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骶角增大与腰椎峡部裂的关系。方法研究组为18例患腰椎峡部裂的歼击机飞行员,取站立侧位X线片采用Ferguson方法测量腰骶角度;对照组为182例无峡部裂的歼击机飞行员,取站立侧位,X线片采用同样方法测量腰骶角。比较两组腰骶角的差异及研究组腰骶角与腰椎峡部裂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腰骶角平均为43.57±6.89°。对照组100例无滑脱腰骶角平均为37.51±6.34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骶角增大是歼击机飞行员腰椎峡部裂的促进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许莫氏结节是椎间盘组织经断裂的软骨终板疝入椎体内形成的软骨结节,典型的许莫氏结节多为体检时偶然发现,没有临床症状.飞行员患腰椎许莫氏结节,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许莫氏结节形成可能会影响腰椎椎间盘的黏弹性,从而影响飞行员抗荷、抗振动的能力,加速腰椎、椎间盘的退变而引起临床症状.现将我中心2012年以来检出的50名飞行员腰椎无痛性许莫氏结节X线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侧位片站立位、侧卧位两种不同投照体位对腰骶角的影响。方法:对正常成人腰椎侧位片同时用站立位、侧卧位两种体位投照,共100例,分别测量其腰骶角,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腰椎侧位片站立位投照腰骶角21—58度,平均37.5度,74%在30—45度之间。侧卧位投照腰骶角14—55度,平均33.60度.75%在25—42度之间。结论:腰骶角测量,站立位比侧卧位平均大3.87度,(t=3.46,p〈0.001)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投照体位不同正常值不一样。该测量可为临床上诊断腰骶部不稳提供放射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诊断中腰椎峡部裂的腰骶角与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为45例L5双侧峡部裂并L5脊柱滑脱,取站立侧位X线片采用Ferguson’s方法测量腰骶角度;对照组为100例无滑脱的同龄青年人,取站立侧位X线片采用同样方法测量腰骶角。比较两组腰骶角的差异及研究组腰骶角与L5滑脱的关系。结果研究组L5峡部裂并脊柱滑脱腰骶角平均为(43.42±6.76)°。对照组100例无滑脱腰骶角平均为(38.29±5.8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研究组L5滑脱与腰骶角相关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0.352,两者呈正相关。结论研究组腰骶角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与L5脊柱滑脱有明确的相关性,与L5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发生及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是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促进)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马红雨  董磊  全首祯  魏利召  朱美财 《武警医学》2012,23(3):201-202,206
目的调查空军飞行员尿酸(UA)水平及变化趋势,为飞行员心血管系统健康水平的评价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至2010-01来我院体检飞行员的尿酸水平,计算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尿酸水平与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3年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分别为8.2%、14.2%、14.6%。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飞行员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显著偏高(P〈0.01);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糖(BG)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结论本组飞行员高尿酸血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与心血管疾病其他危险因素有关。应采取措施加强高尿酸血症的控制,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腰椎曲度及下腰椎椎间盘高度MSCT负荷前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新华  曹和涛   《放射学实践》2010,25(8):919-922
目的:对比分析负荷前后MSCT测量的腰椎曲度及下腰椎椎间盘高度变化并与立位X线片对照,检验自制腰椎应力器加压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腰椎应力器对30例腰腿痛患者负荷前后各作一次MSCT扫描,并摄立位X线腰椎侧位平片。在负荷前后Topogram像、负荷前正中矢状面重组图及X线平片上分别测量Th12~S1相邻椎体间夹角、L1与S1夹角、腰椎椎体长度及下腰椎椎间盘高度。在正中矢状面重组图上沿椎间隙夹角平分线重组横轴面图像,测量L3~S1三个椎间隙平面硬膜囊面积并观察椎管内结构变化。结果:负荷前Topogram像与正中矢状面重建像及负荷后Topogram像与X线侧位片上Th12~S1相邻椎体间夹角、L1与S1夹角及腰椎长度、L3~S1椎间盘高度测量结果近乎相等,组间对应测量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负荷后L3与L4椎体角显著增大(t=5.36,P〈0.01),L4与L5、L5与S1椎体角无显著增大(t=2.59,P〉0.05),其中L4与L5椎体角变化最小。负荷后仅L4-5椎间盘高度显著缩小(t=4.21,P〈0.05),L3~S1各平面硬膜囊面积均显著缩小,腰椎长度缩短(t=2.37,P〉0.05),椎间盘膨隆或突出更明显,黄韧带增厚,椎管内结构毗邻关系更密切。结论:自制应力器加压检查能有效模拟人体腰部直立位生理状态情形,对腰椎退变性病变早期诊断及病情的准确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00例无症状男性军人腰骶椎的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00例无症状的男性腰椎平片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完全正常者仅35例,常见的先天变异为隐性脊柱裂占20%,移行椎体13%,椎间小关节突不对称占24%.