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首次针对中风病养生防病而非治疗的中医古籍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与整理,从研究中可以得出,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医家对中风病的养生防病理论及方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按照理论的奠基、发展、形成分为先秦到隋唐、宋金元、明清至近代三个时期,其中隋唐时期奠定了中风防病的基础;宋金元时期对中风的病因认识通过外因转为内因;明清时期中风养生防病的理论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有重视养生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新安医家颇重视养生。新安医家把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与养护元气的思想结合起来,撰写了许多关于养生方面的著作留给后人。通过系统整理明清时期新安医学众多论文、著作与医案等文献,挖掘整理明清时期新安医学养生方法,彰显新安医学养生理念,发扬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丰富中医养生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释中风的源流及发展,探究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阅读先秦至明清时期古代文献中与中风有关的文献资料,将其按照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中药方剂、养生防病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中风病的源流,分析中风的病因病机及治则规律,并将整理和归纳的古代文献进行筛选和考证,辨伪存真,总结提炼。[结果]"中风"的病名及理论基础的建立奠基于《黄帝内经》,"中风"的辨证论治理论首创于《伤寒杂病论》,金元医家发展了中风理论,完善了其理论体系。中风的病因病机在唐宋以前多以正气亏虚、风邪入中立论,治疗当扶正祛邪;金元以后多以内伤积损立论,治疗当以内伤为主。[结论]古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及治疗论述较多,养生及预防提及较少,临证当注重预防及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外用治疗白发的起源、发展及其现代应用.[方法]通过查阅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中医美容发展史,结合古籍原文,系统梳理中药外治白发的源流及发展脉络,探究其在现代的作用形式.[结果]中药外治白发首见于秦汉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美学思想的提升,治疗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隋唐、宋元时期白发产生的病因病机得到梳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并为"中医十三科"之一的祝由疗法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中医治疗中的演化和应用。[方法]通过查阅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现代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相关典籍原文和医案,系统梳理祝由疗法的源流及历史发展演变脉络,探究祝由疗法在现代的作用形式。[结果]祝由疗法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巫术,作为中医疗法首见于《黄帝内经》。其在历史上经历了先秦时期的萌芽、春秋战国至魏晋时期的发展、隋唐到明清时期的兴盛、近现代的衰落与重构的过程,因其蕴含着综合治疗的内涵,现今主要以原始巫术、情志疗法、导引气功三种形式保留。[结论]祝由疗法经历漫长的演变,其不合理的成分逐渐被淘汰,剩下的精华部分仍然在当今的中医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先秦道家“贵生”思想启蒙下的中医养生源流和承袭思想,为现代中医养生找寻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方法] 围绕“贵生”思想,查阅相关古籍和现代研究,探究“贵生”思想内涵与中医养生之道的关系。[结果] “贵生”内涵可分为“气化自然”“重生轻物”“全生全德”三个方面:“气化自然”的思想与中医基础理论“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一脉相承;“重生轻物”的理念则将中医养生原则分为顺应自然、顺应规律、顺应自我;“全生全德”的养生方法是中医养生的方法论,在饮食、生活起居、运动导引等各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论] 中医养生之道受先秦道家“贵生”思想的启发,对先秦道家思想的探究可更好地传承古人养生之道,为现代中医养生提供更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医心藏象理论及辨证论治发展历史勾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献研究角度,对心藏象理论及辨证论治进行了系统、全面、规范的研究。对先秦、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及明清时期有关心藏象的认识作了提要钩玄式的整理、归纳,包括藏象理论和辨治经验,对该领域研究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同时阐述了各历史时期医家对心藏象认识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脱疽病因病机的框架结构,并探讨其内涵与外延。[方法]以时间轴为导向,以《中华医典》为检索工具,以"脱疽"为关键词检索秦汉至清末时期各医家的医集著作,并与图书馆书籍进行校对,将文献中有关脱疽病因病机的文段进行串联,对其进行梳理和探析。[结果]脱疽病因病机理论框架大略分为四个时期:始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魏晋,丰富于宋元,完善充实于明清;凝练其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衡,寒凝致瘀;热毒蕴结,灼伤精气;气阴耗损,脉络瘀阻。[结论]通过对脱疽病因病机框架结构的分析,不仅加深了对该病的认识,还为现代医学疾病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治疗思路,并为广大临床工作者及科学研究者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梳理中医美容发展起源、形成、发展、成熟,整理中医美容发展的历史。[方法]查阅远古至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医史、史料等文献史籍中关于中医美容的早期记载,论述美容理念与行为起源、审美的基本要求、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形成、中医美容防治方法和药物的兴起、中医美容药物学形成、中医美容保健技术兴起等。[结果]通过整理中国古代中医美容的历史,疏理了中医美容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中医美容的起源与形成发展源远流长,虽然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丰富的史料和临床经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结论]为现代中医美容科及皮肤科的医生提供借鉴,为临床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史料,促进中医美容史学科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明代养生学的成就与特点。[方法]利用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广泛阅读明代养生学相关著作,总结这一时期养生学成就与特点。[结果]明代养生学著作明显增多,内容简析明了,通俗易懂;养生偏重于养命门;防重于治,食疗养生日渐兴盛;图文并茂,气功养生广为流传;批判各种迷信鬼神说,倡导科学养生。[结论]明代医家继承发展了历代医家的养生学[方法],并进一步将养生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大大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医养生康复思想发展史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养生康复学虽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伴随着医疗实践活动,就已开始了养生康复知识的积累,并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本文从商周、春秋战国、汉晋六朝、隋唐、宋金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个历史时期,概述了中医养生康复学术思想发展简况  相似文献   

12.
