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维CT影像学及其在头颈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CT影像学作为一门新的放射学技术,在国外已经倍受人们的广泛注意。由于其能详细显示三维解剖结构,精确测量距离、表面积和容积,并可进行模拟外科手术,因而在骨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就三维CT影像学的发展历史、三维CT影像的重建方法、注意事项、头颈部的临床应用、外科手术模拟、三维CT影像技术的局限性和展望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锥形束CT可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信息,在临床牙科领域巳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发挥了一定作用。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主要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检查,本文就近些年锥形束CT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口腔医学》2013,(10):715-717
锥体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的影像技术,与其他影像扫描比较其具有能显示三维解剖结构,辐射小,空间分辨率高,使用操作简单及扫描成本更低等优点,在口腔正畸科、种植科以及正颌外科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就锥体束CT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三维CT影像在颌骨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三维CT影像在颌面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7例颌骨骨折的三维CT影像及二维CT影像进行观察 ,分析其各自的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三维CT影像在显示骨折的空间位置方面 ,如骨折线的行走路线 ,骨折片的移位距离与方向等都有独到的优势 ,但在显示上窦前壁线型骨折 ,骨折断端周围的软组织改变等方面不如二维CT影像。结论 :三维CT影像在显示颌面骨折处的空间关系上有很大的诊断意义及治疗指导意义 ,可以弥补二维CT影像的不足 ,但不能取代二维CT影像。  相似文献   

5.
锥束CT(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线检查是一项苇要的辅助检查,锥束CT(CBCT)可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信息,已经在临床齿科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发挥了一定作用.该文对CBCT在牙体牙髓病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锥状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的影像技术,它的应用为正畸学提供了三维影像,弥补了传统平面影像的不足,更有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三维影像技术在口腔正畸学的临床应用北京大学口腔正畸科颅颌面三维影像实验室许天民随着计算机三维影像技术的发展,颅面畸形的诊断已不再局限于头颅正、侧位片,石膏模型,以及颌面相片等传统手段,CT、MRI、面部三维照相、三维数字模型等正逐渐走进正畸医师的视野,然而这些现代技术手段有哪些还处在概念阶段?有哪些已经可以临床应用了?这些高科技手段到底能给正畸医师带来什么帮助?能给口腔正畸学带来什么样  相似文献   

8.
三维影像技术在口腔正畸学的临床应用北京大学口腔正畸科颅颌面三维影像实验室许天民随着计算机三维影像技术的发展,颅面畸形的诊断已不再局限于头颅正、侧位片,石膏模型,以及颌面相片等传统手段,CT、MRI、面部三维照相、三维数字模型等正逐渐走进正畸医师的视野,然而这些现代技术手段有哪些还处  相似文献   

