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颅内鞍旁的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2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1例行MRI动态增强,1例行CT平扫。结果 2例均位于右侧鞍旁。例1行CT平扫示中颅窝鞍旁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密度均匀,周围未见水肿,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高信号,内可见条状低信号。病灶周围见薄层环状水肿带,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局部可见脑膜尾征;例2 MRI平扫示鞍旁卵圆形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右三叉神经受压,增强扫描早期示病灶中心斑片状强化,增强晚期示病灶逐渐从中心向周边强化。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呈中心性渐进性强化可能为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颅内鞍旁的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2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1例行MRI动态增强,1例行CT平扫.结果 2例均位于右侧鞍旁.例1行CT平扫示中颅窝鞍旁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密度均匀,周围未见水肿,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高信号,内可见条状低信号.病灶周围见薄层环状水肿带,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局部可见脑膜尾征;例2 MRI平扫示鞍旁卵圆形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右三叉神经受压,增强扫描早期示病灶中心斑片状强化,增强晚期示病灶逐渐从中心向周边强化.结论 动态增强扫描呈中心性渐进性强化可能为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EAM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7例仅行CT增强检查,1例行CT增强检查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肾EAML 19例共21个病灶,2例双侧发病,瘤体最大径1.8~25.2 cm,平均6.5 cm;多数病灶突出于肾轮廓外(19/21)且与肾实质分界清晰(17/21).11例CT平扫检出12个病灶,8个病灶密度不均匀,其中7个病灶内含脂肪成分,1个病灶内示囊变坏死区;4个病灶密度均匀且高于肾实质;2例出现肾包膜下血肿.21个病灶行CT增强扫描,动脉期14个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内示粗大血管影,静脉期血管影仍可见;13个病灶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8个病灶为持续性强化.1例行MRI,T1WI及T2 WI呈混杂信号,病灶局部在反相位像上信号强度较同相位像明显下降.结论 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对正确诊断肾EAML有重要价值,但最后确诊仍需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al angiomyolipomas,EAML)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EAML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其中3例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5例行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9例均误诊,其中6例术前误诊为肝癌,1例误诊为血管瘤,1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FNH),1例误诊为转移瘤。结果 9例肝EAML均为单发的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6例位于肝右叶,3例位于肝左叶。CT平扫呈稍低密度;MRI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少数可均匀明显强化,6例动脉期可见早期引流静脉,8例动脉期或门脉期中央或周边可见明显强化的粗大畸形的血管;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结论 EAML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对术前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诊断有赖于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部常见软组织肿瘤的MRI特点。方法 :对53例经病理确诊的手部常见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RI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53例均行MRI平扫,其中3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3例中腱鞘巨细胞瘤17例,血管瘤12例,血管球瘤11例,腱鞘囊肿8例,脂肪瘤5例。MRI表现:腱鞘巨细胞瘤T1WI多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边缘多可见低信号包膜影,增强扫描多明显强化;血管瘤T1WI多呈以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PDWI多呈不均匀高信号,瘤内多可见出血,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血管球瘤T1WI呈等低信号,P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腱鞘囊肿T1WI呈稍低信号,PDWI呈高信号,部分瘤内可见线状低信号分隔影,增强扫描包膜强化;脂肪瘤T1WI呈高信号,PDWI及STIR呈低信号。结论 :手部常见软组织肿瘤多具有典型的MRI表现,MRI可作为诊断手部软组织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探讨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的 CT、MRI 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提高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的 CT 及 MRI 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和病理特征。结果入组病例分别为混合型上皮间质肿瘤(MESTK),囊性肾瘤(CN),平滑肌瘤(RL),嗜酸细胞腺瘤(RO)。病变分布情况:6例位于左肾,3例位于右肾。瘤体大小:长径2.5~8.9 cm,平均5.7 cm;短径2.5~8.4 cm,平均4.9 cm。形态:类圆形或椭圆形(n=7),不规则形(n=2)。9例病灶突出于肾轮廓外。