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骨科自 1984年 6月~ 2 0 0 1年 5月采用组织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感染性创面 3 8例 ,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男 2 9例 ,女 9例 ,年龄 16~ 5 2岁。感染创面修复方法 :吻合血管的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 4例 ,皮瓣最大面积为2 1cm× 9cm ,1例皮瓣坏死 ;腓肠肌肌皮瓣转移 9例 ,皮瓣最大2 0cm× 7cm ,2例肌皮瓣尖端部分坏死。比目鱼肌肌瓣转移加游离植皮 12例 ,全部成活。筋膜蒂皮瓣转移 11例 ,皮瓣最大14cm× 8cm ,1例皮瓣边缘坏死 ,小腿内侧皮瓣转移 2例 ,全部成活。讨论 :肌皮瓣因血供丰富 ,抗感染能力强 ,能有效地修复创面 ,…  相似文献   

2.
邻近非主干血管蒂(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以邻近非主干血管为蒂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皮肤缺损的优化选择。方法分析42例病例,应用4种邻近非主干血管为蒂皮瓣进行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周围皮肤条件良好者,选择邻近的逆行腓肠神经、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或腓肠肌皮瓣;如周围皮肤有较轻损伤,用腓肠肌皮瓣;皮肤缺损范围大者,组合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肌瓣或腓肠肌皮瓣;创面较小,选用比目鱼肌肌瓣或腓骨短肌瓣。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成活37例,5例远端少部分坏死,2例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例肌瓣转移,2例肉芽组织生长后植皮修复。结论邻近非主干血管为蒂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皮肤缺损是最佳修复方式,不同的术式可满足各种创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逆行缝匠肌肌皮瓣或肌瓣修复小腿和膝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例小腿和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逆行缝匠肌肌皮瓣或肌瓣转移修复,7例采用肌皮瓣,2例采用肌瓣,封闭创面。供瓣区直接缝合。结果:9例患者缝匠肌肌皮瓣或肌瓣均存活良好,供瓣区愈合良好。1例肌瓣上植皮一期成活。1例患者肌瓣上植皮愈合稍差,经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患者肌皮瓣远端颜色发暗,经换药后创面愈合。9例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2年,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无骨髓炎及窦道形成。结论:采用逆行缝匠肌肌皮瓣或肌瓣是修复小腿和膝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应用小腿链式血供筋膜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与其他皮瓣相比较的优缺点。方法对5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小腿链式血供筋膜瓣修复。结果术后4例完全成活,1例植皮坏死,二次植皮成活,随访6-13月,植皮区颜色与正常肤色接近,质地软、无瘢痕增生、外观好。结论小腿链式血供筋膜瓣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是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较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腿严重创伤伴血管损伤患者非桥式交叉修复方法。方法 2001年4月至2010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肌皮瓣非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覆盖创面,同时改善或重建伤肢远端血供41例。结果 41例58块组织瓣52块皮瓣Ⅰ期成活,皮瓣坏死伴感染截肢2例,皮瓣部分坏死3例,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41例失访15例。26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8个月。功能基本恢复23例,大部分恢复3例。结论小腿严重创伤伴血管损伤患者皮瓣血管桥接或嵌入受损血管的非桥式交叉技术覆盖创面,同时改善伤肢血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观察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结合负压引流治疗小腿毁损伤临床效果.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移位肌瓣移植结合负压引流二期游离植皮12例,修复创面最大18 cm×10 cm,最小10 cm×6 cm.随访6~36个月.肌瓣全部成活,3例游离皮片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肌瓣肿胀明显,半年后肢体外形恢复,1年后骨折愈合.下肢恢复负重行走.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负压吸引治疗小腿毁损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致使肌腱、骨裸露 ,贴骨瘢痕修复较困难 ,尽管小腿部可供逆行利用的皮瓣较多 ,但均存在缺陷 ,如牺牲主要血管、解剖操作困难、移位后影响血供和费时费力等。 1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2 3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3例 ,男 18例 ,女 5例。年龄 2 1~ 5 3岁 ,平均 37岁。其中 3例为外伤致跟腱半环形裸露部分坏死 ,2例电击伤跟骨裸露 ,3例内踝骨折术后皮肤缺损 ,3例外伤后足背外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2例跟骨骨髓炎贴骨瘢痕 ,10例小腿胫…  相似文献   

