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优选不同辅料膏方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参数。方法 以膏方的性状特征、成膏率及药材检出情况为控制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评价膏方成型性;以辅料的使用量(A)、清膏(B)和成品膏(C)的相对密度为3个因素,采用星点设计进行试验,优选膏方制备工艺。结果 4种不同辅料膏方的制备工艺分别为红糖:A1 18%~23%、B1 1.210~1.260、C1 1.310~1.360;鹿角胶:A2 14%~16%、B2 1.200~1.250、C2 1.230~1.270;龟甲胶:A3 12%~15%、B3 1.190~1.230、C3 1.210~1.240;阿胶:A4 5.0%~8.0%、B4 1.190~1.220、C4 1.190~1.220。结论 优选的不同辅料的膏方制备工艺参数均准确可行,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清热消肿止痛膏并考察其皮肤安全性。[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以盐酸小檗碱和盐酸黄柏碱含量之和及收膏率作为评价指标,优选清热消肿止痛膏醇提工艺;考察稠膏的密度、基质的制备、稠膏的用量,筛选制剂成型工艺参数;以大耳白兔、豚鼠为模型,对制剂进行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实验。[结果] 提取工艺:分别以6、5倍量的50%乙醇提取处方量药材两次,每次提取时长为1.5 h。制剂成型工艺:稠膏相对密度为1.22~1.27(80℃);基质用压敏胶与乙酸乙酯10:1(g/g)制备,采用稠膏与基质1:2体积制成膏体。皮肤安全性实验:清热消肿止痛膏对皮肤无刺激性及过敏性现象发生。[结论] 清热消肿止痛膏的制备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成品制剂外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膏方     
<正>中医膏方又名膏滋剂,是古老方剂剂型之一,属中药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内服膏方又有定制膏方和成品膏方的不同,定制膏方是在复方汤剂基础上,根据每个人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也就是"量体裁衣""个性化处方",经浓煎后加入一定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剂型。与成品膏方不同,定制膏方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特色。说膏方就要说清下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膏方     
正中医膏方又名膏滋剂,是古老方剂剂型之一,属中药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内服膏方又有定制膏方和成品膏方的不同,定制膏方是在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也就是"量体裁衣""个性化处方",经浓煎后加入一定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剂型。与成品膏方不同,定制膏方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的特色。为什么要用膏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杏苏止咳颗粒的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最佳成型颗粒的物理特性进行考察。[方法] 以制粒情况、粉体学参数、吸湿率、成型率及溶化性为主要考察指标,对成型辅料的种类进行单因素考察;以颗粒的吸湿率为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对成型辅料的最优配比进行考察,采用正交设计法颗粒最佳成型工艺。再对最佳成型颗粒进行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溶化性以及颗粒粒度进行测定。[结果] 杏苏止咳颗粒最佳成型辅料为乳糖∶糊精∶可溶性淀粉=1∶3∶1,杏苏止咳干膏粉与辅料按1∶1.20混合均匀,以最佳成型工艺浸膏相对密度1.14、进料速度40 r/min、进风温度为80℃制粒。最佳成型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5.5%,休止角、溶化性以及颗粒粒度均合格。[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靠,为杏苏止咳颗粒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化十全大补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芍药苷以及浸膏干质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加权评分,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处方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1.5 h/次。结论 此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为生产十全大补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优选清脑镇静颗粒的最佳处方。[方法]以颗粒剂吸湿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处方配比进行筛选。[结果]优化处方为:干浸膏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10:2:3:2。优化后清脑镇静颗粒吸湿率较中药浸膏粉有明显降低。[结论]清脑镇静颗粒剂处方合理、工艺可行,符合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总苷速释微丸,用Eudragit RS 100作为包衣材料,制备芍药总苷缓释微丸。方法 采用mini G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 当聚合物包衣增质量为6%,增塑剂用量为10%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iguchi方程。结论 制备的芍药总苷缓释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9.
阙慧卿  钱丽萍  林绥 《医学教育探索》2011,42(12):2468-2470
目的 进行复方雷公藤内酯醇透皮贴剂的制备处方研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优选雷公藤内酯醇透皮贴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以压敏胶a与b质量比(A)、羊毛脂用量(B)、丙二醇用量(C)作为条件因素,采用3因素7水平进行试验。结果 最佳工艺为A1B2C3,即骨架材料(压敏胶a与调节黏性的压敏胶b质量比1∶2)100份,羊毛脂2份,1, 2-丙二醇6份,加入水相和油相药物后定容至120份,搅匀即得。结论 按均匀设计所得的最优处方制成的贴剂初黏力、外观、持黏力和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清痹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处方中的全蝎进行显微鉴别;采用石油醚 (60~90℃) -乙酸乙酯 (1:1)为展开剂,以靛蓝、靛玉红为对照品,对处方中的青黛进行薄层鉴别。[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到全蝎中刚毛和横纹肌纤维的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中,供试品 (清痹片)色谱与对照品色谱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可以做为清痹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制定冰麝消痛膏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冰片、血竭进行鉴别。[结果] 供试品与对照品(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 [结论] 此法可用于冰麝消痛膏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2.