MESTK 呈多囊性病变,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未见明确强化,囊壁及粗间隔可见强化。CN 呈囊性病灶,平扫可见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未见明确强化,病灶可见强化分隔影。RL 的 CT 和 MRI 平扫密度/信号不均匀,可见斑片状坏死;病灶增强扫描皮质期及髓质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减退。RO 1例 MRI 平扫 T1 WI 呈不均匀低信号;T2 WI 呈不均匀高信号;CT 病灶密度欠均匀,平扫以等密度为主;增强扫描皮质期、髓质期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排泄期强化程度下降,中心瘢痕可见轻度延迟强化。结论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 CT、MRI 影像学特点,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可以提高肾脏罕少见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特点.结果1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11例行 CT 平扫及增强检查, CT 平扫8例呈均匀低密度,3例呈不均匀低密度;7例病灶内可见钙化,以散在点状或小斑块状钙化为主;增强扫描后2例病灶未见明显强化,9例病灶表现为不均匀轻、中度进行性强化,2例增强后可显示包膜.5例行 MRI 检查,病灶呈稍长 T1不均匀长 T2信号,反相位无信号减低,DWI 呈等低信号,4例增强后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1例表现为较明显的不均匀团块状强化,4例T2WI 及增强后可显示完整包膜.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一般表现为渐进性轻、中度强化,CT 可见散在点状钙化,MRI 可清晰显示包膜及内部组织成分,二者结合可对大多数病变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颈动脉体瘤的CT和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证实的颈动脉体瘤7例,7例均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7例病变均为单发.7例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颈动脉分叉扩大.CT平扫病变均呈等密度.MRI示T1WI呈等信号1例,略高信号2例,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内可见血管流空,肿瘤边缘清晰;增强后显示所有病变明显强化.结论 CT和MRI可对颈动脉体瘤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CT和MRI表现.方法 搜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的HEHE 11例,所有的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其他6例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11例中有5例加做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病变的生长方式、分布特点、密度(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邻近组织情况.结果 11例均表现为肝内多发病灶,大部分病灶位于肝包膜下,根据生长方式分为三型:结节型(5例),匍匐生长型(1例)和混合型(5例).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直径>2 cm的病灶内见类圆形更低密度.MRI平扫: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直径>2 cm的病灶信号不均匀(T1WI内见更低信号,T2WI内见更高信号).其他影像学征象包括“棒棒糖征”(6例)、包膜退缩征(6例).增强扫描:病灶直径<1 cm的表现为轻度较均匀强化;病灶直径为1~2 cm主要表现为轻度较均匀强化;病灶直径>2 cm的多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结论 HEHE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强化方式与病灶的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A)的CT、MRI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HEA患者的CT、MRI资料,其中4例接受CT平扫+增强扫描,2例接受MRI平扫+增强扫描,2例接受CT、MRI平扫+增强扫描.结果 8例患者中,7例为女性,均为单发病灶,病灶最大径42~68 mm,边界均清楚.6例CT表现稍低密度,其中1例可见脂肪密度,2例片状低密度囊变区.4例病灶MRI表现为T1 WI呈稍低信号,1例在反相位可见信号减低,T2 WI呈稍高、高信号.8例增强扫描,7例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呈"快进慢出",2例呈"快进快出",1例呈"延迟强化".6例增强扫描见"中心血管征",2例见不完整假包膜.结论 HEA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血管征、"快进慢出"强化方式及无假包膜表现有助于提示诊断,其确诊仍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特点,提高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立体定位活检、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20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其中19例行MRI增强扫描,1例行DWI检查。结果:20例患者中单发15例,多发5例,20例共发现病灶28个。幕上18例,小脑2例。幕上者病变多位于脑室周围深部脑组织,其中基底节9例,大脑半球6例,胼胝体3例。MRI平扫表现为等T1、T2信号者13例,稍长T1、稍长T2信号7例,1例DWI上表现为高信号。病灶边界清楚,多为不规则形、类圆形,2例为结节状。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13例,不均匀强化6例,11例表现为"握拳状"强化,13例见"尖角征",9例患者出现"缺口征"。结论:脑内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MRI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乳头状肾癌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癌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癌的CT和MRI影像资料。结果:CT检查7例,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增强后轻度强化。MRI检查8例,信号明显不均,以正常肾皮质信号为基准,6例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低信号改变。2例呈T1WI、T2WI混杂高信号改变,其镜下表现为广泛出血坏死灶。结论:乳头状肾癌属少血供病变,CT强化表现配合MRI T2WI混杂低信号改变有助于乳头状肾癌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3.
