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袢钢板联合缝线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20例,均采用关节镜下带袢钢板联合缝线技术行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重建术治疗,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主动屈伸范围改善,未出现骨折移位及膝关节不稳情况。结论:关节镜下带袢钢板联合缝线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手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行膝后倒"L"形小切口显露,解剖复位骨折,予以中空螺钉及带线锚钉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收集骨折复位、愈合及关节稳定性、活动度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8~13周均骨性愈合,未见位移。术后6个月,有2例后抽屉试验弱阳性,1例轻度屈膝受限,无伸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2.0±2.4)分。结论膝后内侧入路中空螺钉及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1 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8 例先作关节镜检查,对合并半月板损伤的4例作了成形术或缝合术.切开内固定术采用膝后方入路11 例,膝后内侧入路20 例.骨折固定根据骨折块大小,选用Arthrex 韧带编织带加钢丝、可吸收螺钉、钢丝、门型钉、锚钉.结果 随访12~24 个月,平均15 个月,术后骨折复位均良好.2例术后2周骨块碎裂撕脱移位,行重建术,其余29 例患者按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均达90 分以上.膝关节伸直功能正常,屈曲115°~145 °.结论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结合关节镜技术诊治关节内合并损伤,合理选用骨折固定方式,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5例后交叉韧带胫骨结节止点撕脱性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和(或)锚钉固定修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骨折术后Ⅰ期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膝关节后内侧切口具有操作简便、暴露充分,损伤小等优点;可吸收螺钉和(或)缝线锚钉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3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进行治疗,同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0例同样骨折类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经髌旁的长弧形切口进行复位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后功能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系统评估,实验组患者治疗后3、6、12、18个月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不仅微创美观,而且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手术痛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并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42.1±5.7)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43.2±5.3)分。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1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达0~120°;除2例Lachman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弱阳性外,其余10例两项检查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为(89.7±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21.800,P =0.000);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3.5±6.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21.700,P =0.000)。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能实现有效复位、牢固固定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具有简单易行、固定准确牢固及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20年4月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12例,给予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对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范围、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反Lachman试验和后抽屉试验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术中均无副损伤,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92±4.17)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反Lachman试验阴性,后抽屉试验阴性,膝关节活动度为(128.75±2.26)°,IKDC评分为(82.92±3.34)分,VAS为(1.17±0.39)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00±3.02)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姜祖康  周红星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798-1801
[目的]对比研究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2例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Meyers分型Ⅱ、Ⅲ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组32例(观察组)和传统非手术治疗组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关节稳定性(后抽屉试验)及Lysholm和HSS评分体系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随访6~24个月,平均(15.7±1.26)个月,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愈合,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后抽屉试验评分也优于对照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Meyers分型Ⅱ、Ⅲ型)在愈合时间、关节稳定性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方面均优于非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关节镜辅助下对15例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及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骨折均愈合,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93.4%。结论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能避免前交叉韧带的二期重建、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0.
本次研究采用关节镜下通过双后内侧入路缝线固定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共1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武义县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嵴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式。方法:本组6例患者,根据髁间嵴骨折不同的形态类型,分别选择丝线、克氏针、可吸收螺钉、空心螺钉固定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块,术后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随诊3~36个月,术后3~4个月骨折部位均愈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价疗效,平均得分92.6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根据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内固定方式,可得到准确的复位、良好的骨折愈合及满意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螺钉与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在关节镜下行缝线与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随访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量表评分、患健侧位移差值及屈曲挛缩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患健侧位移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屈曲挛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螺钉与缝线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提高复位稳定性和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效果接近,但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方案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操作难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Burks和SchaVer入路带线铆钉缝合固定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3例(13膝)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后膝关节疼痛及肿胀情况、后抽屉试验结果及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结果术中显露后均可见骨折块移位超过10.0 mm,骨折块厚度较薄,且多为粉碎性。1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8.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49.5 min,术后平均愈合时间为9.8周,术后膝关节不稳症状均消失,后抽屉试验和胫骨后沉征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为113°。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为(86.1±2.3)分,与术前(52.1±2.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9.6±2.1)分,与术前(40.1±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例,经换药3周及抗感染治疗后愈合。结论经Burks和SchaVer入路带线铆钉缝合固定安全、有效,不需要显露血管神经,术中解剖复位效果满意,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结合Endo-Button治疗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性骨折,探讨此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6例PCL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结合Endo-Button予以复位固定。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3~56岁,平均38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影像学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9.2个月,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从(48.6±3.4)分增加到(93.8±3.2)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36.6±2.2)分增加到(93.6±2.3)分,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结合Endo-Button治疗PCL止点撕脱性骨折,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和安全可靠等优点,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复位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复位PDS"8"字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PDS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下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7年8月,关节镜下PDS线固定治疗ACL下止点撕脱骨折19例,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6例。手术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骨折片,采用ACL重建导向器(ACLguide)引导由关节外向关节内骨折块边缘钻孔制成两骨隧道,引入双股PDS线,“8“字固定下止点撕脱骨折块,皮下打结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6周。随访时摄X线片,并进行Lysholm评分。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膝关节不稳症状。新鲜骨折病例术后12例得到6个月以上随访,评分为95~100分,平均97.4分,4例陈旧骨折病例,术前36~63分,平均52.3分,术后80~91分,平均86分。结论关节镜下PDS线固定治疗ACL下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功能恢复良好,不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同时也避免了不可吸收缝线长期留驻人体内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9年7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骨科和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二科收治的18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利用关节镜进行关节腔检查、处理合并症、复位骨折及微创内固定,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分别在术后3、6和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患肢膝关节的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无感染,愈合良好,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为:优6例(33.3%)、良10例(55.6%)、可2例(11.1%)。结论关节镜结合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总结12例关节镜下缝线加微型钢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包括完善术前检查,术后控制疼痛、出血和水肿,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直腿抬高训练,应用可调式支具托外固定等,并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认为对在关节镜下缝线加微型钢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进行系统、正规的康复护理,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牛海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60-2261
目的 探讨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Ⅲ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23例,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并进行膝关节功能 Lysholm 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切口甲级愈合,膝关节稳定良好。根据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标准:优11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 采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Ⅲ度损伤疗效肯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韧带修复牢固、肢体恢复快、不需要再次内固定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固定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接收治疗的85例ACL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开放手术组、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开放手术组30例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螺钉固定组28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治疗,缝线固定组27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患侧与健侧位移差值、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短于开放手术组,患侧与健侧位移差值均小于开放手术组,缝线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螺钉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位移差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患者的Tegner评分、ROM、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优于开放手术组,且缝线固定组患者的Tegner评分、ROM、Lysholm评分、IKDC评分优于螺钉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螺钉固定和缝线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均优于开放手术治疗,且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活动度、运动等均优于螺钉固定,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