杨芳  戴德雄  朱莹  张瑜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2):2424-2427
目的 制备枫蓼肠胃康分散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枫蓼肠胃康分散片的处方;采用HPLC法测定枫蓼肠胃康分散片中芦丁的量及其溶出度。结果 选择10%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10%羧甲基淀粉钠(CMS-Na)、10%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S-HPC)为崩解剂,24%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50%乙醇为黏合剂,2%微粉硅胶为润滑剂制备分散片工艺较佳;芦丁进样量在26.48~370.72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0.72%;不同批次枫蓼肠胃康分散片中芦丁的量及溶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本优选处方辅料种类及比例适宜,崩解时间符合要求;所建立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枫蓼肠胃康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丹参酮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并进行释放度的研究。方法 采用滴制法制备丹参酮缓释微囊,考察海藻酸钠与丹参酮质量比、海藻酸钠及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对微囊的影响。由于丹参酮是难溶性药物,采用β-环糊精(β-CD)作为吸收促进剂,进行微囊释放度研究。结果 最优处方为海藻酸钠与丹参酮的质量比为0.5、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0%、氯化钙质量分数为3.0%、β-CD用量为0.10%。结论 丹参酮缓释微囊的圆整度好、硬度较强,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并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膏方制作水平,优化中药膏方的制备工艺,制定统一的膏方质量标准,确保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分析,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从物料、辅料的准备,中药的提取、浓缩、收膏等,详细介绍膏方制作过程及其质量评价。[结果]目前膏方主要制备工艺分为浸泡、煎煮、浓缩、收膏等,质量控制主要依赖人为主观判断成膏外观,以及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定性、定量检测内在指标如相对密度、不溶物、装量、黏度、含水量、微生物限度及出膏率等。规范了膏方制作流程并进行质量控制后,膏方的质量有显著提高。[结论]总结膏方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法,探讨膏方质量评价体系,可为规范膏方的制作及完善质量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祥法  刘鹏 《安徽医学》2020,41(3):327-329
目的 观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阜阳市太和县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1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8例。治疗组患者接受TLIF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TLI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2%vs 88.64%),VAS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4.75±0.98)分vs(3.47±1.04)分,(10.59±2.54)分 vs(5.81±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组患者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TLIF联合补肾活血方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活动,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选复方止痛巴布剂基质处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选复方止痛巴布剂最佳基质处方。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以初黏力和外观(膏体性状、残留性、皮肤追随性)为评价指标,对巴布剂基质处方进行优选,以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优选基质配比为NP-700-卡波姆940-甘羟铝-微粉硅胶-甘油(5.34∶0.63∶0.2∶6∶30)。结论 优选所得基质黏着力适中,无残留,膏体性状、皮肤追随性均较好,制备工艺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均匀设计法及相关分析优选鱼腥草分散片的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以不同处方配比的崩解剂、黏合剂、填充剂、润滑剂为载药辅料,以分散片的外观、片质量、硬度、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及相关分析筛选最优处方;用HPLC法对分散片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最佳分散片处方为CMS-Na、L-HPC、PVPP为联合崩解剂,MCC为填充剂,5% L-HPC醇溶液为黏合剂,硬脂酸镁、滑石粉和微粉硅胶为润滑剂。分散片含鱼腥草素钠的量为682 μg/片,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为1.22%;槲皮素的量为18.45 μg/片,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为0.25%。结论 采用上述处方可制备出优质的鱼腥草分散片,满足速释的要求;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鱼腥草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王冲  邱卫强 《安徽医学》2020,41(9):1066-1069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14-3-3η、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1月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AS组,另按1∶1比例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入院时血清14-3-3η、DKK-1及TGF-β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14-3-3η、DKK-1及TGF-β1水平与BASDAI、BASFI的相关性。结果 AS组血清14-3-3η、TGF-β1高于对照组,DKK-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S组平均BASDAI评分(40.12±2.63)分,BASFI评分(42.67±5.22)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S患者血清14-3-3η、TGF-β1与BASDAI评分(r=0.556、0.533,P均<0.05)、BASFI评分呈正相关(r=0.459、0.433,P均<0.05);DKK-1则与BASDAI评分(r=-0.285,P<0.05)、BASFI评分(r=-0.464,P<0.001)呈负相关。结论 AS患者血清14-3-3η、TGF-β1、DKK-1与BASDAI评分、BASFI评分存在相关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郑敏霞  沈洁  王胜波  朱涛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10):1280-1285
目的 对膏方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进行监测,以期为膏方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GC法测定膏方中六六六(BHC,含α-BHC、β-BHC、γ-BHC、δ-BHC)、滴滴涕(DDT,含PP′-DDE、PP′-DDD、OP′-DDT、PP′-DDT)和五氯硝基苯(PCNB)的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Pb、Cd、As、Hg、Cu的量。结果 4批次膏方中的农药残留:BHC和DDT总量低于20 ng/g,PCNB的量低于10 ng/g;重金属残留:Pb的量低于0.5 μg/g,Cd的量低于30 ng/g,As和Hg的量低于0.2 μg/g,Cu的量低于2 μg/g。结论 膏方中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和欧盟规定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短期疗效。[方法] 2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在中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每次6贴分贴于特定穴位,每次4 h,每日1次。对照组单纯为中西医基础治疗,无中药外敷。待1个疗程即两周后,记录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心电图变化等)、硝酸甘油用量,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结合“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可有效缓解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适症状,改善心电图、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程度减轻、发作频率下降、发作时间缩短,从而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结论] 结合“心痛膏”穴位敷贴短期治疗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