在常规腰椎片上,对胸12至腰5的脊柱进行了5种测量,包括椎体前后缘的高度,椎间隙高度,Ferguson腰骶角,承重线和Garland线.对这些先天变异和测量数据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招收飞行员腰椎峡部裂的X线诊断中,椎体后缘连线与棘突上缘连线夹角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3例诊断L5双侧峡部裂患者,采用CR或DR立位拍摄腰椎正、侧及双斜位X线片,8例加做腰椎CT扫描并二、三维重建,重点对侧位片L5椎体后缘连线与棘突上缘连线的夹角进行测量,其角度与L4同法测量的角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8例L5〈L4型,占54.55%(18/33);15例呈L5〉L4型。正常对照组1例L5〈L4型,占2.13%(1/47);46例呈L5〉L4型,两组L5〈L4型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腰椎峡部裂的X线诊断中,椎体后缘连线与棘突上缘连线交角的L5〈L4变化是诊断L5峡部裂的重要间接征象,尤其是在侧位片没有任何峡部裂诊断的直接征象时,更具有独特的提示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亮 《西南军医》2010,12(6):1119-1120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将90例剖宫产的产妇分组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EA),每组45例,观察两组病例初量(ml),起效时间、阻滞节段数,上升到各个麻醉平面上界的时间及骶神经阻滞完善率.术中监测BP、MAP、ECG、SpO2.结果 CSEA组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阻滞平面出现时间显著快于EA组(P〈0.05) CSEA组骶神经阻滞完善,阻滞范围广,肌肉松驰完善,麻黄素用量小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呈显著(P〈0.01) 血压下降最低值出现时间CSEA组明显早于EA组(P〈0.01).CSE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EA组的82.22%(37/45)(P〈0.05).结论 CSEA用于剖宫产麻醉是安全、有效、快捷的麻醉方法,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在腰椎滑脱中CT、MRI的变化,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与腰椎滑脱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03月间收治的112例腰椎滑脱患者的CT、MRI资料。在CT上观察椎间盘真空征、许莫氏结节及钙化的情况,在正中矢状位上分别测量椎间盘高度、滑脱角;在MRI图像上评价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突出及软骨终板的Modic改变。结果滑脱椎间盘148个,CT显示:滑脱椎间盘高度L3~4、L4~5、L5~S1的后份较前份窄,L3~4、L4~5、L5~S1滑脱角逐渐变小。真空征69个;许莫氏结节44个;钙化16个;骨质增生72个。MRI显示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Ⅱ级15个;Ⅲ级46个;Ⅳ级30个;Ⅴ级11个。终板Modic改变:Ⅰ型15个;Ⅱ型22个;Ⅲ型7个;伴椎间盘突出54个。结论腰椎间盘退变及终板Modic改变与腰椎滑脱在病理上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CT与MRI的结合应用在临床治疗的选择上有较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患病及医学鉴定情况,探讨常见疾病的发病规律.方法 对250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年度体检检出的疾病进行统计分析.按年龄分为5组:≤30岁(Ⅰ组,n=104),31~35岁(Ⅱ组,n=63),36~40岁(Ⅲ组,n=55),41~45岁(Ⅳ组,n=21),>45岁(Ⅴ组,n=7),比较不同年龄组疾病检出情况及医学鉴定情况. 结果 ①检出疾病者占61.20%,检出2种以上疾病者占检出疾病人数的79.74%.医学鉴定结论:飞行合格243名,暂时飞行不合格7名.②不同年龄组疾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77,P<0.01),Ⅰ组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③检出位列前10位的疾病为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胆囊息肉、椎间盘突出症、肝血管瘤、肾囊肿、腰椎峡部裂、肝囊肿和肝功能异常.④不同年龄组间,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椎间盘突出症、肾囊肿、肝囊肿及肝功能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7~56.140,P<0.01或<0.05). 结论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罹患病症以与生活方式相关的代谢性疾病为主,椎间盘突出症检出率也较高.应加强对飞行员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加强颈腰背肌专项锻炼,促进飞行员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民航飞行人员年度体检高发疾病谱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为民用航空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9-2013年某航空公司参加年度大体检的飞行人员的体检资料,统计主要疾病的构成情况,分析飞行人员高发疾病近5年的演变趋势,并比较高发疾病在不同职务、年龄、飞行时间飞行人员之间的差异. 结果 屈光不正居各年度体检疾病谱首位,其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2013年民航飞行人员年度体检疾病谱的前10位疾病是屈光不正、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听力损失、胆囊息肉、老视、腰椎间盘突出、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逐年上升,2013年明显高于2009年(χ^2=198.28,P<0.01);2013年屈光不正、脂肪肝、胆囊息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009年(χ^2 =56.27、13.98、8.12,P<0.01);听力损失、老视、腰椎间盘突出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2013年明显低于2009年(χ^2=10.24、44.99、30.58,P<0.01).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胆囊息肉、听力损失、老视、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病多见于驾驶员(χ^2=73.62~1 940.13,P<0.01),而屈光不正和腰椎间盘突出多见于乘务员(χ^2=1 869.64、43.48,P<0.01).高脂血症、脂肪肝、胆囊息肉、听力损失、老视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及飞行时间的增长而升高(P<0.01). 结论 掌握不同职务、年龄、飞行时间飞行人员的高发疾病谱,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飞行人员的健康维护,提高航卫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3.
