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主要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并找到1种治疗AAD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40例老年危重患者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治疗AAD的疗效。结果 440例老年危重患者中发生AAD者109例,发生率24.8%,其中≥80岁者67例,占61.5%。AAD发生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碳青霉烯类(27.6%)、第三代头孢菌素(24.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3%)、第二代头孢菌素(8.4%)。AAD发生与使用抗生素种类、联合用药数量、疗程、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医疗干预措施、高龄等因素相关;联合万古霉素、甲硝唑、伊曲康唑治疗ADD,治愈率95%,单药或两药合用者治愈率74%。结论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控制老年危重症患者AAD的关键,联合应用万古霉素、甲硝唑、伊曲康唑治疗AAD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主要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8月住院的435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5例老年患者中发生AAD者49例,发生率11.2%,其中≥80岁者35例,占71.4%.AAD发生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25.1%)、碳青酶烯类(19.6%)、克林霉素(14.2%)、第二代头孢菌素类(12.6%).AAD发生与使用抗生素种类、联合用药数量、疗程、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医疗干预措施、高龄等因素相关.[结论]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控制老年危重患者AAD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呼吸内科住院AAD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ADD发生率为5.2%;抗生素剂量为常规剂量,与腹泻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无关;引起AAD的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依为头孢三代、青霉素类、碳青酶烯类、头孢二代、克林霉素;影响ADD发生因素为年龄大、禁食、抗生素种类多、抗生素应用时间长、采用干预措施、住院时间长,而给药途径、预防抗生素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ADD的发生率较高,为减少ADD的发生,应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联合用药,避免预防抗生素,对AAD高危患者尽量选择诱发AAD概率低的抗生素:加强对老年患者监测;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同时口服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调查我院SICU近3年来488例重症患者AAD的发病情况,分析抗生素使用方法、禁食、腹部手术、疾病严重程度与AAD的关系。结果70例患者发生AAD,发生AAD前均使用广谱抗生素:禁食超过72h、腹部手术后、APACHE-Ⅱ评分高者AAD发生率均相应高于进食、非腹部手术、APACHE-Ⅱ评分低的患者(P〈0.05),头孢菌素类、碳青酶烯类及联合使用抗生素诱发AAD几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抗生素。结论禁食超过72h、腹部手术、APACHE-Ⅱ评分高、使用广谱抗生素是外科重症患者发生AAD的危险因素。积极使用胃肠道、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控制AAD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引起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内科住院患者AAD和同期住院应用抗生素但无AAD的14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0个因素与AAD有关,给药途径及预防抗生素无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种类≥3种、抗生素应用时间≥10d、年龄≥60岁、病情重、禁食等5个因素是AD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AD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对老年监测补充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或进食、对危重症者减少侵袭性操作、避免频繁更换抗生素等可预防和减少ADD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主要临床特征、评估内容和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合并AD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D的发生率为9.3%,其与年龄、采取医疗干预措施、联合使用抗生素种类、抗生素使用时间有关。结论: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减少侵袭性操作,提高对ADD的认识,及时发现、准确评估是预防ADD的关键措施。发生ADD后,加强腹部、肛周的皮肤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科病房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探讨儿科AAD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35例各种感染的患儿,根据有无发生AAD分为AAD组(79例)及无AAD组(65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年龄、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疗程等).[结果]本研究中AAD的发生率为10.7%(8/79),且均为单纯腹泻型.1岁以下占88.6%(70/79).导致ADD的最常见抗生素为头孢三代,占44.3%(35/79),且两种及三种联用者共占79.7%(64/79).ADD的发生与患儿年龄、抗生素种类应用及疗程、住院时间、禁食及采用医疗干预措施等危险因素有关.[结论]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儿科用药宜选用窄谱抗生素,尤其对于1岁以下小儿,同时尽量单一短程应用抗生素,尽可能减少或避免AD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行肠外营养治疗的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影响因素。方法行肠外营养治疗的ICU重症患者177例,发生AAD者50例为AAD组,未发生AAD者127例为非AAD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比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率,ICU住院时间,入住ICU时白蛋白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及益生菌、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使用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行肠外营养治疗的ICU重症患者发生AAD的影响因素。结果177例患者AAD发生率为28.25%。AAD组年龄[(56.80±20.41)岁]大于非AAD组[(47.12±19.30)岁](P<0.05),ICU住院时间[(17.82±12.15)d]、抗生素使用时间[(13.08±8.84)d]长于非AAD组[(9.83±7.11)、(7.92±4.83)d](P<0.05),联合使用抗生素(72.00%)及联合使用3种抗生素比率(46.00%),加酶抑制剂类、抗真菌类、恶唑烷酮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比率(80.00%、58.00%、26.00%、28.00%)均高于非AAD组(43.31%、19.69%、62.99%、24.41%、12.60%、11.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0,95%CI:1.000~1.041,P=0.048)、ICU住院时间(OR=1.058,95%CI:1.007~1.113,P=0.026)、抗生素使用时间(OR=1.124,95%CI:1.062~1.189,P<0.001)、联合使用3种抗生素(OR=3.366,95%CI:1.655~6.848,P=0.001)、使用加酶抑制剂类抗生素(OR=2.350,95%CI:1.076~5.131,P=0.032)是行肠外营养治疗的重症患者发生AAD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联合使用3种抗生素与行肠外营养治疗的ICU重症患者发生AAD有关。  相似文献   

9.
