细胞色素C的变化情况。结果 CCK-8法测定结果显示白杨素联合顺铂处理HepG2细胞后,细胞活性明显下降,联合作用组与对照组及其他单独处理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发现,与对照组比较,白杨素联合顺铂处理Hep G2细胞后,细胞出现凋亡增加,而单独白杨素、顺铂处理组则未观察到明显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到凋亡标志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PARP原蛋白减少;全Caspase酶抑制剂z-VAD-fmk可明显抑制联合处理引起的细胞凋亡,阻止caspase家族及PARP的活化降解;白杨素联合顺铂处理细胞后能恢复顺铂单独处理引起的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上调并且激活JNK1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质蛋白在联合处理后凋亡促进蛋白Bax与细胞色素C表达明显上调。结论白杨素和低剂量顺铂单独用药对Hep G2细胞无明显影响,但联合用药能促进Hep G2细胞凋亡,其机制为JNK1磷酸化、激活JNK通路使促凋亡分子Bax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铁线莲总皂苷对食管癌(EC)Eca109/cDDP细胞化疗耐药性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靶向关系;RT-qPCR检测miR-29c及Fbox31 mRNA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BXO3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p-P38MAPK、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C-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结果:Eca109/cDDP细胞存活率随铁线莲总皂苷作用浓度增大而明显降低(P<0.05);10μg/mL的铁线莲总皂苷联合0.3μg/mL的顺铂可明显提高Eca109/cDDP细胞凋亡率,明显抑制细胞迁移及侵袭(P<0.05);抑制miR-29c表达后,细胞存活率、Fbox3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上调,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miR-29c相对表达和p-P38MAPK、C-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下调,细胞迁移及侵袭数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柚皮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迁移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柚皮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活力的影响,Transwell检测柚皮素对Hela细胞迁移的影响,DCFH染色检测柚皮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柚皮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柚皮素对细胞内p-JNK和Blc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2.5、25、50、100、200μg/ml柚皮素处理细胞24h,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降低。ROS抑制剂(NAC)能显著抑制柚皮素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50μg/ml柚皮素处理细胞24h能抑制细胞迁移、促进细胞ROS生成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为(42.2±1.6)%;促进p-JNK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p-JNK表达水平为(2.34±0.12)倍,Bcl2表达水平为(0.22±0.03)倍。结论:柚皮素可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ROS的产生,通过激活ROS/JNK/Bcl2通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骆驼刺中分离富集的紫铆素对人宫颈癌SiHa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CCK-8 法检测紫铆素对SiHa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紫铆素对细胞凋亡水平和细胞周期影响,RT-PCR 法检测紫铆素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 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 组比较,紫铆素可明显诱导SiHa 细胞发生凋亡(P<0.01),紫铆素干预SiHa 细胞可使克隆形成数量明显减 少(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G0/G1 期细胞所 占的百分比增加(P<0.01),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胱天蛋白酶7(Caspase-7)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P< 0.05,P<0.01),同时Caspase-3 的底物PARP 蛋白被剪切活化(P<0.05),亦明显降低Bcl-2 的基因和蛋白表 达(P<0.05,P<0.01)。结论紫铆素对SiHa 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 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青钱柳三萜对STZ损伤的INS-1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INS-1细胞建立损伤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青钱柳三萜对INS-1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酶标仪检测青钱柳三萜对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胰岛素分泌能力,比色法测定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荧光定量PCR测定Bcl-2和Bax mRNA表达,并计算Bcl-2与Bax的比值,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自噬调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凋亡调控蛋白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表达。结果:当青钱柳三萜浓度低于25μg/ml时,无论单用青钱柳三萜还是与STZ联用均对INS-1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当其浓度大于100μg/ml或与STZ联用大于50μg/ml时,均对其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青钱柳三萜(6.25、12.5、25μg/ml)可抑制INS-1细胞凋亡,促进INS-1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升高上清液中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自噬调控蛋白LC3-Ⅱ和凋亡调控蛋白Cleaved PARP的蛋白表达,上抗凋亡蛋白Bcl-2 mRNA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 mRNA表达及Bcl-2/Bax,降低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性。结论:青钱柳三萜对STZ损伤的INS-1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它通过抑制STZ损伤的INS-1细胞过量产生ROS,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GSH-Px、SOD、CAT的活性,降低自噬调控蛋白LC3-Ⅱ和凋亡调控蛋白Cleaved PARP的表达,上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及降低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性,进而提高INS-1细胞存活率,来发挥对受损INS-1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175-179
