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花粉过敏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研究表明,该病的产生往往与花粉中的某些多糖和蛋白有关。花粉飘散有地区性、季节性差异。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花粉症在发达城市地区的发病率高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现就气传致敏花粉种类、花粉致敏蛋白、花粉变应原的交叉反应、变应原的临床应用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花粉症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对某些花粉抗原呈现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在临床上一般均采用多种花粉抗原给患者做皮内试验,以寻找过敏原,并根据检查的结果选用数种过敏原进行脫敏治疗。为了配合临床合理选用过敏原,我们用于乌市采集的引起本病的五种主要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对乌鲁木齐地区采制的十四种花粉抗原做了初步的免疫学分析,并将乌鲁木齐与北京两地采制的三种花粉抗原做了初步的对比分析。今将使用的实验方法及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花粉是有花植物的雄性配子体,是一种高能量物质,某些昆虫以花粉作为基本食物,人类也把花粉作为食品补充剂。花粉时浓缩丰富的能量和多种维生素,不仅含有营养成分,而且具有药物功能,如花粉可作为运动员的保健滋补品,也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前列腺炎,出血性胃溃疡,高空病综合征和一些传染病。花粉对少数人有过敏反应,因为各种花粉含有特殊的变应原,所以服用之前必须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郑州地区气传花粉的散布概况,掌握其飘散规律,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曝片观察,共鉴定出气传花粉43种,春季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秋季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在郑州地区空气中全年均有花粉散布,且3~5月份和8~9月份出现两次花粉飘散高峰,然而气传花粉的含量受气象因子影响很大。我们分别在市区和郊区、高处和低处同时取样,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种类和飘散高峰基本一致,只是花粉数量不同。文章还讨论了气传花粉的致敏性以及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关系,这对于诊断和防治呼吸道及其它过敏性疾病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佛山地区春季空气中的气传花粉种属和数目。方法在佛山市3个区定点设置曝片点进行空气花粉的取样,实验室内染色、制片、阅片,按照国内统一标准进行曝片花粉的鉴定。结果此次调查共收集花粉7 062粒,鉴定出21种属(科)6 975粒花粉,占收集花粉数的98.77%。花粉鉴定结果显示,佛山地区春季最主要的4种气传花粉为松属花粉,1 482粒,占所有花粉数的20.99%;木麻黄属花粉1 305粒,占18.48%;苏木科花粉1 052粒,占14.90%;乔本科花粉680粒,占9.63%,这4种花粉之和占所有花粉总数的63.99%。结论佛山地区春季花粉主要以松属、木麻黄属、苏木科和乔本科为主。  相似文献   

6.
人间四月天,处处春意浓。但美丽的春天可能暗伏着"杀手",过敏体质的人很可能在欣赏美丽花朵的时候,因花粉过敏而受到伤害。引起人体过敏的花粉多是体积较小的风媒花粉。在我国北方,春季常见的致敏花粉有杨树、白蜡树、柳树、臭椿、榆树和松树等,其中白蜡树和臭椿占多数;我国南方地区春季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urham采样器和自动实时采样器2种方法采集大气花粉量的优缺点以及二者监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在相同的高度和地点设置Durhum花粉采集仪和KH3000-1自动花粉采集仪,监测相同时间段的大气花粉浓度,分析2种方法采集的大气花粉浓度以及二者监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Durham采样器操作比较繁复,需要镜检人员有丰富的植物学专业知识,优点是可以分辨花粉的种属,对于了解一个地区不同种属花粉的飞散时段有重要意义;KH3000-1采样器实现了实时花粉计数,可高效地采集花粉,减少了显微镜计数的复杂工作,节省大量时间和体力。缺点是不能分辨花粉的种类。结论 2种监测仪监测到的花粉开始时间和高峰时间一致,但KH3000-1采样器易受花粉颗粒大小和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可出现异常增高或减少。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中心城区气传花粉的近期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研究武汉市2004年5月1日-2005年4月30日的空气中气传花粉的种属及飘散规律。方法在武汉市中心地区武汉市普爱医院医技大楼5楼设一个曝片点进行空气中的花粉取样,并收集该地区气泉资料及绿化树种类。结果武汉市中心地区一年中气传花粉高峰期在3月~4月,该月各种气传花粉的数量占全年总数的94.9%,其主要花粉为悬铃木属,松科,杉科,枫杨属和构属。此5种花粉占全年总数的82.94%。结论武汉市中心地区空气中致敏花粉以春季花粉为主,此特点与该季的气温,降雨量及风力、绿化树种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太原市秋季气传致敏花粉的种类、含量与不同楼层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2008年8月1日至9月30日,在太原市中心同一地区采用曝片法收集花粉,将取样器分别安放于四面通风的4、7、17层楼顶,对比观察不同楼层的花粉含量.结果 按花粉含量多少排序,4层(12米)>7层(21米)>17层(51米);对不同楼层花粉含量做分析,4层与7层花粉数目比较,P>0.05;4层与17层、7层与17层比较,P<0.05;4、7层花粉种类相同,17层花粉种类减少.结论 17层(51米)的花粉含量、种类较4层、7层明显减少,住高层住宅可减少花粉的吸入量.  相似文献   

10.