邓媛  吴建明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04-1805,1808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患有严重肺和(或)腹腔感染,静脉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且连续治疗〉5d,排除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住院成年患者150例患者,随机分思连康治疗组(A组,50例)和金双歧治疗组(B组,50例)及对照组(C组,50例)。入选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A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B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比较分析各组患者AAD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AAD发生率(24%)明显高于A、B两组患者(P〈0.01);A组患者AAD发生率(4%)明显低于B组患者(10%)。【结论】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口服微生态制剂思连康或金双歧均能有效预防AAD的发生,且思连康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并发抗生素相关脑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防和治疗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1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发生抗生素脑病的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结果 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各种感染原因住院治疗,其中肺部感染8例;尿路感染1例;肾积脓1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急性发作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内瘘感染1例;急性阑尾炎1例。使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米诺、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使用抗生素后发生抗生素相关脑病,经停药给于苯巴比妥及血液透析滤过后,精神异常、抽搐等症状消失。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头孢菌素或喹诺酮抗生素后易发生抗生素脑病,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时间与患者癫痫等脑病症状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明确诊断后应及时对症处理,可以考虑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治疗。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综述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特点和治疗,并从护理的角度阐述了AAD的预防和护理。指出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护士应密切关注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菌群和耐药性变化新特点与抗生素使用之相关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302例,其中男性184例,女性118例,平均年龄62.7岁。对每一位下呼吸道感染病例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按百分比多少排序。采集每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晨痰经涂片筛检为合格标本后再培养分离并鉴定到种,共检出337株致病菌(真菌除外)。采用Kirby-bauer扩散法进行药敏分析,试验结果判定采用1999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委员会(NCCLS)标准执行。结果抗生素使用情况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占第一位(41.39%),其余依次为喹诺酮类(29.80%),一、二代头孢菌素(20.20%)等;分离培养出的337株病原菌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33株,对头孢唑啉耐药最高(10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26.90%);肺炎克雷伯菌50株,对头孢唑啉耐药率最高(56.3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11.32%);大肠埃希氏菌36株,对头孢唑啉耐药率最高(40.30%),对阿米卡星最低(7.35%);阴沟肠杆菌12株,对头孢哌酮耐药率最高(41.32%),对氧氟沙星最低(22、24%);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对青霉素和头孢噻肟最高(100%),对头孢唑啉最低(26.70%)。结论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最多、喹诺酮类使用大有超过头孢菌素之势,由此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明显上升且种类增加,耐药性也随着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大量使用而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3.
由于医院收治大量高龄、自身免疫力低下、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危重症患者,以及广泛使用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及碳青霉烯类等广谱抗生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菌株比例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布拉氏酵母菌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96例支气管炎和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患儿自开始使用抗生素起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照组仅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儿AAD发生率、腹泻程度及腹泻持续时间。结果预防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程度比较,对照组高于预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AA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外科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高发的原因和相关因素以及如何预防治疗,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02例患中AAD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预防措施。结果 同期住院患中,发生AAD 22例,死亡3例。发病率21.6%,死亡率13.2%。有意识障碍、不能进食、全身状况较差的老年发病率明显高于相应人群(P<0.01)。死亡原因:2例患死于中毒性巨结肠,1例患死于全身感染性休克。结论 脑外科患合并意识障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胃肠道自身神经调节功能下降,以及大量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及糖皮质激素,是AAD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合理选择应用抗生素并缩短应用时间是预防AAD的关键;对高危患预防性应用嗜酸性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及酵母菌是有效预防措施之一。对AAD患,停用抗生素或改换诱发AAD率低的抗生素,严重应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是治疗中的主要措施。早期认识和合理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270例病原学分类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晋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924-5925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选择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207例,对痰菌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作以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致病菌对亚胺培南,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氨基甙类等药物敏感。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在药敏结果回报前应首先选择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氨基甙类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真菌感染的情况,探其发生的原因、特点及对策。方法:对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糖尿病并真菌感染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为老年人,空腹血糖控制差,均合并慢性并发症,均有抗生素使用史.少数有皮质醇激素使用史。病原菌多为白色念珠菌及酵母样真菌(未分型)。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肠道、泌尿道、口腔、生殖道等。死亡5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高度警惕真菌感染;预防为主,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以避免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8.
感染是血液病的常见伴发症,直接影响其疗效和生存率.感染以细菌为主,尤以下呼吸道为常见感染部位.多数血液病患者因反复多次住院,并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治疗,使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肺部感染的菌谱构成以及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发生变化.我们于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血液病病房呼吸道感染患者行痰菌培养,共分离病原菌476株,对药物敏感性及抗生素应用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560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A AD的发生情况、发生因素、处理及预后。【结果】560例老年患者中发生A AD共50例(8.93%),46例为单纯性腹泻,4例为黏液脓血便伴不同程度的发热。A AD发生时间平均(4.12±2.78) d;引起ADD的抗生素共5类14个品种,按照发生频率依次为:头孢菌素、青霉素、碳青酶烯类、大环内酯类。禁食、应用抗生素种类多、腹部手术、实施侵袭性操作是引起AAD的相关因素。AAD组病死率8.00%(4/50)、住院时间(24.76±7.34) d分别高于未发生 AAD组的1.37%(7/510)、(15.78 ± 4.047) d( 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AAD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多样,影响因素复杂,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积极防治老年患者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布拉酵母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在我院使用抗生素治疗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和预防组30例(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酵母菌).结果:预防组患儿AAD的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33.3%(x2=4.81,P<0.05),同时在止泻时间、腹泻总疗程上也明显短于对照组(t=2.90、2.36,均P<0.05),且无明显副反应.结论:布拉酵母菌对于预防儿童AAD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