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的必要性,第三代抗肿瘤药物和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以及分子靶向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治疗进展情况.单药化疗仍然是老年晚期NSCLC 一线治疗方案;部分PS 评分佳的老年患者可采用含卡铂、低剂量顺铂联合方案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因其口服方便及不良反应小,适用于高龄、PS 评分差或有明显合并症的老年晚期NSCLC 患者的一线治疗.化疗对老年晚期NSCLC 患者疗效好,单药化疗、含铂或不含铂联合化疗及靶向治疗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2.
周娟  苏春霞 《医药导报》2022,(3):318-322
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开创了恶性肿瘤治疗新格局.ICIs单药治疗虽然显著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长期生存,但在整体人群中有效率仍然较低.因此,寻求联合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成为免疫治疗发展的必然途径.各种联合模式的出现,也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多困扰.该文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能够预测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方法研究设计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且接受IC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通过医院诊疗系统,提取患者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R4.2.1软件建立列线图,基于自举重复抽样法对其预测性能进行验证。根据列线图将患者分为低、高风险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不同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以log-rank检验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共有161例晚期NSCLC患者纳入分析,年龄(65±8.7)岁。161例患者中男性127例,113例NSCLC病理分型为腺癌,86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 PS)评分≥2分;113例为ICI联合其他治疗。至2022年12月,81例(50.3%)患者经历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其中14例为3或4级irAEs,15例有多个系统irAEs;86例患者死亡。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晚期肺癌炎症指数(ALI)≥29.8[风险比(HR)=0.48,95%置信区间(CI):0.28~0.85,P=0.011]、ECOG PS评分≥2分(HR=2.17,95%CI:1.21~3.90,P=0.009)、出现irAEs(HR=0.40,95%CI:0.21~0.76,P=0.005)是接受IC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纳入年龄、性别、ECOG PS评分、irAE和ALI建立列线图,计算每位患者的总评分,依据ROC最佳截断值(183.82),将患者分为死亡低风险组(126例)和高风险组(35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法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O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LI、出现irAE、ECOG PS评分是接受IC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综合各种生物预测指标建立列线图,可以有效地对患者生存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放化疗、手术、抗血管生成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结局和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36例转移性晚期癌症患者,接受ICIs联合化疗、放疗、手术或抗血管生成治疗。回顾性分析一线、二线及多线使用ICIs后的PFS、OS、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 AEs)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是15个月(4~34个月),中位PFS、OS分别为9、15个月。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为33.3%、69.4%。一线、二线及多线治疗相比,P> 0.05;多变量分析显示,性别、联合治疗的方案对生存结局均无显著性影响,P> 0.05;17例无明显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甲减10例,毛细血管增生7例,2例同时出现甲减与毛细血管增生。患者平均费用为10.1万元,最高> 20万元,最低0.6万元。不同的ICIs费用之间比较,P <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ICIs联合放化疗、手术、抗血管生成治疗晚期癌症患者,是合适的选择之一,越早使用获益越大。超过30%的患者愿意支付10万元以上来延长生存,但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多西他赛不同给药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嵘 《药学实践杂志》2007,25(4):200-202,218
目的:综述多西他赛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化效果。方法:汇总多西他赛单药和联合方案单周和3周方案一线和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20个大型临床试验,比较多西他赛不同给药周期的不同方案的生存期(率)、生活质量和药物安全性的效果。结果:①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躯体功能评分(PS)为1~2]的老年病人(>75岁),一线治疗可选用多西他赛单药3周方案,二线治疗可选多西他赛单药每周方案。②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S评分为0~1),如果基因ERCC1 mRNA表达水平低(或无ERCC1数据),可选择多西他赛联合顺铂3周方案。③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果ERCC1高表达,可选择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④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S评分为1~2)的病人(<75岁),可考虑选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的每周方案。结论:多西他赛针对不同患者化疗组合,给药计划和化疗剂量的个体化选择将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全程化药学服务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晚期一线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接受临床医生常规治疗及临床药师常规指导;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临床药师全程化药学服务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超说明书用药评价、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12.5%vs. 10.0%,80.0%vs. 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CIs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37.5%vs. 60.0%),P<0.05);根据Micromedex Thomson分级系统评价,ICIs用药有效性等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Is用药推荐等级与证据等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QOL-C3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年龄>70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接受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28例患者中获得CR0例,PR4例,SD11例,PD13例,总有效率为(CR+PR)为14.28%,临床获益率(CR+PR+SD)为53.57%。