腰脊柱结构与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X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x线平片探讨腰脊柱结构与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关系。材料和方法:用髂嵴连线,腰骶移行椎,腰骶角三个参数分析208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X线平片。结果:深座骨盆L5的患者,L4-5椎间盘突出发病率高,高骑骨盆L5的患者,L5-S1椎间盘突出发病率高;有腰骶移行椎变异者,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高于无变异者;腰骶角在椎间盘突出发病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结论:腰脊柱结构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部位有关,相当部分L5-S1椎间盘突出,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中,不需髂骨翼钻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直升机与歼击机飞行员改装体检的血尿酸和血脂资料,初步了解上述指标在不同机种飞行员之间的差别。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改装体检的82名飞行员的血尿酸及血脂资料,分两组(直升机组和歼击机组各41人),比较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别。结果两组年龄及飞行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别。组间血尿酸及血脂指标(TC、TG、HDL-C)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直升机组血脂异常者共17人(占41.46%),歼击机组血脂异常者共20人(占48.78%)。直升机组高尿酸血症者3人(占7.32%),歼击机组高尿酸血症者5人(占12.20%)。组间高尿酸血症及血脂异常发病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加改装体检的直升机飞行员与歼击机飞行员的血尿酸及血脂指标没有显著差别,但总体高尿酸血症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应注意改装后的健康管理,重点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机种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员的病历进行调查分析,按飞行机种类和飞行员年龄进行分类统计,并做比较。结果歼击机飞行员发病率明显高于运输机类和直升机类飞行员(P〈0.05),而运输机飞行员与直升机飞行员发病率基本相同(P〈0.05)。大于31岁飞行员发病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30岁飞行员(P〈0.05),31-40岁飞行员和≥41岁飞行员发病率基本相同(P〈0.05)。且≥30岁飞行员多反复发作且多转化为慢性病急性发作而入院。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与飞行机种和飞行员年龄有一定关系,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CHD)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老年CHD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中重度RI(A)组和正常或轻度RI(B)组,分析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A组术前用冠状动脉造影来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TIMI血流分级为0级者明显高于B组(χ2=13.928,P<0.05);A组TIMI血流分级为1级者0例,明显低于B组(χ2=5.407,P<0.05);两组TIMI血流分级为2级和3级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单支病变例数明显高于B组(χ2=12.990,P<0.05),3支及以上病变例数显著低于B组(χ2=11.216,P<0.05),双支病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变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A组的MACE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χ2=5.162、5.347,P<0.05),全因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主要心脏(冠脉)不良事件(MACE)、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的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明显高于轻度RI或正常的患者,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有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空中乘务员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应用SCL-90量表对东航安徽分公司240名空中乘务员进行测评。与全国常模相比,并按性别、年龄分组后对SCL-90各因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乘务员SCL-90测量的大部分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躯体化”、“焦虑”、“恐怖”因子稍高。结论乘务员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针对部分空中乘务员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