8.
小腿超长随意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腿筋膜血管网为血供来源,切取超长、宽随意筋膜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严重创伤9例,完全成活8例、1例末端1/4皮肤坏死,皮瓣长:蒂宽为6.1:1,瓣宽:蒂宽为2.7:1.适当扩大皮瓣的切取面积,减少血液灌注量,可相对减轻皮瓣静脉回流的负担,小腿丰富的筋膜血管网是超长、宽随意筋膜皮瓣成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13例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患者,均采用自由穿支皮下蒂皮瓣推进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12例皮瓣100%成活,1例皮瓣尾部因血运障碍,发生坏死,二期手术植皮修复。随访3~12个月,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自由穿支皮下蒂皮瓣设计简单,供区无需植皮,修复后既保证小腿前侧有良好的组织保护,又可最大程度地维持小腿外形,是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的良好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小腿皮瓣(小腿筋膜皮瓣及小腿内侧逆行轴形皮瓣)在下肢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时的选择及评估。方法:①在小腿设计局部随意筋膜皮瓣,皮瓣大小范围4cm×6cm~7cm×15cm,转移修复同侧或对侧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②以胫后动脉内踝上发出的皮动脉穿支为轴,在小腿内侧设计逆行轴形皮瓣,皮瓣大小范围4cm×12cm~6cm×15cm,转移修复同侧或对侧足底、踝部、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肌腱或骨外露。结果:临床共选用11个皮瓣,其中6例为筋膜皮瓣,5例为小腿内侧逆行轴形皮瓣,修复同侧或对侧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肌腱或骨外露。11例皮瓣术后均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效果良好,随访6~12个月,伤肢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小腿筋膜皮瓣,设计灵活,切取便利,不损伤主要血管,血供丰富,尤其在局部主要血管受损时是修复下肢严重创伤的有效方法之一。小腿内侧逆行轴形皮瓣可切取皮瓣距离长,面积大,血供恒定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足底、踝部、小腿严重创伤的最佳选择。此两种皮瓣的应用应针对小腿创面的部位、面积及其创伤特点进行合适的选择,可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腿局部肌瓣转位联合膜诱导技术急诊保肢治疗Gustilo Ⅲ B和Ⅲ C型小腿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12月,10例合并骨缺损的Gustilo Ⅲ B和Ⅲ C型小腿开放性损伤,急诊应用膜诱导技术充填骨缺损,同时联合腓肠肌和(或)比目鱼肌肌瓣转位覆盖骨水泥或骨外露创面,术后行抗感染治疗,对吻合血管的Gustilo Ⅲ C型损伤同时行抗凝治疗,待伤口完全愈合后行传统植骨手术修复骨缺损.其中,Gustilo Ⅲ B型4例,Gustilo Ⅲ C型6例;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转位5例,腓肠肌内侧头加比目鱼肌内侧半肌转位2例,单纯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逆行转位3例;骨缺损长度为3.0~11.0 cm,平均(5.25±1.70)cm.结果8例行植皮覆盖转位肌瓣,其中6例创面一期愈合,2例植皮后伤口渗液,经换药后愈合;另2例患者,1例转位的比目鱼肌大部分坏死,行交腿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骨水泥创面,1例小腿上段外侧肌肉坏死,骨水泥外露,行腓肠肌外侧头肌瓣转位修复,创面均顺利愈合.二期经植骨手术所有骨缺损均获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5~9个月,平均7.2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恢复负重活动功能,按Paley的方法评定邻近关节功能恢复:优8例,良2例.结论 合并骨缺损的Gustilo Ⅲ B、C型小腿开放性损伤,急诊联合应用膜诱导技术和局部肌瓣转位,可有效控制和预防局部感染、覆盖创面,二期通过植骨修复骨缺损,最终完成保肢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三种不同的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健侧胫后血管束桥接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小腿内侧穿支皮瓣转移三种方法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37例。术后观察皮瓣的外观、创面愈合情况等。结果 37例皮瓣创面全部愈合。术后失访5例,32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皮瓣成活良好,质地柔软。1例因远端穿支损伤部分(约1/2)坏死,后经植皮处理创面愈合;3例皮瓣感染,其中2例经换药1周后愈合,另1例经断蒂后创面渐愈合。结论 三种不同方式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均可减少对供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远端蒂复合组织瓣修复小腿远端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4年9月—2017年8月,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远端蒂复合组织瓣修复12例小腿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缺损。男8例,女4例;年龄25~66岁,平均41.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重物砸伤2例,胫骨骨髓炎并软组织溃疡、坏死2例,骨肿瘤切除术后骨和软组织缺损1例。8例一期修复,4例二期修复。皮瓣切取范围为6 cm×4 cm~10 cm×7 cm,肌瓣切取范围为4.0 cm×2.5 cm~8.0 cm×6.0 cm,骨瓣切取范围为4 cm×2 cm×2 cm~5 cm×4 cm×4 cm;供区胫骨骨缺损均采用自体髂骨植骨修复,创面直接拉拢缝合7例、部分缝合后游离植皮修复5例。结果术后12例胫后动脉穿支远端蒂复合组织瓣均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8个月。复合组织瓣外观、颜色、质地及踝关节功能均满意。术后6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瓣修复胫骨骨缺损处愈合良好,供区髂骨修复骨缺损处愈合良好。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远端蒂复合组织瓣血供丰富,是修复小腿远端局部软组织缺损合并局限性骨缺损创面的良好供区。  相似文献   