西宁地区花粉症患者致敏花粉和季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了解西宁地区致敏花粉症病人的发病季节和致敏花粉的种类;方法:采用花粉变应原皮肤敏感试验;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花粉抗原皮肤试验及发病季节观察,发现西宁地区花粉过敏患者的发病高峰期为4月-6月和8月-11月,102例花粉抗原皮试阳性者中,蒿属花粉阳性者占总数的69.60%,“++”以上者蒿属花粉占59.80%,夏秋花粉占30.39%,早春花粉占19.60%,晚春花粉占13.74%;结论:西宁地区花粉症中蒿属花粉为主要致敏花粉,依次为夏秋花粉、早春花粉、晚春花粉为本地区花粉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豕草又名豚草,其花粉是北美、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很常见的花粉过敏原。迄今国内尚未见到有关豕草花粉过敏症的报道。 1981年8月作者等通过现场调查发现,豕草是南京地区一种常见野生植物。在临床上证实,豕草花粉也是引起南京地区哮喘等过敏疾患的重要过敏原。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了解野苋菜花粉在南昌地区飘散情况及其与过敏性疾病中的关系.方法 ①对南昌地区花粉飘散情况进行调查;②选择632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疾病的患者,用野苋菜花粉及春、夏、秋、冬四季花粉的提取液做皮试,并测定其总IgE,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南昌城区大气中全年都有气传花粉的飘散,种类达47个种属,其中藜苋科花粉仅占5.03%,主要在8~11月飘散。②野苋菜花粉皮试阳性为358例,阳性率为56.6% ;春季花粉阳性为308例,阳性率为48.7%;夏季花粉阳性为316例,阳性率为50.0%;秋季花粉阳性为346例,阳性率为54.8%;冬季花粉阳性为342例,阳性率为 54.1%。皮试总阳性率为52.9%。野苋菜花粉皮试阳性和阴性患者间的总IgE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野苋菜花粉是南昌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野苋菜花粉皮试应作为南昌及其周围地区过敏性疾病的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野苋菜花粉在南昌地区飘散情况及其与过敏性疾病中的关系。方法①对南昌地区花粉飘散情况进行调查;②选择632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疾病的患者,用野苋菜花粉及春、夏、秋、冬四季花粉的提取液做皮试,并测定其总IgE,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南昌城区大气中全年都有气传花粉的飘散,种类达47个种属,其中藜苋科花粉仅占5.03%,主要在8~11月飘散。②野苋菜花粉皮试阳性为358例,阳性率为56.6%;春季花粉阳性为308例,阳性率为48.7%;夏季花粉阳性为316例,阳性率为50.0%;秋季花粉阳性为346例,阳性率为54.7%;冬季花粉阳性为342例,阳性率为54.1%。皮试总阳性率为52.9%。野苋菜花粉皮试阳性和阴性患者间的总IgE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野苋菜花粉是南昌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野苋菜花粉皮试应作为南昌及其周围地区过敏性疾病的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14.