经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从72.5上升到84.2(P<0.05)。毒副反应轻,可以耐受。结论培美曲塞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是安全有效的,并能改善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4例年龄>70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接受多西他赛60~75mg/m2静脉滴注,第1、8d,每3周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4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的有32例,其中获得CR2例,PR10例,SD14例,PD6例,总有效率为(CR+PR)37.5%,临床获益率为(CR+PR+SD)81.3%。经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从75.6上升到86.8(P<0.01)。咳嗽、胸痛、气促的LCSS评分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1)。毒副反应轻,可以耐受。结论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是安全有效的,并能改善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对比免疫单药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为NSCLC的二线及以上治疗寻找合适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免疫单药治疗与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38例,其中免疫单药治疗(单药组)患者20例,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联合组)患者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84个月(95%CI=3.50个月~6.18个月)和8.13个月(95%CI=5.65个月~10.62个月),联合组患者的中位PFS长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联合用药方案较单药方案在男性、吸烟、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水平≥1%的患者中的PFS更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L1表达水平是影响联合治疗PFS的独立因素。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ORR分别为10.00%(2/20)和27.78%(5/18),联合组患者ORR较单药组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贫血对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59例晚期实体瘤患者,搜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免疫治疗前血红蛋白(Hb)浓度及生存情况,并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功能状态评分(PS)、贫血情况是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PF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PS评分≥2分、中度贫血是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9例患者的中位PFS是6.7个月, Hb水平正常、轻度贫血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6.9、6.7个月,均明显长于中度贫血患者的1.9个月(P<0.05);轻度贫血患者与Hb水平正常患者的中位PF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合并贫血的患者中位PFS短于无贫血患者的中位PFS,是影响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药(ICIs)疗效的影响因素,为筛选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手术史、吸烟状况、组织学类型、肿瘤TNM分期、肿瘤标志物、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影像学等,并根据实体瘤疗效1.1(RECIST1.1)和实体瘤的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评估患者ICIs的短期疗效。用卡方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状况与ICIs疗效的关系。结果 不同性别、吸烟状况以及病理分型患者,ICIs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控制部分重要混杂因素后,吸烟患者使用ICIs治疗有效的概率是非吸烟患者12.06倍(P<0.001),戒烟患者使用ICIs治疗有效的概率是非吸烟患者12.76倍(P<0.001)。吸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优于非吸烟组患者(8.14个月vs. 3.63个月,P<0.05)。结论 性别、吸烟状况以及病理分型,是ICIs疗效的影响因素。既往吸烟人群或为ICIs免疫治疗中的最优势人群,有必要开展更精细研究,揭示非小细胞肺癌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PMCT)联合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131I-chTNT)治疗局部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Ⅲb~Ⅳ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老年NSCLC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7例)行化疗联合放疗;观察组(41例)行微波凝固联合131I-chTNT放射免疫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6%和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KPS评分改善率为54%,观察组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49%和59%,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40d和38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凝固联合131I-chTNT放射免疫综合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老年NSCLC短期疗效优于同期放化疗方案,不良反应低,患者耐受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替吉奥胶囊(S-1)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65例Ⅲ~Ⅳ期NSCLC老年患者分为A组32例和B组33例,A组给予S-1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B组予S-1单独治疗,治疗两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两药联用可一定程度提高2周期近期疗效及1年生存率,但与S-1单药相比差异并未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期后A、B两组KPS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KPS评分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高。