谢安  刘建滨  范立新  刘鹏  刘晓云  黄锋  刘宇   《放射学实践》2012,27(9):990-993
目的:总结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例为术后复发。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分析所有病例的MRI信号特征及发病部位。结果:14例中局限性12例,弥漫性2例,肿瘤信号与正常骨骼肌对比,11例T1WI上以等信号为主,3例以稍低信号为主;T2WI信号呈多样性,8例以稍高信号为主,2例呈稍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2例呈混杂信号。14例可见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病灶。结论:腱鞘巨细胞瘤多发生于手、足等肢体远端,且以局限型多见。MRI信号呈多样性,但T1WI及T2WI双向低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且其对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特点。方法:11例FNH共12个结节行MRI平扫,其中10例10个结节行动态增强。11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对病灶的MRI一般和特殊表现进行分析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2个结节中T1WI呈稍低、等信号,T2WI呈稍高、等信号9个;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2个;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个。12个结节中信号不均匀4个,9个结节见疤痕,2个结节见包膜,3个结节周围见胆管受压移位。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强化9个,2个结节动脉期强化,延迟期大部分实质低于正常肝组织,2个结节边缘见包膜样强化;6个病灶见疤痕强化,1个结节疤痕无强化,3个结节平扫与增强未见疤痕。结论:绝大多数FNH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少部分结节表现不典型,经认真观察与分析,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史玉振  田迎  童明敏  王中秋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187-1190
目的:探讨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方法:本院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1例行CT检查。其中松果体细胞瘤(PC)4例,中分化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PPTID)1例,松果体母细胞瘤(PB)1例。结果:4例PC平均直径2.4cm,PPTID、PB最大径分别为3.1和2.1cm。5例肿瘤呈类圆形或浅分叶,1例呈不规则形;4例肿瘤边界清晰,2例边界不清。MRI平扫除1例明显出血呈混杂信号外,其它5例以实性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5例肿瘤DWI呈稍高或高信号,1例呈等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示1例肿瘤呈环形强化,5例略不均匀强化,其中轻度-中度强化3例、明显强化3例。5例出现不同程度梗阻性脑积水。结论: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具有边界相对清楚、实性为主、略不均匀强化以及DWI上呈稍高或高信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倪恩珍  王亚非   《放射学实践》2012,27(1):89-92
目的:总结分析外周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11例中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4例,CT和MRI均检查4例。结果:CT平扫表现为等、低混合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形态不规则,病灶边缘较光整2例,边缘毛糙5例。CT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坏死区不强化,网格样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5例。T1WI呈等、略低信号,内见局灶性长T1信号影;T2WI序列以略高信号为主,内见局灶性长T2信号,周围软组织见片状浸润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输卵管癌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洁  陈文新  吴晶涛  王守安  叶靖   《放射学实践》2013,(11):1144-1147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FTC病例,其中9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10例为单侧病灶,2例为双侧病灶。CT表现:输卵管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实性肿块1例;不规则囊实性肿块5例;腊肠形、“C”形实性肿块3例;管状囊性肿块伴管壁软组织结节3例。增强后实性部分轻到中度强化,呈延时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MRI表现: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5例伴有输卵管积水。8例患侧子宫圆韧带均匀增粗,走形自然,增强后均匀强化。结论:PFTC典型表现为附件区腊肠样实性肿块,管形囊性肿块伴乳头状突起,伴输卵管积水。患侧子宫圆韧带增粗是PFTC重要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8.
袁明智  黄永  任瑞美   《放射学实践》2012,27(8):893-897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资料。结果:25例软骨肉瘤中原发23例,其中普通型20例,去分化型、黏液型及透明细胞型各1例;继发2例。X线及CT表现:原发的23例中溶骨性骨破坏5例,混合性骨破坏18例,形成软组织肿块20例,其中表现为低密度19例,等密度1例。20例普通型及1例黏液型见散在钙化。MRI表现:普通型软骨肉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黏液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低的混杂信号,钙化T2WI呈低信号;透明细胞型病例T1WI及T2WI呈近乎等信号;去分化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6例普通型及1例继发型出现环形、间隔样中等-明显强化,黏液型及去分化型呈不均匀中等-明显强化。结论:普通X线及CT是软骨肉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MRI显示软骨信号为重要提示。MRI显示病变范围更为清楚、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并出血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随访证实为DVAs并出血病例的CT及MRI表现。结果:发生在左、右额叶白质内各1例,右侧基底节2例,右侧小脑中脚1例,左、右侧小脑半球各1例。CT平扫2例呈结节状高密度灶,1例呈卵圆形低密度灶。MRI平扫时DVAs呈长T1,长、短T2信号,3例呈"水母头征",出血灶呈片絮状短、长T1,长、短T2信号,条状短、长T1,短T2信号。MRI增强扫描1例未见强化,其他均明显强化,呈"水母头征",显示清晰。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示5例呈低信号,呈典型"水母头征",显示清晰,出血灶呈结节状低信号,边界清晰。结论:MRI对DVAs并出血的诊断有明显优势,以SWI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