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徐宁  罗鑫刚  常燕群 《新中医》2012,(5):100-10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小儿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通过自身对照观察针刺前后患儿听阈的变化,分析不同程度的耳聋与针刺疗效的关系。结果:针刺早期治疗小儿神经性耳聋的总有效率达96.15%;轻、中、重度耳聋患儿针刺后听阈均有改善。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小儿神经性耳聋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结合耳振颤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8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用针刺董氏奇穴结合耳振颤法治疗,对照组44例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95.5%,对照组为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耳鸣分级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结合耳振颤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与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贺媛  郝志红 《河北中医》1999,21(6):333-334
目的:探究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及神经性耳鸣的机理,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及4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5 0例用罂粟碱注射液静静脉滴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突发性耳聋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40.0%,2组比较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神经性耳鸣总有效率,治疗组80.0%,对照组40.0%,2组比较经χ^2  相似文献   

4.
樊凌杉  谯凤英 《河南中医》2013,(12):2200-220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神经性耳呜患者212例(332耳),随机分为对照组167耳和治疗组165耳。对照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为7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神经性耳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耳体穴配合治疗神经性耳聋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亚婷 《西部中医药》2008,21(12):27-28
目的:观察耳体穴配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方法:以针刺体穴及耳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32例,1次/d,10次为1个疗效,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2例,占37.5%;好转17例,占53.12%;未愈3例,占9.38%;总有效率90.62%。结论:耳、体穴配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对神经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自身对照观察不同病程及不同程度的耳聋与针刺疗效的关系及针刺前后患者纯音听闽的变化。结果:本法总有效率达91.4%;病程在1周至12个月的耳聋患者及轻、中度耳聋患者经针刺后纯音听闽较针刺前有明显改善(P〈0.05),病程在12个月以上及重度耳聋患者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对神经性耳聋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息针灸配合耳周穴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 ,采用全息针灸配合耳周穴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治疗神经耳聋患者 6 7例 ,1 0 7耳 ,伴耳鸣 5 3耳 ,伴语言障碍 5例。根据ISO国际组织1 96 4年公布的耳聋等级为标准进行分级 ,轻度耳聋 3 8耳 ,中度耳聋 42耳 ,重度耳聋 2 3耳 ,全聋 4耳。2 治疗方法2 .1 全息针灸 取穴 ,选第二掌骨桡侧微针系统的头穴 ,肾穴 ,肝穴。2 .2 传统针灸 耳周穴取穴 ,听宫 ,听会 ,耳门 ,翳风 ,伴耳鸣加翳明。2 .3 全息针灸与耳周针刺同时进行 ,留针 40~6 0分钟 ,每隔 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聋左慈丸合复聪通脉开窍针刺法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连接蛋白26(Connexin26)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应用耳聋左慈丸治疗,研究组56例应用耳聋左慈丸合复聪通脉开窍针刺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测听值和耳鸣评分,统计2组治疗后耳聋和耳鸣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NO和Connexin26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电测听值和耳鸣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耳聋和耳鸣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NO和Connexin2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耳聋左慈丸合复聪通脉开窍针刺法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能明显升高血清NO和Connexin26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耳部灸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通过针刺结合耳部灸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耳部灸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疗效确切,且优于常规取穴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透刺加程氏"蜻蜓点水术"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评价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加程氏"蜻蜓点水术"针刺治疗,穴取耳门(听宫、听会)、曲鬓(角孙)、完骨(翳风)、中渚(液门)、侠溪(地五会)等,留针30 min,针刺隔日1次,疗程为4周;对照组采用口服甲钴胺片、银杏叶片及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每日按要求服药,疗程为4周。治疗后对2组治疗结果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透刺加程氏"蜻蜓点水术"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与口服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2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且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加程氏"蜻蜓点水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耳部神经功能,有效减轻了耳鸣患者的症状,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感音神经性耳鸣病症治疗中,针灸治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116例,依照随机抽样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针刺组,每组均为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针刺组采用针灸方式进行治疗。结果:针刺组治疗后的整体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且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刺方法对神经性耳鸣病患进行治疗,能够获取到极佳的疗效,改善其细胞功能,且能够对耳聋问题的发生起到极佳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声频共振在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和神经性耳鸣患者2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辅助声频共振治疗,对照组不用声频共振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疗效是否相同。结果:突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67%,耳鸣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与对照组71.67%和71.8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声频共振辅助治疗可提高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综合评价综合运用中药与体针结合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临床观察。[方法]对180例耳聋和288例神经性耳鸣辨证的运用中药与辨证的应用体针治疗,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神经性耳聋有效率90%,治疗神经性耳鸣有效率91.7%。[讨论]强调辨证运用中药与辨证运用体针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药内服结合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对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7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1组单纯口服西医,对照2组给予针灸+穴位注射,治疗组予氟桂利嗪片、复合维生素B内服结合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结果: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53.8%。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79.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内服结合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对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头针晕听区长时间留针配合体针治疗神经性耳鸣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晕听区长时间留针配合体针治疗神经性耳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针刺晕听区、听宫、风池、风府、后溪、金门。配穴情志不舒,肝胆火盛加太冲、足临泣;痰火上扰加丰隆、曲池;肝肾不足加太溪、足三里脾胃虚弱加足三里、阴陵泉。每日1次,10日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结果:治愈25例,显效28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头针晕听区长时间留针配合体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0天,观察听力、耳鸣及眩晕疗效。结果治疗组听力、耳鸣、眩晕总有效率分别为88.14%、82.98%、89.47%,对照组分别为73.58%、82.93%、82.35%;治疗组在提高患者听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风池穴为主运用温通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风池穴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风池穴温通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7.1%,观察组总有效率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采用以风池穴为主运用温通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豁痰祛瘀汤联合针刺治疗耳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药针组和对照组各20例,药针组采用豁痰祛瘀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以耳聋左慈丸治疗,疗程均为30 d。结果:意向性分析(ITT)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50.00%,方案数据分析(PP)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各为85.00%和47.37%,疗效差异有临床和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药针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豁痰祛瘀汤联合针刺治疗耳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针"引气归元"针法联合鼓室注射治疗暴聋(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暴聋(气血亏虚证)患者90例,随机分3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腹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联合鼓室注射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静脉注射联合鼓室注射治疗,腹针治疗组采用腹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在听力改善、耳鸣、耳闷症状方面缓解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结论腹针"引气归元"针法联合鼓室注射治疗暴聋(气血亏虚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耳鸣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进而分析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1例耳鸣患者给予颈部及患耳电针治疗20次,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耳鸣症状的量化评估并以超声多普勒(TCD)法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分析耳鸣症状的变化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耳鸣的病因。结果:51例耳鸣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表现为各血管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均降低,经电针治疗后耳鸣症状获得改善,其中,31例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舒张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提高则无统计学差异,此结果可在限定年龄组的统计分析中得到重复。结论:耳鸣的发生可能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下降进而导致内耳缺血有关,电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这种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