9.
口腔专用锥形束CT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口腔专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又名数字容积体层片(digital volumetric tomography)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它能三维(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显示正常组织结构和病变组织,避免了二维图像上影像重叠等缺点,一经推出便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对口腔专用锥形束CT机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现从5个方面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随着锥体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正畸领域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正畸医生开始研究使用CBCT影像进行三维头影测量分析.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是需要基于CT或者CBCT获得患者的三维头颅影像,并使用具有三维分析功能的软件进行测量与分析.本文就三维头影测量的定义与发展、头颅定位、定点、测量项目及参考值的确定和影像重叠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牙槽突裂治疗中,影像学评估至关重要,在植骨术前术后常规都会对牙槽突裂患者拍摄X线头颅全景片进行评估,但二维影像存在着影像重叠及模糊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三维CT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旋CT、锥形束CT等技术在121腔医学领域开始广泛应用。在牙槽突裂整复中,三维CT可用于评估术前裂隙大小、植骨术后的效果观察、计算术后植入骨吸收量等,并能以三维重建的方式较为直观地展示裂隙区域。除此之外,与常规螺旋CT相比,锥形束CT还具有价格便宜、辐射量小、清晰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CT断层影像的下颌骨及下牙列三维几何学仿真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目的 进行基于CT断层影像的下颌骨及下牙列三维几何学仿真。方法 结合牙CT技术,采用交互式人机对话提取CT断层影像二维轮廓数据,应用美国PTC公司微机版Pro/Engineer和英国DELCAM公司POWERSHAPE等应用软件建立下颌骨及下牙列三维线框模型和实体模型。结果 得到了具有真实感的下颌骨及下牙列的三维实体模型,该模型能够进行三维显示,模型可编辑性强。结论 几何学仿真模型为快速原型和下颌骨及下牙列的力学仿真模型等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打下了基础。本文采用的几何学仿真方法切实可行,在口腔颌面外科、骨科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牙槽突裂治疗中,影像学评估至关重要,在植骨术前术后常规都会对牙槽突裂患者拍摄X线头颅全景片进行评估,但二维影像存在着影像重叠及模糊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三维CT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旋CT、锥形束CT等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开始广泛应用.在牙槽突裂整复中,三维CT可用于评估术前裂隙大小、植骨术后的效果观察、计算术后植入骨吸收量等,并能以三维重建的方式较为直观地展示裂隙区域.除此之外,与常规螺旋CT相比,锥形束CT还具有价格便宜、辐射量小、清晰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颅面三维CT影像测量分析研究Ⅰ、方法与原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为建立颅面 CT三维重建影像计算机系统测量分析方法并探讨其准确性和可靠程度。方法 借助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建立起颅面外科三维诊断分析和手术设计系统 ,应用所建系统方法和人类学测量方法对 7例正常完整干燥头颅标本的颅 -眶 -颧区立体结构进行了三维测量分析 ,并将两种测量方法及其结果进行了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 所创建的 CT影像测量方法不仅能够测量平面距离、角度 ,而且能够测量不同平面间的线距、特定解剖结构在三维空间中的面积和体积 ;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趋同一致性 ;三维 CT测量分析方法准确性和精密度高 ,线距测量项目中平均误差最大仅 1.12 mm(3.14% ) ,角度、面积和体积测量数据平均误差分别为 0 .94°(2 .0 4% )、0 .5 6 cm2 (4.48% )和 0 .92 cm3(3.32 % )。结论 三维 CT影像能够真实的反映颅面三维解剖形态 ,三维 CT测量分析能够定点、准确地描述颅面三维结构特征 ,可作为颅面整形外科、医学美学的一项客观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 对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颅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准确性的研究。方法 颅骨骨折17例,术前CT扫描形成三维图像,显示颅骨的三维结构,准确测量骨折移位的距离,并与健侧对比。术后进行CT扫描,定量评价骨折复位效果。结果 17例颌骨骨折复位均达到三维对称和基本对称。结论 三维CT影像技术对颌骨骨折移位空间立体测量准确性高,对颌骨骨折诊断和手术复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锥形束CT(CBCT)可以为口腔颌面部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信息,是21世纪发展迅速的口腔颌面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CBCT所获得的三维图像准确性优于传统的二维影像;相对于螺旋CT,CBCT费时短、放射剂量小,在口腔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CBCT所获得的三维图像进行线距测量,其数据是否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CBCT在口腔颌面部进行线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的实体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由活体直接获得人颞下颌关节(包括下颌骨,关节盘及关节结节)的三维影像以建立其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的方法。材料与方法:利用Auto-CAD软件及螺旋CT扫描技术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将CT扫描图像转换为可用于有限元实体建模的数字图像。结果: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与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比较,几何相似性与还原性良好,材料构造合理,并由此建立了理想的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借助于螺旋CT扫描及Auto-CAD软件在活体建立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是切实可行的,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锥形束CT技术的发展,正畸学领域的头影测量由二维层面走向三维。三维头影测量能弥补二维X线片影像资料存在的空间失真缺陷,特别是左右结构不对称的情况下,可更直观地展现患者颅面部特征。三维影像重叠是借助软件将正畸治疗前后三维数字化影像进行叠加,以比较术前术后特征部位的变化,其重叠标记物一般采取稳定的软硬组织结构。目前,对于颅面部稳定结构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并未得出统一的测量方法标准。文章就近年来对于颅面部三维影像重叠稳定结构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做一综述,提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三维头影测量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影像学测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对X线、CT等影像学技术在颅颌面硬组织三维测量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说明其原理、优缺点及具体方法。三维CT影像重建技术是迄今为止最佳的骨硬组织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辅助下埋伏牙的诊断和治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对埋伏牙进行诊断以及制定治疗计划。方法:对18例患者共32颗全颌曲面断层难以定位的埋伏牙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应用MPR、SSD和MIP技术形成三维重建影像,结合临床检查确立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提供埋伏牙的三维信息,包括位置、形态、萌出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18例患者通过三维影像信息帮助确立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达到预期的效果。结论:CT三维重建影像能精确反映埋伏牙在颌骨内的位置以及与邻牙的位置关系,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