目的:通过观察二参颗粒对氯化钴(CoCl_2)诱导的缺氧损伤和大鼠心肌细胞H9C2凋亡的影响,阐明二参颗粒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以500μmol/L的CoCl_2与H9C2细胞共同作用24 h,建立心肌细胞缺氧缺血模型。将H9C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二参颗粒50μg/mL、100μg/mL、200μg/mL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胞外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MMP)和凋亡水平,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细胞内Bcl-2/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PAR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活力下降、活性氧(ROS)荧光表达值升高、线粒体膜电位JC-1单体阳性细胞显著升高以及细胞培养液中LDH含量升高,凋亡率显著升高,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PARP的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参颗粒能有效改善细胞活力,降低LDH的含量,显著降低胞内ROS荧光表达值,改善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水平,下调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PARP的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的比值(P<0.05或P<0.01)。结论:二参颗粒可以抑制CoCl_2诱导的心肌细胞ROS水平,减少氧化应激发生,进而改善氧化应激介导的心肌细胞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何昊  刘杨  钱小英  靳曼菲  郑蕾  成昭 《中草药》2021,52(7):1981-1986
目的研究重楼皂苷Ⅶ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观察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考察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ell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associated X protein,Bax)、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DNA酶抑制物(inhibitor of caspase-activated deoxyribonuclease,ICAD)和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重楼皂苷Ⅶ可抑制PANC-1细胞存活率,显著抑制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显著诱导PANC-1细胞凋亡(P0.05、0.01),显著升高PANC-1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PARP、Bax表达水平(P0.01),显著降低pro-PARP、ICAD、Bcl-2、PD-L1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重楼皂苷Ⅶ能够抑制PAN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可能通过下调PD-L1表达诱导PANC-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野黄芩素是否可通过降低MACC1的表达进而抑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的恶性进展。方法分别应用MTT、划痕、Transwell小室及小鼠荷瘤实验检测野黄芩素处理对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转移、侵袭及成瘤能力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野黄芩素对细胞中MACC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野黄芩素处理可降低CaCo-2细胞的增殖活性、转移、侵袭及成瘤能力,降低MACC1的表达,且过表达MACC1后野黄芩素抑制CaCo-2细胞转移侵袭及成瘤能力的作用受到抑制,且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黄芩素可通过降低MACC1的表达抑制CRC的转移、侵袭及肿瘤生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白首乌苷B(简称CGB)体内外抗结肠癌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CT-26、HT-29、SW-620和HCT-116四种结肠癌细胞在CGB处理24、48、72 h后的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I单染和Annexin V-FITC/PI双染后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内周期蛋白的水平;采用CT-26小鼠和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模型,评价CGB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CGB体外对四种结肠癌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CGB能增加结肠癌细胞G0/G1期的比例,同时降低S期和G2/M期的比例,使细胞阻滞于G1期而无法进入S期;CGB能增加晚期凋亡细胞比例,但对早期凋亡和坏死细胞无明显影响;CGB能下调结肠癌细胞中周期蛋白CDK6、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CGB对移植性CT-26和HT-29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CGB具有良好的抗结肠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下调周期蛋白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促使肿瘤组织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对胃癌SNU-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探讨其诱导胶质瘤SNU-1细胞凋亡机制。方法:不同浓度五味子乙素组和顺铂组加入到SNU-1细胞中,作用24h后,MTT法测定药物组对胃癌SNU-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五味子乙素诱导胃癌SNU-1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法检测五味子乙素对SNU-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SNU-1细胞中Caspase-3、Bcl-2、Bax、E-cadherin、N-cadherin和MMP-9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50和100μg/ml的五味子乙素和顺铂对胃癌SNU-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10、50和100μg/ml的五味子乙素作用胃癌SNU-1细胞后,细胞转移能力显著下降,10、50和100μg/ml的五味子乙素作用胃癌SNU-1细胞48h后均能诱导胃癌SNU-1细胞凋亡;10、50和100μg/ml的五味子乙素上调Caspase-3、Bax和E-cadherin的表达,下调Bcl-2和N-cadherin和MMP-9的表达。结论:五味子乙素可能是通过Caspase-3级联凋亡途径和线粒体途径诱导了胃癌SNU-1细胞凋亡,也可能通过破坏细胞间和基底膜粘附性和增加肿瘤细胞间的稳定性,来抑制胃癌SNU-1细胞的转移袭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Caspase-9,Caspase-3,Caspase-7和PARP(89KD)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从温郁金醚提物中提取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C分别以0、40、55、70μg/mL 4个浓度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24h;用Western Blot杂交法检测4个浓度组中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Caspase-9、Caspase-3、Caspase-7和PARP(89KD)蛋白量的表达。结果: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能上调SGC-7901细胞中Caspase-9、Caspase-3、Caspase-7及PARP(89KD)蛋白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可通过上调Caspase-9,Caspase-3,Caspase-7,PARP(89KD)的表达来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