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石灰、氨水等碱性物质损伤眼睛,是近代常见眼外伤之一。由于碱性物质使眼结膜角膜的上皮细胞中所含脂肪皂化,毁坏上皮屏幛,碱性物质得以迅速进入深层组织,使组织中粘蛋白受损,引起角膜基质坏死,加以胶元融解酶自四周进入角膜基质,使胶元  相似文献   

2.
碱性物质可与组织细胞中的脂类发生皂化反应,其形成的化合物既能溶水,义能溶脂,对眼部组织、眼表结构的损伤较严重。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角膜混浊、溃疡或穿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假性胬肉生长和睑球粘连等,严重影响视力。及时、正确、有效地处理眼部碱烧伤有利于减少组织损伤程度,为以后视力的提高起良好作用。现将我院2006年~2008年3月收治的5例(6眼)碱烧伤患者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变化与脊髓损伤程度、预后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51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伤后24h内血清和脑脊液MBP含量,结合预后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伤后24h内即出现脑脊液MBP显著增高,较重的脊髓不完全性损伤(ASIA分级B或C级)伤后24h内也出现脑脊液MBP增高,但各时间点增高幅度完全性损伤组小;较轻的脊髓不完全性损伤(ASIA分级D级)和脊髓震荡不出现脑脊液MBP增高;各组血清检测结果与脑脊液结果一致变化。结论 受伤后24h内血清或脑脊液MBP检测对于判断脊髓损伤程度以及估计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碱性物质可与组织细胞中的脂类发生皂化反应,其形成的化合物既能溶水,又能溶脂.对眼部组织、眼表结构的损伤较严重.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角膜混浊、溃疡或穿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假性胬肉生长和睑球粘连等,严重影响视力.及时、正确、有效地处理眼部碱烧伤有利于减少组织损伤程度,为以后视力的提高起良好作用.现将我院2006年-2008年3月收治的5例(6眼)碱烧伤患者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医学问答     
问:为什么眼之碱性烧伤远较酸性烧伤严重?如何抢救?答:因为碱性物质与组织接触后,对脂肪成分起皂化作用,又与组织的蛋白质化合,形成变性化合物而导致组织细胞的乳化和液化坏死。其最终产物均为水溶性,即使组织表面的碱被冲净或停止接触,已渗入组织的碱尚可继续深入扩散,引起眼内组织的严重破坏。因此对于碱性化学烧伤程度的估计,不应仅以观察当时情况为满足。酸性物质与组织接触时使组织蛋白质很快凝固变性,从而阻挡剩余酸性物质继续向深部渗透。故酸性眼烧伤的伤面界限清楚,仅局限于与酸接触的部位。  相似文献   

6.
<正> 机体内组织细胞必须处于适宜的氢离子浓度下,才能完成它们正常生理活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不可避免地不断生成含酸性的代谢产物(如碳酸、乳酸等)和硷性产物(如HCO_3~-,HOP_4~(-2)等);此外,亦有相当数量的酸性和碱性物质随食物进入体内。但是在正常生活中机体内含有的酸性和碱性物质总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和比例,体液的酸碱度(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机体这种能够处理酸、碱性物质的含量与比例,维持体液pH值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7.
<正>组织切片经过染色之后,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呈红色,这是因为组织细胞内有酸性和碱性物质部分的区别。酸性物质的部分被碱性染料苏木素所染,碱性物质的部分被酸性染料伊红所染。染料与组织细胞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染料分子能否和细胞结合,以及用什么方式结合,取决于组织细胞的成分和染液的pH值。  相似文献   

8.
Anti-MBP与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脑干继发性脱髓鞘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血液中髓鞘碱性蛋白抗体(Anti-MBP)效价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伤后不同时期血液中MBP含量、Anti-MBP效价.锇酸染色法检测脑干中髓鞘变性的程度.结果 伤后早期大鼠血液中MBP含量上升,10 d后显著下降:伤后4 d起Anti-MBP效价显著上升,同时,脑干中脱髓鞘病变的程度也明显加重;10d后两者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Anti-MBP效价上升了4倍,脱髓鞘病变数量上升10倍;30 d后逐渐下降.相关分析显示Anti-MBP效价与脱髓鞘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颅脑损伤后,特异性抗原MBP释放人血,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Anti-MBP.后者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灵巴菌质碱性醇提物体外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探讨灵巴菌质的碱性醇提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对灵巴菌质的甲醇提取部位采用酸溶碱沉-溶剂萃取等方法处理,得到其碱性醇提物,HPLC法定性鉴定巴豆苷的存在.进而通过MTT比色法、软琼脂克隆形成法、PI单染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其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成瘤能力、生长周期分布及细胞骨架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 灵巴菌质的碱性醇提物含有抗癌活性成分巴豆苷,它能够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克隆形成的能力,能将这种细胞的生长阻滞在G2期,并对其细胞骨架造成一定的损伤.结论 灵巴菌质的碱性醇提物具有体外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损伤细胞骨架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一、线粒体损伤,能量耗竭与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的关系心肌缺血时心肌组织内能量物质减少或耗竭到一定水平时心肌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损伤,而心脏功能的恢复程度也与心肌组织内保存的ATP量成正比。心肌细胞有丰富的线粒体,以其氧化磷酸化作用供给心肌所需的全部能量,因此,心肌缺血时能量物质耗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线粒体的损伤或心肌细胞内总腺苷酸量的减少。心肌缺  相似文献   