通过搜集历代中医医案、本草文献中关于中药煎煮的相关内容发现,中药煎煮始于先秦、成于两汉、盛于魏晋隋唐、变革于宋金元、完善于明清,中药煎煮技术有"七要素"——容器、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煎药浓度、煎药次数、特殊煎煮方法;分析古代和当代中药煎煮的规范化进程,比较当代中药煎药机与传统手工煎药的优势和不足,总结出中药煎药机"五参数"——煎药机压力、煎药加水量、煎药机温度、煎药时间、煎药次数。中药煎煮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既要继承传统煎药的"七要素",又要不断提高中药煎药机"五参数"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心病导引法是历代医家记载的专门治疗心病及相关症状的中医导引法。文章梳理了中医心病导引法的历史源流及临床应用。针对心病的导引法研究,以《诸病源候论》相关论述为初步形成标志。随着隋唐时期基本内容的成型,宋金元时期内容的具体化和丰富化,以及明清时期图示形象化和多元化发展以及结合心理治疗等特色,中医心病导引法日趋成熟与完善。"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是心病导引法针对的2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文物是文明的见证,是物化的历史。医药卫生文物见证了医学发展的历程。由于医学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先秦、汉唐、宋金元、明清及近百年来,每一时期的代表性文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盱江医学,起于西汉,跨过二千余年光阴,因道教传道行医而兴起于汉唐,因尊儒重医而发展于宋元,因政治文化中心南移而繁盛于明清以降,源远流长,医药繁盛,名医代出,影响深远,流传海内外,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古代各个时期有关益智针灸的专题文献资料的考察,结合当时的医学流派背景,加上历史计量学研究结果,溯其源,析其流,发现益智针灸奠基于秦汉,发展于晋唐,盛极于宋元,普及于明清,理清了我国益智针灸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温阳法是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重要方法之一。《黄帝内经》为温阳法治疗便秘的理论渊源;汉代《伤寒杂病论》首创温阳法治疗便秘的理法方药;隋唐时期,温阳法治疗便秘不断推陈出新;宋金元时期,多位医家对温阳法治疗便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到了明清时期,温阳法治疗便秘有了较大的创新及完善。因此,追溯温阳法治疗便秘的历史源流,有助于更加了解及重视温阳法在便秘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伏邪学说的理论发展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学说的理论做了初步探析,论述了伏邪学说萌芽于先泰,初创于西晋,发展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的发展过程.并对伏邪学说的现代临床研究做了浅析.结果:伏邪学说可以应用于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肝系疾病、肾系疾病等多个系统的病因病机研究,灵活变通,可以更好指导临床.结论:中医的伏邪学说源于古代而在当代富于强烈的启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历来重视"形神并调"。汉以前"神"的概念已经得到系统的论述,并在早期的用药中有所体现;汉代及三国时期则侧重药物调神,并形成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调神方剂;晋代则重视针刺调神;南北朝时期则从养生的角度提出守神、养神;隋唐时期则提出"胎神"的观点,同时重视"神"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宋代则从男女气血的不同角度来调神;金元时期则提出"脉神"的观点,并沿用至今;明清时期则结合望诊将望面色与望神相结合,并提出"舌神"的观点;民国以后则逐渐弱化了"神"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