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基于女性尿道解剖和生理学方面的特点,本病多见于女性,尤其在新婚期和更年期后更容易发病。男性尿道较长,单纯急性细菌性膀胱炎较少发生,多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本病多数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出现,而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部分或是泌尿系统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膀胱炎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对38例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不尽,结合超声声像图征特点分析。结果38例膀胱壁不同程度增厚,内壁规整,欠光滑、尿液内可见沉积絮状物,有漂浮感22例,团絮状、团块状高回声8例,尿液透声好8例。结论超声显像技术能更好地将急性膀胱炎与慢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相鉴别,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以膀胱和/或盆腔区疼痛为主要特征,伴有尿急、尿频和夜尿增多等症状的慢性疾病。该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有效缓解每位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因人而异,常需要反复治疗。本文对近年来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性病变,临床并不少见,但症状、体征与其他泌尿系疾病相似,极易误诊。我院2000年9月~2003年10月共收治5例,病初在其他医院均误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腺性膀胱炎是慢性膀胱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我院自2000年以来,有5例经超声诊断为膀胱肿瘤,经手术或膀胱镜活检证实为腺性膀胱炎,并均属于结节隆起型(I)和乳头型(Ⅱ)。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间质性膀胱炎临床并不罕见,但许多早期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常被误诊为女性尿道综合征、膀胱过度活动症或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等疾病,且至今尚无完全治愈间质性膀胱炎的方法,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症状及延缓病程进展。随着近年来对该病临床研究的深入,临床上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有效率也有所提高。作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道黏膜脱垂,对于这类患者采用药物配合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经腹壁与经直肠超声结合检查慢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经腹壁超声结合经直肠超声联合检查慢性膀胱炎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137例慢性膀胱炎患经腹壁超声检查后再经直肠超声检查。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二结合检查使慢性膀胱炎的病灶显示更加清楚,观察更加全面准确,对膀胱顶部、底部、侧壁、三角区和尿道内口处的观察有较全面的优势价值。可以弥补经腹壁超声诊断慢性膀胱炎的不足。结论:经腹壁结合经直肠超声联合检查诊断慢性膀胱炎更加准确、全面、客观,是经腹超声检查慢性膀胱炎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8.
兰政文 《家庭护士》2006,(7S):32-32
对女性而言,膀胱犹如患感冒。是很常见的病。据资料显示,在英国,膀胱炎占女性疾病的第一位,大约每3个女性中就有1个患有膀胱炎。几乎每个女性都有患膀胱炎的可能,但是,一旦患上膀胱炎切不可等闲视之,因为膀胱炎如果进一步发展,则出现血尿,甚至伴有高热、全身发冷等症状。这时细菌已经沿病人两侧输尿管逆流向上侵入到肾脏,有可能使肾功能受损害,从而引起急性肾盂肾炎,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增生和化生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目前认为是由泌尿系感染、梗阻等慢性刺激引起。乳头息肉样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极少见的膀胱炎性病变之一。现将笔者所遇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我院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毒学检查情况。根据出血性膀胱炎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并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134例患者中,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的患者为15例(11.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移植年龄、疾病状态、HLA匹配程度、ABO血型匹配、CMV感染、BK尿、预防GVHD的药物种类及急性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状态、HLA匹配程度、CMV感染及急性GVHD程度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疾病状态、HLA匹配程度、CMV感染以及急性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尿路感染(UT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反应,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女性感染率约为2.05%,根据患病时间长短和解剖部位可分为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和上尿路感染(输尿管炎、  相似文献   

12.
腺性膀胱炎诊断2 228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移行上皮的一种增生和化生性病变.近年来由于膀胱镜检查的普及和病理医生对腺性膀胱炎认识的增加,临床报告病例逐年增加.本组收集国内报告的腺性膀胱炎2 228例,对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症状、并发疾病、膀胱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肠球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肠球菌是近年来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泌尿道、手术伤口、血液、呼吸道、胆道、腹腔、盆腔感染,有严重疾病如肿瘤、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粒细胞减少、慢性泌尿系统疾病、外伤、长期住院患者易并发肠球菌感染,在膀胱炎、腹膜炎、胆囊炎中可与其他泌尿系统致病菌(如大肠埃希杆菌、类杆菌属)混合感染而协同致病。随着耐药肠球菌的逐渐增多且多重耐药,肠球菌感染给医院感染和治疗带来难题,肠球菌耐药性的研究也日趋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赵晨曦 《临床医学》2005,25(3):73-73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的一种膀胱粘膜增殖性改变。组织学上膀胱粘膜固有层有柱状上皮形成的腺样结构,其内可有产生粘液的杯状细胞,临床表现与一般慢性膀胱炎无异,近年来发病率呈增多趋势,研究表明腺性膀胱炎可与膀胱腺癌同时存在,推测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病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我院自 1990 年~2003 年共收治 38 例该疾病患者,现就其发病原因、病理分析及诊治情况作一总结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岁,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病史2个月至10年。1 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本组 38 例…  相似文献   

15.
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关系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道48例腺性膀胱炎,显微镜下分为4种类型:(1)移行上皮型,(2)肠上皮型,(3)前列腺上皮型,(4)移行一前列腺上皮混合型。其中20例(41.67%)先、后或同时发现有膀胱移行细胞癌。作者认为,腺性膀胱炎常见于慢性炎症性病灶和肿瘤组织的周围,故慢性炎症和肿瘤的刺激可能是腺性膀胱炎产生的重要原因。文章强调,在诊断腺性膀胱炎时,要进一步排除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刘湘玫  张春燕  李杨 《护理研究》2013,27(21):2189-2190
环磷酰胺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细胞毒药物,广泛用于乳腺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和狼疮性肾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但其代谢产物可致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威胁病人的健康[1]。目前,临床对于环磷酰胺致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措施并不统一,各学者看法不同。如膀胱冲洗对于预防出血性膀  相似文献   

17.
杨山 《临床医学》2006,26(7):35-35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对92例腺性膀胱炎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71例行尿道电切,对其中23例有下尿路梗阻的患者同时电切挛缩膀胱颈、增生前列腺等病变,21例拒绝手术和6例电切术后无效者行膀胱灌注。结果71例经尿道电切者中49例随访6~36个月,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治愈率69%;27例行膀胱灌注者中18例症状消失或缓解,有效率67%。结论下尿路梗阻是引起腺性膀胱炎的常见病因,气化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此法还可同时切除引起腺性膀胱炎的梗阻病变,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膀胱扩张局部封闭联合口服药物治疗间质性膀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非细菌性特殊类型的慢性膀胱炎,好发于中年以上妇女,病程漫长,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误诊率高,长期抗菌药物治疗无效。IC国内报道不多。本院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治疗IC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间质性膀胱炎 (interstitialcystitis ,IC)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性病变 ,临床并不少见 ,但症状、体征与其他泌尿系疾病相似 ,极易误诊。我院 2 0 0 0年 9月~ 2 0 0 3年 10月共收治 5例 ,病初在其他医院均误诊。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中 ,女 4例  相似文献   

20.
尿路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定位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健涛 《新医学》2004,35(12):763-764
1引言 尿路感染是指尿路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临床上可以有尿路刺激症状,也可没有症状.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指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如何诊断和定位,实验室检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