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旷置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旷置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旷置挂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低切高挂术;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脱线时间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脱线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情况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旷置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痛苦小,疗程短,能有效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施捷  金杰 《河北中医》2012,(1):63-65
目的观察开窗对口引流术结合中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用开窗对口引流术,术后结合中药伤口换药;对照组37例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术后用优锁尔纱条伤口换药,至创面愈合。期间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渗液量、便血、尿潴溜、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取得同等疗效的情况下,在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渗液量、便血量,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后尿潴溜发生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开窗对口引流术结合中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在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减少渗液、出血,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开窗对口引流术结合中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用开窗对口引流术,术后结合中药伤口换药;对照组37例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术后用优锁尔纱条伤口换药,至创面愈合.期间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渗液量、便血、尿潴溜、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取得同等疗效的情况下,在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渗液量、便血量,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后尿潴溜发生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开窗时口引流术结合中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在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减少渗液、出血,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 2组痊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2组术后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疗程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点,该术式的应用,使得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复发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50例.对照组为同期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患者5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肛门瘢痕小;肛门畸形发生率低.术后复发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肛瘘切开挂线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商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50例。对照组为同期肛瘘切开拌线术治疗患者5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昆著性差异(P〈0101);肛门瘢痕小;肌门畸形发生率低。术后复发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肛瘘EU开挂线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口切除旷置结合垫棉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对口切除旷置结合垫棉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对口切除旷置结合垫棉法,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法.结果 治疗组的术后症状(疼痛、渗液、发热等)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前后肛管压力改变以及术后肛门功能改变(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时间平均为16.36 d,对照组为24.18 d;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患者.结论 对口切除旷置结合垫棉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丝线实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高位肛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丝线实挂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橡皮筋实挂线治疗。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肛门切口疼痛情况及切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丝线实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在减轻术后切口疼痛、缩短治疗时间和有效保护肛门功能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仲贵香 《陕西中医》2012,33(3):319-322
目的:评价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100例高位和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切开(挂线)法对照组。以愈合时间、治愈率、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积分等作为主要的观测指标;采用肛门直肠测压法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低位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治愈率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0±7.5)d,对照组为(30.5±8.5)d;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6.73±8.15)d,对照组为(33.20±12.60)d;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低位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除括约肌功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外(P<0.05,P<0.01),其余各项症状积分和总积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低位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组肛管最大收缩压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治疗后的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较治疗组治疗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可以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能保护肛管括约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取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对比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疼痛、术后肛门功能情况(Wexner评分)、术后肛门平整度。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肛门平整度、术后肛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且能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肛门平整度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扩创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括约肌间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扩创引流治疗31例(治疗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引流治疗3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和肛门功能等。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愈时间、齿线上肛管形态、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即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低位切开、高位扩创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括约肌间肛瘘疗效可靠,并能保持齿线上肛管形态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术中紧线与延迟紧线(术后第七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延迟紧线(术后七天紧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术中即紧线,观察两组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功能状况、治愈率、复发率、及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在疗程相同的前提下,延迟紧线(术后七天紧线)和术中即紧线相比,前者对肛门功能保护、治愈率、复发率及术后疼痛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其中延迟紧线(术后七天紧线)治愈率为100%,且无一例复发。结论采用延迟紧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对肛门功能基本无影响,且愈合率高、复发率低。通过临床分析验证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延迟紧线治疗是简单,疗效确切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虚挂线结合拖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虚挂线结合拖线术,对照组采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观察两组治愈率、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术后疼痛评分、瘢痕及创面面积、住院及治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结果:两组治愈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瘢痕及创面面积、住院及治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虚挂线结合拖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有较好疗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愈时间,较好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在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观察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功能评分情况,并对以上指标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及复发率比较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两组在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功能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能充分保护肛门功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操作安全可行,是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肛瘘缝合术治疗低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低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瘘管全层缝合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肛瘘切开术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肛门愈合时间、肛门疼痛、肛门功能等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在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保护肛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高位肛瘘缝合术与肛瘘切开术均是治疗肛瘘的有效手术方法,但是肛瘘缝合术具有有效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减轻疼痛以及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7,(4):494-496
目的:评价拖线置管垫棉综合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心随机及分层区组随机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各随机入组复杂性肛瘘患者75例,其中治疗组低位复杂性肛瘘44例,采用拖线垫棉疗法;高位复杂性肛瘘31例,采用拖线置管垫棉疗法。对照组低位复杂性肛瘘46例,采用切开术;高位复杂性肛瘘29例,采用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Wexner评分等情况,分析两者肛管直肠压力指标,并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在创面愈合时间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愈合后3个月时,治疗组肛管静息压数值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照组愈合后3个月时测得肛管静息压数值及肛管最大收缩压数值均低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Wexne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拖线置管垫棉综合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法与传统实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将9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选择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对照组45例选择传统实挂线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随访12个月比较2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观察组术后24 h和术后7 d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肛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虚实结合挂线手术方式与传统实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差异并不显著,但虚实结合挂线术式对于患者伤害更小,可以有效保护肛门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对口切开旷置结合垫棉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对口切开旷置结合垫棉法,对照组30例采用切开挂线法;记录术后当天、术后第2、7、14天的疼痛、渗液和发热情况并予评分;同时进行肛门压力检测。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发热、渗液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平均治愈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随访直肠静息压和肛管静息压,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口切开旷置结合垫棉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疗程,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9.
挂浮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与挂橡皮筋并紧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将10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2组:挂浮线组51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术式,挂橡皮筋组55例采用低位切开挂线(橡皮筋)紧线术,术后跟踪随访治愈、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挂浮线组治愈率为96%,平均愈合时间32 d,未出现肛门功能损伤者,不能耐受手术痛苦3例;挂橡皮筋紧线组治愈率为93%,平均愈合时间35 d,肛门功能受损5例,不能耐受手术痛苦31例。挂浮线组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小。结论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位隧道法剥离、低位切除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高位隧道法剥离、低位切除术",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高位挂线、低位切除术",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及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均完全治愈,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且两组患者均无肛门功能损伤。但是,两组间的术后创面愈合速度、疼痛及渗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高位隧道法剥离、低位切除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能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并且改善患者局部疼痛、渗液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