11.
髓鞘碱性蛋白和血清酶评估小儿病毒性脑炎脑损伤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酶和髓鞘碱性蛋白 (MBP)评估小儿病毒性脑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43例患儿按有无惊厥、有无意识障碍分组 ,采用多功能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酶 ,简易MBPELISA法检测MBP ,组间进行对比分析 ,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有惊厥组和有意识障碍组的血清酶和MBP显著高于无惊厥组和无意识障碍组 (P <0 .0 1) ;血清酶和MBP增高组后遗症发生率高 (P <0 .0 5 )。结论 血清酶和MBP均可反映病毒性脑炎的神经系统损伤程度 ,MBP较血清酶更能反应神经系统损伤 ,可作为病毒性脑炎神经系统损伤及预后判断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典必殊联合维生素C治疗眼碱性烧伤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眼碱性烧伤是常见的眼科急症,碱性物质与眼组织接触可导致严重的化学烧伤,伤后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轻者可加重患者痛苦,延长治愈时间;重者可导致感染,引起角膜溃疡、穿孔等并发症。我院从2003年1月-2005年4月收治48 例(56只眼)碱性烧伤患者,经联合应用典必殊眼液、维生素C 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技术观察30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及受体(FGFR-1)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大鼠模型中损伤的肾小管上皮过度表达bFGF、FGFR-1,且合成Ⅲ型胶元;肾间质细胞广泛表达bFGF和FGFR-1,而且此表达程度和间质细胞核增殖及小管间质Ⅲ型胶元沉积程度一致.本实验证实肾小管损伤刺激bFGF、FGFR-1的分泌,提示bFGF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机制促进肾小管上皮的再生修复、间质细胞的增殖及Ⅲ型胶元的合成,从而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种指标,以及时反应肝脏功能的基本状况。目前,反映肝功能的化验项目已达700多种,新的化验项目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建立,但主要包括四大类:①反映肝细胞损伤的化验;②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化验;③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化验;④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化验。1.肝细胞损伤的化验主要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等。其中,ALT和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细胞损伤及损伤程度。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以ALT最敏感;反映急性肝细胞损…  相似文献   

15.
<正>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支气管哮喘、中耳炎、鼻窦炎等多种并发症。过敏原使机体释放组织胺,组织胺是可以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的最主要物质。当过敏者与过敏物质接触后,体内会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形成后就吸附在嗜碱性细胞表面,使机体致敏。当再次接触同一过敏物质后,该物质和IgE结合,激活了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的紊乱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因此,多种缩血管物质如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生成与释放增加,而舒血管物质如一氧化氮、利尿钠肽等生成或作用降低。这些缩血管物质不仅加剧血流动力学的紊乱,而且某些物质还可以直接作用于心脏,损伤心肌细胞,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促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流量给氧和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高流量给氧组40例,纳洛酮治疗组40例;观察三组颅内压、脑水肿、髓鞘碱性蛋白、伤后6个月GOS评分变化。结果纳洛酮治疗组颅内压增高幅度和脑水肿程度较高流量给氧、对照组明显减轻;纳洛酮治疗组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纳洛酮治疗组6个月后死亡率、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流量给氧组。结论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P增高的幅度、减轻脑水肿、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而高流量给氧治疗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腰椎骨折损伤程度与骨折的分型、损伤评分、后凸畸形和神经功能损伤的关联.方法 将患者根据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程度分为PLC完整组和PLC损伤组.通过评判两组患者的骨折分型、损伤评分、后凸畸形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研究他们与PLC损伤的关系.结果 PLC损伤租的载荷分享评分系统(LCS)评分(7.1士0.8)分和严重程度评分(TLICS) (8.2±0.6)分均比PLC完整组的LCS评分(5.7士0.5)分和TLICS(4.6±0.7)分高.PLC损伤组患者的Denis分型和AO分型亦更严重.PLC损伤组的Cobb角为29°,PLC完整组的Cobb角为19°.PLC损伤组的神经功能不全比例89%,PLC完整组的这一比例为60%.结论 胸腰椎骨折与后方韧带复合体关系密切.PLC损伤程度与骨折分型、损伤评分、后凸畸形和神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959例吸入性损伤病例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回顾本所42年收治的吸入性损伤病例959例,总结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烧伤病案的微机处理系统,对第1阶段(1958-1980)、第2阶段(1981-1990)、第3阶段(1991-2000)吸入性损伤病例和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依阶段,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吸入性损伤病死死率逐阶段下降,3个阶段的病锴率分别为48.93%、26.60%和8.53%;3个阶段的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病死率皆逐阶段降低。结论:近10年来我所吸入性损伤病死率大幅度降低。伤后吸入高浓度的氧甚至纯氧;预防性气管切开;伤后早期进行小量反复的气道灌洗;早期应用带湿化的PEEP机械性通气;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等5条治疗措施是病死率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陈耀隆  何朝晖  刘浏 《重庆医学》2013,42(18):2098-2100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不同时间段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关系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0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分别于伤后1、2、3、4、5d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值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急性颅脑损伤程度与HOMA-IR之间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IL-6含量,根据IL-6的动态变化,分析急性颅脑损伤程度与血清IL-6含量之间关系。结果不同程度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血清胰岛素和HOMA-IR越高,急性颅脑损伤的程度越重,同时血清IL-6含量在伤后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增高较轻型和中型颅脑损伤更为明显(P<0.05)。结论空腹血糖值、HOMA-IR及血清IL-6含量与急性颅脑损伤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