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CT三维重建在口腔埋伏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埋伏牙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埋伏牙患者应用三维螺旋CT的图像处理功能,采用表面遮盖法(SSD)、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获得牙体表面立体图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埋伏牙的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是一种能展示牙体表面立体形态影像的新技术,对埋伏牙的定性、定位准确,弥补了传统X线片及二位CT的不足,可作为骨内埋伏牙外科处理和正畸治疗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骨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上颌骨埋伏牙的47例患者行螺旋CT轴面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2种方式重建图像,以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上颌埋伏牙47例,共计67颗牙,螺旋CT扫描重建清楚显示了埋伏牙的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弥补了传统X线片的不足,在上颌骨埋伏牙的正畸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正畸埋伏牙定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正畸埋伏牙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埋伏牙患者作螺旋CT扫描,采用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获得牙体表面立体图像及任意平面、曲面的断层影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埋伏牙的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术可作为埋伏牙进行正畸治疗前的准确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均不能清楚地 判断埋伏牙(或阻生牙)形态、位置及与邻牙关系的20例患者,应用螺旋CT进行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并采用表面 遮盖显示法(SSD)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 经CT三维重建和SSD处理后,20例病例均清 楚地显示了埋伏牙的牙体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 CT三维重建是一种准确有效的 检查埋伏牙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牙体成像在诊断埋伏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82例临床疑诊为上颌埋伏牙病例行上颌牙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作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ation,MPR)和三维重建(3-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获得单纯牙体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的断层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上颌骨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立体、直观地提供临床所需信息,在上颌骨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2例临床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上颌牙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层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作多层面重建(mu ltip la-nar reform ation,MPR)和三维重建(3-d im 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获得单纯牙体的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的断层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上颌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立体、直观地提供临床医师所需信息,在上颌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的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锥形束CT定位埋伏牙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影像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辅助埋伏牙拔除和正畸开窗牙牵引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3颗常规曲面断层片难以确定埋伏牙空间位置的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其中对5例复杂埋伏牙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45例埋伏牙依据CT图像选择不同手术入路行拔牙术,8例埋伏牙采用颌骨开窗牵引术。结果螺旋CT影像对正确选择埋伏牙拔除的手术入路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CT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楚地显示埋伏牙的牙体形态、唇腭向位置以及和邻牙的关系,正确指导手术开窗牵引的入路和开窗牵引装置的固定。结论锥形束CT和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和牙体形态上明显优于传统的曲面断层和根尖片。  相似文献   

8.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内埋伏牙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piral CT,3DSCT)在颌骨内埋伏牙定位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6例埋伏牙患者作牙列轴位螺旋CT扫描,应用表面遮盖技术(shadedsurface display,SSD)、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齿科软件(DENTALSCAN)获得牙体表面立体图像及任意平面,曲面断层影像。结果3DSCT能清晰显示颌骨埋伏牙形态、唇腭侧位置及与牙列、邻牙关系。结论3DSCT无论对正畸牵引治疗、还是颌骨外科手术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发展前景,是显示颌骨内埋伏牙形态的影像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源CT在口腔埋伏牙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埋伏牙通过双源CT检查,将数据发送到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双源CT重建图像能准确地显示32例共38颗埋伏牙在颌骨内的数量、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双源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的特点,在工作站上三维影像可以任意旋转和切割,从不同角度观察埋伏牙的特点及与邻近组织及邻牙的关系,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大量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疗正畸埋伏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埋伏牙患者行64排螺旋CT扫描,通过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S13曲面重建(CPR)等技术对扫描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对颌骨内埋伏牙进行三维定位,指导制定正畸治疗方案。结果:27例患者共有32颗埋伏牙。通过64排螺旋CT多种重建技术的组合应用,均得以清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大小、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与手术符合率100%。结论: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提供埋伏牙位置的准确数据,为正畸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用三维图像处理软件(Mimics 软件)实现埋伏牙完全可视化的新手段。方法    对2008年3—12月于山东省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埋伏牙患者10例,常规摄取口腔全景片和数字牙片。采用螺旋CT对患者头面部扫描后,放射科医生将CT数据转化成DICOM格式保存。正畸科医生将数据输入到Mimics软件中,在个人计算机上建立数字牙颌模型。结果    10例患者CT数据经Mimics软件处理后,均重建出所需牙颌三维数字图像,显示出埋伏牙的位置、牙体形态、发育情况以及与邻牙、窦腔和颌骨的关系,实现了埋伏牙充分可视化。结论    Mimics软件可将CT信息转化成三维数字模型,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实现埋伏牙可视化的手段,可应用于埋伏牙的诊断和指导正畸治疗计划的制订。  相似文献   

12.