野苋菜花粉与南昌地区过敏性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野苋菜花粉在南昌地区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1996-2000期间,选择了213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哮喘的患者,用野苋菜花粉及春、夏、秋、冬四季花粉的提取液做皮试,并测定患者的总IgE。结果:野苋菜花粉是南昌地区过敏性哮喘的主要变应原,野苋菜花粉皮试阳性和阴性的患者间的总IgE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野苋菜花粉皮试应作为南昌及其周围地区过敏性哮喘的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研究太原市中心常见气传花粉的种类、含量、花粉飘散消长规律及分布特点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叶氏重力沉降法调查该地区2011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空气中花粉的种类和含量;将其调查结果与1977-1978年度花粉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取样器分别安放于四面通风的4、7、17层楼顶,对比观察不同楼层的秋季气传致敏花粉含量。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该地区空气中飘散花粉16999粒,全年气传花粉出现2次飘散高峰期,分别在3-5月份和8-9月份,新增气传花粉12种;2011-2012调查年度4种致敏花粉含量占全年花粉总量的74.12%,蒿属花粉为优势气传致敏花粉(39.47%)较77-78年(26.20%)明显增加。杨属、柳属花粉全年百分比含量较35年前明显降低。秋季研究结果提示按花粉含量多少排序:4层(12米)>7层(21米)>17层(51米);4、7层花粉种类相同,17层花粉种类减少。结论春季气传花粉较35年前高峰出现早、持续时间长。杨属、柳属花粉全年百分比含量较35年前明显降低。17层(51米)的花粉含量、种类较4层、7层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荆门地区年空气中气传花粉的种属、数量、分布及飘散规律,探讨气传花粉与过敏性哮喘相关性。方法2008年3月~2009年2月在城区选取一调查点进行空气中的花粉取样,同时对荆门城区13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标准花粉抗原皮肤敏感试验。并对患者发病季节进行调查。结果荆门市城区全年均有气传花粉飘散并出现2次花粉飘散高峰期,分别在3~4月和8~10月,荆门市主要致敏气传花粉,春季为松属、柏科等;秋季为蒿属、豚草属等。结论蒿属、豚草属等气传花粉是荆门地区过敏性哮喘的主要致敏花粉。  相似文献   

17.
太原市中心地区夏秋季气传致敏花粉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太原市中心地区夏秋季常见气传致敏花粉的种类、含量、花粉飘散规律及分布特点,分析其与花粉症的关系,指导该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用曝片法调查该地区夏秋季空气中花粉的种类和含量,对比4层、7层、17层楼高度的花粉种类和含量.结果:共收集该地区夏秋季空气中飘散花粉9 189粒,4层楼顶与7层楼顶空气中花粉种类和含量相差不大,17层楼顶空气中花粉种类和含量减少.结论:太原市夏秋季气传致敏花粉以蒿属(6 191粒)及葎草属(1660粒)为主,花粉的飘散高峰期与花粉症患者的发病季节相一致,居住高层住宅可能会减轻花粉过敏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石嘴山地区夏秋季致敏花粉的种类、数量和飘散规律,并进行花粉致敏性测定,为花粉症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叶氏采样器重力沉降法设立花粉曝片点,结合皮肤点刺试验(SPT)和特异性IgE检测结果调查夏秋季致敏花粉。结果全年出现2个花粉高峰期,3~5月份为木本花粉高峰期,7~9月份为草本植物花粉高峰期,共收集花粉24 906粒,鉴定出7种花粉,石嘴山地区蒿属花粉总量最多,占29.53%;其次为藜属,苋属,豚草。根据花粉变应原SPT及特异性IgE结果显示,蒿属花粉阳性率最高,具有很强的致敏性;夏秋季花粉的致敏率高于春季花粉。结论蒿花粉属已成为本地区夏秋季主要致敏花粉,是花粉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十堰地区空气中气传花粉的种属、数量、分布及飘散规律.方法 2004年7月~2005年6月,在十堰城区设点,采用空气曝片方法,每日换片,连续收集气传花粉;在光学显微镜下阅片、鉴定;并记录同期每日气象状况.结果 十堰市城区全年均有气传花粉飘散,全年收集花粉粒24 067个,3~5月和8~10月出现飘散高峰,分别占全年花粉总量的75.5%和13.7%.十堰地区气传花粉主要包括松属、柏属、杨属、梧桐、栎属、蒿属、禾本类等.结论 十堰地区空气中致敏花粉以春季花粉为主,此特点与季节、气温、风力、降雨量及绿化树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微量元素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之一,在生长、发育和多种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密切关系。人体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一方面反映了微量元素在体内的代谢状况;另一方面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此外,微量元素的含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不同地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