结论对于老年性NSCLC患者,S-1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NSCLC并未增加疗效,但毒副反应较单用S-1高,提示选择S-1等新一代化疗药物进行单药化疗可能是较好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体力状况评分(PS评分)≥2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S评分≥2分晚期NSCLC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静脉化疗;试验组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化疗药物与对照组一致,2组21 d为1个化疗周期,持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PS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疾病控制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χ2=4.706,P=0.030)。治疗3个周期后,试验组咳嗽、咯痰、咯血、胸痛、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PS评分为(1.08±0.42)分,低于对照组的(2.17±0.33)分(t=11.177,P&l...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某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的58例局部晚期NSCLC老年患者,评价短期疗效及2年生存率,分析临床病理特征、PCNA及Ki-67表达与疗效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的治疗缓解率为65.52%、2年总生存率(OS)为46.55%;不同性别、年龄、病灶部位NSCLC患者的治疗缓解率、2年OS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AJCC分期、病理类型、PCNA及Ki-67表达的NSCLC患者比较,治疗缓解率、2年OS、生存曲线有显著性差异(P0.05);AJCC分期、病理类型、PCNA及Ki-67表达是治疗缓解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而AJCC分期、PCNA及Ki-67表达是2年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局部晚期NSCLC老年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与AJCC分期、病理类型、PCNA及Ki-6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奥沙利铂(L-OHP)加吉西他滨(GEM)方案与顺铂(DDP)加吉西他滨(GEM)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方法对7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接受L-OHP加GEM方案治疗,对照组(33例)接受DDP加GEM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其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结果近期疗效:实验组的有效率为(CR PR)37.8%,肿瘤控制率(临床受益率CR PR SD)为77.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9.4%,肿瘤控制率为69.7%。不良反应:血液学毒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相似。周围神经毒性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生率高,但无较严重运动神经损害且为可逆转。消化道反应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生存质量: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L-OHP加GEM方案与DDP加GEM方案疗效相仿,但具有较为满意的疾病控制率,较低的消化道反应,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是老年晚期NSCLC患者较为合适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然而,老年患者在临床研究中的代表性不足,导致缺乏指导治疗决定的证据。目前,辅助性化疗通常被推荐用于IB~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切除术后治疗,老年晚期NSCLC 患者的治疗方案则主要为单药化疗以及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此外,靶向治疗及免疫靶向治疗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辅助化疗及老年晚期NSCLC 患者的药物治疗相关临床研究证据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7,(14):1945-1948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医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3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第1、8天)+顺铂注射液(第2天),每21 d重复1次,连续2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鸦胆子油口服乳液20 m L,po,2~3次/d,连续14 d(于每次化疗前3 d开始给药)。两组患者均治疗87 d,并随访至2016年6月1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和生存时间,对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32.39%)高于对照组(2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和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失访4例,对照组失访3例。观察组患者生存时间[(14.02±4.10)个月]较对照组[(13.21±5.22)个月]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70岁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70岁患者,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无胸腔积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合并胸腔积液和年龄是晚期N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685、0.647,P分别为0.012、0.04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70%)与对照组(5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NSCLC,虽不能明显提高疗效,但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否合并胸腔积液和年龄是晚期N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顺铂、异环磷酰胺、长春花碱酰胺、丝裂霉素、去甲长春花碱是80年代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有效单药。近年来各学者多联合应用VDS、MMC、DDP组成MVP方案治疗晚期NSCLC取得较好疗效。对于老年患者因体质较差,各脏器功能低下,尤其骨髓功能低下,我们于1998年~2001年10月用VDS+DDP二药联合方案治疗NSCLC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治疗配合化疗与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卵巢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方法 54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采用紫杉醇+卡铂联合化疗,并于化疗间歇期配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仅进行紫杉醇+卡铂单纯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5.6%、51.9%,临床获益率分别为92.6%、8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Karnofsky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配合化疗与单纯化疗一线治疗晚期卵巢癌比较,疗效相当,但明显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显著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