Wang XS  Hu RD 《上海口腔医学》2012,21(2):185-189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三维图像分类特征。方法:根据103例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螺旋CT的Dicom原始数据,应用Mimics10.0软件重建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三维图像,分析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阻生特点,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共有埋伏牙106颗。74颗牙为唇侧阻生,倒置阻生33颗,水平阻生28颗,倾斜阻生13颗;20颗为腭侧阻生,倾斜阻生11颗,水平阻生9颗;12颗为垂直阻生。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根据牙冠的位置在垂直向、冠状向、矢状向可分为3类,即①唇侧埋伏阻生型,包括唇侧倾斜埋伏阻生型、唇侧前后水平埋伏阻生型、唇侧倒置埋伏阻生型;②腭侧埋伏阻生型,包括腭侧倾斜埋伏阻生型、腭侧后前水平埋伏阻生型;③垂直埋伏阻生型。结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从三维方向上可分为3类,每一类又可分多个亚型,包括唇侧(倾斜、前后水平、倒置)埋伏阻生、腭侧(倾斜、后前水平)埋伏阻生和垂直埋伏阻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利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系统实现埋伏牙完全可视化的新技术。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埋伏牙患者17例,采用锥体束颅面CT 对患者头面部扫描后,将CBCT 数据转化成DICOM 格式保存。使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系统,在计算机中建立三维数字牙颌面模型。结果 17例患者CBCT 数据经Dolphin软件处理后,均重建出所需牙颌三维数字图像,充分显示埋伏牙的位置、结构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实现了埋伏牙充分可视化。结论 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可将CBCT 信息转化成三维数字模型,快速、简便的实现埋伏牙可视化,为制定正确完善的治疗方案和外科开窗助萌操作以及有效的医患沟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Wang S  Feng XP  Cao HZ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4):417-419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治疗上颌前牙区埋伏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0年经普通X线片确定有埋伏牙,但不易具体定位的患者11例,进行CBCT扫描和三维重建,确定埋伏牙在颌骨内的具体位置。结果:经CBCT扫描、三维重建后,所有患者均可直观再现埋伏牙的形态、数目、在颌骨中的具体位置和发育情况。11例患者共16颗埋伏牙,其中既有埋伏阻生牙又有埋伏多生牙,3例(4颗)为埋伏多生牙,1例有2颗埋伏牙;2例为倒置埋伏,2例为水平埋伏,3例为垂直埋伏,4例为斜位埋伏。根据CBCT结果制订治疗方案,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CBCT三维重建对于上颌前牙区埋伏牙治疗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在阻生牙所致邻牙牙根外吸收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口腔科诊治,经全口曲面体层片确定存在阻生牙,邻牙牙根外吸收情况不明确的患牙19颗(15例)。所有患者进行CBCT扫描和三维重建,确定牙根外吸收的部位及程度。结果 经CBCT扫描和三维重建后,所有患者均直观显示牙根外吸收的部位及程度,以及阻生牙在颌骨中的三维位置及其与周围重要组织的关系。结论 CBCT可直观、准确地显示牙根外吸收的部位和程度,对阻生牙所致邻牙牙根外吸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鼻底埋伏牙的定位作用。方法 :2011-08—2016-03期间,共收治鼻底埋伏牙38例,拔除埋伏牙54颗,术前用多层螺旋CT(MSCT)精准定位,术中参照局部解剖标志进行核对准确性。结果:全部病例经术前螺旋定位,均顺利拔除埋伏牙,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多层螺旋CT对鼻底埋伏牙的定位准确,术前与术中判断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7.
A 33-year-old woman visited our hospital complaining of pain in the left maxillary second molar. The second molar was submerged, and the third molar was impacted.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showed that the roots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molars were very close to each other. Under local anesthesia, the concrescent teeth were extracted en bloc. The 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was concrescence of the teeth.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also showed that the teeth were fused by the cementum only, without involvement of the dentin.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the influence of radiation dose on image quality in mandibular preimplant computed tomographic examinations and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computed and conventional spiral tomographic images. STUDY DESIGN: Cross-sectional images were obtained on 17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spiral tomography (Scanora technique) and reformatted computed tomography at 40 and 80 mAs. Observers graded the acceptability of images for implant planning and traced the contour of the mandibular body and canal. RESULTS: Conventional spiral tomographic images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es whereas mean scor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puted tomographic techniqu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atomic structures, in particular the mandibular canal, were more frequently untraceable in high-dose than in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but always traceable in conventional tomograms. CONCLUSION: Conventional spiral tomograms were subjectively preferred over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es. For mandibular implant planning, computed tomography examinations can be performed with lower-than-standard mAs. Quantum noise seems to contribute to the visibility of anatomic structures in reformatted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