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温通针法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杰  方晓丽 《中国针灸》2008,28(5):353-355
目的:比较以风池穴为主运用温通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突发性耳呜耳聋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32例)、常规针刺组(30例)。温通针法组采用风池穴运用温通针法并配合耳局部、远端取穴,运用捻转平补平泻法;常规针刺组在风池穴及耳局部、远端所取的穴位均运用捻转平补平泻法。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温通针法组的愈显率为90.6%,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6.9%和3.4%;常规针刺组的愈显率为60.0%,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0.09/6和22.2%。经统计学处理,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法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且愈后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窍耳聋丸治疗突发性耳聋(肝胆火盛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突发性耳聋(肝胆火盛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窍耳聋丸,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6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耳聋丸能够提高突发性耳聋(肝胆火盛型)患者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风池穴为主施以温通针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5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温通针法组)27例,选用以风池、太阳为主,配穴据辨证取穴,其中风池穴施以温通针法,隔日一次,10次为1疗程。随访半年。对照组(常规针刺组)28例,选用常规穴位,配穴同治疗组,其中风池穴施以平补平泻法,隔日一次,10次为1疗程,随访半年。治疗后观察临床即时疗效及每次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结果:疗效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86.1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风池穴为主施以温通针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而且见效快、治疗频次少和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总结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针灸和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针灸治疗与西医治疗患者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2.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治疗方式对比发现,应用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此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宾  王澍欣  朱欢欢 《新中医》2013,(11):97-98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血塞通0.4g和红花针20。L各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76%,痊愈率31.03%;对照组总有效率40.00%,痊愈率6.6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与中药联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25例治疗组和25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及地塞米松针治疗,治疗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耳门穴、听宫穴、完骨穴及头针晕听区并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电反应测听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oo%),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电测听结果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42.41±5.5)dB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可显著提高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吴惠玲 《新中医》2012,(9):61-62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内服通窍活血汤、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内服通窍活血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患者听力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对照组为64.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中药理疗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11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中药和声频理疗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能量制剂,均14d疗程结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73例(89.02%);对照组总有效22例(62.8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中药声频理疗综合性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温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6·7%,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30%,有效率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率均降低(P〈0·05),以温针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温针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突发性耳聋中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耳科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7%(33/36)显著高于对照组66.7%(24/3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伴随耳鸣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较好,其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率谷等经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证实经穴效应特异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A组(循经取穴组)、B组(非经非穴组)和C组(等待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均给予电针治疗30min。每组穴位与非经非穴取单侧,左右交替使用,每日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研究周期共为28周。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4周随访、8周随访、12周随访、16周随访、20周随访的头痛强度;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结果:在头痛强度级别变化上,与治疗前、B组、C组比较,A组治疗结束及随访各时相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C组比较,B组只有在治疗结束及4周随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AS评分及SDS评分上,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风池、率谷等经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持久,进一步证明了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艾灸对虚寒性胃脘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虚寒性胃脘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抑酸护胃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穴位按摩和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艾灸可提高虚寒性胃脘痛的疗效,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课题拟对风池穴进针行小针刀疗法与风池穴进针行封闭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进行对比观察,并客观评估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颈源性头痛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颈源性头痛试验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指数、血浆中NO及ET的变化,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指数在治疗后都显著降低,试验组总有效率达86.7%,对照组为76.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均能升高患者血浆中NO、降低血浆中ET,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风池穴进针行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数,并能使患者血浆中NO升高、ET降低,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配合梅花针治疗小儿植物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植物状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及梅花针叩刺,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及功能训练,60 d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11例(45.8%),显效4例(16.7%),好转4例(16.7%),无效5例(20.8%),有效率为79.2%;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20.8%),显效4例(16.7%),好转5例(20.8%),无效10例(41.7%),有效率为5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梅花针治疗小儿植物状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放血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针刺治疗。治疗一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76.7%。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评分和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的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改善中医证候和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方面,耳穴放血配合针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四神聪为主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03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神聪为主治疗,对照组予天麻素注射液静滴,治疗周期为1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38%,两组疗效相近(P> 0.05).结论 针刺四神聪为主可有效改善颈性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7.
梁燕 《中医临床研究》2014,(30):116-117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体针治疗,针刺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依据神经功能缺损和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和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5%(P﹤0.05).依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标准及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分级标准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高血压病治疗中应用针灸太溪穴及降压点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太溪穴与降压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纽。结论: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应用针灸太溪穴及降压点治疗降压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顽固性面瘫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9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穴位埋线及艾灸治疗,对照组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9%(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满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中药、针灸、穴位注射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2月的入院患者63例,进行中药、针灸、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 ,对照组有效率为69.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基本治愈率,治疗组为60.3% ,对照组为39.7%(p<0.05)。结论:中药、针灸、穴位注射的治疗方式效果明显,可做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