14.
腓动脉穿支血管皮瓣治疗小腿中下段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腿中下段前方皮肤软组织较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方法自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采用腓动脉穿支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前方皮肤软组织较大面积缺损11例,随访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结果9例Ⅰ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皮肤坏死,经过清创换药植皮后痊愈。结论腓动脉穿支血管皮瓣切取方便,皮瓣面积大,血供可靠,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前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瓣。  相似文献   

15.
游离腹直肌瓣加植皮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腹直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998年5月~2002年12月,采用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一侧腹直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植皮修复2例小腿、9例足踝部因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及骨髓炎患者.病程为1个月~10年.缺损范围3 cm×4 cm~8 cm×14 cm;切取腹直肌瓣4 cm×6 cm~8 cm×15 cm.结果术后11例移植肌瓣均成活,8例创口Ⅰ期愈合,3例移植中厚皮片坏死经再植皮后愈合.11例术后获随访6个月~4年,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腹直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血运好、抗感染力强和顺应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填充缺损及修复不规则创面,术后外形良好,克服了肌皮瓣肥厚臃肿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比目鱼肌肌瓣修复小腿胫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合并胫骨开放性骨折和(或)骨髓炎的有效性.方法 2007年5月至2011年12月,应用远侧端为全部、近侧端为内侧部的蒂在上端的比目鱼肌肌瓣修复8例小腿胫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合并胫骨开放性骨折和(或)骨髓炎患者,缺损面积为8 cmu×6 cm~12 cm×10cm,其中5例合并慢性骨髓炎,3例合并开放性骨折并发急性骨髓炎.比目鱼肌肌瓣表面以大张中厚皮片覆盖,供瓣区直接闭合.结果 8例患者所移植的比目鱼肌肌瓣,以及覆盖其上的大张中厚皮片均全部成活,且肌肉组织覆盖可靠、骨折愈合,术后随访2~54个月,小腿外形和功能均满意.结论 比目鱼肌肌瓣是修复小腿胫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合并胫骨开放性骨折和(或)骨髓炎的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供区损伤小,修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小腿内侧带皮动脉皮瓣交叉转移修复足底创面李北,廖红波小腿内侧逆行皮瓣转移修复足部创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损伤一条主要血管之缺点。且当供区皮肤损伤时而无法应用,有作者采用带胫后血管皮瓣交叉来修复创面 ̄[1],但仍未解决牺牲一条主要血管之缺陷。我们自1...  相似文献   

18.
逆行供血游离皮瓣修复小腿皮肤缺损的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 ,用于修复小腿创面的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 ,除顺行供血外 ,还有逆行供血皮瓣。手术方法改变 ,皮瓣供血方向顺逆不同 ,康复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1]。 1993年 5月~ 2 0 0 1年 6月 ,我们采用逆行供血的游离皮瓣移植 ,修复小腿不同面积皮肤缺损 2 0例 ,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手术方法及康复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 ,男 19例 ,女 1例。年龄 15~ 5 9岁。电击伤 6例 ,烧伤 1例 ,创伤 13例 ;均为胫骨外露较大创面 ,10例伴有慢性骨髓炎 ,创面 12 cm× 2 8cm~9cm× 12 cm。除 2例术后发生静脉危…  相似文献   

19.
胫前肌肌瓣在小腿中段开放性骨折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胫前肌瓣往小腿中段开放性骨折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彻底清创,然后根据骨折实际情况选择1/3半管型钢板,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支架行胫骨内固定,再在胫前肌外侧切起1cm厚肌瓣并将其翻转180。覆盖胫骨前内侧创面,肌瓣用中厚皮片覆盖。结果 临床应用26例,所有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5.8个月。结论 胫前肌肌瓣在手术中不用附加切口,小损伤其它血管,有较好的血运,对小腿中段开放性骨折的修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小腿逆行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效果。方法:2000年3月~2013年3月,应用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19例。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9例。结果:28例皮瓣转移成活良好,l例应用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切除坏死组织,创面游离植皮后愈合。结论:小腿逆行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有效方法,手术适应证广泛,无需吻合血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